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5 T 717-2018 防雷装置设计、施工及维护规范.pdf
《DB35 T 717-2018 防雷装置设计、施工及维护规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35 T 717-2018 防雷装置设计、施工及维护规范.pdf(1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07.060 A 47 DB35 福建省地方标准 DB35/T 7172018 代替 DB35/ 7172006 防雷装置设计、施工及维护规范 Code for design,construction and maintenance of lightning protection systems 2018 - 11 - 22 发布 2019 - 02 - 22 实施 福建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福建省地方标准 防雷装置设计、施工及维护规范 DB35/T 717 2018 * 2018 年 11 月第一版 2018 年 11 月第一次印刷 DB35/T 717 2018 I 目 次 前言
2、 . . II 1 范围 .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 1 3 术语及定义 . . 1 4 防雷装置设计 . . 2 5 防雷装置施工 . . 3 6 防雷装置维护 . . 4 附录 A(资料性附录) 与其他专业设计人员协商内容 . 6 附录 B(资料 性附录) 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检查记录 . 8 附录 C(资料 性附录) 防雷装置工程验收记录 . 9 DB35/T 717 2018 I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DB35/ 7172006防雷装置设计、施工及维护管理规程,与DB35/ 7172006相比主 要技术变化如下: 修改了标准名称
3、; 增加了规范性引用文件(见第2章); 修改了术语与定义内容(见第3章,2006年版第2章); 删除了对技术人员资格要求的内容(见2006年版2.2); 删除了雷电灾害风险评估内容(见2006年版第3章); 增加了防雷检测要求(见5.3.2); 增加了防雷装置施工验收程序和组织内容(见5.3); 删除了雷灾调查内容(见2006年版6.3); 修改了防雷装置施工质量验收表格(见附录C,2006年版附录C)。 本标准由福建省气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厦门市气象灾害防御技术中心、福建华茂防雷装置检测中心、福建省建筑科学研 究院厦门分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琳、应达、吴健、杨
4、秀敏、李萍、施真理、胡海洋、吕英明。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DB35/ 7172006。 DB35/T 717 2018 1 防雷装置设计、施工及维护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防雷装置的设计、施工及维护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第一、二、三类防雷建(构)筑物的防雷装置设计、施工及维护。 本标准不适用于离岸飞行器、离岸船舶的防雷装置的设计、施工及维护。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14312015 建筑物防雷装置检
5、测技术规范 GB 500572010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 503002013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 506012010 建筑物防雷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 3 术语及定义 GB 500572010界定的术 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为了便于使用,以下重复列出了GB 500572010 中的一些术语和定义。 3.1 防雷装置 lightning protection system(LPS) 用于减少闪击击于建(构)筑物上或建(构)筑物附近造成的物质性损害和人身伤亡,由外部防雷 装置和内部防雷装置组成。 GB 500572010,定义2.0.5 3.2 接闪器 air-termin
6、ation system 由拦截闪击的接闪杆、接闪带、接闪线、接闪网以及金属屋面、金属构件等组成。 GB 500572010,定义2.0.8 3.3 引下线 down-condu ctor system 用于将雷电流从接闪器传导至接地装置的导体。 GB 500572010,定义2.0.9 3.4 接地装置 earth-te rmination system 接地体和接地线的总和,用于传导雷电流并将其流散入大地。 GB 500572010,定义2.0.10 DB35/T 717 2018 2 3.5 电涌保护器 surge protect ion device(SPD) 用于限制瞬态过电压和分泄
7、电涌电流的器件。它至少含有一个非线性元件。 GB 500572010,定义2.0.29 4 防雷装置设计 4.1 收集材料和现场勘察 4.1.1 对被保护对象周围环境、地形地貌、当地气象条件和土壤等情况进行现场勘察,并收集以下材 料: 雷电活动规律资料; 建筑物结构资料; 电气、电子系统; 接地系统; 其他相关资料。 4.1.2 测试项目区域土壤电阻率数值,其测试方法应符合 GB/T 214312015 附录 B 中的规定。 4.1.3 设计人员应就整个设计方案与相关人员进行沟通和协商,便于进行下一步的工作,协商内容参 见附录 A。 4.2 防雷装置施工图设计 4.2.1 设计人员应根据 4.
