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类职业资格】主管护师-70及答案解析.doc
《【医学类职业资格】主管护师-70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类职业资格】主管护师-70及答案解析.doc(1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主管护师-70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1/A2 型题(总题数:42,分数:100.00)1.按照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症预防控制指南,体重过低是指 BMI小于(分数:2.00)A.18.5B.20C.21D.23E.252.按照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症预防控制指南,肥胖是指 BMI大于等于(分数:2.00)A.18.5B.20C.21D.23E.253.侏儒症患者一般最终身高低于(分数:2.00)A.100cmB.110cmC.90cmD.130cmE.150cm4.甲亢患者大便次数多,是因为(分数:2.00)A.肠蠕动过快B.甲状腺素过少C.高热D.饮水过多E.
2、进食纤维素过多5.下列属于甲亢病人特征性表现的是(分数:2.00)A.怕热多汗、多食消瘦B.大便呈糊状C.肝功能异常D.肠鸣音亢进E.大便次数多6.老年甲亢病人不宜使用的检查是(分数:2.00)A.基础代谢率测定B.T3抑制试验C.促甲状腺素测定D.甲状腺自身抗体测定E.血清总 T3、T4 测定7.甲亢代谢率增高综合征不包括(分数:2.00)A.食欲亢进B.体重增加C.低热D.多汗E.腹泻8.对甲亢所致甲状腺肿大最有鉴别意义的是(分数:2.00)A.弥漫性对称性肿大B.有震颤和杂音C.表面光滑D.质地柔软E.随吞咽上下移动9.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病人具有特征性的神经系统症状是(分数:2.00)A.
3、神经过敏B.兴奋性增高C.烦躁多虑D.注意力分散E.双手平伸时手指细颤10.根据清晨起床前测量的脉搏与血压值(mmHg)计算基础代谢率的公式是(分数:2.00)A.脉搏数(/分)+收缩压-111B.脉搏数(/分)+舒张压-111C.脉搏数(/分)+脉压-111D.脉搏数(/分)-脉压+111E.脉搏数(/分)+脉压+11111.放射性 131 碘治疗甲亢的最主要并发症是(分数:2.50)A.甲状腺癌变B.诱发甲亢危象C.粒细胞减少D.突眼恶化E.永久性甲状腺功能减退12.甲硫氧嘧啶的作用机制是(分数:2.50)A.抑制甲状腺素的合成B.降低甲状腺激素效价C.抑制甲状腺对碘的吸聚D.抑制甲状腺释
4、放甲状腺激素E.增加肝对甲状腺激素的降解13.抗甲状腺药物最危险的不良反应为(分数:2.50)A.低血糖B.过敏反应C.粒细胞缺乏D.肝损害E.甲状腺功能低下14.抗甲状腺药物治疗的总疗程一般为(分数:2.50)A.0.51 年B.11.5 年C.35 年D.1.52 年E.23 年15.护理甲亢危象患者高热时,应禁用(分数:2.50)A.异丙嗪B.酒精擦浴C.温水擦浴D.布洛芬E.阿司匹林16.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应用甲状腺制剂长期替代治疗时,每 612 个月应检测(分数:2.50)A.血常规B.尿常规C.总 T3、T4D.游离 T3、t4E.TSH17.皮质醇增多症病人脂肪代谢障碍可出现的
5、特征性体征是(分数:2.50)A.皮肤菲薄形成紫纹B.向心性肥胖C.脊椎变形D.痤疮多毛E.轻度水肿18.下列属于糖尿病急性并发症的是(分数:2.50)A.糖尿病神经病变B.动脉粥样硬化C.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酮症酸中毒E.糖尿病肾病19.1型糖尿病的发生主要是由于(分数:2.50)A.老年人肾小管对葡萄糖重吸收减少B.吃糖过多短期内无法排出C.胰岛素分泌绝对不足D.肝糖原分解释放增多E.胰岛素抵抗20.能反映患者取血前 812 周血糖水平的检查是(分数:2.50)A.尿糖B.随机血糖C.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D.糖化血红蛋白E.餐后 2小时血糖21.糖尿病病人口服格列本脲后出现强烈饥饿感、心悸、
6、手颤、出汗,最可能是由于(分数:2.50)A.合并胃溃疡B.糖尿病加重C.合并高血压D.出现低血糖E.合并甲亢22.治疗糖尿病最基本的措施是(分数:2.50)A.饮食治疗B.运动治疗C.定期血糖监测D.药物治疗E.胰岛素治疗23.关于 1型糖尿病的描述,下列哪项错误(分数:2.50)A.多见于青少年B.起病较急C.“三多一少”症状常较显著D.血糖波动小而稳定E.有自发性酮症倾向24.配制混合胰岛素时,必须先抽吸速效胰岛素是为了避免(分数:2.50)A.发生中和反应B.胰岛素降解C.增加胰岛素的不良反应D.剩余速效胰岛素速效特性丧失E.降低鱼精蛋白胰岛素的药效25.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特征性表现为
