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类职业资格】事业单位招录公共基础知识(经济知识)模拟试卷52及答案解析.doc
《【公务员类职业资格】事业单位招录公共基础知识(经济知识)模拟试卷52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务员类职业资格】事业单位招录公共基础知识(经济知识)模拟试卷52及答案解析.doc(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事业单位招录公共基础知识(经济知识)模拟试卷 52 及答案解析 (总分: 60.00,做题时间: 90 分钟 ) 一、单项选择题 (总题数: 23,分数: 46.00) 1.目前,中国经济已经进入“新常态”,从动力上来理解,“新常态”是指 ( )。(分数: 2.00) A.从农业驱动、工业驱动转向服务业驱动 B.从生产驱动、劳动驱动转向消费驱动 C.从消费驱动、出口驱动转向生产驱动 D.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2.市场经济通常由三个基本要素构成,下列哪一项不是市场经济的构成要素 ?( )(分数: 2.00) A.市场主体 B.市场机制 C.市场体系 D.市场客体 3.公司制是现代企业
2、制度的一种有效组织形式,公司制的核心是 ( )。(分数: 2.00) A.产权清晰 B.权责明确 C.政企分开 D.企业法人治理结构 4.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以后,国家对企业的管理应以 ( )为主。(分数: 2.00) A.间接方式 B.直接方式 C.统一管理 D.风险控制 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特征在于 ( )。(分数: 2.00) A.国家有计划的调节市场活动 B.国家制定完善的法律规范市场活动 C.国家 直接参加市场活动 D.它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 6.一般的日用工业品市场和副食品市场接近 ( )。(分数: 2.00) A.完全竞争市场 B.完全垄断市场 C.垄断竞争市
3、场 D.寡头垄断市场 7.寡头垄断企业的定价方法不包括 ( )。(分数: 2.00) A.卡特尔 B.价格领先制 C.成本加成法 D.歧视定价 8.下列属于企业固定成本的是 ( )。(分数: 2.00) A.原材料费用 B.燃料和动力费用 C.生产工人工资 D.管理人员工资 9.在以社会化大生产为基础的商品经济中,价值规 律对商品经济的三方面调节作用,可以归结为一点是 ( )。(分数: 2.00) A.促进社会资源配置不断优化和经济效益的提高 B.逐步放开价格,形成以市场价格为主的价格机制,调节生产和供求 C.在国家政策支持下,通过竞争实现优胜劣汰 D.增强国有企业活力,转换企业经营机制 10
4、.近年来图书、音像市场火爆,说明 ( )。(分数: 2.00) A.人人确定了理性消费观 B.恩格尔消费系数上升,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C.社会消费结构呈现新趋势 D.图书、音像市场处于卖方市场 11.企业为生产额外一单位产量而发生 的成本被称为 ( )。(分数: 2.00) A.平均成本 B.总成本 C.边际成本 D.机会成本 12.在经济学中,外部性是指一个人的行为对旁观者福利的无补偿的影响。外部性分为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下列生活中的事例与外部性的对应,错误的是 ( )。(分数: 2.00) A.汽车尾气 负外部性 B.修建青藏铁路 正外部性 C.乱砍滥伐 负外部性 D.随意填海造陆 正外部性
5、 13.国家通过调节利率高低可以影响经济活动。一般认为,利息增加后带来的经济影响是 ( )。(分数: 2.00) A.刺激需求, 生产扩大,经济活动水平上升 B.货币供给增加,将引起适度的通货膨胀 C.货币供给减少,对生产的影响不能确定 D.抑制需求,缓解通货膨胀 14.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包括:经济发展水平和 ( )。(分数: 2.00) A.出口总额 B.物价增长 C.生产效率 D.分配政策 15.国民经济核算是以整个国民经济或 ( )为对象的宏观核算。(分数: 2.00) A.资金实物流量 B.国民收入 C.社会再生产 D.国内生产总值 16.当社会总支出水平过低,人们的有效需求不足,经济
6、进入衰退,失业率提高时,政府 需要实施 ( )财政政策。(分数: 2.00) A.扩张性的 B.紧缩性的 C.缓和性的 D.控制性的 17.下列 ( )不属于新核算体系的五套基本核算表。(分数: 2.00) A.国内生产总值表 B.资金流量表 C.资产负债表 D.自然资源实物量核算表 18.宏观经济调控的基本目标是 ( )。(分数: 2.00) A.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稳定发展 B.保持国民经济高速发展 C.保证市场充分发挥其资源配置功能 D.保持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基本平衡 19.2008 年金融危机爆发后,欧洲各国失业 率普遍上升,这种失业属于 ( )。(分数: 2.00) A.摩擦性
7、失业 B.技术性失业 C.结构性失业 D.周期性失业 20.下列关于经济全球化的推动因素说法错误的是 ( )。(分数: 2.00) A.科学技术的进步是推动经济全球化的生产力因素 B.跨国公司是推动经济全球化的主导力量 C.发展中国家的崛起是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市场因素 D.市场经济体制的拓展和完善是推动经济全球化的生产关系因素 21.经济全球化的微观载体是 ( )。(分数: 2.00) A.政府 B.企业 C.跨国公司 D.股份公司 22.下列关于欧洲联盟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分数: 2.00) A.由欧洲共同体发展而来 B.它是一个经济合作组织 C.最初由六个国家组成 D.它是一个政
