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6 T 856-2015 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规程.pdf
《DB36 T 856-2015 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规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36 T 856-2015 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规程.pdf(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65.060.30 B91 DB36 江西省地方标准 DB 36/ T 8562015 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规程 Technical criteria of mechanized seedling planting in rice 2015 - 09 - 07 发布 2015 - 12 - 01 实施 江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36/ T 8562015 I 目 次 前言 . . II 1 范围 .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 1 3 作业条件 . . 1 4 栽插作业 . . 2 DB36/ T 8562015 I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
2、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江西省农业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业工程研究所、江西省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潘松、廖禺、陈立才、李艳大、曾水生、刘云、樊钟、陈绪红。 DB36/ T 8562015 1 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水稻机械化插秧的作业条件、栽插作业。 本标准适用于水稻机械化插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NY/T 989 机动插秧机
3、作业质量 NY/T 1000 机动插秧机运行安全技术条件 DB36/T 855 水稻机械化育秧技术规程 3 作业条件 3.1 秧苗条件 3.1.1 秧苗尺寸规格应符合插秧机产品说明书的规定。 3.1.2 机插秧苗应使用规格化培育的毯状、带土秧苗。秧苗条件参照 DB36/T 855 第 12 章的要求。 3.1.3 机插前,提前 2d3d 脱水晒板,秧块表层土壤湿度以手指下压稍微起窝为宜。 3.1.4 起秧及运秧应按照 DB36/T 855 第 13 章的规定进行。 3.2 大田条件 3.2.1 提倡秸秆还田,采用翻耕或旋耕,犁耕深度 18cm22cm,旋耕深度 12cm16cm。 3.2.2
4、移栽前 1 周左右整田,犁耕深度 12cm18cm,旋耕深度 10cm15cm,达到秸秆还田、埋茬覆盖, 再采用水田耙或平地打浆机平整田面;翻耕或旋耕应结合施用一般有机肥料和磷肥用作基肥,使肥料翻 埋入土,或与土层混合。 3.2.3 插前需泥浆沉实,沙质土沉淀 1d,壤土沉淀 2d,粘土沉淀 3d,达到泥水分清,沉实而不板结, 机械作业时不陷机、不壅泥。 3.2.4 沉田后水稻机插前,耕整地质量要求做到平整、洁净、细碎、沉实,即耕整深度均匀一致,田 块平整,地表高低落差不大于 3cm,泥脚深度小于 30cm,水深 1cm3cm;田面洁净,无残茬、无杂草、 无杂物、无浮渣等,土层下碎上糊,上烂下
5、实。 3.3 插秧机条件 3.3.1 根据水稻品种、栽插季节、农艺要求选择适宜类型的插秧机。 3.3.2 插秧机应先进行试运转。试运转前检查和调整各紧固件、传动件、栽插臂和各运动部件的联接 牢固性;检查和调整秧针、秧叉、秧箱、导轨等部件的装配间隙;检查和调整各拉线的张紧程度;检查 发动机燃油、机油和各部位润滑油的加注量。 DB36/ T 8562015 2 3.3.3 将插秧机置于“空档”,启动发动机,进行 5min10min 的试运转;检查和调整各离合器手柄 的操作可靠性;检查和调整液压升降机构和液压仿形系统的响应能力;检查和调整栽插臂、秧箱的工作 状况;检查和调整变速档位、左右转向机构的操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36 856-2015 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规程 856 2015 水稻 机械化 插秧 技术规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