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T 25475-2010 工业自动化仪表 术语 温度仪表.pdf
《GB T 25475-2010 工业自动化仪表 术语 温度仪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B T 25475-2010 工业自动化仪表 术语 温度仪表.pdf(5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25.040.40 N 11 G雪国家标准国不日11: ./、民中华人工业自动化仪表温度仪表GB/T 25475-2010 术语Industrial-process measurement and control instruments- Terminology-Temperature measuring instruments 2010-12-01发布2011-05-01实施数码防伪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GB/T 25475-2010 目次前言.1 I 范围-2 术语-2. 1 一般术语12.2 温标.2. 3 性能术语102.4 测试方法
2、182.5 温度仪表及其构件的名称22参考文献.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3 汉语拼音索引M英文对应词索引.40 目IJ1=1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24)归口。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上海工业自动化仪表研究所。G/T 25475-2010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上海仪器仪表自控系统检验测试所、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安徽蓝德(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自动化仪表股份有限公司、浙江伦特机电有限公司、肇庆自动化仪表有限公司、西仪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仪表制造厂、
3、乐清华东仪表厂、重庆川仪十七厂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范铠、李明华、陈伟昕、宋平、吴加伦、吴硅、宋普、吴兴华、曹红、王方高。I GB/T 25475-2010 1 范围工业自动化仪表术语温度仪表本标准规定了工业自动化仪表中有关温度仪表的术语及其定义。本标准适用于温度仪表标准制定、技术文件编制、教材和书刊编写以及文献翻译等。注:本标准中方括号J内的词为可省略词;圆括号()内的词,除作说明外,为可换用词。2 术语2. 1 一般术语2. 1. 1 测温学thermometry 研究温度测量的理论和方法的学科。2. 1.2 被测对象measured object 被测量目的物的实体。2. 1. 3
4、 被测目标measured target 在被测对象上进行测定的局部区域。2. 1.4 热辐射体thermal radiator 温度高于热力学温度零开尔文(0K)的物体。2. 1. 5 温差temperatum difference 某一瞬间两个不同温度的分离点之间的温度之差。2.1.6 温度梯度temperature gradient 在特定区域和给定时间内,温度的空间变化率。2.1.7 温度场temperature field 某一瞬间,某空间区域内一切点的温度分布。2.1.8 自热self-heating 由于元件的激励功率造成的自身发热现象。2.1.9 热量quantity of h
5、eat 由于温差而迁移的能量。2. 1. 10 潜热latent heat 温度不变时,物质在相变过程中所吸收或释放的热量。1 G/T 25475-2010 2. 1. 11 气化热vaporizing heat 液体在气化时,从液态转变为同温度的气态所吸收的热量,也等于在一定压强下,气体转化为同温度液体时所释放的热量。2.1.12 熔解热melting heat 晶体物质熔化时,从固态全部变为同温度的液态时所吸收的热量。2. 1. 13 凝固热freezing heat 晶体物质凝固时,从液态全部变为同温度的固态时所释放出的热量之-, 2. 1. 14 升华热sublimating heat
6、 升华物气化时,从固态全部变为同温度的气态时所吸收的热量。2. 1. 15 热传导heat conduction 物体各部分无相对位移,仅依靠物质分子、原子及自由电子等微观粒子热运动,热量从高温部分向低温部分传递的现象。2. 1. 16 热对流heat convection 由于温度及密度差,通过流体运动传递热量的现象。2. 1. 17 热辐射heat radiation 物体以电磁波或粒子态传播或发射能量的现象。2. 1. 18 热导率thermal nductivity 单位温度梯度和单位时间内所传导的热量。注:热导率是表征物质热传导性能的物理量。单位为W/CmK)。2. 1. 19 热平
7、衡thermal equilibrum 同一物体内或在可相互进行热交换的几个物体间,不发生热的迁移,思具有相同温度的状态。2.1.20二/热效率heat efficiency 热交换系统中,有效热与供人热之比。2. 1. 21 相phase系统中物理性质均匀的部分,物质分子集结的一种特定形式。2.1.22 相变phase transition 在特定温度和压强下,物质由一种相转变为另一种相的过程。2. 1. 23 应变strain 物体由于受力、温度变化或内在缺陷等引起形状、尺寸发生相对变化的现象。2 2. 1. 24 紊流turbulence 流体流速较高时,由于惯性力起主导作用,流体处于比
