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硕士联考综合课模拟30答案.doc
《法律硕士联考综合课模拟30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法律硕士联考综合课模拟30答案.doc(1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法律硕士联考综合课模拟30答案模拟 120单选题第1题: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以法律的部门进行划分,法学可分为宪法学、民法、刑法学等。理论法学和应用法学是从认识论的角度划分的。法学本科和法学边缘学科是从法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角度划分的。国内法学;国际法学等是从各种类别的法律这一角度划分的。第2题: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A选项中所述虽然看似有非法拘禁的嫌疑,但实际上是迫于形势,属于自助免责。B选项为时效免责。C选项由于是合法行为因而不产生法律责任,无所谓免责的问题。 D选项如果是正当防卫,不产生法律责任,自无免责问题;如果是防卫过当则能够减轻或免除法律责任。第3题: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正因为法具
2、有了规范性,具有确定性、明确性,因而人们可以依此对自己未来的行为作出事先预测。第4题: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中国公民出国时,依属人原则,仍应遵守我国法律,又依所在国的属地原则,还应遵守该国法律,因此既要遵守中国法律又要遵守所在国的法律,故D选项正确。第5题: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这一规范没有给行为人的行为选择留有余地,因而是强行性规范。同时该条规则提供的行为模式应该是不得以合法的形式掩盖非法的目的,故是禁止性规则,B选项错。第6题: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此题目中未给出由此转让行为产生的结果,因此省略了法律后果部分。第7题: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文义解释法既是首先使用的方法,又是必须使用的方法。
3、第8题: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法律关系的客体是双方权利义务所指向的对象,实际上是利益关系的聚集点。在题目所述法律关系中,双方的关注点正是照看孩子的劳务和报酬。特别是500元报酬这一王某夫妇的义务指向的对象是保姆的劳务而非其他,故D选项正确。第9题: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法律制裁仅仅是在责任主体不主动承担责任的情况下所采取的一种强制性惩罚措施,故A选项错误。违反道德的行为不一定是违法行为,故B选项错误。法律原则没有可操作性强、确定性高的特点,因此D项错。第10题: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本题的考查要点是法的特征。法的特征有四个,法的首要特征就是法是一种调整人们行为的社会规范,它的调整对象不是人的思
4、想。法的产生必须经由国家专门机关,包括立法机关和经立法机关授权的行政机关,产生的方式有两种:制定和认可。法律还是一种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行为规范,它的实施必须依照法定程序进行。选项C之所以是错误的,是因为法律不仅以法定权利的形式赋予人们权利,还为人们设定义务。这也是法律与道德、宗教等其他社会规范相区别的一个重要特点。道德、宗教等其他社会规范主要是为人们设定义务。第11题: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考查要点是法律渊源的几种分类。法律渊源通常指法的形式意义上的渊源,即法律规范的创制方式和外部表现形式,如宪法、法律、法规、判例、习惯等。法律渊源种类很多,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作不同的分类;(1)根据法律规范
5、载体形式的不同,可以将法律渊源分为成文法渊源与不成文法渊源,表现为文字形式的制定法为成文法渊源,不表现为文字形式的为不成文法渊源。(2)从法律渊源与法律规范关系的角度,可以将法律渊源分为直接渊源与间接渊源。制定法等与法律规范、法律条文直接相关的渊源为法律的直接渊源,学说等与法律规范、法律条文间接相关的渊源为法律的间接渊源。(3)根据是否经过国家制定程序,法律渊源可以分为制定法渊源与非制定法渊源。(4)根据法律渊源的地位,分为主要渊源与次要渊源。因此,正确答案是A项。第12题: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考查要点是法律体系的特征。法律体系是指一国的部门法体系,即将一国现行的全部法律规范根据一定的标准和
6、原则划分成不同的法律部门,并由这些法律部门所构成的具有内有联系的统一整体。B项的说法是错误的,这是因为:法律体系仅反映一国由本国制定实施的调整本国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而不包括具有完整意义的国际法,当然,有些国际条约或者国际惯例在一国国内法中也会有所反映。因此,正确答案是B项。第13题: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考查要点是社会主义法与共产党政策的相同之处。在我国,执政党政策与社会主义法作为调整社会关系的两种基本形式,它们之间有着内在的一致性,也存在明显的差别。两者的一致性主要表现在:它们都产生并服务于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基础;都体现着广大劳动人民的意志和要求;它们的基本指导思想和价值取向是一致的;它们
7、所追求的社会目的从根本上说也是一致的。社会主义法和共产党的政策都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说明它们的思想理论基础相同。第14题: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考查要点是法的效力问题。A项表述了法的时间效力,法律必须经过公布后方能生效。B项的表述是错误的,因为法律的效力级别高低和范围大小是由宪法加以规定的。 C项中,新法对过去不生效,旧法仍对过去起作用,这是从旧原则。D项的后半句表述是错误的,因为公民不能因为不知法而被免罪。第15题: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考查要点是对一些知识点的理解和判断,选项C的说法不正确,这是因为马克思主义法学认为,法律的制定必然反映特定的利益,法律的意志内容就是由统治阶级的利益所决定
