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7 T 3361-2018 锚拉重力式挡土墙设计与施工技术标准.pdf
《DB37 T 3361-2018 锚拉重力式挡土墙设计与施工技术标准.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37 T 3361-2018 锚拉重力式挡土墙设计与施工技术标准.pdf(1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93.080.01 P66 DB37 山东省地方标准 DB 37/T 33612018 锚拉重力式挡土墙设计与施工技术标准 Technical Standard for Construction and Design of Gravity Retaining Wall with Ground Anchorage 2018 - 07 - 19发布 2018 - 08 - 19实施 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37/T 33612018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山东省交通运输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山东省交通运输厅公路局、山东
2、大学、山东省交通规划设计院、齐鲁交通发展集 团有限公司青临分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英勇、毕玉峰、张宏博、薛志超、宋修广、李涛、李颖、赵秋宇、杨秀生、 郑立志、于一凡、陈晓光、朱兆昌、李光太。 DB37/T 33612018 II 引 言 挡土墙在路堤边坡处置中具有集约用地、保护环境等优点,其中重力式挡土墙因取材方便、工艺简 单、适用范围广、造价相对较低,在土木工程中应用较为普遍。但由于极限高度低、地基承载力要求高 等因素制约了重力式挡土墙更为广泛地应用。锚拉重力式挡土墙是在传统重力式挡土墙的基础上衍生创 新的新型挡土墙型式,针对传统重力式挡土墙的受力原理和主要破坏形式,在挡土墙墙身与土体
3、之中设 置锚杆,并根据服役条件要求在不同实施阶段锁定或施加预应力,使锚拉重力式挡土墙具有更高的自身 稳定性和受力变形自协调能力,并能够显著减少挡土墙断面尺寸和节约土地。由于锚拉重力式挡土墙墙 土之间力学作用特性复杂、作用力自平衡过程难以公式表示、施工材料和工艺要求高,所以国内外工程 技术人员虽然对锚拉重力式挡土墙进行了一些研究,但未提出锚拉重力式挡土墙设计与施工技术及质量 控制的相关标准。 近年来,结合山东省公路建设实践和山东省交通科技项目支持,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模型验证 和大量现场试验段的基础上,对我省锚拉重力式挡土墙的设计与施工进行广泛研究和全面总结,取得了 宝贵的理论分析和工程应用成
4、果 。为明确统一锚拉重力式挡土墙设计、施工和验收标准,提高设计工作 质量和施工控制水平,结合实体工程应用经验和长期监测成果,制定本技术标准。 各有关单位在标准使用过程中,若发现存在不当之处或有好的意见和建议,请及时函告山东省交通 运输厅公路局(联系地址:山东省济南市舜耕路19 号,邮编: 250002),以便修订时参考。 DB37/T 33612018 1 锚拉重力式挡土墙设计与施工技术标准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锚拉重力式挡土墙的设计、施工和质量验收标准。除本标准已有规定外,尚应符合国 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本标准适用于新建和改扩建公路的锚拉重力式挡土墙的设计与施工。