DB37 T 3394-2018 人工湿地水质净化工程技术指南.pdf
《DB37 T 3394-2018 人工湿地水质净化工程技术指南.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37 T 3394-2018 人工湿地水质净化工程技术指南.pdf(1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13.020.01 Z01 DB37 山东省地方标 准 DB 37/T 33942018 人工湿地水质净化工程技术指南 Technical guide of Constructed Wetland Water Purification System 2018-08-17发布 2018-09-17实施 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37/T 3394 2018 I 前言 本指南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指南由山东省环境保护厅提出。 本指南由山东省环保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指南起草单位:山东省环境规划研究院、山东大学、山东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设计院。 本指南主要起
2、草人:张建、谢刚、史会剑、梁爽、武道吉、王洪秀、袁琦、孙丰凯、巩岩、孙海盟、 康兴生。 DB37/T 3394 2018 1 人工湿地水质净化工程技术指南 1范围 本指南规定了山东省人工湿地水质净化工程的设计、施工、运行管理等技术要求。 本指南适用于进水为微污染水体的人工湿地水质净化工程,可作为山东省内新建、改建和扩建人工 湿地水质净化工程的设计、施工、运行管理的技术依据。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3838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
3、 18918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50141 给水排水构筑物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0201 防洪标准 GB 50268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T 50979 橡胶坝工程技术规范 HJ/T 15 环境保护产品技术要求 超声波明渠污水流量计 HJ/T 96 pH水质自动分析仪技术要求 HJ/T 101 氨氮(NH 3 -N)水质自动分析仪技术要求 HJ/T 103 TP水质自动分析仪技术要求 HJ/T 353 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安装技术规范 HJ/T 354 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验收技术规范 HJ/T 355 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运行与考核技术规范 HJ/T
4、 377 环境保护产品技术要求化学需氧量(COD Cr )水质在线自动监测仪 HJ 623 区域生物多样性评价标准 JGJ 79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 SL 265 水闸设计规范 3 术语与定义 下列术语与定义适用于本指南。 3.1 人工湿地水质净化工程 constructed wetland water purification system 模拟自然湿地结构与功能,人工建造的利用植物、填料、微生物等的联合作用使水质得以净化的生 态处理工程,简称为“人工湿地”。按照水的流态,可分为表面流和潜流人工湿地水质净化工程。 DB37/T 3394 2018 2 3.2 表面流人工湿地 surface
5、 flow constructed wetland 水在填料表面以上流动,从湿地进水端水平流向出水端,依靠根茎拦截、植物同化吸收以及系统中 微生物的降解等作用,使水质得以净化的人工湿地。 3.3 潜流人工湿地 subsurface flow co nstructed wetland 水在填料中流动,从湿地池体一端进入,沿填料孔隙流向出水端,经填料表面吸附阻截、植物同化 吸收以及系统中微生物的降解等作用,使水质得以净化的人工湿地。 3.4 微污染水体 slightly-polluted water 受到有机物污染,主要污染物浓度超过GB 3838中IV类水质标准限值,但不高于GB 18918中二
6、级标 准限值的水体。 3.5 填料 substrate 为人工湿地植物与微生物提供生长环境并对污染物起过滤、 阻截、 吸附等作用的填充材料, 如砂砾、 沸石、石灰石、页岩、陶粒等。 3.6 孔隙率 porosity 人工湿地填料层中,存在于填料间的孔隙体积占总体积的百分比,% 。 3.7 水力坡度 hydraulic slope 水在人工湿地内沿水流方向单位长度上的水位下降值,%。 3.8 渗透系数 permeability coefficient 水在人工湿地填料或防渗层中,单位水力坡度下的渗流流速,单位为米/秒(m/s)。 3.9 水力停留时间 hydraulic retention ti
