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T 29633.3-2019 南极地名 第3部分:命名.pdf
《GB T 29633.3-2019 南极地名 第3部分:命名.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B T 29633.3-2019 南极地名 第3部分:命名.pdf(1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书书书 犐犆犛 犃 G21G22G23G24G25G26G27G27G28G29G2A 犌犅 犜 G21G22G23G24 G25 G26G27 : G28G24 犃狀狋犪狉犮狋犻犮 犵 犲狅 犵 狉犪 狆 犺犻犮犪犾狀犪犿犲狊 犘犪狉狋 : 犖犪犿犻狀 犵 G29G2A G2BG2C G27G28G2BG2CG2DG2EG2FG30G31G32 G21G27G27G28G29G2AG33G2FG30G34G35G36 G29 G2A 目 次 前言 引言 范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总则 专名 通名 附录 (规范性附录) 南极地理实体通名 参考文献 犌犅 犜 前 言 南极地名拟分为以下几
2、部分: 第 部分:通名; 第 部分:分类与代码; 第 部分:命名; 第 部分:罗马字母拼写; 第 部分:相关信息与工作程序; 第 部分:地理实体外语通名译写。 本部分为 的第 部分。 本部分按照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地名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民政部地名研究所、民政部区划地名司、武汉大学中国南极测绘研究中心、国家海 洋局极地科学考察办公室。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庞森权、刘静、张胜凯、蔡亮、庞小平、田硕、李果。 犌犅 犜 引 言 中国是南极条约缔约国,遵守南极条约及其体系中的各项规定是我国的责任和义务。同时,我 国也是南极研究科学
3、委员会的成员之一,在南极进行了持续的科学考察。实现南极地名的标准化,是我 国地名工作和南极科研工作的一项重要课题。其中,南极地理实体的命名工作是南极地名标准化的内 容之一。 我国在对南极科学考察区域的地理实体进行命名时,由于没有相应的命名规则,出现了一些亟待解 决的问题,主要有一地多名、一名多地、缺少通名、通名舛误、地名重音、书写不规范、使用非汉字、专名与 通名倒置等,这些情况均违反了地名标准化的基本原则。 联合国地名标准化会议决议指出:“设计出为海底和南极地理实体命名的典型形式或者把某一 国家地名机构为海底和南极地理实体命名的一种或几种模式,推荐给有关国家或科研机构使用”“提供 海底和南极地
4、理实体命名建议方案,此方案经一些国家地名组织采用后确定,并成为这些国家的南极命 名机构向各相关国家和研究机构通报其对南极地名命名的样本”。基于此,南极地名的标准化问题,是 贯彻落实联合国地名标准化会议的一项重要举措。 而且国际公有领域的南极地理实体,有别于我国、外国的地理实体,为这些地理实体命名,在遵守地 名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的同时,还需要执行南极研究科学委员会的相关决议。 全国地名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组织制定本部分,旨在规范我国对南极地理实体命名的工作。 本部分的制定和实施,将极大地促进我国南极地理实体命名的规范化和标准化,进而推动我国的南 极科学考察和研究工作。 犌犅 犜 南极地名 第 部分:
5、命名 范围 的本部分规定了南极地理实体命名的基本原则、要求和方法。 本部分适用于对南极地理实体的命名。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南极地名 第 部分:通名 通用规范汉字表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地理实体 犵犲狅犵狉犪狆犺犻犮犪犾犳犲犪狋狌狉犲 地球或其他星球表面的地形实体。 注:改写 ,定义 。 地名专名 狊狆犲犮犻犳犻犮狋犲狉犿狅犳犵犲狅犵狉犪狆犺犻犮犪犾狀犪犿犲狊 专名 狊狆犲犮犻犳犻犮狋犲狉犿 地名中用来区分各个地理实体
