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JAVA真题2007年9月答案.doc
《二级JAVA真题2007年9月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级JAVA真题2007年9月答案.doc(1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二级JAVA真题2007年9月答案真题 120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70分) 下列各题A、B、C、D 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第1题: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本题考查软件的定义。软件是计算机系统中与硬件相互依存得另一部分,它包括程序、相关数据及其说明文档得总和。因此,本题得正确答案是选项D。第2题: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本题考查软件工程调试。调试与测试是两个不同的过程,有着根本的区别:调试是一个随机的、不可重复的过程,它用于隔离和确认问题发生的原因,然后修改软件来纠正问题;测试是一个有计划的,可以重复的过程,它的目的是为了发现软件中的问题。因此,软件调试的目的是为了改正软件中的错
2、误。本题的正确答案是选项B。第3题: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通常认为,面向对象方法具有封装性、继承性、多态性几大特点。就是这几大特点,为软件开发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学。 封装性:所谓封装就是将相关的信息、操作与处理融合在一个内含的部件中(对象中)。简单地说,封装就是隐藏信息。这是面向对象方法的中心,也是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基础。 继承性:子类具有派生它的类的全部属性(数据)和方法,而根据某一类建立的对象也都具有该类的全部,这就是继承性。继承性自动在类与子类间共享功能与数据,当某个类作了某项修改,其子类会自动改变,子类会继承其父类所有特性与行为模式。继承有利于提高软件开发效率,容易达到一致性。 多态性
3、:多态性就是多种形式。不同的对象在接收到相同的消息时,采用不同的动作。例如,一个应用程序包括许多对象,这些对象也许具有同一类型的工作,但是却以不同的做法来实现。不必为每个对象的过程取一过程名,造成复杂化,可以使过程名复用。同一类型的工作有相同的过程名,这种技术称为多态性。 经过上述分析可知,在面向对象方法中,实现信息隐蔽是依靠对象的封装。正确答案是选项C。第4题: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本题考查软件工程的程序设计风格。软件在编码阶段,力求程序语句简单、直接,不能只为了追求效率而使语句复杂化。除非对效率有特殊的要求,程序编写要做到清晰第一、效率第二。 人们在软件生存期要经常阅读程序,特别是在软件测
4、试和维护阶段,编写程序的人和参与测试、维护的人都要阅读程序,因此要求程序的可读性要好。 正确的注释能够帮助读者理解程序,可为后续阶段进行测试和维护提供明确的指导。 所以注释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必须的,它对于理解程序具有重要的作用。 I/O信息是与用户的使用直接相关的,因此它的格式应当尽可能方便用户的使用。在以交互式进行输入/输出时,要在屏幕上使用提示符明确提示输入的请求,指明可使用选项的种类和取值范围。经过上述分析可知,选项A是不符合良好程序设计风格要求的。第5题: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程序效率。程序效率是指程序运行速度和程序占用的存储空间。影响程序效率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程序的设计
5、、使用的算法、数据的存储结构等。在确定数据逻辑结构的基础上,选择一种合适的存储结构,可以使得数据操作所花费的时间少,占用的存储空间少,即提高程序的效率。因此,本题选项A的说法是正确的。第6题: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本题考查数据结构的基本知识。数据之间的相互关系称为逻辑结构。通常分为凹类基本逻辑结构,即集合、线性结构、树型结构、图状结构或网状结构。存储结构是逻辑结构在存储器中的映象,它包含数据元素的映象和关系的映象。存储结构在计算机中有两种,即顺序存储结构和链式存储结构。顺序存储结构是把数据元素存储在一块连续地址空间的内存中;链式存储结构是使用指针把相互直接关联的节点链接起来。因此,这两种存储结
