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4 T 715-2018 高速公路隧道工程施工指南.pdf
《DB14 T 715-2018 高速公路隧道工程施工指南.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14 T 715-2018 高速公路隧道工程施工指南.pdf(4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ICS 93.080.10 P 66 DB14 山 西 省 地 方 标 准 DB 14/T 7152018 代替 DB14/T 715-2012 高速公路隧道工程施工指南 2018 - 08 - 05发布 2018 - 10 - 05实施 山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 布 DB14/T 7152018 1 目 录 目 录.1 前 言.2 高速公路隧道工程施工指南.3 1 范围.3 2 规范性引用文件.3 3 术语和定义.4 4 总体要求.4 5 施工准备.5 6 洞口与明洞工程.9 7 开挖.12 8 初期支护.18 9 二次衬砌.23 10 监控量测与超前地质预报.26 11 防水与排水.27
2、 12 辅助坑道.29 13 通风防尘、风水电供应与通信系统.32 14 不良地质和特殊岩土地段施工.37 15 路面及附属工程.42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隧道围岩亚级分级及应用.45 A.1 亚级分级开挖方法的确定.45 A.2 围岩亚级的支护结构参数.45 DB14/T 7152018 2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是对原高速公路隧道施工指南(DB14/T715-2012)的修订,与之相比其主要技术变化如 下: 增加了总体要求(见4); 增加了新技术、新工艺的要求(见9); 增加了路面精铣刨、蓄能发光涂料等内容(见15); 增加了隧道各安全控
3、制的内容(见各章); 修改了监控量测和地质预报内容(见10,2012年版附录D); 修改了不良地质和特殊岩土地段施工内容(见14,2012年版附录B); 修改了隧道路面相关内容(见15,2012年版14)。 删除了附录C。 本标准由山西省交通运输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山西省交通运输厅、山西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长治高速公路分公司、山西省交 通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高新文、王伟、赵景彭、秦荣旺、陈鹏、李爱军、李燕、韩伟华、武海鹏、李 皎明、彭小庆、高辉、隋来才、张晓、武军、刘伟、吴天军、师永翔。 本标准于2012年12月首次发布,2018年8月第1次修订。 DB14/T 715
4、2018 3 高速公路隧道工程施工指南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山西省高速公路隧道工程施工的技术要求。主要内容包括:高速公路隧道工程施工术 语、定义,总体要求,施工准备,洞口和明洞工程,开挖,初期支护,二次衬砌,监控量测与超前地质 预报,防水与排水,辅助坑道,通风防尘、风水电供应与通信系统,不良地质和特殊岩土地段施工,路 面及附属工程。 本标准适用于新建、改(扩)建高速公路隧道工程的施工,其它等级公路隧道施工可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标注日期的引用性文件,适用于本文件。其最新版本(包 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6722 爆破安全规程 GB
5、 8076 混凝土外加剂 GB 8978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 12523 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 16542 罐笼安全技术要求 GB 18173.1 高分子防水材料 第一部分:片材 GB 20181 矿井提升机和矿用提升绞车安全要求 GB 50086 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 GB 50108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 GB 50119 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 GB 50720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 JTG F10 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 JTG F30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JTG F40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JTG F60 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 J
