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1 T 1596-2018 公园绿地改造技术规范.pdf
《DB11 T 1596-2018 公园绿地改造技术规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11 T 1596-2018 公园绿地改造技术规范.pdf(1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91.020 P 53 DB11 北京市 地 方 标 准 DB11/T 1596 2018 公园绿地改造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upgrading of park green space 2018 - 12 - 17 发布 2019 - 04 - 01 实施 北京市 市场监督管理 局 发布 DB11/T 1596 2018 I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基本规定 . 2 4.1 一般规定 . 2 4.2 改造内容 . 2 5 改造设计 . 2 5.1 前期调查 . 2 5
2、.2 总体布局 . 3 5.3 地形 . 3 5.4 园路及铺装场地 . 3 5.5 种植 . 4 5.6 建(构)筑 物 . 5 5.7 给排水 . 6 5.8 电气 . 7 6 施工及验收 . 7 6.1 施工 . 7 6.2 验收 . 9 DB11/T 1596 2018 I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 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北京市园林绿化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北京市园林绿化局组织实施。 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景观园林设计有限公司 。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吴忆明、余传琴、 李燕彬、杨昕、赵芳丽、李岩、杜丹妮、马欣欣、于新江、 葛书红、 宋伟松、 邢至怡。 DB1
3、1/T 1596 2018 1 公园 绿地改造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公园绿地改造的基本规定、改造设计、施工及验收等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北京 地区公园绿地的改建、扩建和提升。 区域 绿地改造提升为公园绿地的可参照本标 准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3838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 8408 游乐 设施安全规范 GB 50242 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68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4、 GB 50763 无障碍设计规范 GB 51192 2016 公园设计规范 DB11/T 212 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DB11/T 335 园林设计文件内容及深度 DB11/T 864 园林绿化种植土壤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公园绿地 park green space 城市中 向公众开放 的 ,以游憩为主要功能,同时兼有健全生态、美化景观、科普教育、 应急避险等 综合作用的绿化用地。 3.2 公园绿地改造 upgrading of park green space 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全部或局部改建、扩建、保护、维护等方式对公园绿地的地形、 水体、 园路
5、及 铺 装场地、植物、建 (构) 筑物、给水排水、电气等方面进行 优化 提升,使之更适合使用者需求的过程。 3.3 区域绿地 regional greenland DB11/T 1596 2018 2 位于城市建设用地之外,具有城乡生态环境及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保护、游憩健身、安全防护隔离、 物种保护、园林苗木生产等功能的绿地,不包括耕地。 4 基本规定 4.1 一般规定 4.1.1 公园绿地 改造应 符合 城乡 总体规划、绿地系统规划 、控制性详细规划等上位规划,应在 可行性 研究报告 、原设计图纸和现状条件的基础 上进行。 4.1.2 改造前 , 应对公园 绿地 现状进行 调研 与评估,主要
6、包括区位环境 及交通 、 区域 历史文化、 公园 功能定位、园路系统、活动场地、公园 景观要素、 植物生长情况、设施 使用状况 、公园游人量 等内容。 4.1.3 改造前,应编制改造设计总体方案或修编公园总体方案,拟定分期实施计划。 4.1.4 应 综合 考虑改造后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4.1.5 改造后公园 绿地 各类用地比例应符合 GB 51192 的 规定。 4.1.6 应保护公园绿地现有林木、地形、水体 、建(构)筑物 等 ,确保自然资源 、 生态环境 和 历史、 人文资源 的可持续发展。 4.1.7 宜 发挥 公园 绿地集 雨 功能 , 增设雨水控制利用设施、节水型用水器
7、具 , 采用节水灌溉措施 。 4.1.8 宜 使用 太阳能照明设施等低碳节能环保新技术、新工艺。 4.1.9 应按照 GB 50763 相关规定 增设 无障碍设施。 4.1.10 改造方案确定后,应按照 GB 51192、 DB11/T 335 编制设计 及 施工图。施工完成后, 应按照 DB11/T 212 组织 施工及验收。 4.1.11 不应擅自修改公园红线范围、用地性质、整体定位;不应设计与公园绿地无关的、以盈利为 目 的的 建(构)筑物。 4.2 改造内容 4.2.1 根据上位规划明确用地范围、公 园性质、服务半径和服务人群,确定公园绿地功能 分区 和改造 内容。 4.2.2 应 根