8、较紊乱的流动状态。2. 1. 25 层流laminar f10w 流体流速较低时,由于内摩擦力起主导作用,流体呈平行的层状流动状态。2. 1. 26 电动势electromotiveforce (emf) 能产生电流的电位差。2. 1. 27 接触电势contact electromotive force 由于不同材料相互接触而产生的电势。2. 1. 28 温差电势temperature difference electromotive force 由于均匀导电材料两端处于不同温度而产生的电势。2. 1. 29 塞贝克效应Seebeck effect 热电效应thermoelectric ef
9、fect 温差电现象thermoelectricity of temperature difference GB/T 25475-2010 在两种不同导电材料构成的闭合回路中,当两个接点的温度不同时,回路中产生电势的一种由热能转变为电能的现象。2. 1. 30 塞贝克热电势Seebeck thermal electromotive force 由于塞贝克效应而产生的电势。注:当一对不同导电材料的一端处于O.C,另一端为测量温度时,塞贝克电势与温度的关系就是该类材料的热电偶分度表。2. 1. 31 塞贝克系数Seebeck coefficient 由于微小温差引起塞贝克电势变化的变化率。当塞贝克
10、电势与温度关系以曲线表示时,则任意给定温度下的塞贝克系数就是该温度点所对应的曲线的斜率。2.1.32 汤姆生效应Thomson effect 电流流过均匀非等温导电材料时,它的每一部分产生吸热或放热的现象。2. 1. 33 汤姆生热Thomson heat 由汤姆生效应引起的导电材料与环境之间的交换热。2. 1. 34 汤姆生系数Thomson coefficient 均匀非等温导电材料在单位时间内,每单位温度梯度,流过单位电流时所产生的汤姆生热。2. 1. 35 西尔帖效应Peltier effect 两种不同导电材料的接点处有电流流过时,产生的吸热或放热的现象。3 GB/T 25475-2
11、010 2. 1. 36 西尔帖热Peltier hear 由咱尔帖效应引起导电材料与环境之间的交换热。2. 1. 37 西尔帖系数Peltier coefficient 由于咱尔帖效应,在不同导电材料接点处,单位时间内流过单位电流时吸收或释放的可逆热。2. 1. 38 辐射能量radiation energy 以辐射的形式发射、传递或接收的能量。2. 1. 39 辐射通量radiation f1 ux 辐射功率radiation p!)wer 以辐射的形式发射、传递或接收的功率。2. 1. 40 辐射出射度radiationexitance 表面给定面元的辐射通量除以该面元的面积。2. 1.
12、 41 辐射照射度irradiance辐射源技射到给定面元上的辐射通量除以该面元的而积。2.1.42 辐射强度radiation intensity 在给定方向的立体角元内,点辐射源(或辐射源面元)的辐射通量除以该立体角元。2. 1. 43 辐射亮度radiance 面元在给定方向上,单位时间、单位立体角内所发射的辐射能量与该方向上面元正技影面积之比。2. 1. 44 光谱辐射亮度spectral radiancc 单位波长间隔内的辐射亮度。2. 1. 45 光谱辐射出射度spectral radiation exitance 单位波长间隔内的辐出度币2. 1. 46 有效辐射出射度effec
13、tive radiation exitance 除辐射体自身发射外,还包括投射到其表面再反射的辐出度。2. 1. 47 单色辐射monocolour radiation 波长范围足够地狭窄,以至能以单一波长描述的辐射。2. 1. 48 复合辐射complex radiation 由若干单色辐射组合的辐射。2. 1. 49 红外辐射infrared radiation 波长长于红光的辐射。波长范围为o.78ml 000m左右,其中O.78m3.0m为近红外4 GB/T 25475-2010 区;3.0m30.0m为中红外区;30.0ml000m左右为远红外区。2. 1. 50 温度辐射tempe
14、rature radiation 由温度引起的,仅与物质的种类、表面状况有关的辐射。2. 1. 51 光谱特性曲线spectral characteristic curve 表示一些变量(如发射率、吸收率、透过率、响应率等)与波长之间关系的曲线。2. 1. 52 光谱能量分布spectral distribution energy 描述物体光谱辐出度与波长、温度之间函数关系的曲线。同义词:光谱辐射分布2. 1. 53 峰值波长peak wavelength 在光谱特性曲线或光谱能量分布中,与波长相关的变量或光谱辐出度最大值所对应的波长。2.1.54 峰值透射比peak transmittanc
15、e 峰值波长处的透射比。2. 1. 55 光谱半宽度spectral half width 在光谱特性曲线或光谱能量分布中,与波长相关的变量或光谱辐出度为峰值一半处所对应的两个波长之差。2. 1. 56 窄波段narrow band spectrum 光谱半宽度与峰值波长之比A/。小于15%的波长间隔。2.1.57 宽波段broad band spectrum 光谱半宽度与峰值波长之比J,./。大于20%的波长间隔。2. 1. 58 发射率emissivity 辐射体的辐出度与相同温度黑体的辐出度之比。2. 1. 59 全发射率total emissivity 辐射体在全波长范围内的积分辐出度
16、与相同温度黑体在全波长范围内的积分辐出度之比。2. 1. 60 光谱发射率spectral emissivity 辐射体的光谱辐出度与相同温度黑体的光谱辐出度之比。2. 1. 61 有效发射率effective emissivity 辐射体的有效辐出度与相同温度黑体的辐出度之比。2. 1. 62 腔体发射率cavity emissivity 均一温度的黑体腔向着其开孔的特定方向上的发射率。5 G/T 25475-2010 2. 1. 63 腔体反射率cavity reflectivity 经黑体腔内壁反射后,从开孔出射的辐射通量与其特定方向进入开孔的入射辐射通量之比。2. 1. 64 眼收比a
