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2 T 3020-2019 “多规合一”空间地理信息底图编制规程.pdf
《DB22 T 3020-2019 “多规合一”空间地理信息底图编制规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22 T 3020-2019 “多规合一”空间地理信息底图编制规程.pdf(5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ICS 07.040 A 75 DB22 吉林省地方标准 DB22/T 30202019 “多规合一”空间地理信息底图编制规程 Regulations for the compilation of multi-plans integrationspatial geographic information 2019 - 05 - 27发布 2019 - 06 - 17实施 吉林省市场监督管理厅 发布 DB22/T 30202019 I 目 次 前言 . . II 1 范围 .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 1 3 术语和定义 . . 1 4 数据要求 . . 2 4.1 定位基准 . .
2、 2 4.2 数据组织形式 . . 2 4.3 数据构 成与编码规则 . . 2 4.4 数据内 容与属性信息 . . 3 5 资源环境 承载能力评价 . . 6 6 国土空间 开发适宜性评价 . . 6 7 三区三线 . . 6 7.1 三区划定 . . 6 7.2 三线校核 . . 7 8 制图 . . 8 8.1 制图要求 . . 8 8.2 专题图制作 . . 8 9 成果提交 . . 8 附录 A (规 范性附录) 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 . 9 附录 B (规 范性附录) 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 .17 附录 C (规 范性附录) 空间规划图示符号 . 38 参考文献 . . 45
3、表 1 空间规 划成果数据构成及编码 . 3 表2 基础数据内容. . 3 表 2 基础数 据内容(续). . 4 表 3 资源环 境承载能力评价数据内容 . 4 表 4 资源环 境承载能力评价数据属性 . 5 表 5 国土空 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数据内容 . 5 表 6 国土空 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数据属性 . 5 表 7 三区三 线数据内容. . 5 表 8 三区三 线数据属性. . 6 表9 等级划分. . 6 DB22/T 30202019 II 表A.1 地 形坡度分级表 . .10 表A.2 海 拔高度分级表 . .10 表A.3 降水量等级划分表 . .11 表A.4 过 境水资源量等级
4、划分表 .11 表A.5 自 然地理条件评价指标分级参照阈值 .14 表A.6 灾 害危险性分级参照阈值 .15 表A.7 资 源环境承载能力集成评价等级 .16 表B.1 后 备适宜用地潜力分级的参考阈值 .19 表 B.2 后备 适宜用地潜力评价的因子构成与分级赋值表 .23 表 B.3 生态 环境脆弱性单因子分级评价表 .24 表 B.4 生态 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单因子分级评价表 .24 表 B.5 灾害 易损度分级的参考阈值 .26 表 B.6 灾害 风险度等级的参考判别矩阵 .26 表 B.7 人口集聚水平评价中 d1( 人口集聚强度指数)值的分级参考阈值 .27 表 B.8 城镇建
5、设评价中 d2 (建成区用地平均增长速率)值的分级参考阈值 .29 表 B.9 经济 综合发展水平等级的参考判别矩阵 .30 表 B.10 交通 干线影响分级表. .31 表 B.10 交通干线影响分级表(续) .32 表 B.11 生态 功能适宜性评价指标选取 .34 表 B.12 生态 功能适宜性参考判别矩阵 .35 表 B.13 农业 功能适宜性评价指标选取 .35 表 B.14 农业 空间适宜性的参考判别矩阵 .36 表 B.15 城镇 功能适宜性评价指标选取 .36 表C.1 基 本图例、颜色、色值一览表 .38 表 C.1 基本 图例、颜色、色值一览表(续) .39 DB22/T
6、30202019 II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吉林省测绘地理信息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吉林省航测遥感院、黑龙江省测绘科学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高文利、李占荣、张洪杰、罗研、周柏林、谢岩、高国峰、李琳琳、祝俊。 DB22/T 30202019 1 多规合一空间地理信息底图编制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多规合一”空间地理信息编制的术语和定义、数据要求、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 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三区三线、制图和成果提交。 本标准适用于“多规合一”空间地理信息底图编制过程。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