8、治军事组织 23.国际经济协调不包括 ( )。(分数: 2.00) A.贸易领域中的经济协调 B.货币金融领域中的经济协调 C.外交冲突中的经济协调 D.经济增长、债务问题的经济协调 二、多项选择题 (总题数: 5,分数: 10.00) 24.在市场经济中,政府扮演的角色有 ( )。(分数: 2.00) A.弥补市场的缺陷 B.稳定宏观秩序 C.激活社会微观活力 D.提供政策支持和法律保障 25.下列关于市场含义的说法,正确的有 ( )。(分数: 2.00) A.市场是商品交换关系的总和 B.广义的市场,不仅包括有形市场,还包括无形市场 C.市场不仅体现了物与物的关系,更重要的是还体现了商品交
9、换过程中人与人的关系 D.市场需求是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有支付能力的需求越大,市场就越大,相反,市场就越小 26.农产品市场的特点包括 ( )。(分数: 2.00) A.地域性 B.季节性 C.生态性 D.环保性 27.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 主要表现在 ( )。(分数: 2.00) A.为人们提供基本生活资料 B.为轻工业提供重要原料 C.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技术改造的物质基础 D.为经济建设提供资金积累 28.世界经济的三大支柱性组织是 ( )。(分数: 2.00) A.世界银行 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C.世界贸易组织 D.粮农组织 三、判断题 (总题数: 2,分数: 4.00) 29.
10、“供给侧改革”的提出,表明我国官方经济学思想已由以前的重需求管理、重短期刺激,转变为供给、需求“两手抓”,甚至是偏向供给管理。 ( )(分数: 2.00) A.正确 B.错误 30.完全竞争市场上所有的资源具有完全的流动性,因此厂商进入或退出一个行业也是完全自由的。 ( )(分数: 2.00) A.正确 B.错误 事业单位招录公共基础知识(经济知识)模拟试卷 52 答案解析 (总分: 60.00,做题时间: 90 分钟 ) 一、单项选择题 (总题数: 23,分数: 46.00) 1.目前,中国经济已经进入“新常态”,从动力上来理解,“新常态”是指 ( )。(分数: 2.00) A.从农业驱动、
11、工业驱动转向服务业驱动 B.从生产驱动、劳动驱动转向消费驱动 C.从消费驱动 、出口驱动转向生产驱动 D.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解析:解析:经济新常态的主要特点包括:一是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二是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第三产业消费需求逐步成为主体,城乡区域差距逐步缩小,居民收入占比上升。发展成果惠及更广大民众;三是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故本题答案选 D。 2.市场经济通常由三个基本要素构成,下列哪一项不是市场经济的构成要素 ?( )(分数: 2.00) A.市场主体 B.市场机制 C.市场体系 D.市场客体 解析:解析:市场经济三要素即市场主体 、市场体系和市场机制
12、。市场主体是指市场的参与者和主宰者。市场体系是指由各类市场如商品市场、劳务市场、资本市场等构成的市场组织和各项制度法规。市场机制是指由价格、利率等市场信号推动的市场运行规律。故本题答案选 D。 3.公司制是现代企业制度的一种有效组织形式,公司制的核心是 ( )。(分数: 2.00) A.产权清晰 B.权责明确 C.政企分开 D.企业法人治理结构 解析:解析:公司制是一种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依法规范的企业制度,它是现代企业制度的典型形式。它把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四个特 征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公司制最核心的是其企业法人内部的治理结构,选项 A、 B、 C 只是其具体特点,故本题答案选
13、 D。 4.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以后,国家对企业的管理应以 ( )为主。(分数: 2.00) A.间接方式 B.直接方式 C.统一管理 D.风险控制 解析:解析:政府放权让利努力建设现代企业制度,逐步实现政企分开,使企业真正走向市场,政府不得直接深入企业内部干预企业的合法经营。而应以间接方式为主。 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特征在于 ( )。(分数: 2.00) A.国家有计划的调节市场活动 B.国家制定完善的法律规范市场活动 C.国家直接参加市场活动 D.它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 解析:解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特征是指市场经济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相结合而形成的制度性特征,主要表
14、现在:第一,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共同发展。第二,在分配制度上,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第三,在宏观调控上,国家能够把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计划与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计划与市场两种调节手段的有机 结合。 6.一般的日用工业品市场和副食品市场接近 ( )。(分数: 2.00) A.完全竞争市场 B.完全垄断市场 C.垄断竞争市场 D.寡头垄断市场 解析:解析:垄断竞争市场的假设前提条件为:卖者的数目很多,彼此之间存在竞争;进入和退出该行业比较容易,产品之间存在差别;交易双方能够得到较充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公务员 职业资格 事业单位 公共 基础知识 经济 知识 模拟 试卷 52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