6、的词。 注:改写 ,定义 。 地名通名 犵犲狀犲狉犻犮狋犲狉犿狅犳犵犲狅犵狉犪狆犺犻犮犪犾狀犪犿犲狊 通名 犵犲狀犲狉犻犮狋犲狉犿 地名中用来区分地理实体类别的词。 注:改写 ,定义 。 标准地名 狊狋犪狀犱犪狉犱犵犲狅犵狉犪狆犺犻犮犪犾狀犪犿犲狊 根据国家有关法规经标准化处理,并按国家规定的审批权限和程序批准、公布和使用的地名。 注:改写 ,定义 。 南极 犪狀狋犪狉犮狋犻犮 南纬 以南地区的总称。 ,定义 犌犅 犜 南极地名 犪狀狋犪狉犮狋犻犮犵犲狅犵狉犪狆犺犻犮犪犾狀犪犿犲狊 南极地理实体的名称。 ,定义 总则 标准地名由地名专名和地名通名两部分组成,专名在前,通名在后。 示例 :“云雾
7、山”和“千仞壁”,均由专名和通名两部分构成,且专名在前、通名在后,是标准的全称地名。 示例 :“鬼见愁”和“小西天”,均缺少通名,应补足通名。 示例 :“大陆架”和“冰川谷”,均缺少专名,应补足专名。 示例 :“露岩一”和“悬崖五”,均通名在前、专名在后,专名与通名应按正确的前后顺序书写。 专名与通名之间应彼此呼应、相互关联,做到指位准确、指类明确。 示例 :“栈桥半岛”中的专名“栈桥”与通名“半岛”互相照应、相得益彰,名副其实。 示例 :“七仙女群岛”中的专名“七仙女”与通名“群岛”相配合,结合合理,名副其实。 应使用规范汉字。不应使用: 自造字; 示例 :“前才贝山”和“长流水奚”中的“才
8、贝”和“水奚”字为自造字,不应使用。 方言字; 示例 :“上峰”和“平沙塥”中的“”和“塥”字为方言用字,不应使用。 异体字; 示例 :“硆?坡”和“隽秀G21”中的“硆?”和“G21”为异体字,正确写法应为“鳌彩坡”和“隽秀岸”。 生僻字; 示例 :“篳尔坡”和“如山屺”中的“篳”和“屺”为生僻字,不应使用。 繁体字; 示例 :“龙行峡”和“旗形岗”中的“龙”和“岗”为繁体字,不应使用,正确写法应为“龙行峡”和“旗形岗”。 第二批简化字; 示例 :“玉玲彐山”和“老鹰咀”中的“彐”和“咀”为已废止的第二批简化字,不应使用,正确写法应为“玉玲雪山”和 “老鹰嘴”。 外国汉字。 示例 :“旱平原
9、”和“银光G22”中的“”和“G22”为外国汉字,不应使用。 南极地名的字数不宜超过七个汉字。地名优选字数顺序宜为: ) 三个汉字; ) 四个汉字; ) 两个汉字; ) 五个汉字; ) 六个汉字; ) 七个汉字。 一个地理实体只能命名一个名称,不应造成: 一名多地; 示例 :“友谊峰”为一名多地,其地理坐标分别是: , ; , 。由于二者重名,因此其中之 一可命名为“友好峰”。 犌犅 犜 一地多名。 示例 :“长城海湾”和“长城湾”,指代同一个地理实体,其地理坐标同样是: , 。由于一个地理实体 使用两个同类型的通名,造成一地多名,应只保留其中一个名称。 示例 :“北方台地”和“北部台地”,指
10、代同一个地理实体,其地理坐标同样是: , 。由于一个地理实 体使用两个不同的专名,造成一地多名,应只保留其中一个名称。 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的地名,应注意不同地理实体之间的关联性。 示例 :四个关联密切的地理实体,可以依据它们的位置、形态等,分别命名为“月亮山”“嫦娥溪”“后羿峰”和“玉兔 岩”。 示例 :以“珍珠”作为专名,同时用于两个地理实体,其地名分别是“珍珠群岛”与“珍珠河”,由于两个地理实体彼此 之间没有关联性,应避免如此命名。 不应将我国较著名的地理实体(如县级以上行政区域、风景名胜区以及著名的山、河、湖等)名称用 于南极地理实体。如确需将上述地名用于南极地理实体命名,可采取以下形式:
11、 移植; 示例 :可将“泰山”移植用于南极地理实体命名,如“泰山岩”。 派生; 示例 :可将“五台山”派生用于南极地理实体命名,如“五台丘陵”。 演化; 示例 :可将“通天河”演化用于南极地理实体命名,如“通极河”。 利用别名。 示例 :可将“西湖”的别名用于南极地理实体命名,如“西子湖”。 专名 专名应选用通用规范汉字表( )中收录的 个汉字,优选次序宜为: ) 一级字表中的 个汉字; ) 二级字表中的 个汉字; ) 三级字表中的 个汉字。 专名字数不宜超过 个汉字。优选字数顺序宜为: ) 两个汉字; ) 三个汉字; ) 四个汉字; ) 一个汉字。 专名用字、选词应符合通用语言文字的通行方式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GB 29633.3-2019 南极地名 第3部分:命名 29633.3 2019 南极 地名 部分 命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