7、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3840-1991 制定地方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技术方法 GB/T 21010-2017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 GB/T 35764-2017 公开地图内容表示要求 TD/T 1014-2007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 TD/T 1016-2007 土地利用数据库标准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资源环境承载能力 resource environment carrying capacity 承载人类生产生活活动的自然资源上限、
8、环境容量极限和生活服务功能量底线的总和。 3.2 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 evaluation of resource environment carrying capacity 自然环境不受危害或维系良好生态系统的前提下, 确定一定地域空间可以承载的最大资源开发强度 与环境污染物排放量,以及可以提供的生态系统服务能力。 3.3 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 territoria l development suitability 国土空间开发的适宜程度。 3.4 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 evaluation o f territorial development suitability 在资源环境承载潜
9、力和社会经济发展基础评价的基础上,对国土空间开发适宜程度进行综合评价。 3.5 生态空间 ecological space 具有自然属性、以提供生态系统维护、生态服务或生态产品为主体功能的国土空间,包括森林、草 原、河流、湖泊、滩涂、岸线、荒地、荒漠等。 3.6 DB22/T 30202019 2 农业空间 agricult ural space 以农业生产和农村居民生活为主体功能的国土空间,主要包括永久基本农田、一般农田等农业生产 用地,以及村庄等农村生活用地。 3.7 城镇空间 urban space 以城镇居民生产生活为主体功能的国土空间,包括城镇建设空间、工矿建设空间等。 3.8 城镇
10、开发边界 urban develo pment boundary 为合理引导城镇、工业园区发展,有效保护耕地与生态环境,基于地形条件、自然生态、环境容量 等因素,划定的一条或多条闭合边界,包括现有建成区和未来城镇建设预留空间。 3.9 三区三线 three zo nes and three-lines “三区”即生态空间、农业空间和城镇空间,“三线”即生态保护红线、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和城镇 开发边界。 3.10 地表覆盖分类数据 surface co ver classification data 以域模型表达地表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空间分布的数据集。 3.11 地理国情要素数据 national
11、 g eographical factors data 以地理实体形式采集的道路、水域、构筑物以及地理单元四类地理要素数据。 3.12 适宜区 suitable region 适宜划入城镇、农业、生态空间的区域。 3.13 区位优势度 regional advantages 由各评价单元与中心城市间的交通距离所反映的区位条件和优劣程度。 4 数据要求 4.1 定位基准 平面坐标系采用 2000 国家大地坐标系。高程基准采用 1985 国家高程基准。投影系统采用高斯- 克吕格投影,根据不同比例尺要求,按 3或 6分带。 4.2 数据组织形式 空间规划工作成果数据格式为 GDB 地理数据库,采用“
12、数据库-数据集-要素类(图层)-要素及属 性”的方式进行组织管理,对数据按不同特征类型(点、线、面)进行分层。 4.3 数据构成与编码规则 4.3.1 数据构成 空间规划成果数据由基础数据、评价数据、规划底图数据三部分构成。 4.3.2 编码规则 DB22/T 30202019 3 编码应遵循下列规则: a) 数据库编码的命名规则为数据库中文名称拼音首字母; 示例1: JC代表基础数据库。 b) 数据集编码的命名规则为数据库编码_数据集中文名称拼音首字母; 示例2: JC_DBFG代表地表覆盖分类数据集。 c) 要素类(图层)编码的命名规则为数据库编码_数据集编码_要素类中文名称拼音首字母_实