6、构都是线性的。可见,逻辑结构和存储结构不是一一对应的。因此,选项A和选项B的说法都是错误的。 无论数据的逻辑结构是线性的还是非线性的,只能选择顺序存储结构或链式存储结构来实现存储。程序设计语言中,数组是内存中一段连续的地址空间,可看作是顺序存储结构。可以用数组来实现树型逻辑结构的存储,比如二叉树。因此,选项C的说法是错误的。第7题: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冒泡排序的基本思想是:将相邻的两个元素进行比较,如果反序,则交换;对于一个待排序的序列,经一趟排序后,最大值的元素移动到最后的位置,其它值较大的元素也向最终位置移动,此过程称为一趟冒泡。对于有n个数据的序列,共需n-1趟排序,第i趟对从1到n-
7、i个数据进行比较、交换。冒泡排序的最坏情况是待排序序列逆序,第1趟比较n-1次,第2趟比较n-2次,依此类推,最后一趟比较 1次,一共进行n-1趟排序。因此,冒泡排序在最坏情况下的比较次数是 (n-1)+(n-2)+.+1,结果为n(n-1)/2。本题的正确答案是选项C。第8题: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本题考查数据结构中二叉树的性质。二叉树满足如下一条性质,即:对任意一棵二叉树,若终端结点(即叶子结点)数为n0,而其度数为2的结点数为 n2,则n0=n2+1。 根据这条性质可知,若二叉树中有70个叶子结点,则其度为2的结点数为70-1,即 69个。二叉树的总结点数是度为2、度为1和叶子结点的总和
8、,因此,题目中的二叉树总结点数为69+80+70,即219。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选项A。第9题: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本题考查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概念和知识。数据库系统除了数据库管理软件之外,还必须有其他相关软件的支持。这些软件包括操作系统、编译系统、应用软件开发工具等。对于大型的多用户数据库系统和网络数据库系统,还需要多用户系统软件和网络系统软件的支持。因此,选项A的说法是错误的。 数据库可以看成是长期存储在计算机内的、大量的、有结构的和可共享的数据集合。因此,数据库具有为各种用户所共享的特点。不同的用户可以使用同一个数据库,可以取出它们所需要的子集,而且容许子集任意重叠。数据库的根本目标是要
9、解决数据的共享问题。因此,选项B的说法是正确的。 通常将引入数据库技术的计算机系统称为数据库系统。一个数据库系统通常由五个部分组成,包括相关计算机的硬件、数据库集合、数据库管理系统、相关软件和人员。因此,选项C的说法是错误的。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选项B。第10题: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本题考查数据库的关系模犁。关系模型的数据结构是一个“二维表”,每个二维表可称为一个关系,每个关系有一个关系名。表中的一行称为一个元组:表中的列称为属性,每一列有一个属性名。表中的每一个元组是属性值的集合,属性是关系二维表中最小的单位,它不能再被划分。关系模式是指一个关系的属性名表,即二维表的表框架。因此,选项C
10、的说法是正确的。第11题: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本题考查System类的基本知识。System类是一个特殊类,它是一个final类,所有的方法都用类变量来调用,即对System类不可能实例化。System类主要用来提供标准输入/输出和系统环境信息的访问、设置。System类的属性有: public static final InputSbem in,标准输入 public static final OutputStream out,标准输出 public static final PrintStream err,标准错误输出 因此,本题中选项A、B和D的说法都是正确的。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选
11、项C。第12题: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本题考查Java的简单数据类型的变量定义及Java的命名约定。Java中的命名规则中包含如下几条: (1)变量名、方法名首单词小写,其余单词只有首字母大写; (2)常量完全大写; (3)变量命名采用完整的英文描述符,第一个字母小写,任何中间单词的首字母大写。 Java语言区分大小写。简单数据类型布尔型用boolean表示。布尔型数据只有两个值: true(真)和false(假)。 经过上述分析可知,选项B和选项C都能正确的定义一个布尔型变量,但是选项C的变量名CANCELED不符合Java中的命名规则,而选项B的变量名符合变量名的命名规则。因此,选项B是符
