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4 T 1865-2019 水污染源重金属在线监测系统验收技术规范.pdf
《DB14 T 1865-2019 水污染源重金属在线监测系统验收技术规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14 T 1865-2019 水污染源重金属在线监测系统验收技术规范.pdf(3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13.060.50Z 09 DB14山 西 省 地 方 标 准 DB14/T 18652019水污染源重金属在线监测系统 验收技术规范 2019 -05- 10发布 2019- 07-10实施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14/T 18652019 I 目 次前言 .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验收条件 .25 建设施工验收要求 .36 联网验收要求 .97 质量控制方案验收要求 .10 8 验收报告编制要求 .11附录 A(资料性附录) 验收报告格式 .12附录 B(资料性附录) 比对监测报告格式 .22 DB14/T 18652019 II
2、 前 言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山西省生态环境厅提出、归口并监督实施。本标准起草单位:山西省环境监控中心。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利琴、谢明、董轶茹、赵钱垒、王亮、刘云。 DB14/T 18652019 1 水污染源重金属在线监测系统验收技术规范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水污染源重金属在线监测系统验收的术语和定义、验收条件、建设施工验收要求、联网验收要求、质量控制方案验收要求和验收报告编制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山西省境内水污染源重金属在线监测系统的验收。本标准适用于废水中铅(Pb)、镉(Cd)、砷(As)、六价铬(Cr 6+)、总铬(Cr)、汞(Hg)、流量监测因子的
3、在线监测。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7467 水质 六价铬的测定 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GB 7475 水质 铜、锌、铅、镉的测定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 15562.1 环境保护图形标志排放口(源)GB 50093 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168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 HJ 212 污染源在线监控(监测)系统数据传输标准HJ 353 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安装技术规范(试行)HJ 354 水污染源在线监测
4、系统验收技术规范(试行)HJ 355 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运行与考核技术规范(试行)HJ 609 六价铬水质自动在线监测仪技术要求HJ 694 水质 汞 砷 硒 铋 锑的测定 原子荧光法HJ 757 水质 铬的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HJ 762 铅水质自动在线监测仪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HJ 763 镉水质自动在线监测仪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HJ 764 砷水质自动在线监测仪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HJ 798 总铬水质自动在线监测仪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HJ 926 汞水质自动在线监测仪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DB14/T 1711 水污染源重金属在线监测系统安装技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
5、于本文件。3.1 水污染源重金属在线监测系统 DB14/T 18652019 2 指由实现废水流量监测、废水重金属水样采集、废水重金属水样分析及分析数据统计与上传等功能的软硬件设施组成的系统。3.2 水污染源重金属在线监测仪器指水污染源重金属在线监测系统中用于在线连续监测重金属污染物浓度和流量的仪器设备。3.3 水质自动采样系统指水污染源重金属在线监测系统中用于实现采集实时水样及混合水样、平行监测留样、比对监测留样、超标留样等功能的系统。 3.4 数据控制系统指实现控制整个水污染源重金属在线监测系统内部仪器设备联动,完成水污染源重金属在线监测仪器的数据采集、存储、计算、统计、输出及上传至上位机