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5、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50003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 GB 50010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 50086 岩土锚杆与喷射混凝土支护工程技术规范 DL/T 5083 水电水利工程预应力锚索施工规范 JTG B05-01 公路护栏安全性能评价标准 JTG D62 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 JTG C10 公路勘测规范 JTG D30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 JTG D81 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 JTG F10 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 JTJ
6、 064 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 JGJ 85 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应用技术规程 JTG/T F50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JGJ/T 98 砌筑砂浆配合比设计规程 JTG 054 公路工程石料试验规程 JTG D61 公路圬工桥涵设计规范 JTG F80/1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DB 33/T 904 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施工技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锚拉重力式挡土墙 gravity retaining wall with ground anchorage 一种由重力式挡土墙墙身、锚杆杆体及杆体外的水泥砂浆注浆体构成的复合挡土结构。 3.2
7、DB37/T 33612018 2 预应力锚杆 prestressed anchor 能将张拉力传递到稳定的或适宜的土体中的一种受拉杆件(体系),一般由锚头、杆体自由段、杆 体锚固段组成。 4 基本原则和要求 4.1 在锚拉重力式挡土墙设计与施工中应贯彻执行国家的技术经济政策,按照安全、经济、耐久的原 则,精细设计,精心实施,精准控制。 4.2 锚拉重力式挡土墙一般适用于填土高度大于 5m、地基承载力较高、石料资源供应充足、路基填筑 材料较好的地段。对需节约用地、控制拆迁和具有生态保护要求的路段宜采用锚拉重力式挡土墙。 4.3 应根据工程环境、水文地质条件、荷载作用效应特征、工后位移及变形要求
8、、防腐耐久性要求, 按照动态设计理念及便于后期养护的原则进行设计。 4.4 施工前应对工程环境、地质条件进行详细核查,制定与设计要求相对应的施工方案,并经专家进 行专项论证,施工工艺参数一般应通过试验段确定。 4.5 施工时应加强对砂浆、锚杆(索) 、石材、路基填料等施工材料的质量检 测工作,强化锚杆构造部 位的质量管控。应充分分析安全风险因素,制定周密的监测方案,监测数据可作为设计和施工优化的依 据。 4.6 完工后应按照 JTG F80/1 中的规定进行工程质量评定。 5 地质勘测与环境调查 5.1 锚拉重力式挡土墙的调查、勘测和资料收集工作应按照 JTG C10、 JTJ 064 的有关
9、规定执行。应根 据锚拉重力式挡土墙的规模、重要程度和设置环境来决定调查、勘测的方法及范围,对实地调查结果及 搜集的资料进行分析,初步确定挡土墙的结构类型、形式和基本尺寸后,进行正式勘测。工程的地质勘 测应与公路地基勘测同步进行,也可在公 路地基勘测后,根据挡土墙设计需要进行补充勘测。在施工图 设计阶段,应搜集挡土墙路段加密桩号的路基横断面图、挡土墙起讫桩号路基横断面图,墙址纵断面图, 地质纵、横剖面图及设计、施工所需的其他调查资料。 5.2 锚拉重力式挡土墙工程地质勘测前,应确定勘测深度及勘测范围,并编写岩土工程勘察计划书。 5.3 为提供挡土墙设计参数,应进行现场调查与试验。其主要项目为:
10、a) 土压力设计参数,包括土的密度、密实度、内聚力、内摩擦角等,应按照 JTJ 051 的规定,进 行土的物理力学性质试验; b) 地基承载能力与变形计算参数,应根据墙址下地基的承载力、沉降变形等可能影响的范围,确 定地基调查深度后,进行勘探和测试; c) 稳定性验算所需设计参数,基础与地基土间的摩擦系数等宜采用试验方法确定; d) 沿河挡土墙应调查搜集洪水流量、水位、水深、流速、流向和冲刷等水文分析计算资料。 5.4 挡土墙地基,应采用坑探、钻探等方法勘探。 5.5 挡土墙承重部位下部可能存在滑动面时,需对其影响区范围内进行挖探。 5.6 在确定挡土墙的结构形式、基础类型及基础深度时,除应按