8、据 公园现状条件 , 针对 主要问题和需求 对地形、 水体、 园路 及 铺装场地、植物、建 (构) 筑物 、给水排水、电气等 方面 进行 优化 提升。 4.2.3 应 依据 公园绿地 的 性质 、区域位置、 游人容量确定各类设施 的 规模、数量 。 5 改造设计 5.1 前期调查 5.1.1 应 对公园绿地地形地貌、植被类型和分布长势 、园路 及 铺装 系统、 原有建 (构) 筑 物 、 各类 管 线等基础 设施的现状进行调研 ,明确公园绿地存在的主要问题。 DB11/T 1596 2018 3 5.1.2 应对公园 绿地 周边环境进行调研 。 5.1.3 应 根据公园类型、区位、周边地区人口
9、密度等实际情况核定公园的游人容量 , 游人容量 按照 GB 51192 规定的方法计算 。 5.1.4 应 调研公园 绿地 使用 者 的心理需求 及行为规律,使设施设备等更符合使用者的需求。 5.1.5 查阅 公园绿地建设工程竣工验收相关文件和图纸资料。主要包括:总平面图、竖向图、种植图、 园路系统平面图、建 (构) 筑物 及 园林小品详图、给排水图、电气图、水体图、配套服务设施分布图以 及 各类 详图等。 5.1.6 如果 基础资料不详尽或与现状不符, 应 对公园 绿地 现状进行勘察测绘。 5.2 总体布局 根据公园类型 、 区位,结合现状资源条件 和使用者需求 ,优化功能分区和景 点 。对
10、地形、 水体、 园 路及铺装场地、种植、建 (构) 筑物、给排 水和电气系统等做出改造提升方案。 5.3 地形 5.3.1 应对公园 绿地 内现有的控制高程、拟保留现状物的高程、周边环境的高程及排水 情况 等进行详 细勘测,作为竖向 的 改造依据。 5.3.2 地形改造 宜 整体连续, 避开拟保留的现状物, 并有利于排水。 各类地表排水坡度应符合 GB 51192 2016 中表 5.1.4 的规定。 5.3.3 现状植物 种植 密度大且长势良好的区域 不应改变原有地形 ; 现状植物较为稀疏的区域,可根据 需要进行地形改造,应尽量减少树木移植 。 5.3.4 地形改造原则上对原有水体不做修改,
11、如需改动,应以尽量不破坏原有水体的防水结构为原则。 5.3.5 现状水体景观如有损坏需要 修复,可结合集雨节水技术进行改造。 5.4 园路及铺装场地 5.4.1 出入口 a) 公园改建、扩建时,应根据实际需要确定主次出入口的保留或新建,应与园路、周边场地及 其他设施相协调; b) 新建出入口位置应远离交通压力大的主干道及道路交叉口; c) 应根据出入口大门的受损 程度和风貌协调情况 ,对大门进行维修或新建。 5.4.2 园路 a) 园路不能满足使用需求时,应根据游人的行为习惯、主要活动场地、出入口等因素调整园路 布局、等级; b) 新增园路宜选择在游人自发踩踏出的土路上建设, 并与周边环境衔接
12、顺畅; c) 园路能满足使用需求、局部有破损时,应保留现有园路,对破损区域进行修 葺。修葺后的园 路路面宜与原有园路一致 ,宜选择防滑及透水的生态材料 ; d) 应尽可能保留现有 园路 ,新增 园路 不宜对现有植物进行过多伐移 。 5.4.3 梯道 DB11/T 1596 2018 4 a) 台阶基础稳定、面层破损时,应对台阶面层维修; b) 台阶基础受损时,应对台阶基础、面层进行重建,并与园路衔接顺畅 。 5.4.4 铺装场地 a) 铺装场地的改造应尊重公园的历史、人文资源 ; b) 现有场地功能不能满足使用需求时,应根据使用人群、 游人量 、使用功能等实际情况调整场 地的形式、大小; c)
13、 现有场地的规模不能满足使用需求时,可增加新的活动场地,场地的布置应结合公园景观布 局及 游人 日常活动习惯 建设,优先建设游人自发踩踏出的场地; d) 新建或改建的铺装场地应充分利用现状乔木的遮荫效果,不宜破坏现状植物;铺装宜选择防 滑材料及透水的生态材料; e) 不同的专类公园,宜根据自身特点,选择适合自身特点的铺装材料进行改造; f) 铺装场地的建设不应改变现有植被的生长环境; g) 儿童公园的改造,应考虑儿童活动的安全性、舒适性,材质色彩鲜艳 ; h) 动物园的改造,应选择符合动物生活习性的材质、颜色 。 5.4.5 停车场 a) 公园绿地停车场内部交通不顺畅、遮荫效果差、铺装破损时,
14、应对其进行改建; b) 停车场的规模不能满足当前需求时,应根据出入口位置、公园内外交通情况, 调整 机动车停 车位和自行车存车处; c) 新设的停车位,可结合现状乔木位置合理布置,达到夏季遮荫的效果; d) 宜 考虑设置一定数量的公用充电桩; e) 应结合周边绿地的标高,统一考虑停车场的排水问题 。 5.4.6 园桥 a) 园桥年久失修、外观破损时,应对园桥外观进行修葺、对结构进行加固; b) 园桥连接的园路级别提升时,应在测算评估后,对园桥进行加固或重新建设 ; c) 园桥数量、位置不能满足需求时,应根据实际需求增加园桥。 5.5 种植 5.5.1 绿地整理 a) 结合公园绿地前期调查结果,
15、对现状林地进行整理,确 定保留、移植、伐除和新植的植物品 种与区域; b) 植被绿化种植土壤 宜 按照 DB11/T 864 的要求进行土壤改良; c) 保留现状古树名木以及长势优良的乔木、灌木、地被、藤本植物,植物保留优先 等 级由高到 低应为乔木、灌木、藤本、地被; d) 应对保留植物加强保护,现状大树应安置避雷针,易受损植物应 设置 保护设施; e) 林地内如 新建水利、高压电塔 等设施,应对现状植物就近移植或修剪; f) 对种植密度过大已影响植物生长的林地,应进行疏枝和间移; g) 对于枯死、病死以及因自然灾害受损的植物,应经过论证后方可 伐除 ;对于部分存在病株、 弱株的林地,应遵循
16、 “留强去弱、留优去劣”的原则进行伐除; h) 对于影响透景线和建筑安全的植物,应剪除部分枝条 ; DB11/T 1596 2018 5 i) 移植、伐除区域和受自然灾害影响的区域,应根据场地特点和景观需要,新植植物组团 。 5.5.2 植物配置 a) 应遵循公园原有的植物景观分区、植物组群类型及植物配置,选用相应的植物品种进行补植; b) 应根据植物生长速度提出近、远期的景观改造要求和措施; c) 应统计现状植物品种,对植物进行编号并存档。对于古树名木和重要植物应登记在册,并设 立标牌; d) 植物配置改造设计应以现状植物组群类型及效果为依据, 不宜过多种植对人体有影响的 芳香 植物, 确定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11 1596-2018 公园绿地改造技术规范 1596 2018 公园 绿地 改造 技术规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