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7 T 3496-2019 冬小麦-夏玉米高产高效技术规程.pdf
《DB37 T 3496-2019 冬小麦-夏玉米高产高效技术规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37 T 3496-2019 冬小麦-夏玉米高产高效技术规程.pdf(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65.020 B01 DB37 山东省地方标 准 DB 37/T 34962019 冬小麦-夏玉米高产高效技术规程 2019-01-29发布 2019-03-01实施 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37/T 3496 2019 I 目次 前言 .II 1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要求 .1 4.1 播期及收获期 .2 4.2 品种选择 .2 4.3 周年施肥量与分配 .2 5 小麦季要求 .2 5.1 播种 .2 5.2 施肥 .3 5.3 灌溉 .3 5.4 田间管理 .3 5.5 收获 .4 6 玉米季要求 .4 6.1 播种 .4 6.2 施
2、肥 .5 6.3 灌溉与排涝 .5 6.4 田间管理 .5 6.5 收获 .6 DB37/T 3496 2019 II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DB37/T 18892011小麦玉米一体化高产高效生产技术规程,DB37/T 22702013 冬小麦-夏玉米节水省肥高产高效,DB37/T 25582014小麦玉米两熟轮耕高产高效技术规程, 与上述标准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修改了标准的名称; 修改了小麦-夏玉米高产高效的定义; 修改了小麦-玉米周年施肥量及施肥方式; 修改了小麦适宜播种期及玉米适宜收获期; 增加了追肥时使用水肥一体化的技
3、术要求。 本标准由山东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监督实施。 本标准由山东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山东农业大学。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吉旺、钱欣、宁堂原、李宗新、贺明荣、韩惠芳、刘开昌、张慧、陈国庆、 赵海军、李耕、薛艳芳、高英波、方志军、代红翠、温立玉、成浩。 本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DB37/T 18892001; DB37/T 22702013; DB37/T 25582014。 DB37/T 3496 2019 1 冬小麦-夏玉米高产高效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冬小麦-夏玉米周年高产高效生产的技术措施和注意事项。 本标准主要适用于冬小
4、麦-夏玉米一年两熟区。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353 玉米 GB 3838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 4404.1 粮食作物种子 第1部分:禾谷类 GB/T 5262 农业机械试验条件 测定方法的一般规定 GB/T 8321(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 15671 农作物薄膜包衣种子技术条件 GB 16151.12 农业机械运行安全技术条件 第12部分:谷物联合收割机 GB/T 24675.2 保护性耕作机械 深松机 H
5、G/T 4365 水溶性肥料 NY/T 309 全国耕地类型区、耕地地力等级划分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NY/T 1276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 NY/T 1355 玉米收获机作业质量 NY/T 1409 旱地玉米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规范 NY/T 2624 水肥一体化技术规范 总则 DB37/T 285 农业机械作业质量 机械耕整地 DB37/T 2554 缓控释肥种肥同播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冬小麦-夏玉米高产高效 high yield and efficiency of winter wheat-summer maize 冬小