11、本标准第 5.3 条的规定调查、搜集墙 址处的相关设计资料外,还应调查挡土墙周围环境条件,评估锚拉重力式挡土墙在施工过程中对环境的 影响以及锚拉重 力式挡土墙建成后与周围环境的相互影响。 DB37/T 33612018 3 5.7 开展施工条件调查,搜集包括空间作业条件,原有构造物及地下埋设物的情况,施工环境风险, 施工噪声、振动、污水和粉尘等环境污染控制要求等。 6 锚拉重力式挡土墙设计 6.1 一般规定 6.1.1 锚拉重力式挡土墙由重力式墙身、基础及锚拉系统组合而成。锚拉系统由锚杆、锚具、连接件 及锚杆外注浆体等组成,必要时可设置锚定板。 6.1.2 锚拉重力式挡土墙分为预应力式和非预应
12、力式两种类型,非预应力式按工法又可分为施工后锚 固和施工中锚固。 6.1.3 锚拉重力式挡土墙的设计应综合考虑工程地质、路基高度、荷载作用情况、环境条件、施工 条 件和工程造价等因素。 6.1.4 锚拉重力式挡土墙设计应包括基础及墙身的断面尺寸设计、锚拉系统的构造及防腐设计、锚拉 力计算和挡土墙稳定性验算等。 6.1.5 设计中应考虑挡土墙对环境的影响,确定必要的环境保护方案。 6.1.6 锚拉重力式挡土墙设计计算应按照本标准相关规定和现场试验情况进行动态设计,并应符合现 行 JTG D30、GB 50086 等相关规定。 6.1.7 路肩式挡土墙的顶面宽度不应占据硬路肩、行车道及路缘带等路基
13、宽度范围,并应设置护栏。 护栏设计应符合 JTG B05-01、JTG D81 的有关规定。 6.2 一般构造 6.2.1 应按照有关规定在墙面设置泄水孔及 墙背反滤和排水构造,墙身沉降缝及伸缩缝距离锚杆的间 距不小于 0.5 倍锚杆横向设置间距。 6.2.2 锚拉重力式挡土墙锚杆可按一层或多层布设,两层及以上宜采用三角形布设。 6.2.3 锚拉重力式挡土墙锚头可采用锚墩、框架梁、钢板等形式。锚固段宜采用现浇方式设置,非预 应力锚拉重力式挡土墙墙体部分设置套管,预应力锚拉重力式挡土墙墙体及自由段设置套管。连接件采 用螺栓连接、焊接连接。 6.2.4 锚拉重力式挡土墙按墙背常用线型一般分为锚拉垂
14、直式、锚拉俯斜式,如图 1 所示。 图1 锚拉重力式挡土墙墙背线型 6.2.5 锚拉重力式挡土墙锚头所在位置构造可分为显式和隐式两种类型。如图 2 所示。需调整预应力 值的锚杆锚头宜装设钢质防护罩,其内充满油脂进行防腐 ; 不需调整拉力的锚杆锚头可用混凝土封闭 进行防腐,保护层厚不应小于 50 mm 。锚杆自由段保护套管内注入油脂进行防腐保护。 DB37/T 33612018 4 a)显式锚头构造 b)隐式锚头构造 图2 显式与隐式锚拉重力式挡土墙 6.3 设计验算 6.3.1 设计内容 锚拉重力式挡土墙设计计算的内容应包括: a) 挡土墙墙背、墙面所受土压力; b) 挡土墙地基应具有的最小承
15、载力; c) 挡土墙墙身与基础的截面尺寸; d) 挡土墙墙面、墙背的倾角; e) 挡土墙抗滑动、抗倾覆稳定性、墙身截面正应力、滑移稳定性、圆弧滑动稳定性的验算; f) 锚杆的尺寸、位置、布置方式、与挡土墙的连接方式及砂浆体尺寸; g) 锚杆抗拔承载力、杆体抗拉承载力验算; DB37/T 33612018 5 h) 横系梁配筋。 6.3.2 设计方法 锚拉重力式挡土墙设计方法: a) 根据挡土墙周围地形和环境条件或者节约土地的要求,确定挡土墙的设置位置和断面形式; b) 按照表 1 荷载组合方式,对挡土墙稳定性初步计算后,确定锚拉重力式挡土墙断面尺寸及锚杆 的布设方式 ; c) 施工后锚固的非预
16、应力式挡土墙土压力计算可按照 JTG D30 的规定执行;对预应力锚拉重力 式挡土墙和施工中锚固的非预应力式挡土墙应进行数值模拟确定挡土墙墙背土压力和锚杆抗 拔力,在缺乏工程类比条件下,必要时进行模型试验进行验证 ; d) 细化基础及墙身设计参数,优化锚杆的直径、数量和具体布置位置 ; e) 进行挡土墙的地基承载力、基底合力偏心距、挡土墙抗倾覆、抗滑移稳定性和位移变形验算, 必要时进行整体滑动稳定性验算,根据计算情况调整挡土墙的断面尺寸。挡土墙水平位移 应 小于 0.1 %0.3 % 。挡土墙抗倾覆、抗滑动稳定系数不应小于表 2 的规定,整体滑动稳定系 数不低于 1.8 ; 表1 荷载组合方式
