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3 T 550-2018 果蔗生产技术规程.pdf
《DB33 T 550-2018 果蔗生产技术规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33 T 550-2018 果蔗生产技术规程.pdf(1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67.080.10 B 31 DB33 浙江省 地方标准 DB33/T 550 2018 代替 DB33/T 550.1-2005,DB33/T 550.2-2005 果蔗生产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 for cultivation of chewing cane 2018 - 09- 18发布 2018 - 10- 18实施 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33/T 550 2018 I 前 言 本标准 按照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 DB33/T 550.1-2005 无公害果蔗 第 1部分:产地环境要求和 DB33/T 5
2、50.2-2005 无 公害果蔗 第 2 部分:栽培技术规程。本标准 以 DB33/T 550.2-2005为主, 整合了 DB33/T 550.1-2005 的 部分 内容,与 DB33/T 550.2-2005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增加了 “基地环境” (见 4.1); 修改了 “施肥配方” (见 5.2.2, 2005年版的 7.1.1); 修改了化学防治方案(见 8.6.2和附录 A, 2005年版的 9.3至 9.11和附录 A); 增加了 “产品质量” (见 9); 增加了 “质量安全管理” (见 10); 增加了技术模式图(见 11和附录 B) 。 本标准由浙江
3、省农业厅提出。 本标准由浙江省种植业标准化技术委员 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义乌市果蔗研究所、义乌市农技推广服务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小骊、吴德锋、徐明飞、陶建明、吴优赛、何洪法、宋厚达、鲍静玫。 DB33/T 550 2018 1 果蔗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果蔗的术语和定义、基地选择、栽前准备、栽培技术、采收与贮藏、病虫害综合防治、 产品质量、质量安全管理等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果蔗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
4、适用于本文 件。 GB 276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 GB 276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 GB 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T 8321(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 通则 NY 525 有机肥料 NY/T 1276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 总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果蔗 chewing cane 用于鲜食的甘蔗。 3.2 截种 section a sugarcane 将整根蔗种用利刀截成带芽小段。 4 基地选择 4.1
5、基地环境 基地远离污染源,环境空气、灌溉水、土壤质量分别符合 GB 3095、 GB 5084、 GB 15618的要求。 DB33/T 550 2018 2 4.2 蔗田要求 选择阳光充足、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水源充足、地势平坦、排灌方便的沙质土或壤土;土壤 pH 5.6 pH 7.5,含盐量 0.2% 以下。 5 栽前准备 5.1 蔗田准备 5.1.1 翻耕 冬至前后深耕晒垡,翻耕深度 25 cm 30cm。 5.1.2 做畦、开种植沟 2月上中旬 做畦,畦面南北向,做成龟背形,土表平整,畦宽 2.5 m 2.6 m,沟宽 0.3 m 0.4 m、 深 0.3 m。畦面中间开种植沟 2 条
6、,沟深 20 ,沟间距(行距) 1.4 m 1.5 m。 5.2 施基肥 5.2.1 施肥原则 根据有机肥与无机肥配合施用的原则,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按 NY/T 496 合理使用肥料,使用 的有机肥质量应符合 NY 525 的要求。 5.2.2 施肥方法 果蔗下种前,在施用有机肥的同时,重施磷钾肥。每亩( 667 )施有机肥 300 kg 500 kg加施不 含氯三元复合肥(含 N、 P2O5、 K2O各 15%)每亩( 667 ) 20 kg 30 kg;不施商品有机肥时,在畦中间应 追施不含氯的三元复合肥每亩( 667 ) 20 kg 30 kg,沟施覆土。 5.3 蔗种准备 5.3.
