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7 T 3244-2018 突发海洋环境事件应急监测技术规范 化学污染.pdf
《DB37 T 3244-2018 突发海洋环境事件应急监测技术规范 化学污染.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37 T 3244-2018 突发海洋环境事件应急监测技术规范 化学污染.pdf(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13.020 Z10 DB37 山东省 地 方 标 准 DB 37/T 3244 2018 突发海洋环境事件应急监测技术规范 化学污染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Emergency Monitoring In Abrupt Marine Environmental Accidents Chemical Pollution 2018 - 05 - 25发布 2018 - 06 - 25实施 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37/T 3244 2018 I 前 言 本标准依据 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编写。 本标准由山东省海洋与渔业厅提出并归口。
2、 本标准起草单位:威海市技术监督信息研究所、威海市海洋与渔业监测减灾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强、宋吉德、宋颜香、毕延志 、张学超、王秋萍、林乐界、宋喜红、高光、 林宇春。 DB37/T 3244 2018 1 突发海洋环境事件应急监测技术规范 化学污染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突发海洋环境事件应急监测技术规范化学污染的术语和定义、监测站位布设、现场监 测、跟踪监测、样品采集、实验室分析与数据处理、监测与评价报告、存档。 本标准适用于山东省管辖海域内突发海洋环境事件的应急监测。 本标准不适用于溢油导致的环境突发事件的应急监测。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
3、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 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3097 海水水质标准 GB/T 12763.2 海洋调查规范 第 2部分:海洋水文观测 GB/T 12763.3 海洋调查规范 第 3部分 : 海洋气象观测 GB/T 12763.4 海洋调查规范 第 4部分:海水化学要素调查 GB/T 12763.6 海洋调查规范 第 6部分:海洋生物调查 GB 17378 海洋监测规范 GB 18421 海洋生物质量 GB 18668 海洋沉积物质量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突发海洋环境事件 abrup
4、t marine environmental accidents 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灾害等原因 , 短时间内向海洋排放大量有毒、有害污染物质 , 导致或可能导致 海洋生态环境严重破坏 , 需要采取应急措施予以应对的事件。 3.2 现场监测 In-situ monitoring 使用仪器设备,对事发海域的水质、沉积物或生物指标进行定量或定性测定,现场给出检测结 果,根据污染物的理化性质与检测指标的相关性,对事发海域的污染程度进行初步评价,并对污染物 扩散趋势进行简单判断,为现场应急处置提供科学依据。 DB37/T 3244 2018 2 3.3 跟踪监测 track monitoring 污染事
5、件发生后,为掌握污染影响的范围,影响的对象,影响持续的时间以及污染的程度,持续 开展的监测。 3.4 监测断面 monitoring section 为监测污染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范围而设置的一系列断面,可分为对照断面 、 控制断面 、 消减 断面等。 3.5 海洋环境敏感区 marine environmental sensitive area 容易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产生负面效应的海域, 包括海洋生态红线区 、 养殖区 、 生态旅游区 、 海洋 特别保护区 、 海洋种质资源保护区等。 4 监测站位布设 4.1 监测范围确定因素 4.1.1 污染物总量及理化性质 4.1.1.1 污染物的总量
6、根据现场调查初步确定污染物排放总量。 4.1.1.2 污染物的毒性 按对人体健康产生的威胁、对海洋生态系统中生物的威胁、对周边海域海洋功能使用的威胁确定 污染物毒性。 4.1.1.3 污染物的溶解性 根据物理性质判断污染物的溶解性,若不溶于水,应判断是漂浮在水面之上还是沉到水面之下。 4.1.1.4 污染物的挥发性 根据物理性质判断污染物的挥发性,以及对周边区域环境产生的影响。 4.1.2 事发海域水文条件 根据事发海域的水流流速 、 流向 、 潮汐 、 波浪 、 水温 、 盐度 、 水色 、 透明度状况等要素,判断污 染物可能影响的范围。 4.1.3 事发海域天气状况 根据事发海域的风力 、
7、 风向 、 降水 、气温、气压、能见度等气象状况, 判断污染物可能影响到的 范围。 DB37/T 3244 2018 3 4.2 监测断面的设置 4.2.1 当事发海域水动力条件清晰,污染物扩散方向比较明确时,监测范围一般呈长方形或扇形,应 考虑以事发海域为中心,沿污染物扩散方向呈辐射状布设监测断面。 4.2.2 污染物分布具体位置不清楚 ,不能够明确判断事发海域水流方向时 ,监测范围应为圆形或正方 形,并进行网格化处理。 4.3 监测站位的布设原则 监测站位的布设应遵循以下原则: a) 根据监测断面的长度对监测站位进行布设,一个监测断面应不少于 5个监测站 位; b) 监测站位的设置应和历史
8、监测站位重合,便于和历史数据的比对; c) 考虑采样的可行性和方便性; d) 涉及包括养殖区、海洋自然(特别)保护区等海洋环境敏感区时,应加大监测站位的密度; e) 当污染源毒性较大或对生态环境有较大损害时,应加大监测站位设置密度。 5 现场监测 5.1 现场监测指标 5.1.1 监测指标的确定 5.1.1.1 已知污染源的突发事件 当污染源头比较清楚、污染物明确时,监测项目主要包括: a) 污染物浓度; b) 由于污染物本身物理化学性质而导致海水中的物理化学会发生明显变化的指标; c) 对污染物比较敏感的生物指标; d) 养殖生物、种质资源保护品种等相关监 测指标。 5.1.1.2 未知污染
9、源的突发事件 当污染源头不清楚、污染物不确定时,按以下原则进行污染物判定: a) 通过事发现场的一些特征,如气味 、 挥发性 、 水色或该海域生物的反应,初步确定主要污染物 及相关监测项目; b) 根据事件发生海域的开发利用状况和历史资料数据,初步确定主要污染物及相关监测项目。 5.1.2 监测内容 5.1.2.1 水文指标 按 GB/T 12763.2的规定进行,主要监测参数为海水流速、流向、波浪、温度、盐度、水色、透明度 等要素,也可参考相关水文历史监测数据。 5.1.2.2 水质指标 按 GB/T 12763.4的规定 进行,主要参数包括 pH值、溶解氧、石 油类、化学需氧量、营养盐 、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37 3244-2018 突发海洋环境事件应急监测技术规范 化学污染 3244 2018 突发 海洋环境 事件 应急 监测 技术规范 化学 污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