6、TG/T F60 公路隧道施工技术细则 JTG/T D70 公路隧道设计细则 JTG F80/1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JTG F90-2015 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 JGJ 46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JGJ/T 281 高强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 JC 477 速凝剂 煤矿安全规程(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第87号总局令) DB14/T 712 山西省高速公路施工驻地、场站、工地试验室建设指南 DB14/T716 山西省高速公路路面工程施工指南 DB14/T 7152018 4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及符号适用于本文件。 3.1 水压爆破 水压爆破是在每个炮眼内设计位置上按一定
7、比例装放药包和水袋,以水作为传爆介质传播爆轰压力 使围岩破坏,且空气冲击波、飞石及噪声等均可有效控制的爆破方法。 3.2 全断面深孔预(帷幕)注浆 属预注浆的一种。沿开挖轮廓线和开挖工作面,按一定的间距、直径、深度进行钻孔,向孔内压注 某种浆液,因浆液扩散将钻孔周围一定范围内的围岩固结成一体形成的帷幕注浆。 4 总体要求 4.1 品质工程 践行品质工程理念,实现“优质耐久、安全舒适、经济环保、社会认可”的品质工程。 4.2 质量管理 推进工程施工标准化、精细化、工厂化,倡导工程全寿命周期集成化管理,全面提升工程质量。 4.3 安全施工 推进危险作业机械化、自动化,建立健全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
8、治理双重预防体系,提升应急处 置能力,深化“平安工地”建设。 4.4 绿色环保 坚持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原则,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加强生态脆弱区域的环境检测与生态修复, 有效降低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做到与自然融为一体。 4.5 节能减排 积极应用节能技术和清洁能源,推进废旧材料可再生循环利用,逐步淘汰高能耗陈旧设备与施工 方法,优先选用清洁能源和符合国家标准的节能产品和设计理念。 4.6 科技创新 积极推广“四新”应用,开展技术攻关与“微创新”,大力推广性能可靠、先进适用的新技术、新 材料、新设备、新工艺,全面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4.7 信息化 DB14/T 7152018 5 贯彻落实工程管理信
9、息化理念,大力推行工地智能化管理,逐步建立信息模型(BIM)技术,提升 项目管理信息化水平。 4.8 文明施工 实现功能区域划分合理,功能齐全,整洁有序,操作标准、管理规范。 5 施工准备 5.1 一般规定 5.1.1 隧道施工前,应熟悉设计文件,领会设计意图,做好现场调查和图纸核对工作。 5.1.2 施工前,应做好下列核对工作: a) 隧道施工对地表和地下既有结构物的影响; b) 施工场地布置与洞口相邻工程、弃渣利用、农田水利、征地等的关系; c) 建筑物、道路工程、水利工程和电信、电力线路等设施的拆迁情况和数量; d) 施工中和运营后对自然环境、生活环境的影响及需要采取的保护措施; e)
10、承包人应全面熟悉设计文件,并做好图纸审核工作; f) 在施工调查和设计文件核对完成后,应将结果及存在的问题,以书面形式呈送建设项目合同规 定的相关建设管理单位。 5.1.3 隧道施工应重视地质调查与超前地质预报工作。 5.1.4 根据工程规模、技术标准和DB14/T 712有关要求进行施工场地规划、驻地建设、拌和站和工地 试验室建设,并通过业主组织的专项验收。 5.1.5 隧道开工前,应完成洞口前可能干扰洞身施工的相关工程。 5.2 技术准备 5.2.1 设计文件核对 设计文件核对的主要内容如下: a) 标准、技术条件、设计原则、工程数量等; b) 隧道的平面及纵断面;隧道的勘测资料:如地形、
11、地貌、工程地质、水文地质、钻探图表等; c) 设计各专业的接口及相互衔接的施工方法和技术措施; d) 隧道穿过不良地质地段的设计方案,隧道施工对环境可能造成影响的预防措施; e) 洞口位置、洞门式样、洞口边坡与仰坡的稳定程度、衬砌类型、辅助坑道的类型和位置等; f) 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g) 洞内外排水系统和排水方式等; h) 施工通风方案; i) 弃渣场的设计、位置及渣容量是否能满足施工需要和环保要求。 5.2.2 施工复测和控制测量 承包人应根据合同图纸和有关勘测资料,对交付使用的隧道轴线桩、平面控制三角网基点桩以及高 程控制的水准基桩等,进行详细的测量检查和核对,并将测量成果报送监理工
12、程师。承包人在放线中, 除公里桩、平曲线基本桩外,应设置必要加桩;在工程实施中隧道中桩最大间距直线不得大于10 m,曲 DB14/T 7152018 6 线上不得大于5 m,并明确标出用地界桩、路面和排水沟中心桩、辅助基准点以及其它控制正确放线的 水平和垂直标桩,并做好如下列工作: a) 隧道控制桩和水准基点的交接。在业主主持下,由设计单位持交桩资料向承包人逐桩、逐点交 接确认,遗失的应补桩; b) 对接收的控制桩和水准基点,按同等级测量精度进行复核; c) 测量复核结果应呈报监理工程师,审核批复后方可使用; d) 如隧道工程有其他参建单位,呈报测量成果结果应包含与相关单位联测对接资料。 5.
