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6 T 556-2018 江西绿茶种植和加工技术规程.pdf
《DB36 T 556-2018 江西绿茶种植和加工技术规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36 T 556-2018 江西绿茶种植和加工技术规程.pdf(1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67.140.10 B 39 DB36 江西省地方标准 DB36/T 5562018 代替 DB36/T 556-2009 江西绿茶种植和加工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planting and processing of green tea in Jiangxi province 2018 - 11 - 28发布 2019 - 06 - 01实施 江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36/T 556-2018 I 目 次 前 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基地的选择 . 1 4 茶园建设 . 2 5 土壤管理和施肥 .
2、3 6 树冠管理 . 4 7 病、虫、草害防治 . 4 8 鲜叶采摘与管理 . 5 9 茶叶加工 . 5 10 包装、运输和贮存 . 10 附录A(规范性附录) 茶园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指标及防治适期 . 12 Db36/T 556-2018 I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DB36/T 556- 2009江西绿茶种植和加工技术规程,与DB36/T 556-2009相比,除了编 辑性修改外,其主要内容变化如下: -补充、更新了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相比原标准增加了“聂樟清”、“曹挥华”、“周莺”、“马承和”; -茶园建设部分增加4.1建设
3、原则和4.2建立和健全水利系统和道路网络内容; -茶树种苗部分增加4.4.1种苗检疫内容; -土壤管理部分删除了推广生态农业种植模式内容; -土壤管理部分删除了调节PH值内容; -轻修剪部分将6.2.1修剪程度和6.2.2修剪要求内容合并; -病、虫、草害防治部分删除有限制地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品种内容; 包装、运输、贮藏部分将标题更改为10包装、运输和贮存; -茶叶加工部分增加9.5加工过程管理和9.9精制茶加工技术要求内容,完善了9.6.1名茶加工种 类; -修改了标准文本格式。 本标准由江西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江西省经济作物技术推广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聂樟
4、清、谢桂生、罗省根、郭丽虹、曹辉华、周莺、马承和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历次版本发布情况:DB36/T 556-2009。 Db36/T 556-2018 1 江西绿茶种植和加工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绿茶种植的基地选择、茶园建设、土壤管理与施肥、树冠管理、病虫草害防治、鲜叶 采摘、茶叶加工和包装、贮运。 本标准适用于绿茶种植和加工。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 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4
5、806.7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用塑料材料及制品 GB 4806.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用纸和纸板材料及制品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 771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GB/T 8321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所有部分) GB 9683 复合食品包装袋卫生标准 GB 11767 茶树种苗 GB 1488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卫生通用卫生规范 GB 15063 复混肥料(复合肥料) 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GB 18877 有机-无机复混肥料 GB/T 30375 茶叶贮存 GB/T 31748 茶鲜叶处
6、理要求 GB/T 32744 茶叶加工良好规范 NY/T 225 机械化采茶技术规程 NY 227 微生物肥料 NY 525 有机肥料 NY/T 1276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 3 基地的选择 3.1 原料基地条件 Db36/T 556-2018 2 生产基地应选择在无污染和生态条件良好的地区,远离工矿区和公路干线,避开工业和城市污染源 还具有可持续的生产能力,应符合GB 3095、GB 5084、GB 15618的规定。 3.2 大气要求 基地周围不能有任何大气污染源,且大气环境质量必须达到GB 3095中二级标准。 3.3 水源要求 基地地表水、地下水的水质清洁无污染,水环境质量符合GB
