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类职业资格】中药化学-2-2-2及答案解析.doc
《【医学类职业资格】中药化学-2-2-2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类职业资格】中药化学-2-2-2及答案解析.doc(2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中药化学-2-2-2 及答案解析(总分:47.5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 型题(总题数:10,分数:10.00)1.以下可用于检识蛋白质的反应是( ) A茚三酮反应 B双缩脲反应 C雷氏盐反应 D三氯化铁反应 E磷酸反应(分数:1.00)A.B.C.D.E.2.某植物水浸液,加三氯化铁呈绿黑色并有沉淀,加明胶有白色沉淀,与稀硫酸共煮,有暗红色沉淀,表明植物可能含下列哪类成分( ) A蛋白质 B有机酸 C鞣质 D黄酮 E皂苷(分数:1.00)A.B.C.D.E.3.可用于鉴别黄酮苷的是( ) A氨性氯化锶 B四氢硼钠 C二氯氧锆 DMolish 反应 E醋酸镁(分数:1.00)A.B.C
2、.D.E.4.以下可用于检识氨基酸的反应是( ) A茚三酮反应 B双缩脲反应 C雷氏盐反应 D三氯化铁反应 E磷酸反应(分数:1.00)A.B.C.D.E.5.下列化合物中毒性最强的萜类生物碱是( ) A乌头原碱 B乌头次碱 C乌头碱 D去甲乌药碱 E去甲萨苏林碱(分数:1.00)A.B.C.D.E.6.关于蛋白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可溶于水,形成胶体溶液 B水溶液经振摇,可产生似肥皂泡的泡沫 C加热煮沸会变性凝结并自水中析出 D可溶于亲水性有机溶剂 E常用水煮醇沉法去除(分数:1.00)A.B.C.D.E.7.检识鞣质常用的试剂是( ) A明胶 BAlCl 3 CZrOCl 2/枸橼酸
3、 DBa(OH) 2 EMg-HCl(分数:1.00)A.B.C.D.E.8.可用于鉴别邻二酚羟基黄酮的是( ) A氨性氯化锶 B四氢硼纳 C二氯氧锆 DMolish 反应 E醋酸镁(分数:1.00)A.B.C.D.E.9.根据鞣质的化学结构特征可将其分为( ) A二类 B三类 C四类 D五类 E以上都不对(分数:1.00)A.B.C.D.E.10.绿原酸的结构为( ) A咖啡酸与奎宁酸结合而成的酯(3-咖啡酰奎宁酸) B咖啡酸 C奎宁酸 D5-咖啡酰奎宁酸 E脂肪族有机酸(分数:1.00)A.B.C.D.E.二、B 型题(总题数:9,分数:16.50) A结晶法 B专属试剂沉淀法 C分级沉淀
4、法 D盐析法 E分馏法(分数:1.50)(1).某些方法能选择性地沉淀某类成分,称为( )(分数:0.50)A.B.C.D.E.(2).在混合物的水溶液中加入易溶于水的无机盐至一定浓度或饱和状态,使其中药成分在水中溶解度降低而析出,或用有机溶剂萃取出的方法称为( )(分数:0.50)A.B.C.D.E.(3).在含皂苷的乙醇溶液中分次加入乙醚或乙醚-丙酮混合液可使极性有差异的皂苷逐段沉淀出来的方法是( )(分数:0.50)A.B.C.D.E. A乙酸-丙二酸途径 B甲戊二羟酸途径 C莽草酸途径 D氨基酸途径 E复合途径(分数:2.50)(1).苯丙素、木脂素、香豆素类化合物的合成途径是( )(
5、分数:0.50)A.B.C.D.E.(2).脂肪酸类、酚类化合物的合成途径是( )(分数:0.50)A.B.C.D.E.(3).大多数生物碱类的合成途径是( )(分数:0.50)A.B.C.D.E.(4).萜类、甾类化合物的合成途径是( )(分数:0.50)A.B.C.D.E.(5).查耳酮、二氢黄酮类的合成途径是( )(分数:0.50)A.B.C.D.E. A硅胶 B聚酰胺 C离子交换 D大孔吸附树脂 E葡聚糖凝胶(分数:2.00)(1).按分子极性大小进行分离的是( )(分数:0.50)A.B.C.D.E.(2).可分离离子型化合物的是( )(分数:0.50)A.B.C.D.E.(3).根
