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7 T 685-2007 海参养殖加工安全技术规范.pdf
《DB37 T 685-2007 海参养殖加工安全技术规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37 T 685-2007 海参养殖加工安全技术规范.pdf(1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ICS 65.150 DB37 B51 山东省地方标准 DB37/T 6852007 海参养殖、加工安全技术规范 2007-08-01 发布 2007-09-01 实施 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37/T6852007 I 前 言 本标准由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 本标准由威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威海西港水产集团公司、威海西港刺参水产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邹吉新、徐明杰、李源强、刘雨新、王义民、缪国荣。 DB37/T6852007 1 海参养殖、加工安全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海参的苗种培育、养成、药品使用、鲜参质量和加工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海参无公
2、害养殖和加工。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 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10144 动物性水产干制品卫生标准 GB 11607 渔业水质标准 NY 5052 无公害食品 海水养殖用水水质 NY 5071 无公害食品 渔用药物使用准则 NY 5072 无公害食品 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 SC/T 2003.1 刺参增养殖技术规范 亲参 SC/T 2003.2 刺参增养殖技
3、术规范 苗种 SC/T 3206 干海参(刺参) 3 苗种培育 3.1 亲参 3.1.1 来源:亲参应由国家或省级海参原良种场提供,以确保亲参质量。 3.1.2 质量要求 体质大于200g。体长大于20,身体无伤残,无排脏 并应符合SC/T 2003.1的规定,须具有当地水 生动物防疫检疫机构出具的合格证明。 3.1.3 亲参培育 3.1.3.1 培育池 水泥池或玻璃钢水槽,容积10m 3 40m 3 ,水深1.2m1.5m。 3.1.3.2 环境条件 水质:水源水质应符合GB 11607的规定,培育用水水质应符合NY5052的规定; 盐度:2932; 水温:1520; 光照:500lx100
4、0lx。 3.1.3.3 培育密度和暂养方式 20头/m 3 左右,用多层网笼或单层浮式网笼暂养。 3.1.3.4 日常管理 投喂:投喂颗粒配合饵料,含鼠尾藻粉80%、鱼粉15%、地瓜粉5%和150%的海泥;或含活性海泥 59%、杂蟹7.0%、泥螺6.0%、玉米粉3.0%、大叶藻2.0%。日投饵率为体重的5%10%,分上下午两次投喂; 饲料的安全限量应符合NY 5072的规定; 换水:每天早晚各换水一次,每次换水量为1/31/2,换水时温差不大于1; DB37/T 6852007 2 清理:及时清除池底排泄物、残饵等杂质; 升温:每天升高0.51,至1617恒温待产。 充气:连续微量充气。 3
5、.2 采卵、受精和孵化 3.2.1 采卵:可采用自然产卵法、人工采卵授精法或升温诱导、阴干刺激法采卵。采卵密度不大于 50粒/ml。 3.2.2 受精:自然受精。 3.2.3 洗卵:亲参产卵后要及时捞出,并用清洁的海水洗受精卵数次,以除去粘液和杂质。 3.2.4 孵化 3.2.4.1 环境条件 水质:应符合NY 5052的规定; 盐度:2932; 水温:1720; 光照:500lx1000lx; pH:7.88.3; 充气:连续微量充气。 3.2.4.2 密度:20粒/ml40粒/ml。 3.2.4.3 选幼:待受精卵发育至小 耳状幼体时,进行选幼。用胶管将上层的幼虫虹吸收集,放到其它 地方培
6、育。在培育过程中若发生传染性病害,必须将全部幼体作无害化杀灭处理。 3.3 幼体培育 3.3.1 环境条件 水质:符合NY 5052的规定; 盐度:2932; 水温:1822; 溶解氧:5mg/L以上; pH:7.88.3; 光照:1000lx左右。 3.3.2 密度:0.5个/ml1个/ml 投喂:耳状幼体阶段主要投喂牟氏角毛藻、三角褐指藻、小心月菱形藻、叉鞭金藻等。投喂时,硅 藻和含藻混合使用效果最好。每次投喂量110 4 cell/ml310 4 cell/ml。 每天投喂2次4次。 大耳幼体后可投喂一部分代用饵料, 如鼠尾藻鲜藻碎液1010 -6 /d2010 -6 /d; 食用酵母澄
7、清液610 -6 /d810 -6 /d;大叶藻发酵液1010 -6 /d1510 -6 /d等。 3.3.3 换水:每天换水2次3次,每次1/41/3。 3.3.4 附着基 3.3.4.1 材料 聚乙烯膜:将其剪成(4050)(3040)大小,边角用聚乙烯绳固定在附苗架上。附苗架可用 塑料管或粗铁丝焊接。每个架固定10片左右,片间距为5。 聚乙烯波纹板:规定为42330.1,波高1,插在附苗架 上。附苗架用1厚的聚乙烯板 条焊接成。每架可插20片,片间距为5。 纱窗袋:用纱窗网做成4530的袋子,用聚乙烯绳绑成串,每串10个12个袋。 3.3.4.2 处理 附着基使用前用0.51.0的氢氧化
8、钠溶液浸泡1d2d,然后用1010 -6 2010 -6 的高锰酸钾液 洗刷一遍,再用过滤海水冲洗干净。除去油污与赃物,然后才能使用。 3.3.4.3 底栖硅藻培养 DB37/T6852007 3 3.3.4.3.1 接种 藻种应以小型舟形藻、卵形藻和菱形藻为主。接种量应大于50个cell/100(每视野)。 3.3.4.3.2 培养 接种后进入培养阶段。培养条件如下: 水温:1624; 光照:1000lx1500lx; 营养:NO 3 - N,4mg/L;PO 4 3- 一P;0.2mg/L。 倒置:每2d将附苗器上下倒置一次,使其上下均匀生长。 3.3.4.4 投放附苗基 3.3.4.4.
9、1 投放量:聚乙烯膜40片/m 3 左右,附着面积为池底面积的10倍左右;聚乙烯波纹板80片/m 3 左 右,附着面积10;纱窗袋35串/m 3 。 3.3.4.4.2 投放时间:当樽形幼体达20%时投放。 3.4 稚参培育 3.4.1 环境条件 水质:符合NY 5052的规定; 盐度:2932; 水温:2426; 溶解氧:5mg/L以上; pH:7.88.4; 光照:3000lx。 3.4.2 密度 0.2头/0.5头/。 3.4.3 饵料 天然饵料:底栖硅藻或单胞藻(如骨条藻、三角褐指藻、小心月菱形藻、扁藻、小球藻等)的浓缩液、 大型藻类(如鼠尾藻)的磨碎液等。 配合饵料:由鱼粉(10%3
10、0%)、藻粉(40%50%)、贝肉(5%30%)、海泥(20%50%)等原料配置。 3.4.4 投喂 体长2以下投喂天然饵料为主,日投喂量为3010 -6 /d5010 -6 /d;体长达25时,以投喂 大型藻类磨碎液为主, 日投量为15010 -6 /d20010 -6 /d每天投喂4次6次。 配合饵料每3d4d投喂一 次,每次投喂量为0.02g/头0.04g/头。 3.4.5 日常管理 连续微量充气; 每2d3d吸污一次,半个月倒池一次; 定时监测水质理化因子的变化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5 苗种质量 应符合SC/T 2003.2的规定。 3.5.1 苗种规格应符合表1要求。 表1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37 685-2007 海参养殖加工安全技术规范 685 2007 海参 养殖 加工 安全 技术规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