13、2.3 试验工作 应做好工程所需材料的选择、混凝土的配合比、相关检测设备标定等试验工作。 5.2.4 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内容 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包括内容如下: a) 地理位置、地理特征、气候气象、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工程设计概况、主要工程数量等; b) 合同文件关于工期、安全、质量、文明施工、环境保护等的要求; c) 施工条件、工程特征分析(特点、重点、难点)、施工方案; d) 承包人关于工期、安全、质量、文明施工、环境保护的控制目标; e) 项目经理部组织机构设置及岗位职责; f) 洞口生产场地布置及临时工程规划; g) 洞内、外管线布置及风、水、电供应方案; h) 编制各工序进度指标、施工
14、总进度计划、单位工程施工进度计划及次级进度计划横道图、网络 计划图并标明关键线路; i) 洞口工程、进洞、洞身开挖、钻爆设计、装渣运输、初期支护、二次衬砌、施工通风、施工排 水、控制测量、施工测量、超前地质预报、监控量测等工序的施工方法、工艺流程、检验标准、 实施要点; j) 机械设备配备、劳动力配备、主要材料分阶段供应计划、主要材料的采购、运输方式等; k) 材料检验、工程计量、资料归档、成本控制、职工培训计划等各项管理制度; l) 关于工程工期、工程质量、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环境保护和雨季、冬季及高温季节施工的组 织、技术、经济等保证措施及奖惩条例; m) 施工对环境的直接影响和潜在的影响
15、,对各种影响因素所采取的预防和保护措施; n) 施工阶段风险评估和风险规避措施; o) 隧道施工地区发生自然灾害、施工中发生紧急情况时的应急预案。 5.2.5 技术交底 根据隧道施工设计图纸、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及相关标准,编制当前施工工序的图纸、技术要求、 施工要点及质量控制要求等内容,并经项目部技术负责人签字后向各施工工队、作业班组、施工人员等 逐级交底。 5.2.6 安全管理准备 5.2.6.1 隧道施工前应按照公路桥梁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指南要求开展安全风险评估, 辨识施工过程中的主要危险源及危害因素,制定安全防护措施。并应根据工程建设条件、技术复杂程度、 地质与环境条件以及工程建
16、设经验,对隧道工程实施动态风险控制和跟踪处理。 DB14/T 7152018 7 5.2.6.2 应根据危险源辨识情况编制隧道坍塌、涌水突泥、触电、火灾、爆炸、窒息、有害气体等专 项应急预案,并配备相应的应急救援机械设备监测仪器堵漏和清洗消毒材料交通工具个体防护设备 医疗设备和药品 生活保障和救援物资等应急资源,建立兼职救援队伍,定期组织应急演练。 5.2.6.3 每个隧道洞口应设置不少于1处抢险物资储备点 5.2.6.4 特种设备、压力容器等操作人员应按照有关规定经专业机构培训,并应取得相应的从业资格。 5.2.6.5 隧道洞口与桥梁、路基等同一个工点有多个单位同时施工或洞内不同专业交叉作业
17、时,应共 同制定施工方案。 5.2.6.6 隧道洞口、开关箱、配电箱、台车、台架、仰拱开挖等危险区域应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洞 内施工设备均应设反光标识。 5.2.6.7 规划洞内道路行车路线、会车位置;实现人车路线分离。 5.2.6.8 洞内设置限速标志,运输车辆限速行驶。洞内倒车与转向,必须开灯、鸣笛;洞口、平交道 口和狭窄的施工场地,应设置“缓行”标志,必要时宜安排人员指挥交通。 5.2.6.9 隧道内必须按要求配备消防器材。 5.2.6.10 超前地质预报和监控量测方案应纳入安全管理工作,及时为动态风险控制提供依据。 5.2.6.11 隧道内严禁存放汽油、柴油、煤油、变压器油、雷管、炸药