7、1 品种选择 选用皮薄、茎粗、肉脆、节间均匀、汁液多、甜度适中、口感好、 高产、抗性强 的优良品种。 种蔗 芽饱满,芽鳞新鲜,无虫伤、无病变、粗大蔗茎。有条件的选用脱毒蔗苗。 5.3.2 截种 剥去种茎叶 鞘 , 截种 。 截成每种段含 3 个 4 个芽苗,节下部留 2/3 节间,上部留 1/3 节间。 5.3.3 浸种消毒 用 70%甲基硫菌灵 1 000 倍液 1 200 倍液浸种 2 h,晾干备用。 6 栽培技术 6.1 下种 2 月中下旬至 3 月上旬,日平均温度稳定通过 5 时,晴天下种。线型单条排种,蔗种平放,蔗芽 向两侧,蔗芽与土壤紧密接触。下种后盖土 , 厚度 3 ,均匀一致。
8、盖种的土壤要细、松、软。 DB33/T 550 2018 3 6.2 除草盖膜 盖地膜前,将畦面表土湿润,每亩( 667 m2)用 50%乙草胺 70 mL加 40%扑草净 120 g兑水 30 kg均匀喷 雾于土表,封杀杂草 。全畦地膜覆盖,拉紧盖严。 6.3 田间管理 6.3.1 助苗穿孔 3 月下旬至 4 月上旬 出苗期间,勤检查,及时人工破膜,助苗穿孔,破膜孔不宜过大。遇高温,每 天一次人工破膜。苗穿出地膜后,用细土封口,防止膜下高温伤苗。 6.3.2 查苗补苗 齐苗后发现断垄缺苗时,用预先假植的蔗苗补植,或移密补稀。 6.3.3 揭膜、 间 定苗 、 一次培土 5 月中旬至 6 月上
9、旬,分蘖末期揭膜,并间苗,去除多余分蘖、小茎、弱茎和病虫害茎,留蔗苗每 亩( 667 m2) 3 000 株 3 500 株,使蔗株分布均匀。间定苗后培土,高度 10 cm 15 cm。 6.3.4 剥叶、二次培土 7 月中下旬,拔节后蔗茎 3 节 5 节时,先剥除基部蔗叶,去除多余分蘖,进行一次湿培土,高 度 10 cm 15 cm。 6.3.5 追肥 结合第一次培土, 每 亩( 667 m2)施不含氯三元复合肥(含 N、 P2O5、 K2O各 15%) 60 kg 75 kg或菜籽 饼肥亩( 667 m2)施 100 kg 加不含氯三元复合肥 40 kg 50 kg。 6.3.6 水 份管
10、理 苗期保持田间土壤湿润无积水; 伸 长拔节期土壤持水量保持 80%,做到晴天土壤湿润,雨天不积水; 伸 长中后期及时灌溉,保持水分充足。 6.3.7 剥叶 蔗茎伸长中期开始,每隔一个月剥一次枯、黄、老、病叶, 并带出田外。 7 采收 与 贮藏 7.1 采收 十月中旬开始即可采收,霜冻前采收完毕。采收时 ,从根基部挖起,除去须根,砍掉梢叶。分等分 级,扎成 10 根 /捆。 7.2 贮藏 7.2.1 室内贮 藏 温度 5 8 ,横放地面,根梢方向一致,叠放整齐。堆放高度 50 cm 60 cm,用梢叶覆盖。 DB33/T 550 2018 4 7.2.2 室外坑藏 选择地势高、土壤干燥、排水畅
11、通、四周无污染源、运输方便的地块坑藏。坑宽为蔗长 , 坑深 50 cm, 坑长 10 m 20 m。 坑底中间开排水沟,宽 20 cm、深 20 cm,底部垫蔗叶,整齐堆放 ; 气温较高时,根部适 当浇水 ; 盖上蔗叶,细泥严封。四周开排水沟 ,以防积水。经常检查窖坑,防冻、防热、防干、防湿、 防鼠。 7.3 选留种 采收时选留种。选择生长均匀,节间粗大,无水裂,无病虫害的蔗株做种 。 采收时带根挖起,藏种 同室外坑藏, 并 注意灭菌、防腐。 8 病虫害综合防治 8.1 防治原则 遵循 “ 预防为主,综合防治 ” 的植保方针,加强田间病虫害测报,掌握病虫害的发生动态,采用综 合防治,优先采用农
12、业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技术,必要时采取化学药剂防控病虫害。提倡在同一 生产区域内统防统治 。 8.2 防治对象 主要虫害有二点螟、大螟、蚜虫、甘蔗蓟马和红蜘蛛及地下害虫(蝼蛄、蛴螬、地老虎、蛀天牛等); 主要 病害有虎斑病、梢腐病、根腐病、凤梨病、锈病等。 8.3 农业防治 选择抗病、抗逆性强品种,有条件的选用脱毒健康种苗。合理轮作, 2 年 3 年水旱轮作一次, 合 理密植,保持田间适宜的通风 和湿度。深沟高畦,防止积水,清除残茬,整洁田园, 及时清除杂草。 8.4 物理防治 每 30 亩( 667 m2)放置 1 盏杀虫灯,灯架高出植株 20 cm 以上 。螟虫幼虫采用人工捕杀。 8.
13、5 生物防治 注意保护和利用瓢虫、蜘蛛等捕食性天敌。 优先选用生物农药,如微生物农药和植物源农药。 8.6 化学防治 8.6.1 禁止使用国家禁限用农药和高毒、高残留农药; 8.6.2 根据病虫 害发生种类选择合适的农药,对症用药,达标防治,能挑治的不普治。并按 NY/T 1276 和 GB/T 8321(所有部分)合理使用;用药宜在苗期施用,掌握施药次数和安全间隔期。选用合理的施 药器械和施药方法,精准施药,减少农药使用次数和用药量。收获前一个月内不施用农药。果蔗主要病 虫害化学防治方案参见附录 A。 9 产品质量 9.1 感官要求 DB33/T 550 2018 5 新鲜洁净,色泽形态正常
14、 , 粗细均匀 , 蔗皮薄亮有光泽 ; 汁多、味甜、爽口、松脆 ; 无腐烂霉变, 无损伤,无水裂,无空心,无虫蛀,无气生根, 无异味。 9.2 质量 安全 重金属含量应符合 GB 2762 的规定, 农药残留 应符合 GB 2763 的规定。 9.3 检测 上市前应进行产品质量检测,并有记录 。 10 质量安全管理 基地应建有投入品 存放 、产品 存放 、废物处理等设施 设备 。建立生产基地环境保护、农业投入品管 理和安全合理使用、生产追溯管理、质量检测等管理制度。基地应开展果蔗产品质量自检;建立田间生 产档案,档案保留时间不少于 2 年。 11 技术 模式图 果蔗 生产技术模式图 参 见 附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33 550-2018 果蔗生产技术规程 550 2018 生产 技术规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