7、me 水在人工湿地内的平均停留时间,单位为天(d)。 3.10 水力负荷 hydraulic loading DB37/T 3394 2018 3 单位时间、单位面积人工湿地内所能接纳的污水体积,单位为立方米/(平方米天)(m 3 /(m 2 d))。 3.11 污染削减负荷 pollutant remove loading 单位时间、单位面积人工湿地内去除或降解污染物的质量,单位为克/(平方米天)(g/(m 2 d))。 3.12 再生水 recycled water 污水经适当再生工艺处理后具有一定使用功能的水。 4 工程设计 4.1 一般规定 4.1.1 设计单位应具有相应的设计资质,设
8、计过程应符合国家及我省相关标准和规范要求。 4.1.2 工程设计应包括人工湿地类型选择、平面布置设计、集配水系统设计、填料设计、植物配置、 防渗设计和附属设施设计。 4.1.3 工程应根据受纳水体环境功能区、环境容量、国家及我省现行有关标准、当地水污染治理整体 规划,合理确定出水水质。南水北调输水干线汇水区域内人工湿地在进水水质符合相关要求的前提下, 人工湿地出水主要污染物指标应满足 GB 3838 中类水质标准。 4.1.4 工程设计应重在考虑充分发挥生态效益及水资源调蓄功能,并兼具景观效果。 4.2 建设规模 4.2.1 人工湿地建设规模按日处理能力可分为三类: a) 小型人工湿地的日处理
9、能力3000 m 3 /d ; b) 中型人工湿地的日处理能力 3000(含)10000 m 3 /d ; c) 大型人工湿地的日处理能力10000 m 3 /d 。 4.3 工程选址和工艺选型 4.3.1 工程选址应符合当地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要求,综合考虑水文水利、再生水回用、地形地貌、 土地权属、土地利用现状及对地下水水质与土壤的影响等因素,宜优先选择洼地、荒地等经济价值低、 便于利用的土地进行建设。 4.3.2 工艺选型应根据进水水质、处理水量和出水水质,综合考虑各类型人工湿地的特点和工程用地 等因素,通过技术经济比选确定最佳方案。 a) 城镇污水处理厂(站)出水口宜合理利用周边闲置土地
10、和坑塘,建设表面流人工湿地和潜流人 工湿地相结合的人工湿地; b) 当进水污染物浓度较高且可利用土地面积受限时,宜建设潜流人工湿地; c) 工程建设满足 GB 50201 要求的前提下,宜利用河滩地、闲置坑塘、低洼地、塌陷地等建设表 面流人工湿地; DB37/T 3394 2018 4 d) 在支流入干流处、河流入湖口附近,宜根据可利用土地类型、河流水质、水量建设人工湿地; 土地面积充裕时,宜建设表面流人工湿地。 4.3.3 人工湿地系统由多个湿地单元构成时,可采取并联式、串联式、混合式等组合方式。 4.3.4 当人工湿地进水悬浮物浓度较高时,湿地前端宜设置生态滞留塘、生态砾石床等设施。 4.
11、3.5 构筑物布设应紧凑、合理,高程设计应尽量减少土石方调整。 4.4 设计要求 4.4.1 人工湿地设计参数要求 4.4.1.1 人工湿地主要设计参数宜根据试验资料确定,无试验资料时,可参考表 1 确定。 表 1 人工湿地主要设计参数 表面流人工湿地 潜流人工湿地 处理单元长宽比 3:15:1 3:1 处理单元面积,m 2 2000 水深,m 0.31 0.41.6 水力坡度,% 0.5 0.51.0 水力停留时间,d 420 0.23 水力负荷,m 3 /(m 2 d) 0.010.1 0.21 COD Cr 污染削减负荷,g/(m 2 d) 0.25 0.510 NH 3 -N污染削减负
12、荷,g/(m 2 d) 0.020.8 0.13 TN污染削减负荷,g/(m 2 d) 0.51.5 1.55 TP污染削减负荷,g/(m 2 d) 0.050.1 0.20.5 4.4.1.2 表面流人工湿地需设置一定比例深水区,一般控制在 30 % 以内。 4.4.1.3 当表面流人工湿地前端设置潜流人工湿地时,水力负荷可放宽至 0.5 m 3 /(m 2 d)。 4.4.1.4 潜流人工湿地可由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构成,多个处理单元并联时,各单元面积宜平均分布, 并保证配水均匀。 4.4.2 集配水系统设计要求 4.4.2.1 人工湿地宜采用穿孔管、集(配)水管、集(配)水堰等装置保证集、
13、配水均匀。 4.4.2.2 穿孔管长度应与人工湿地单元宽度基本一致。管孔密度应均匀,管孔间距不宜超过人工湿地 单元宽度的 10 % 。 4.4.2.3 穿孔管周围应选用粒径大于穿孔管孔径的填料,并保证较大孔隙率,不宜超过 50 % 。 4.4.2.4 集、配水及进、出水管应考虑防冻设计。 4.4.2.5 人工湿地应设置排空阀等排空设施。 4.4.2.6 人工湿地可设置溢流堰、可调管道及闸阀等水位调节设施。 4.4.2.7 人工湿地出水量较大且跌落较高时,应设置消能、防冲刷设施。 4.4.2.8 人工湿地总排水管进入地表水体时,应采取防止地表水体高水位倒灌的措施。 4.4.3 填料设计要求 DB
14、37/T 3394 2018 5 4.4.3.1 填料应选择具有一定机械强度、比表面积较大、稳定性良好并具有合适孔隙率及表面粗糙度 的填充物。 4.4.3.2 填料选择在保证处理效果的前提下,应兼顾当地资源条件,选用砾石、碎石、火山岩、陶粒、 沸石、石英砂、石灰石、矿渣、炉渣等材料。 4.4.3.3 填料充填应平整,且保持不低于 35 %的孔隙率。潜流人工湿地建成后试运行期填料孔隙率宜 控制在 35 %50 % 。 4.4.4 植物配置要求 4.4.4.1 应优先选用移栽后成活率高、耐污去污能力强、耐寒性好的芦苇、香蒲、菖蒲、莲、睡莲、 菹草、狐尾藻、黄花鸢尾、水葱等本地植物。 4.4.4.2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37 3394-2018 人工湿地水质净化工程技术指南 3394 2018 人工 湿地 水质 净化 工程技术 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