6、等,接受上位机命令控制水污染源重金属在线 监测仪器运行等功能的系统。3.5 运行日志指在运行过程中仪器自动记录测试条件、故障、维护等状态信息及日常校准、参数变更等维护记录。3.6 数据标识指用以表示水污染源重金属在线监测仪器不同测试数据属性的标识,如M代表维护、D代表故障、C代表校准等。4 验收条件4.1 水污染源重金属在线监测系统安装、调试检测,并与主管部门联网后应进行验收。4.2 污染源重金属在线监测系统已依据 DB14/T 1711 的要求完成安装、调试与试运行,各指标符合 DB14/T 1711的要求,并提交运行调试报告与试运行报告。4.3 具有污染源重金属在线监测系统的选型、工程设计
7、、施工、安装调试及仪器性能的计量检定证书等相关技术资料。4.4 具有标准计量堰(槽)的计量检定证书、水污染源重金属在线监测仪器符合 HJ609、HJ762、 HJ 763 、HJ 764、 HJ 798 、HJ 926 规定的技术要求。4.5 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所采用基础通信网络和基础通信协议应符合 HJ 212的相关要求,对通信规范的各项内容做出响应,并提供相关的自检报告。4.6 水质自动采样系统已稳定运行一个月,可采集具有代表性混合水样供水污染源重金属在线监测仪器分析使用,可进行超标留样。 DB14/T 18652019 3 4.7 数据控制系统已稳定运行一个月,向上位机发送的数据准确、
8、及时,期间设备运转率应大于 90%;数据传输率应大于 90%。设备运转率及数据传输率参照公式(1)、(2)进行计算。 设备运转率= 100%实际运行小时数企业排放小时数 .(1)式中:实际运行小时数 每月在线监测设备实际正常运行的小时数;企业排放小时数 每月被测的排放源排放污染物的实际小时数。 数据传输率= 100%实际传输数据数规定传输数据数 .(2)式中:实际传输数据数 每月在线监测设备实际上传的数据个数; 规定传输数据数 每月在线监测设备规定上传的数据个数。5 建设施工验收要求5.1 流量监测系统的验收5.1.1 计量堰(槽)的选型及流量计安装点位满足 DB 14/T 1711的要求。5
9、.1.2 三角堰、矩形堰、巴歇尔槽等计量堰(槽)的建设应易于清洁;三角堰和矩形堰后端设置有清淤工作平台,可方便实现对堰槽后端堆积物的清理。流量计安装处设置有对超声波探头检修和比对的工 作平台,可方便实现对流量计的检修和比对工作。5.1.3 工作平台的所有敞开边缘设置有带踢脚板的防护栏杆,采水口临空、临高的部位应设置带踢脚板的防护栏杆和钢平台。5.2 水质自动采样系统的验收 5.2.1 采样口设在废水排放堰槽取水口头部的流路中央,采水口前端设置在下流方向;测量合流排水时,在合流后充分混合的场所采水。5.2.2 管路材料为优质 PVC或 PPR 管材,管路与采样头连接处应进行固定,保证采水口不能离
10、开堰槽。5.2.3 实现采集瞬时水样、等时采集并混合水样、混匀及暂存水样、冷藏保存水样、自动清洗及排空混匀桶、混合水样供水污染源重金属自动分析仪取样分析。5.2.4 可远程实现启动采样和留样、实现混合水样和瞬时水样的超标留样、平行监测留样和比对监测留样功能。5.2.5 采样泵选择合理,安装位置便于泵的维护。5.3 水污染源重金属水质自动分析仪验收5.3.1 基本验收要求5.3.1.1 仪器设备的各种电缆和管路应加保护管铺于地下或空中架设,空中架设的电缆应附着在牢固 的桥架上,并在电缆和管路以及电缆和管路的两端作上明显标识。电缆线路的施工还应满足 GB 50168的相关要求。5.3.1.2 必要
11、时,仪器设备和电源设有防雷设施。5.3.1.3 各仪器设备采用落地或壁挂式安装,有必要的防震措施,保证设备安装牢固稳定。 DB14/T 18652019 4 5.3.1.4 仪器周围留有足够空间,方便仪器维护。5.3.1.5 此处未提及的要求参照仪器相应说明书相关内容,应满足 GB 50093的相关要求。5.3.2 功能验收要求5.3.2.1 具有时间设定、校对、显示功能。5.3.2.2 具有自动零点校准(正)功能和量程校准(正)功能,且有校准记录。校准记录中应包括校准时间、校准浓度、校准前的曲线关系式、校准后的曲线关系式等。5.3.2.3 具有测试数据显示、存储和输出功能。5.3.2.4 能
12、够设置三级系统登录密码及相应的操作权限。5.3.2.5 意外断电且再度上电时,应能自动排出系统内残存的试样、试剂等,并自动清洗,自动复位到重新开始测定的状态。5.3.2.6 应具有故障报警、废液加装液位感应报警、显示和诊断功能,并具有自动保护功能,并且能够将故障报警信号输出到远程控制网。 5.3.2.7 应具有限值报警和报警信号输出功能。5.3.2.8 应具有接收远程控制网的外部触发命令、启动分析等操作的功能。5.3.3 性能验收方法5.3.3.1 液位比对测试用便携式明渠流量计比对装置(液位测量精度0.1 mm)和超声波明渠流量计测量同一水位观测断面处的液位值,进行比对试验,每2 min读取
13、一次数据,连续读取6次,按照公式(3)计算每一组数据的误差值 H i,选取最大的 Hi作为流量计的液位比对误差,计算结果满足表1的要求。 i 1i 2i= -H H H .(3)式中:Hi液位比对误差,mm;H1i第 i次明渠流量比对装置测量液位值,mm;H2i第 i次超声波明渠流量计测量液位值,mm;i1,2,3,4,5,6。5.3.3.2 流量比对测试用便携式明渠流量计比对装置和超声波明渠流量计测量同一水位观测断面处的瞬时流量,进行比对试验,待数据稳定后,开始计时,计时10min,分别计算明渠流量比对装置该时段内的累积流量和超声波明渠流量计该时段内的累积流量,按照公式(4)计算流量误差,计