7、5084中二类标准。 3.4 土壤要求 基地土壤肥力较高,pH值4.56.5,土层厚度80cm以上,土壤环境质量符合GB 15618中二级标准。 4 茶园建设 4.1 建设原则 4.1.1 新建茶园应不是毁林开垦。 4.1.2 开垦茶园应符合国家与当地关于土地利用、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环境的法律法规。 4.1.3 新垦茶园开辟应采取良好的资源保护措施。 4.1.4 对茶园周围林木实行保护,选择根深枝少冬落叶,且与茶树无共同病虫害的经济林或观赏树种 作行道树和遮荫树,营造速生、抗风力强的防护林带,林带与茶行间开隔离沟。 4.2 水利系统和道路网络要求 建立和健全水利系统和道路网络,茶园上方和茶园周边
8、建设防洪沟、排洪沟,茶园内建立道路网络, 道路两旁建立排灌沟,茶园内应建立竹节型排蓄水沟。 4.3 开垦要求 开垦要有利于水土保持,坡度15以下的缓坡地可等宽近似等高内倾开垦;坡度在1525 的,修筑等高内倾梯级园地。梯壁上种植爬地兰、无刺含羞草等绿肥、护坡植物,对梯壁上的杂草要 以刈代锄。开垦深度在70cm以上,破除土壤中硬塥层、网纹层和犁底层等障碍层。 4.4 茶树种苗 4.4.1 从国内外引进或调出种苗时,应进行植物检疫,不得将危险性的病虫草随种苗带入或带出。 4.4.2 选用适宜本地区气候条件、对主要病虫害有较强抗性、适制绿茶并兼制性强、品质优良的品种。 品种要早、中、晚合理搭配,并大
9、力推广无性系良种。 4.4.3 茶树种苗繁育及苗木质量要求应符合GB 11767的规定。 4.5 茶树种植 4.5.1 定植时间 当年的10月中下旬至翌年的3月上中旬种植,避开冰雪霜冻天气。 4.5.2 定植规格 Db36/T 556-2018 3 采用单行或双行条栽方式种植,定植密度要求单行行距150cm,株距30cm,每丛2株3株;双行大 行距150cm,小行距40cm,株距30cm,每丛2株。 4.5.3 栽种要求 4.5.3.1 按规定的行株距开好移植沟或定植穴。最好是现开现栽,保持沟(穴)内土壤湿润。 4.5.3.2 种植沟要施足底肥,每亩施5t10t农家肥加250kg400kg磷矿
10、粉或钙镁磷肥,堆放5d 10d后施用。 4.5.3.3 栽植茶苗时,扶直茶苗,层层压实,土壤覆盖至不露须根时,往上轻提茶苗,使茶苗根系自 然舒展。后再适当加细土压紧,随即浇足“定根水”,再在茶苗根部覆些松土。一般栽到埋没根颈处为 宜。 4.5.3.4 移栽定植后及时铺草覆盖,抗旱防冻保苗。茶苗栽植后留3片5片叶修剪,栽后定期检查 成活情况,发现缺株,及时补苗。 5 土壤管理和施肥 5.1 土壤管理 5.1.1 测土配方 定期测土配方施肥,一般要求每2年检测一次。根据检测结果,有针对性地采取土壤改良措施。 5.1.2 地表覆盖 选用茶园周边的青草或因地制宜的选用未被污染的稻草、麦秆、豆秸、绿肥、
11、山野杂草等铺在茶 行间。每公顷用量15t20t,厚度10cm左右。 5.1.3 合理耕作 5.1.3.1 浅耕追肥结合人工锄草进行,1年2次3次,第1次春茶前即越冬芽萌动前15d左右,第2 次在春茶后,第3次在夏茶后。浅耕后施催芽肥,腐熟的人粪尿等有机肥为主,结合开横沟蓄水,利于 抗旱和防止水土流失。 5.1.3.2 深耕视具体情况,1年1次或隔年1次,以9月10月为最佳时期。深耕深度通常在30cm 左右。基肥可在深耕时施入。采用人工和机械的方法清除茶园中杂草,严禁使用化学除草剂。 5.1.4 间作绿肥 裸露的幼龄或台刈改造茶园,需种植绿肥作物。选用伏花生、肥田萝卜、绿豆等矮生、匍匐或半匍 匐
12、型、根系浅、生长快的绿肥,并及时翻耕,以提高土壤肥力。 5.1.5 水分管理 土壤相对含水量保持在70%80%范围内,土壤水分饱和度高的平地和地下水位高的茶园,应开深 沟降低水位,当土壤相对含水量低于70时,茶园应节水灌溉。灌溉用水应符合GB 5084的规定。 5.2 施肥 5.2.1 施肥原则 Db36/T 556-2018 4 5.2.1.1 根据土壤理化性质、茶树长势、预计产量、制茶类型和气候等条件,确定合理的肥料种类、 数量和施肥时间,实施茶园平衡施肥,防止茶园缺肥和过量施肥。 5.2.1.2 以有机肥料为主,化学肥料与有机肥料配合使用,避免单纯使用化学肥料和矿物源肥料,宜 施用茶树专
13、用肥。 5.2.1.3 根据茶树生长状况,可以使用叶面肥,施用的叶面肥应经农业部登记注册。叶面肥应与土壤 施肥相结合,采摘前10d停止使用。 5.2.1.4 施用农家肥料和绿肥、枯饼肥、腐殖酸类肥等应进行渥(沤)堆等无害化处理。 5.2.1.5 茶园使用的有机肥料、复混肥料(复合肥料)、有机-无机复混料、微生物肥料、叶面专用肥 料应分别符合NY 525、GB 15063、GB 18877、NY 277的规定。 5.2.2 施肥方法 5.2.2.1 基肥以有机肥为主,于当年秋季开沟深施,施肥深度20cm以上。一般每亩施饼肥或商品有机 肥 200kg400kg或腐熟的农家肥1000kg2000kg
14、左右。根据土壤条件,配合施用磷肥、钾肥和其他 所需营养。 5.2.2.2 速效氮肥在茶芽萌发前15天结合浅耕开沟施入,沟深10cm左右。追肥按每亩每次施用量(纯 氮计)不超过15kg、年最高总用量不超过 60kg。施肥后及时盖土。 6 树冠管理 6.1 定型修剪 6.1.1 定型修剪的对象是幼龄期和台刈改造茶树,通过修剪,促进侧枝形成,培养骨干塑造树型。 6.1.2 幼龄茶树一般分三次完成。第一次在茶苗移植(晚秋或早春)时离地20cm处用整枝剪剪去主枝, 第二次在离地 30cm40cm或在上年剪口上提高10cm15cm处修剪,第三次在离地45cm55cm处,剪 去上部枝条,要求剪口光滑。 6.