7、(分数:2.50)A.呼吸加深加速B.皮肤黏膜干燥C.昏迷D.二氧化碳结合力下降E.呼气有烂苹果味26.下列哪项不是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诱因(分数:2.50)A.感染B.外伤及手术C.妊娠及分娩D.饮食不当E.胰岛素过量27.2型糖尿病患者最常见的死亡原因是(分数:2.50)A.感染B.低血糖C.糖尿病肾病D.酮症酸中毒E.心脑血管意外28.对可疑糖尿病患者最有价值的检查是(分数:2.50)A.空腹血糖B.饭后 2小时尿糖C.24小时尿糖定量D.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E.糖化血红蛋白测定29.胰岛素最主要的不良反应是(分数:2.50)A.过敏性休克B.血管神经性水肿C.荨麻疹D.皮下脂肪萎缩E.低血
8、糖30.早餐前注射胰岛素,发生低血糖多在(分数:2.50)A.注射后半小时B.注射后 24 小时C.午餐后D.晚餐前E.夜间31.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的采血时间为(分数:2.50)A.015“30“45“60“B.015“30“60“120“C.030“60“90“120“D.030“60“120“180“E.060“120“180“240“32.糖尿病患者在家注射速效胰岛素,出现极度饥饿、软弱、手抖、出汗、头晕等,此时应当(分数:2.50)A.让患者卧床休息至症状消失B.让患者平卧并协助活动四肢C.立即给一些口服糖块D.立即打电话询问保健医生E.立即送至附近医院33.某 2型糖尿病患者,体态肥
9、胖,“三多一少”症状不太明显,长期采用饮食控制、休息、口服降糖药,但血糖仍高,对此下列哪项处理最恰当(分数:2.50)A.改用胰岛素治疗B.增加运动疗法C.加大降糖药剂量D.加强血糖自我监测E.住院进一步检查34.李女士,患糖尿病 3年,近日出现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其呼吸特点为(分数:2.50)A.呼吸浅慢B.叹息样呼吸C.呼吸音响异常D.深而大的呼吸E.浮浅性呼吸35.一昏迷病人由警察送来急诊,无法询问病史,但病人呼吸时有烂苹果味,查血糖 33.6mmol/L,可拟诊何病(分数:2.50)A.酒醉B.有机磷农药中毒C.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蛛网膜下腔出血E.癔症36.患者,女,34 岁,因诊为
10、Graves病服用甲巯咪唑治疗。2 周后,患者出 j觅发热、咽痛,此时应首先考虑复查(分数:2.50)A.总 T3、T4B.游离 T3、T4C.TSHD.血常规E.尿常规37.某病人已有数年怕热、多汗、心率 110次/分,食量大,但逐渐消瘦,检查发现 FT 4 及 FT 3 增高,昨天突然体温达 40,心率 150次/分,恶心、呕吐、腹泻,大汗持续而昏睡,急诊为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伴甲状腺危象,其原因是(分数:2.50)A.甲状腺素大量破坏B.机体消耗大量甲状腺素C.腺垂体功能亢进D.大量甲状腺素释放入血E.下丘脑功能亢进38.某人患 1型糖尿病,餐后 2小时血糖 15mmol/L(270mg/d
11、l)。给胰岛素静滴,静滴时病人自觉多汗、手抖、饥饿,应考虑其原因是(分数:2.50)A.低血压B.低血糖C.静滴速度过快D.药物过敏E.精神紧张39.患者 15岁,身高 150cm,体重 35kg,“三多一少”症状明显,空腹血糖及尿糖均显著增高,诊断为 1型糖尿病,住院后采用速效胰岛素治疗,其饮食总热量应(分数:2.50)A.按实际体重计算再酌增B.按实际体重计算再酌减C.按标准体重计算D.按标准体重计算再酌增E.按标准体重计算再酌减40.某 1型糖尿病患者,使用速效胰岛素治疗,近来上呼吸道感染后并发肺炎,出现食欲明显减退、发热及呕吐,除抗生素治疗外,对糖尿病本身的治疗应(分数:2.50)A.
12、停用胰岛素B.增加速效胰岛素用量C.改用精蛋白锌胰岛素D.改用磺脲类药物E.改用双胍类药物41.王先生,38 岁,患 1型糖尿病已 10年,中断胰岛素治疗 1周后发生酮症酸中毒,经治疗后意识恢复,短时间内又突感心悸、饥饿、出汗,随即又意识不清,应立即(分数:2.50)A.加大胰岛素剂量B.加用格列本脲C.静脉滴注碳酸氢钠D.静脉注射 50%葡萄糖E.应用呼吸兴奋剂42.抢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病人时,失水失钠纠正后,当血糖已下降至 14mmol/L左右,若需输 5%葡萄糖盐水 1000ml,应同时输入多少速效胰岛素(分数:2.50)A.8UB.16UC.24UD.32UE.40U主管护师-70 答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医学类 职业资格 主管 70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