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4 T 1965-2013 沿淮地区中籼糯稻种植技术规程.pdf
《DB34 T 1965-2013 沿淮地区中籼糯稻种植技术规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34 T 1965-2013 沿淮地区中籼糯稻种植技术规程.pdf(1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65.020.20 B 05 DB34 安 徽 省 地 方 标 准 DB 34/T 19652013 沿淮地区中籼糯稻种植技术规程 2013 - 10 - 28发布 2013 - 11 - 28实施 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 布 DB34/T 19652013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安徽省标准化研究院提出。 本标准由安徽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安徽燕之坊食品有限公司、安徽省标准化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丽琍、张雪利、张士胜、洪登华、陶学明、郑玉艳。 DB34/T 19652013 1 沿淮地区中籼糯稻种
2、植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沿淮地区中籼糯稻种植的一般要求、育秧、栽培及收获、储藏、运输的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安徽省境内沿淮地区中籼糯稻的种植。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4285 农药使用安全标准 GB 4404.1 粮食作物种植 第1部分:禾谷类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量标准 GB/T 8321(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GB/T 15790
3、 稻瘟病测报调查规范 GB/T 15791 稻纹枯病测报调查规范 GB/T 15792 水稻二化螟测报调查规范 GB/T 15793 稻纵卷叶螟测报调查规范 GB/T 15794 稻飞虱测报调查规范 NY/T 59 水稻二化螟防治标准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NY/T 5117 无公害食品 水稻生产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安全排水期 稻田施肥及施用农药后不宜排水的间隔天数。 4 一般要求 4.1 产地环境 4.1.1 基地应建立在土壤、水、空气等无污染区域。 DB34/T 19652013 2 4.1.2 基地土壤环境质量应符合GB 1561
4、8中二级标准的要求。 4.1.3 农田灌溉水质应符合GB 5084中水作种类的要求。 4.1.4 基地空气质量应符合GB 3095中二级标准的要求。 4.2 肥料使用原则 4.2.1 肥料使用原则应符合NY/T 496的规定。 4.2.2 未经国家农业部门登记的肥料,禁止使用。 4.2.3 肥料使用安全排水期为7天。 4.3 农药使用原则 4.3.1 农药使用应符合GB 4285、GB/T 8321(所有部分)的规定。中籼糯稻生产禁用农药品种见附录 A,中籼糯稻生产常用农药品种见附录B。 4.3.2 合理混用、轮换交替使用不同作用机制或具有负交互抗性的药剂,克服和推迟病虫害抗药性的 产生和发展
5、。 4.3.3 农药使用安全排水期为7天。 4.4 有害生物控制原则 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原则,控制有害生物的发生和危害在经济阈值范围之内。 5 育秧 5.1 品种选择 应根据当地土壤、气候等环境因素的特点,选择熟期适宜、糯性强、米质优良、产量高的品种作为 主栽品种,种子纯度98,净度98,并符合 GB 4404.1 中水稻二级良种的规定。 5.2 种子处理 5.2.1 筛选:种子播前应先晒种1天2天,并进行筛选。 5.2.2 消毒:种子宜采用1.5二硫氰基甲烷配制成1:800 ml 溶液或25咪鲜胺配制成 1:2000 的 溶液浸种消毒,浸种时间为 48 h,防治恶苗病。 5.2
6、.3 催芽:清水清净后进行催芽,催芽时保持温度和湿度,在催芽过程中注意经常检查种子温度, 谷芽应达到出芽快、齐、壮的要求。 5.3 秧田准备和播种 5.3.1 秧田制作:建成秧床宽 1.2 m1.5 m,床间距 30 cm左右。秧田底施腐熟有机肥 1500 kg/667m 2 , 三元复合肥30 kg40 kg/667m 2 ,施后均匀耥入秧床表层,耥平、搁硬、养水待播。 5.3.2 播种时间:播种时间一般掌握在5月中旬,若生育期超过140天的品种可提早到5月上旬播种。 5.3.3 播种量:秧田播种量控制在20 kg30 kg/667m 2 ,分床定量匀播,播后塌谷。 5.4 苗床管理 5.4
7、.1 水分管理 播后至二叶期,保持秧床湿润半沟水;晴热天气注意保持秧床湿润。二叶期后,畦面建立水层,以 后浅水灌溉不断水;遇大风、暴雨等特殊气候时,灌水层护芽,风雨过后及时排水晒芽。 DB34/T 19652013 3 5.4.2 苗床化控 一叶期,排干秧田水,可用 50200 mg/kg的烯效唑药液按照 50 kg60 kg/667m 2 喷洒,做到均 匀喷施,防止重喷和漏喷。 5.4.3 施肥 二叶期施尿素 3 kg5 kg/667m 2 ;移栽前 3天5 天施尿素 4 kg6 kg/667m 2 。 5.4.4 除草 在三叶期,进行化学除草。宜用 96禾大壮 0.2 L0.3 L/667
8、m 2 兑水 50 kg 喷洒,防止稗草; 宜用 10吡嘧磺隆 10 g/667m 2 兑水 50 kg 喷洒,防止阔叶草。 5.4.5 防病治虫 宜用20吡蚜酮 20 g/667m 2 兑水 50 kg 喷雾两次,间隔 7天10天,防治稻蓟马,兼治稻飞虱; 若秧苗受水淹没,水退后一般用 20叶青双 150 g200 g/667m 2 兑水 50 kg60 kg喷雾,预防细菌 性病害发生。 5.5 秧龄 秧龄应为 30 天35 天。 6 大田管理 6.1 密度 栽培行距为 2528 cm,株距 1215 cm,每穴插 35 基本苗。 6.2 施肥 5.2.1施肥原则 有机无机配合,氮、磷、钾平
9、衡施用;适氮、稳磷、增钾、补微。 5.2.2施肥方法 6.2.1.1 氮肥施用精确定量,前氮后移,减少基蘖肥,增施穗粒肥;氮肥中基蘖肥与穗肥之比为7:3 6:4。磷肥全部作基肥在稻田耕翻前施用;钾肥分基肥和壮秆拔节肥两次(5:5)均匀施用,拔节孕穗期 增施钾肥,主攻壮秆大穗,改善品质。 6.2.1.2 依据测土结果补充锌、硅等微量元素肥料。土壤有效硅含量 127 mg/kg181 mg/kg 属于缺 硅,增施硅肥有明显的增产效果;每亩施有效硅含量 5060的水溶态硅肥 6 kg10 kg。冷浸田、 石灰性土壤田块以及长期大量施用氮磷肥的田块学要增施锌肥,耙田时每亩施 1.0 kg1.5 kg硫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34 1965-2013 沿淮地区中籼糯稻种植技术规程 1965 2013 地区 糯稻 种植 技术规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