15、2 轻修剪 剪去冠面突出枝和晚秋新枝,平整冠面,控制树高,便于采摘。每年进行1次2次,时间根据各 地茶类生产和气候条件确定,一般在5月上中旬,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进行。 6.3 深修剪 剪去树冠面上10cm15cm深的“鸡爪枝”,以复壮树势,提高育芽能力。春茶结束后进行,并留 养一季夏茶。 6.4 重修剪 将衰老茶树地上部分的枝条剪去1/31/2,以离地面3040cm为宜。一般在春茶后进行。剪后加强 肥培管理,秋季可打顶轻采,再进行轻修剪培育树冠。 6.5 台刈 离地 l0cm 左右处刈去地上部分。一般在春茶后进行,台刈后结合中耕,增施有机肥,新稍萌发 后疏枝修剪,防控病虫,重新全面培养树冠
16、。 7 病、虫、草害防治 Db36/T 556-2018 5 7.1 农业防治 7.1.1 通过修剪控制茶树高度80cm,树幅135cm,增强茶园通风透光率,减轻毒蛾类、蚧类、黑刺粉 虱等害虫的危害,控制螨类的越冬基数。 7.1.2 分批、多次、及时采摘,抑制假眼小绿叶蝉、茶橙瘿螨、茶白星病等危害芽叶的病虫。 7.1.3 秋末宜结合施基肥,进行茶园深耕,减少在土壤中越冬的鳞翅目和象甲类等害虫的种群密度。 7.1.4 将茶园根际附近的落叶及表土清理至行间深埋,有效防治叶病类和在表土中越冬的害虫。 7.2 物理防治 7.2.1 采用人工捕杀,减轻茶尺蠖、茶蚕、蓑蛾类、茶丽纹象甲等害虫危害。 7.2
17、.2 利用害虫的趋性,进行灯光诱杀、色板诱杀或性诱剂诱杀。 7.2.3 采用机械或人工方法除杂草。 7.3 生物防治 7.3.1 保护和利用当地茶园中的蜘蛛、鸟类、寄生蜂等有益生物,减少因人为因素对天敌的伤害。 7.3.2 宜使用生物源农药,如微生物农药和植物源农药。 7.4 化学防治 7.4.1 严格按制定的防治指标,掌握防治适期施药。宜一药多治或农药的合理混用,具体参加附录A。 7.4.2 宜低容量喷雾,一般蓬面害虫实行蓬面扫喷;茶丛中下部害虫侧位喷雾。 7.4.3 严格按照NY/T 1276、GB /T 832l的要求控制施药量与安全间隔期。 7.4.4 茶季结束选用矿物源农药进行封园。
18、 8 鲜叶采摘与管理 8.1 鲜叶采摘 8.1.1 根据茶树生物特性和加工类的原料要求采摘,蓬低采留结合,因园制宜,鲜叶按标准适时采。 8.1.2 采摘时,保持鲜芽叶的完整、鲜嫩、匀净,不夹带蒂头茶果和老枝叶。 8.1.3 名茶以手工采摘为主,级内茶提倡机械采摘,机械采摘应符合NY/T 225的规定。 8.2 鲜叶管理 8.2.1 在鲜叶盛装与贮藏、运输过程中,注意轻压、轻放。鲜叶盛装容器必须采用洁净、透气的竹编 篮、筐、篓等专用工具。 8.2.2 鲜叶运输必须是清洁卫生、无异味、无污染的车辆,车厢底部和厢壁必须垫隔离板,避免鲜叶与 车厢直接接触,避免日晒雨淋。 8.2.3 鲜叶采下后要及时运
19、抵加工厂,薄摊在竹垫上,不得与地面直接接触。运输、验收,贮存操作 过程要避免机械损伤、混杂和污染,并完整准确地记录鲜叶的来源和流转情况。 8.2.4 鲜叶进厂后,立即摊放于洁净卫生、设施完好的贮藏室。薄摊、轻翻,以减少机械损伤,应符 合GB/T 31748的规定。 9 茶叶加工 Db36/T 556-2018 6 9.1 加工工厂基本条件 应符合GB/T 32744和GB 14881的规定,并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9.2 茶叶加工厂环境 9.2.1 茶叶加工厂所处的大气环境必须符合GB 3095中规定的三级标准要求。 9.2.2 加工厂应整洁、干净,无异味,有清洁水源。道路应铺设硬质路面,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36 556-2018 江西绿茶种植和加工技术规程 556 2018 江西 绿茶 种植 加工 技术规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