8、1 所收集的资料,按照现行防雷技术标准及其他相关要求出具施工图,施工 图范围包括: 图纸目录; 设计说明、主要设备材料表、图例; 防雷装置平面图、剖面图; 接闪器设计图:接闪器材质规格型号、安装工艺,接闪器的标高、保护范围、安装位置等平面 图; 利用建筑物钢筋混凝土内的钢筋作为接闪器、引下线和接地装置时应标出连接点、预埋件 位置及敷设方式; 接地地网布置设计图; 引下线设计图:设计独立防雷装置和非独立防雷装置的引下线数目及其敷设方法; 接地装置设计图:接地线和接地极、断接卡等平面位置图,设计接地装置的布设方式,接地电 阻稳定性,对跨步电压的预防措施以及接地体防腐蚀和降阻措施等; 等电位连接设计
9、图:需要设计出足够的安全距离或各金属体之间的等电位连接导体; 屏蔽保护措施设计图: 将被保护对象需要保护的设备和被保护对象内部空间设计划分出几个防 雷保护区,依据所设防雷保护区采取相应的屏蔽保护措施; 过电压保护设计图:防止闪电电涌、雷击电磁脉冲通过线路引入雷电高电压浪涌、防止击坏电 气设备和电子设备,选择合适的电涌保护器(SPD); 电气设计:对易发生人身伤害事故的部位,需采用安全电压;应利用建筑物适宜的导电部件作 防雷装置的自然部件以防止发生人身事故; 机械设计:考虑防雷装置各部件在自然条件下的腐蚀、在放电条件下的温升、电动力及机械强 度、设计防雷装置各部件(如各种材料、线夹、紧固件及支架
10、)所用的材料及其尺寸、规格; DB35/T 717 2018 3 防生命危险设计:设计减小触电概率的措施,防止跨步电压及接触电压可能对防雷装置所保护 的空间内的生命构成危险; 防雷装置施工注意事项说明; 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体系说明; 其他相关说明。 4.2.2 防雷装置施工图资料应送交相关机构进行技术审查。 5 防雷装置施工 5.1 施工要求 5.1.1 施工单位应具备相应的施工资质。 5.1.2 防雷装置施工现场的质量管理,应有相应的施工技术标准、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施工质量检 验制度和综合施工质量水平判断评定考核制度。 5.1.3 在安装和调试中使用的各种计量器具,应经法定计量认证机构检定合
11、格,并应在检定合格有效 期内使用。 5.1.4 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检查记录应由施工单位填写,总监理工程师或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应逐项检 查并填写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检查记录,具体参见附录 B。 5.1.5 防雷装置采用的主要设备、材料、成品、半成品进场检验结论应有记录。对依法定程序批准进 入市场的新设备、器具和材料进场验收,供应商应提供安装、使用、维修和试验要求等技术文件。对进 口设备、器具和材料进场验收,供应商应提供商检(或国内检测机构)证明和中文的质量合格证明文件, 规格、型号、性能检验报告,以及中文的安装、使用、维修和试验要求等技术文件。 5.1.6 当对防雷装置采用的主要设备、材料、成品、半成
12、品存在异议时,应由法定检测机构的试验室 进行抽样检测,并应出具检测报告。 5.1.7 各工序应进行质量控制,每道工序完成后,应进行检查。相关各专业工种之间,应进行交接检 验,并应形成记录,应包括隐蔽工程记录。未经监理工程师或建设单位技术负责人检查确认,不得进行 下道工序施工。 5.1.8 除设计要求外,兼做引下线的承力钢结构构件、混凝土梁、柱内钢筋与钢筋的连接,应采用土 建施工的绑扎法或螺丝扣的机械连接,严禁热加工连接。 5.2 施工工序 5.2.1 接地装置施工包括: a) 自然接地体底板钢筋敷设完成,应按设计要求做接地施工,应经检查确认并做隐蔽工程验收记 录后再支模或浇捣混凝土; b) 人
13、工接地体应按设计要求位置开挖沟槽,打入人工垂直接地体或敷设金属接地模块(管)和使 用人工水平接地体进行电气连接,增加降阻剂,应经检查确认并做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c) 接地装置隐蔽应经检查验收合格后再覆土回填。 5.2.2 引下线施工包括: a) 利用建筑物柱内钢筋作为引下线,在柱内主钢筋绑扎或焊接连接后,应做标志,并应按设计要 求施工,应经检查确认记录后再支模; b) 直接从基础接地体或人工接地体引出的专用引下线,应先按设计要求安装固定支架,并应经检 查确认后再敷设引下线。 DB35/T 717 2018 4 5.2.3 接闪器施工包括: a) 暗敷在建筑物混凝土中的接闪导线,在主筋绑扎或认定
14、主筋进行焊接,并做好标志后,应按设 计要求施工,并应经检查确认隐蔽工程验收记录后再支模或浇捣混凝土; b) 明敷在建筑物上的接闪器应在接地装置和引下线施工完成后再安装,并应与引下线电气连接。 5.2.4 等电位连接施工包括: a) 在建筑物入户处的总等电位连接, 应对入户金属管线和总等电位连接板的位置检查确认后再设 置与接地装置连接的总等电位连接板,并应按 GB 500572010 第 6.3.4 条要求做等电位连接; b) 在后续防雷区交界处, 应对供连接用的等电位连接板和需要连接的金属物体的位置检查确认记 录后再设置与建筑物主筋连接的等电位连接板,并应按 GB 500572010 第 6.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35 717-2018 防雷装置设计、施工及维护规范 717 2018 防雷 装置 设计 施工 维护 规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