17、bsorption factor 吸收的与入射的辐射通量之比。2. 1. 65 选择吸收selective absorption 只吸收某些被长辐射通量,而让其余波长透过或反射的吸收。2. 1. 66 中性吸收neutral absorption 对任意波长辐射通量均能无选择性的吸收。2. 1. 67 透射比transmittance 透射的辐射通量与入射的辐射通量之比。2. 1. 68 灰体graybody 表面发射率恒小于1,且不随波长变化的辐射体。2. 1. 69 黑体blackbody 能完全吸收任意波长、人射方向及偏光状态的人射辐射的一种理想辐射体。2. 1. 70 余弦辐射体cos
18、ine radiator 辐射强度与辐射方向及其表面法线夹角的余弦成正比的辐射体。2. 1. 71 选择辐射体selective radiator 光谱发射率在所考虑的波长范围内与波长有关的辐射体。2.1.72 非选择辐射体non-selective radiator 光谱发射率在所考虑的波长范围内与波长元关的辐射体。2. 1. 73 点辐射源spot radiation source 尺寸足够地小,以至于和它到接收器件之间的距离相比可忽略的辐射源。2. 1. 74 热图thermograph 多维空间的温度分布图像。同义词:温度图。2.1.75 表现温度apparent temperatur
19、e 辐射温度计在测量非黑体时的温度示值。2. 1. 76 辐射温度radiation temperature 对应全波长范围,具有与被测目标相等的辐射亮度的黑体温度。6 GB/T 25475-2010 2. 1. 77 亮度温度radiance temperaturc 对应某特定波长或波段,具有与被测目标相等的光谱辐射亮度的黑体温度。2. 1. 78 比色温度two-colour temperature 对应两个特定波长或波段,辐射亮度之比与被测目标相等的黑体温度。2. 1. 79 分布温度distribution temperature 辐射体具有与黑体成比例,或大致成比例的光谱能量分布曲线
20、时的黑体温度。2.2 温标2.2.1 温度temperature 宏观上,温度是一种可以指示热平衡状态的量,一切互为热平衡的系统都具有相同的温度;微观上,温度与大量分子平均动能相联系,它标志着物体内部分子元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2.2.2 热力学温度thermodynamic temperature 按热力学原理确定的温度,符号为To2.2.3 摄氏温度Celsius temperature 以与热力学温度的冰点(273.15 K)的差值表示的温度,符号为t。摄氏温度t与热力学温度T之间的数值关系为:t/C = T/K - 273.15 2.2.4 开尔文Kelvin 热力学温度的单位,符号为K
21、,定义为水三相点热力学温度的1/273.16 0 2.2.5 摄氏度degree Celsius 摄氏温度的单位,符号为。2.2.6 华氏度degree Fahrenheit 华氏温度的单位,符号为。F,与摄氏度的换算式为:2.2.7 温度标尺temperature scale 温度的数值表示法。2.2.8 tF/F斗川十32经验温析、experimental temperature scale 借助于物质的某个物理参数随温度变化的关系,用实验方法或经验公式构成的温标。2.2.9 华氏温标Fahrenheit temperature scale 早期温标之一。规定水银温度计在101325 Pa
22、压强下,水的冰点为32,沸点为212,中间等分180格,每格为华氏一度,并以符号。F表示温度单位的温标。7 GB/T 25475-2010 2.2.10 摄氏温标Celsius temperature scale 早期温标之一。它规定水银温度计在101325 Pa压强下,水的冰点为0,沸点为100,中间等分100格,每格为摄氏一度,并以符号表示温度单位的温标。2.2. 11 理想气体温标ideal gas temperatue scale 利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所确定的压强或体积与温度关系的特性而建立的温标,简称气体温标。2.2.12 国际实用温标International Pracical T
23、emperature Scale; IPTS 由国际协议而采用的易于高精度实现,并在当时知识和技术水平范围内尽可能接近热力学温度的一种协议性温标。2.2.13 1968年国际实用温标International Pracical Temperature Scale- 1968 ; IPTS-68 1968年国际计量委员会根据第十三届国际计量大会决议8授权通过的,用以取代1948年国际实用温标(1960年修订版)而建立的温标。2.2. 14 1976年0.5K-30 K临时温标1976 Provisional 0.5 K to 30 K Temperature Scale;EPT-76 由于氮蒸气
24、压温标和1968年国际实用温标在低温端显著偏离热力学温度以及它们之间的不一致性,由国际计量委员会于1976年公布的一个在o.5 K30 K之间使用的临时性温标。注:EPT-76是法文标题的缩写。2.2.15 1990年国际温标International Temperature Scale- 1990; ITS-90 自1990年1月起,替代1968年国际实用温标(1975年修订版)和1976年o.5 K30 K临时温标的新温标。ITS-90由0.65K向上到根据普朗克辐射定律使用单色辐射实际可测得的最高温度。在全量程中,任何温度的T90值非常接近于温标采纳时热力学温度的最佳估算值,且易于高精度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GB 25475 2010 工业 自动化 仪表 术语 温度仪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