17、 组合 作用(或荷载)名称 挡土墙结构重力、墙顶上的有效永久荷载、填土重力、填土侧压力及其他永久荷载组合 组合 与基本可变荷载相组合 组合 与其他可变荷载相组合 表2 抗滑动和抗倾覆的稳定系数 荷载情况 验算项目 稳定系数 荷载组合 、 抗滑动 KC 1.4 抗倾覆 K0 1.7 荷载组合 抗滑动 KC 1.4 抗倾覆 K0 1.4 施工阶段验算 抗滑动 KC 1.3 抗倾覆 K0 1.3 注1:墙身稳定性系数不低于1.0 ,加锚杆后应达到本表要求。 f) 锚拉重力式挡土墙的墙身材料强度可按现行 JTG D61 的规定采用,应进行墙身的剪应力验算; g) 锚杆锚固段注浆体与周边土体间 的粘结抗
18、拔安全系数应不小于 表 3 的要求。 表3 锚杆、锚索安全系数 锚拉重力式挡土墙类型 安全系数 锚杆 锚索 预应力式 2.4 2.5 非预应力式 施工中锚固 2.2 2.3 施工后锚固 2.1 2.2 6.3.3 设计算例 锚拉重力式挡土墙详细的设计计算方法参见附录A 。 DB37/T 33612018 6 6.3.4 设计要点 6.3.4.1 挡土墙宜采用明挖基础。基底建筑在大于 5 % 纵向斜面上的挡土墙,基底应设计为台阶式。 6.3.4.2 基础的埋置深度应按照 JTG D30 的要求 进行设计。 6.3.4.3 应根据墙趾地形情况、墙身受力情况及经济比较,合理选择挡土墙的墙背坡度,墙背
19、坡度一 般取值为 1:0 1:0.4,台阶式一般不超过三级。墙面坡度应与墙背坡度相配合。 6.3.4.4 墙顶宽度应按照 JTG D30 进行设计。 6.3.4.5 单层锚杆宜设置在 0.5 H 0.6 H(墙高),双层及以上锚杆宜设置在 0.3 H 0.7 H。锚杆纵 横向布置间距应根据挡土墙受力情况进行确定,锚杆最小间距为 1.5m。 6.3.4.6 对于非预应力式挡土墙,锚杆应在潜在滑移面以外锚固长度不宜小于 5 m 。对于预应力式挡 土墙,锚杆在潜在滑移面以外锚固段长度应根据 JTG D30 第 5.5.6 条的规定计算确定。单根锚杆拉力 不应超过锚杆强度的 75 % 。 6.3.4.
20、7 锚杆宜水平设置,允许误差不超过 5 度。 6.3.4.8 外锚固端采用框架梁形式时 a) 截面宽度不得小于 0.30 m ,梁的设 计宜分单元进行。梁内弯矩、剪力按框架梁或连续梁计算, 梁结构应按现行国家标准 GB 50010 计算。梁内主筋应分单元配置通长钢筋,混凝土强度不宜 低于 C30; b) 外锚固端采用锚墩形式时,锚墩截面形式一般为方形或圆形,其截面尺寸和配筋应根据锚拉力 大小、墙体承载要求计算确定。锚墩截面厚度不得小于 0.30 m ,混凝土强度不宜低于 C30 ; c) 外锚固端采用钢垫板形式时,钢垫板面积应根据锚拉力的大小及锚下墙体的局部承压强度计算 确定,锚垫板的厚度不宜
21、小于 10 mm 。若采用混凝土保护,其厚度不得小于 5 cm ; 6.3.4.9 挡土墙墙背内注 浆体应现场支模浇筑,其截面尺寸应根据锚固力大小设计,一般不宜小于 30 cm 。墙体内及预应力自由段应进行防腐处置。 6.3.4.10 锚拉重力式挡土墙内部应设横系梁,并应根据横系梁受力情况进行配筋,横系梁可预制或现 场浇筑,预制时横系梁应预留锚孔,锚杆与横系梁锚孔间的空隙应进行防腐处置。 6.3.4.11 锚杆在墙体采用预先设置的方式,锚杆通过焊接、螺栓进行连接。 6.3.4.12 宜在墙面均匀布设 10 % 的锚杆补设孔,墙体内按锚杆设计长度通长布设内径为 10 cm 15 cm PVC 管
22、。补设锚杆宜采用分层多次注浆方式。 6.3.4.13 实际工程中,应采用试验段进行锚杆轴力和挡 土墙变形情况的监测,并根据监测数据适当增 加锚杆长度或设置锚定板。 6.3.4.14 应根据墙背渗水量的大小合理设计泄水孔或泄水管的尺寸与布置方式,并完善相应的防排水 系统。泄水孔沿墙体竖向和纵向设置,间距宜为 2 m3 m 。 6.3.4.15 应结合墙趾实际地形、水文、地质变化情况及锚杆布设设计沉降缝和伸缩缝,挡土墙每分段 宜为 10 m15 m,相邻段高差不宜超过 1.2 m,沉降缝和伸缩缝可合并设置,缝宽宜为 10 mm20 mm 。 6.3.4.16 挡土墙墙背填料宜采用渗水性强的砂性土、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37 3361-2018 锚拉重力式挡土墙设计与施工技术标准 3361 2018 重力 挡土墙 设计 施工 技术标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