14、算结果满足表1的要求。 1 21 = 100%- F FF F .(4)式中:F 流量比对误差;F1明渠流量比对装置累积流量, m3;F2超声波明渠流量计累积流量, m3。5.3.3.3 采样量误差测试 DB14/T 18652019 5 水质自动采样器采样量设置为 V1,按照设定的采样比例执行自动采样,采样结束后,取出采样瓶,量取实际采样量 V2,按照公式(5)计算采样量误差,连续测定3次,取3次采样量误差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评判值,计算结果满足表1的要求。 2 11 100% V VV V .(5)式中:V 采样量误差;V 1 设定的采样量, mL;V2 实际量取的采样量, mL。表 1 水污
15、染源重金属在线监测仪器验收项目性能指标仪器类型 项目 性能指标限值明渠流量计 液位比对误差 12mm流量比对试验 5%水质自动采样器 采样量相对误差 10%温度控制误差 2 铅(Pb)水质自动分析仪 准确度 5%精密度 5%标样加入试验 75%-125%零点漂移 5%F.S量程漂移 10%F.S实际水样Pb0.05 mg/L 0.02 mg/L实际水样Pb0.05 mg/L 25%镉(Cd)水质自动分析仪 准确度 5%精密度 5%标样加入试验 75%-125%零点漂移 5%F.S量程漂移 10%F.S实际水样Cd0.005 mg/L 0.002 mg/L实际水样Cd0.005 mg/L 25%
16、 砷(As)水质自动分析仪 准确度 5%精密度 5%标样加入试验 75%-125%零点漂移 5%F.S量程漂移 10%F.S实际水样As0.05 mg/L 0.02 mg/L实际水样As0.05 mg/L 25%六价铬(Cr 6+)水质自动分析仪 准确度 5%精密度 5% DB14/T 18652019 6 表1( 续 )仪器类型 项目 性能指标限值六价铬(Cr 6+)水质自动分析仪 零点漂移 5%F.S量程漂移 10%F.S实际水样Cr 6+0.05mg/L 0.02mg/L实际水样Cr 6+0.05 mg/L 25%总铬(Cr)水质自动分析仪 准确度 5%精密度 5%标样加入试验 80%-
17、120%零点漂移 5%F.S量程漂移 5%F.S实际水样Cr0.05mg/L 0.02mg/L实际水样Cd0.05 mg/L 25% 汞(Hg)水质自动分析仪 准确度 5%精密度 5%标样加入试验 75%-125%零点漂移 2%F.S量程漂移 10%F.S实际水样Hg0.0005 mg/L 0.00002 mg/L实际水样Hg0.0005 mg/L 25%5.3.3.4 温度控制误差测试将水质自动采样器恒温箱温度控制装置设置温度为4 。运行1 h温度稳定后,每隔10 min测量其温度 T i,共测量6次,按照公式(6)计算每个读数相对4 的绝对误差值 Ti,取绝对值大者为温度控制误差,计算结果
18、满足表1的要求。 i i = 4-T T .(6)式中:Ti温度控制误差,;Ti实际测量温度,;i1,2,3,4,5,6。5.3.3.5 准确度测试采用标准样品作为准确度试验考核样品,分别用两种浓度的标准样品进行考核,一种为接近实际废水排放浓度的样品,另一种为接近相应排放标准浓度23倍的样品,水质自动分析仪以离线模式,以1 h 为周期,每种标准样品平行测定3次,按照公式(7)计算3次仪器测定值的算术平均值与标准样品标准值的相对误差。两次结果均应满足表1的要求。 = 100%- x BA B .(7) DB14/T 18652019 7 2A CxZ ii 式中:A相对误差;B 标准样品标准值,
19、mg/L;x 3次仪器测量值的算术平均值,mg/L。5.3.3.6 精密度测试连续测量标准溶液6次所得测量结果的标准偏差。仪器测量浓度值为检测范围上限值50%的标准溶液,连续测量6次,计算6次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以该相对标准偏差作为精密度的判定值,计算结果满足表1的要求。计算方法见公式(8)。 ir 00%211 1 1nin x xS x . (8)式中:Sr仪器的精密度;x 标准溶液测定值的平均值;n 测量次数;x i第 i次测定值。5.3.3.7 标样加入试验取实际水样比对检测中任一水样进行标样加入试验。仪器连续测量水样3次并计算测定值的平均值,于1000 mL同一水样中加入1mL的各
20、标准溶液,仪器连续测量加入标准溶液后的水样3次并计算测定值的平均值。按照公式(9)计算实际水样的标样加入试验回收率R,计算结果满足表1的要求。 %1000.10000.1 12 CAAR .(9)式中:R 标样加入试验回收率; 加入标准溶液后的水样 3 次测定值的平均值;1A 水样 3次测定值的平均值;C 标准溶液的浓度值。5.3.3.8 零点漂移采用浓度值为检测范围下限值的标准溶液,以1小时为周期,连续测量24小时,取前三次测定值的平均值为初始测定值,计算后续测定值与初始测定值的最大变化幅度相对于检测范围上限值的相对偏差,计算结果满足表1的要求。计算方式见公式(10)和(11)。数据个数 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14 1865-2019 水污染源重金属在线监测系统验收技术规范 1865 2019 水污染 重金属 在线 监测 系统 验收 技术规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