13、体 类型码。实体类型码有 P、L、A 三种,分别表示点、线、面; 示例3: JC_GQYS_DY_A代表地理单元数据。 d) 空间规划成果数据构成及编码规则见表 1。 表1 空间规划成果数据构成及编码 数据库 数据库编码 数据集名称 数据集编码 主要构成要素 格式 地表覆盖分类数据 JC_DBFGFL 耕地、园地、林地等现状地表覆 盖数据等 GDB 地理国情要素数据 JC_DLGQYS 现状道路、水域、构筑物、地理 单元等 GDB 基础数据 JC 社会经济数据 JC_SHJJ 人口、GDP GDB 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 PJ_ZYHJCZNL 土地资源等单指标评价结果、集 成评价结果等 GDB
14、 评价数据 PJ 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 PJ_GTKJKFSYX 人口集聚等单指标评价结果、功 能适宜性评价结果等 GDB 规划底图数据 GH 三区三线 GH_SQSX 三区、六类分区等 GDB 4.4 数据内容与属性信息 4.4.1 基础数据 基础数据内容见表 2。 表2 基础数据内容 数据名称 几何特征 内容说明 行政区划单元数据 多边形 行政区划包括行政村、乡镇,属性应包含政区国土面积、多年份常住人口数 量、GDP、能源消耗量、用水量、税收收入等 地形数据 栅格 包括高程、坡度、坡向,网格大小应为10 m/2 m 地貌类型数据 多边形 戈壁沙漠、山地、丘陵、平地、滨海平原等地貌单元 地
15、质数据 多边形 属性应包含岩性等。 水系 多边形、线 流域、湖泊、河流。 公路 线 高速公路、国/省/县/乡道,属性应包含道路等级。 城镇 点 县级以上和常住人口大于10万的居民地。 地名数据 多边形、点 土地利用/覆盖现状 数据 多边形或栅格 多边形最小图斑指标应小于 500 m 2 栅格格网间距小于 5 m 土壤调查数据 样点 土壤粗砂、粉砂、粘粒(类型) 、有机质含量、污染物 DB22/T 30202019 4 表 2 基础数据内容(续) 数据名称 几何特征 内容说明 气象观测数据 点位 年平均降水量、潜在蒸发量 月均降水量、气温、相对湿度 年均大风天数;干燥度 水资源数据 多边形 以流
16、域为单元 大气、水环境功能区 数据 多边形 属性应包含功能区类型、面积、水环境功能区目标浓度、污染物综合降解系 数、大气环境区域总量控制系数、规定年日平均浓度等 地质灾害点位分布数 据 点 属性应包含灾害类型、发生时间 用水总量控制指标与 用水量 多边形 以乡镇为单元,无法分解时以市县为单元 污染物排放量 多边形/点 应包括大气、水污染物排放量 多边形以乡镇为单元,无法分解时以市县为单元 点按污染源统计 自然灾害损失情况 多边形 以乡镇为单元,无法分解时以市县为单元,属性应包含人口损失和经济损失 电网/能源基地/大型 电站/输变电站分布 点 属性应包含能源类型、供应能力、输变电设施的技术和距离
17、参数 4.4.2 评价数据 4.4.2.1 要求 评价数据要求如下: 应采用国家定位基准; 以已发布并仍在有效期内的各类规划数据资料为指导或参考; 资源现状数据应客观真实反映各类自然资源分布、资源量及利用现状; 生态环境相关数据应真实反映地理环境、环境质量和问题、环境保护等情况; 其他人口、经济、社会发展等数据应采用权威部门统计数据; 使用收集到的最新数据资料,现势性宜为空间规划编制时间的上一年度。 4.4.2.2 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数据 4.4.2.2.1 主要内容见表 3。 表3 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数据内容 数据类型 数据内容 单指标评价结果 土地可利用度、水资源丰度、环境纳污能力、自
18、然地理本底特征值、灾害危险性 集成评价结果 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综合等级 4.4.2.2.2 属性见表 4。 DB22/T 30202019 5 表4 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数据属性 序号 字段名称 别名 数据类型 字段长度 约束条件 1 QH 行政区划 Text 50 M 2 SZ 评价数值 Double - M 3 DJ 评价等级 Text 10 M 4 MJ 面积 Double - C 5 BZ 备注 Text 50 C 注: M为必选,C为条件必选。 4.4.2.3 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数据 4.4.2.3.1 主要内容见表 5。 表5 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数据内容 数据类型 数据内容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22 3020-2019 “多规合一”空间地理信息底图编制规程 3020 2019 合一 空间 地理信息 编制 规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