6、麦、夏玉米周年轮作种植方式下实现冬小麦产量8 250 kg/hm 2 、夏玉米产量10 500 kg/hm 2 , 光温资源利用效率提高15 %、水肥利用效率均提高10 %以上。 4要求 DB37/T 3496 2019 2 4.1 播期及收获期 提倡冬小麦晚播、夏玉米晚收。冬小麦播期宜为10月10日至10月15日;夏玉米收获期宜为10月5日 至10月8日。 4.2 品种选择 冬小麦选用高产、抗倒伏、抗病的中早熟品种。夏玉米选用紧凑耐密、抗病、抗倒、适宜机械化生 产的中晚熟品种。种子质量应符合GB 4404.1的规定。 4.3 周年施肥量与分配 冬小麦-夏玉米周年施肥以有机肥与无机肥相结合、基
7、肥与追肥相结合为原则,实现平衡施肥。周 年施用纯氮(N)420 kg/hm 2 500 kg/hm 2 ,磷(P 2 O 5 )190 kg/hm 2 245 kg/hm 2 ,钾(K 2 O)270 kg/hm 2 360 kg/hm 2 ,硫酸锌30 kg/hm 2 50 kg/hm 2 ,增施优质腐熟有机肥45 000 kg/hm 2 。其中小麦季施用纯氮 (N)210 kg/hm 2 250 kg/hm 2 ,磷(P 2 O 5 )100 kg/hm 2 125 kg/hm 2 ,钾(K 2 O)135 kg/hm 2 180 kg/hm 2 及全部有机肥;玉米季施用纯氮(N)210
8、kg/hm 2 250 kg/hm 2 ,磷(P 2 O 5 )90 kg/hm 2 120 kg/hm 2 ,钾 (K 2 O)135 kg/hm 2 180 kg/hm 2 ,硫酸锌30 kg/hm 2 50 kg/hm 2 ,不施用有机肥。肥料选择符合NY/T 496 的要求,水溶性肥料选择符合HG/T 4365。 5 小麦季要求 5.1 播种 5.1.1 种子处理 播种前用高效低毒的专用种衣剂包衣,种子包衣符合GB 15671的规定。 5.1.2 整地 玉米秸秆还田,并粉碎均匀,根据地块需要,进行耕地、耙地等作业。耕地选用旋耕、深耕或深松 结合的耕作方式。已连续3年以上旋耕的地块,须深
9、耕或深松35 cm以上,破除犁底层,耕耙整平,使得 耕层土壤上松下实;最近3年内深耕或深松过的地块,可旋耕2遍,耕深10 cm。深松方式为间隔深松, 深松铲间隔距离应根据当地种植作物的行距确定,一般在55 cm60 cm,按照 GB/T 24675.2执行。深 松时,要求土壤绝对含水率在15 %25 %范围内,土壤绝对含水率按 GB/T 5262测定。土层厚度 20 cm 以下为沙土、砾石、建筑垃圾等土壤结构的,不宜进行深松作业。坡度较大的地块不宜进行深松作业。 整地质量符合DB37/T 285的要求。 5.1.3 播种量 精量播种,在适宜播种期内,分蘖成穗率低的大穗型品种,基本苗225万/h
10、m 2 270万/hm 2 ;分蘖成 穗率高的中穗型品种,基本苗180万/hm 2 240万/hm 2 。适宜播种期后,每推迟1天播种,增加基本苗7.5 万/hm 2 15万/hm 2 。 5.1.4 播种方式 选用小麦精播机或半精播机播种,所选播种机具应符合GB 16151.12的规定。行距为20 cm25 cm, 播种深度为3 cm5 cm,下种均匀,深浅一致,不漏播,不重播,地头地边播种整齐。没有浇水造墒的 秸秆还田地块,播种后再用镇压器镇压12遍。 DB37/T 3496 2019 3 5.2 施肥 5.2.1 底肥 将105 kg/hm 2 125 kg/hm 2 的氮肥、45 00
11、0 kg/hm 2 的有机肥、100 kg/hm 2 125 kg/hm 2 的磷肥以及 90 kg/hm 2 的钾肥作底肥结合播前整地一次性施入。 5.2.2 追肥 追肥时间要根据品种特性和地力确定。分蘖成穗率低的大穗型品种,在拔节初期(基部第一节间伸 出地面1.5 cm2.0 cm),使用水肥一体化追施105 kg/hm 2 125 kg/hm 2 的氮肥及45 kg/hm 2 90 kg/hm 2 的钾肥;分蘖成穗率高的中穗型品种,在拔节初期至中期,追施105 kg/hm 2 125 kg/hm 2 的氮肥及45 kg/hm 2 90 kg/hm 2 的钾肥。推荐使用水肥一体化技术追施,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37 3496-2019 冬小麦-夏玉米高产高效技术规程 3496 2019 冬小麦 玉米 高产 高效 技术规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