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3 T 2385—2019 三江平原退耕地湿地恢复技术规程.pdf
《DB23 T 2385—2019 三江平原退耕地湿地恢复技术规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23 T 2385—2019 三江平原退耕地湿地恢复技术规程.pdf(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1.1.1.1.1 ICS 65.020.01 B 05 DB 23 黑龙江省地方标准 DB23/T 23852019 三江平原退耕地湿地恢复技术规程 2019-07-03 发布 2019-08-02 实施 黑 龙 江 省 市 场 监 督 管 理 局 发 布 DB23/T 23852019 I 前 言 本标准依据 GB/T 1.1-2009 的编写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黑龙江省林业和草原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黑龙江省湿地保护管理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 武海涛、安睿、李险峰、马红媛、佟守正、芦康乐、张科、吕宪国、李楠、陈 庆、吕长伟、段延国、
2、田相宜、白成斌。 DB23/T 23852019 1 三江平原退耕地湿地恢复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三江平原退耕地湿地恢复的基本原则 、 微地形地貌改造 、 土壤恢复 、 水文连通 、 植被 恢复。 本标准适用于三江平原退耕地湿地恢复。 2 基本 原则 基本原则包括: a)应以自然恢复为主,人为干预为辅; b)应选择乡土物种配置生物资源,采用自然或生态的材料和技术; c)应根据退耕还湿地的自身特征和演替规律,有针对性、有目标的分步骤、分阶段实施。 3 微地形地貌改造 3.1 一般要求 包括: a) 生境单一 , 不能满足湿地动植物的生存和繁殖需要的退耕还湿地 , 应进行微地形地貌改造
3、, 增加 生境多样性; b) 不能维持常年或季节性淹水的退耕还湿地区域,应进行微地形地貌改造; 3.2 生境岛营建 具有面积 8 hm2 以上开阔区域的退耕还湿地 , 适宜营建生境岛 。 应基于原有地形地貌条件和生物栖 息生境需求营建 , 总面积宜小于退耕还湿面积的 10%, 出露水面或地面高度宜为 0.5 m 1.5 m, 岸带坡 度宜小于 15。 3.3 深水区营建 具有面积 8 hm2 以上开阔区域 , 地形以洼地为主的退耕还湿地 , 适宜营建深水区 。 最大水深宜大于 冬季水体最大冰冻厚度 0.5m 以上。 4 土壤恢复 4.1 一般要求 主要包括: a)应满足植物生长、微生物附着和底
4、栖动物生存的需求; b)应对土壤贫瘠的退耕还湿地块进行土壤回填或改良。 4.2 种植土层恢复 DB23/T 23852019 2 主要包括: a) 土壤板结退耕还湿区可进行整体或局部翻耕平整; b) 土壤贫瘠退耕还湿区可采用种植坑、 种植槽或种植带覆土 ; 种植土层宜采用本区域土壤,分层覆 土或回填, 厚 5 cm 30 cm,透水浸泡。 5 水文连通 5.1 水系连通 被阻隔的退耕还湿地,拆除或降低与水体之间的堤岸,恢复水体洪泛期与恢复地的水文连通。 5.2 水体扩挖 对退耕还湿地周边沟渠等小水面的岸边进行挖掘,增加退耕地淹水面积。 5.3 水体连通 依据地形特点,或根据退耕还湿的需求,对退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23 23852019 三江平原退耕地湿地恢复技术规程 2385 2019 三江 平原 耕地 湿地 恢复 技术规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