8、的。法律的调整对象是社会关系,而社会关系从某种角度来讲,就是一种社会交往中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正是因为不同的社会主体拥有不同的利益和利益追求,而不同的社会利益之间必然存在矛盾和冲突,所以,法律的存在和发展才成为必要和可能。这句话的正确说法应当是,“不论是从应然来说,还是从实然来说,法律都具有利益性”。第16题: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考查要点是我国宪法的制定。1949年9月召开了具有广泛代表性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制定了起临时宪法作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基础上制定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1
9、954年宪法,这是新中国成立后制宪权的唯一一次行使。因此,B项是正确的;A项、C项、D项是错误的。第17题: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考查要点是宪法的修改。宪法的修改有全面修改、部分修改、无形修改等形式。修改条文、增补条文和删除条文,这样的宪法修改属于部分修改。因此,B项是正确的;A项、C项、D项是错误的。第18题: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考查要点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根据我国有关法律的规定,我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属于基本法律,其制定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因此,A项是正确的;B项、C项、D项是错误的。第19题: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考查要点是选举的民主程序。根据我国有关法律的规定,选举的民主程序是
10、划分选区;选民登记;代表候选人的提出;投票选举因此,B项是正确的;A项、C项、D项是错误的。第20题: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考查要点是人民法院的组织系统。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和罢免本级人民法院院长。因此,D项是正确的;A项、B项、C项是错误的。第21题: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考查要点是国务院的组成。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国务院设立办公厅,由国务院秘书长领导。因此,B项是正确的:A项、C项、D项是错误的。第22题: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考查要点是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根据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规定,香港特别行政区设立廉政公署,独立工作,对行政长官负责。因此,D项是正确的;A项
11、、B项、C项是错误的。第23题: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考查要点是宪法的法治原则。潘恩说过,在专制政府中国王便是法律,同样地,在自由国家中法律便应该成为国王。其核心思想在于依法治理国家,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反对任何组织和个人享有法律之外的特权。因此,C项是正确的;A项、B项、D项是错误的。第24题: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考查要点是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任期。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5年。所以,乡、民族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也是5年。因此,D项是正确的,A项、B项、C项是错误的。第25题: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考查要点是我国宪法的四次修正。2004年3月14日第十届全国
12、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中,增加了“国家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的规定。因此,D项是正确的;A项、B项、C项是错误的。第26题: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考查要点是直接选举。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全国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实行差额选举。由选民直接选举的代表候选人名额,应多于应选代表名额1/3至1倍。因此,B项是正确的;A项、C项、D项是错误的。第27题: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考查要点是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县、自治县的人民政府在必要的时候,经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政府批准,可以设立若干区公所,作为它的派出机关。因此,C项是正确
13、的,A项、B项、D项是错误的。第28题: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考查要点是人民法院的组织系统。根据我国有关法律的规定,各级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会议由院长主持,本级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可以列席。因此,C项是正确的;A项、 B项、D项是错误的。第29题: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占、买卖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地。土地的使用权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转让。第30题: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婚姻、家庭、母亲和儿童受国家的保护。夫妻双方有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第31题: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各专门委员会受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领导。第32题: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考查