18、等易燃易爆物品。 5.3 现场准备 5.3.1 人员的教育培训 5.3.1.1 隧道施工前根据安全风险评估、主要危险源及危害因素,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和安 全交底,详细说明隧道安全的有关技术要求和重大危险源,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建立安全交底、考核、 台账签字确认制度。 5.3.1.2 施工过程中应对职工加强技术培训和安全技术交底,在推广新技术和使用新型机械设备时, 应对职工进行再培训和安全教育。 5.3.2 施工机械的配备 5.3.2.1 施工机械的配备应满足隧道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应配备污染少、能耗小、效率高的 施工机械,并宜优先选择电动机械。 5.3.2.2 隧道机械设备的安装
19、应选择适宜的地点,各项排放指标均应达到GB 12523、GB 8978、GB3095 的规定。 5.3.2.3 按施工机械的用途,其进场、安装、调试与四通(水、电、道路、通信)一平(场地)应同 步或交叉进行,使机械尽早投入施工,并逐步形成各工序的机械化作业。 5.3.3 施工场地布置原则 5.3.3.1 应有利于安全生产、文明施工、节约用地和保护环境;事先统筹规划,分期安排,便于各项 施工活动有序进行,避免相互干扰。施工场地布置的内容有: a) 确定弃渣场的位置和范围; b) 轨道运输时,洞外出渣线、编组线、牵出线、其他作业线、卸渣码头及转运方式的布置; c) 汽车运输道路的引入和其他运输设施
20、的布置; d) 确定风、水、电设施的位置;施工期间“三管两线”架设、安装顺直、整齐,按图1布置; e) 确定大型机具设备的组装和检修场地; f) 确定混凝土拌合站(场)、预制场及砂、石等材料场的布置; g) 确定各种生产、生活等房屋的位置; DB14/T 7152018 8 h) 场内临时排水系统的布置。 图1 风、水、电设施示例图 5.3.4 弃渣场 5.3.4.1 隧道弃渣原则上应按照设计弃渣场弃渣,不得随意乱弃。如需调整位置,应征得设计单位和 当地政府相关部门同意后方可实施。 5.3.4.2 弃渣场选址不得占用其他工程场地和影响附近各种设施的安全;不得影响附近的农田水利设 施,不占或少占
21、农田;不得堵塞河道、河谷,防止抬高水位和恶化水流条件;不得挤压桥梁墩台及其他 建筑物。 5.3.4.3 弃渣场应按设计要求及时进行防护。当设计不能满足实际需要或无具体要求时,应根据地形 地貌对弃渣场进行防护、排水系统经监理工程师批复后进行完善,以确保边坡的稳定,防止水土流失、 泥石流、滑坡等危害。 5.3.4.4 弃渣场应按有关要求,及时做好临时用地复垦工作。 5.3.5 自办料场 5.3.5.1 当隧道弃渣指标符合规范要求、可作为结构用材料时,现场可建碎石场以充分利用隧道弃渣。 5.3.5.2 隧道碎石场加工碎石设备应采用带除尘装置的反击破碎石机并有配套的联合重筛设备,生产 喷射混凝土碎石料
22、应配备锤式碎石机。日产量100 m 3 以上的碎石场宜配置自动或半自动水冲洗设备, 以提高碎石质量。 5.3.5.3 应达到GB 12523、GB 8978、GB3095的有关规定。 5.3.6 危险品库 火工品库房的建设及管理除应符合国家及地方的有关规定外,还应符合以下要求: a) 建立健全火工用品管理制度,严格火工用品采购、储存、领取、使用、退库各个环节的管理和 操作,做到全程监控,全程把关。承包人要定期对炸药库管理有关台账进行认真检查和清对, 监理工程师要加强监督检查; b) 双洞中隧道及长隧道、特长隧道宜设专用火工品库房,其他短隧道可结合其他隧道及路基、桥 涵施工集中设置。应根据施工进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14 715-2018 高速公路隧道工程施工指南 715 2018 高速公路 隧道 工程施工 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