12、合规范的布尔变量定义语句。 本题的正确答案是选项B。第13题: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本题考查Java中的数组。数组是一种复合数据类型,在Java中数据是作为对象来处理的。数组是有限元素的有序集合,数组中的元素具有相同的数据类型,并可以用统一的数据名和下标来唯一确定其元素。 经过上述分析可知,本题的正确答案是选项A。第14题: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第15题:参考答案:答案解析:本题考查Java的表达式运算。 程序中包含四条输出语句,运行时首先计算表达式的结果,然后将结果进行输出。 第一个表达式34+56-6,运算结果为84,然后输出。因此,运行结果的第一行显示“84”。 第二个表达式26*2-3
13、,*号代表乘法,运算结果为49,然后输出。因此,运行结果的 第二行显示“49”。到此,可以判断,本题的正确答案是选项A。第16题: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本题考查JDK目录结构。JDK包含如下目录: (1)bin目录,包含有编译器、解释器和许多工具 (2)demo目录,包含各种演示例子 (3)include目录,包含Win子目录,都是本地方法文件 (4)jre目录,是Java程序运行环境的根目录 (5)lib目录,包含Java库文件 经过上述分析可知,本题的正确答案是选项D。第17题: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字符串的使用。String类提供concat(str)方法,该方法将当前字符串对象
14、与指定str字符串相连。题目程序中生成两个字符串变量str1和str2,并为其赋值,然后生成一个字符串变量str3,该字符串变量的值为表达式str1.concat(str2)的结果。表达式str1.concat(str3)是把字符串str1与字符串str2相连,结果为“abcABC”。 因此,程序的运行结果是“abcABC”。本题的正确答案是选项C。第18题: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第19题: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本题考查Java流程控制语句。for浯句和while语句是循环语句,swithch语句是多分支语句,而continue语句是跳转语句。continue语句跳过循环体中下面尚未执行的语句
15、,回到循环体的开始继续下一轮的循环。跳转语句除了continue之外,还有break语句和return语句。 本题的正确答案是选项C。第20题: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本题考查java.awt.event包中定义的适配器类。该包中定义的适配器类包括以下几个: (1)ComponentAdapter,构件适配器 (2)ContainerAdapter,容器适配器 (3)FocusAdapter,焦点适配器 (4)MouseAdapter,鼠标适配器 (5)KeyAdapter,键盘适配2S (6)MouseMotionAdapter,鼠标运动适配器 (7)WindowAdapter,窗口适配器 显
16、然,选项D中的FrameAdapter不属于事件适配器类。本题的正确答案是选项D。第21题: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第22题: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本题考查Java的一元算术运算符。一元运算符中包含如下两个: (1)增量运算符+,将操作数加1。 (2)减量运算符-,将操作数减1。 这两个运算符在使用过程中,如果将增量运算和减量运算表达式再作为其他表达式的操作数使用时,i+与+i是有区别的:i+在使用i之后,使i的值加1,因此执行完 i+后,整个表达式的值为i,而i的值变为i+1;+i在使用i之前,使i的值加1,因此执行完+i后,整个表达式的值和i的值都为i+1。i-与-i的区别和i+与+i的区别
17、类似。 本题程序中,首先声明a、b、c、d四个变量,并为其赋值。然后计算表达式a+*b+c*-d的结果,根据上述运算规则,在计算表达式时,a的值为10,d的值为5。把值带入表达式,即计算10*4+20*5,结果为140。计算完表达式后,a的值为11,d的值为5。 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选项C。第23题: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本题考查运算符的用法。Java对“+”运算符进行了扩展,使得它能进行字符串的连接。不仅如此,通过“+”运算符还能够将字符串和其他类型的数据进行连接,其结果是字符串,例如“abc”+23得到字符串“abc23”。一般说来,如果“+”运算符的第个操作数是字符串,则Java系统会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二级 JAVA 2007 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