14、要点是法经。战国时期,李悝考查了各国成文法,吸收了各国的立法经验,制定出魏国的基本法典法经,该部法典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的封建成文法典,该法典分为盗法、贼法、囚法、捕法、杂法和具法六篇,其中的具法相当于近现代刑法典的总则篇。具法的确立,开创了我国刑法典总则编纂的先例。因此,A项是正确答案。曹魏律是三国曹魏政权制定的法典,其将具律改为刑名律,将成文法典总则篇置于律首,但成文法典总则篇并非曹魏律首创。因此,排除B项。唐律疏议以名例律为法典总则,名例律来源于刑名律。因此,排除C项。大清新刑律将名例律改为总则,但总则篇并非大清新刑律首创。因此,排除D项。第33题: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考查要点是
15、iC齐律的历史地位。北齐律的制定,前后历时十余年,参加者有数十人之多,在三国两晋南北朝各代的立法活动中,北齐律的立法水准最高,立法成就也最大,堪称以前历代立法技术与立法经验的结晶。正如程树德所概括的那样:“南北朝诸律,北优于南,而北朝尤以齐律为最。”在中国古代法律编纂史上,它对后世立法影响极大。隋朝开皇律即以j齐律为蓝本,唐律又以开皇律为依据,而唐律又成为宋、元、明、清各代立法的基础,并直接影响周边亚洲其他国家法律制度的发展。可见,C项是正确答案。第34题: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宋刑统颁布于宋太祖赵匡胤建隆年间,是宋朝终世不改的基本法典。宋刑统是宋朝通行全国的根本大法,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刊版
16、印行的封建法典。宋刑统是在沿用大中刑统和显德刑统 (又称为大周刑统)体例的基础上编纂而成的,宋刑统颁行以后,作过数次修改,但变动不大,一直沿用到南宋。清末沈家本指出:“刑统为宋一代之法制,其后虽用编敕之时多,而终以刑统为本。”可见宋刑统所具有的历史地位。因此,D项是正确答案。排除A项、B项和C项。第35题: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考查要点是宋朝的立法。宋朝最重要、最经常的立法活动称为“编敕”,在宋代,每一个皇帝上台之后,都会进行编敕活动,由此成为最经常的立法活动。在宋朝;敕的地位很高,甚至达到以敕破律、以敕代律的局面,可见,A项表述正确;编例虽为宋朝的立法活动,但不如编敕频繁,因此,排除B项。刑
17、统属于宋朝的基本法典,但是仅在宋朝初年进行编纂,并不经常,因此,排除C项。律例属于明清时期的立法活动,宋朝没有这种立法活动,因此,排除D项。第36题: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考查要点是大明律首创的制度。唐朝规定的“六赃”包括受财枉法、受财不枉法、强盗、窃盗、受所监临财物和坐赃,但唐朝并没有在唐律疏议中附载“六赃图”,明太祖朱元璋为了惩贪治赃,特别在大明律中附载“六赃图”,供司法官查阅。可见,C项是正确答案,排除A项、B项和D项。第37题: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考查要点是秦朝的法律形式。秦朝的法律形式有律、令、法律答问、封诊式和廷行事五种形式。其中,封诊式是指有关国家机关工作的程序、原则以及有关公
18、文程式的法律文件。法律答问是指国家对法律条文、术语、律义作出的具有法律效力的解释,类似于后世的“律疏”。廷行事是司法机关判案的成例,可以作为同类案件判决的依据。决事比是汉朝的法律形式,它是指律无正条规定时,比照最接近的律令条文,或者同类典型判例处断。廷行事不同于决事比,廷行事类似于判例,而决事比则是“比附断罪”。可见,A项是正确答案,排除B项、C项和D项。第38题: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考查要点是清朝的中央司法监察机关。清朝沿袭明制,以都察院作为中央司法监察机关。可见,D项是正确答案。御史台是隋、唐、宋、元等朝的中央司法监察机关,因此,排除A项。六科是明朝监察六部的监察机关,因此,排除B项。审
19、刑院是宋太祖赵匡胤为了加强对三法司的控制而在皇宫中设立的监督三法司的司法御用机构,因此,排除 C项。第39题: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考查要点是唐朝五刑的刑等。封建制五刑为笞、杖、徒、流、死。其中,笞刑五等,杖刑五等,徒刑五等,流刑三等,死刑二等,共计二十等,故A项是正确答案,排除B项、C项和D项。第40题: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考查要点是翻异别推制。翻异别推制是宋朝为了防止冤假错案而规定的复审制度,指在发生犯人推翻原有口供,而且“所翻情节,实碍重罪”时,案件必须重新审理,即将该案改交另外司法官或者另一司法机构重新审理。改换法官审理称之为“别推”,改换司法机关审理,称之为“别移”。本题中,对于甲
20、向提点刑狱司推翻口供的情况,提点刑狱司应当改换司法官或者司法机构重新审理,因此,只有B项符合要求,排除A项、C项和 D项。第41题: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考查要点是明大诰入为了贯彻“刑乱国用重典”的方针,明太祖特颁布明大诰。大诰是明太祖朱元璋为扭转世风,警戒臣民而亲自编定的一部特别刑事法规,内容主要由明朝建立以后施用严刑峻法惩治官民的案例、律法之外的峻令和明太祖的训诫组成。明大诰有四篇:御制大诰、大诰续编、大诰三编、大诰武臣。明大诰是中国法制史上空前晋及的法规。明大诰的颁布,使得朱元璋时期讲读明大诰之风盛行,但是朱元璋死后,明大诰逐渐被臣民忘却。可见,D项是正确答案,排除A项、B项和C项。第4
21、2题: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考查要点是清末对刑律的修订。清末修律的主要成果体现在对刑律的修订上,具体而言,清末修律在沈家本的主持下,修订并颁布了大清现行刑律和大清新刑律,而大清现行刑律是作为大清律例向大清新刑律的过渡而专门制定的一部刑法典。选项中提到的大清律例是清朝制定的一部封建成文法典,暂行新刑律是北洋政府制定的专门刑法典,依此,排除A项和C项。大清新刑律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近代意义的专门刑法典,而大清律例只不过是封建成文法典,可见,D项表述错误,应当排除。大清新刑律分为总则和分则两篇,同时在律文之后附上暂行章程,可见,B项是正确答案。第43题: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考查要点是中华民国临时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法律硕士 联考 综合 模拟 30 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