6、据物质分子大小进行分离可选用( )(分数:0.50)A.B.C.D.E.(4).分离原理为氢键吸附的是( )(分数:0.50)A.B.C.D.E. ANa,SO 3 B1%HCl 或 H2SO4 CGirard T 或 P D丙二酸单酰氯 E2%NaOH从挥发油乙醚液中分离得到下列成分,应加入:(分数:2.00)(1).碱性成分( )(分数:0.50)A.B.C.D.E.(2).酸性成分( )(分数:0.50)A.B.C.D.E.(3).醛酮类成分( )(分数:0.50)A.B.C.D.E.(4).醇类成分( )(分数:0.50)A.B.C.D.E. A酸值 B酯值 CpH 值 D皂化值 E折
7、光率(分数:1.50)(1).代表挥发油中酯类成分含量的指标是( )(分数:0.50)A.B.C.D.E.(2).代表挥发油中游离羧酸和酚类成分含量的指标是( )(分数:0.50)A.B.C.D.E.(3).代表挥发油中游离羧酸、酚类和结合态酯总量的指标是( )(分数:0.50)A.B.C.D.E. A萃取法 B冷冻法 C升华法 DAgNO 3硅胶色谱法 E分馏法(分数:1.50)(1).分离挥发油中的“脑”最好采用( )(分数:0.50)A.B.C.D.E.(2).分离沸点不同的成分最好采用( )(分数:0.50)A.B.C.D.E.(3).分离双键不同的成分最好采用( )(分数:0.50)
8、A.B.C.D.E. A易溶于水、醇,难溶于氯仿等 B既溶于水,又溶于氯仿 C难溶于水,但溶于冷氢氧化钠溶液 D难溶于水,但溶于热氢氧化钠溶液 E难溶于水和氯仿等有机溶剂说明下列生物碱的溶解性(分数:2.00)(1).季铵类生物碱( )(分数:0.50)A.B.C.D.E.(2).氧化苦参碱、东莨菪碱或麻黄碱( )(分数:0.50)A.B.C.D.E.(3).吗啡( )(分数:0.50)A.B.C.D.E.(4).喜树碱( )(分数:0.50)A.B.C.D.E. A盐酸盐 B酒石酸盐 C草酸盐 D硫酸盐 E碳酸盐选择合适的成盐形式分离下列生物碱(分数:1.50)(1).麻黄碱和伪麻黄碱( )
9、(分数:0.50)A.B.C.D.E.(2).小檗碱和其共存的碱( )(分数:0.50)A.B.C.D.E.(3).奎宁和其共存的生物碱( )(分数:0.50)A.B.C.D.E. AN-苷 BS-苷 CC-苷 D酯苷 E氰苷(分数:2.00)(1).最难被酸水解的是( )(分数:0.50)A.B.C.D.E.(2).与酸碱都可以发生水解反应的是( )(分数:0.50)A.B.C.D.E.(3).最容易被酸水解的是( )(分数:0.50)A.B.C.D.E.(4).水解后能产生氢氰酸的是( )(分数:0.50)A.B.C.D.E.三、X 型题(总题数:21,分数:21.00)11.酶水解具有(
10、 )(分数:1.00)A.选择性B.专属性C.氧化性D.温和性E.不可逆性12.香豆素与碱作用的特点及原因为( )(分数:1.00)A.在强碱溶液中可以开环,酸化后又闭环成为原来的内酯B.7-甲氧基香豆素、7-羟基香豆素较难开环C.长时间在碱溶液中放置,再加酸也不能环合成内酯环D.与浓碱共沸,可裂解为酚类或酚酸等产物E.遇碱开环的原因是具有内酯环13.具有溶血作用的人参皂苷的真正苷元为( )(分数:1.00)A.20(S)-原人参三醇B.20(S)-原人参二醇C.人参二醇D.人参三醇E.齐墩果酸14.脂溶性生物碱提取方法有( )(分数:1.00)A.用水或酸水提取,然后用离子交换或溶剂法纯化B
11、.用醇提法,后以溶剂法纯化C.用亲脂性溶剂(氯仿、乙醚、苯等)提取,然后用溶剂法纯化D.用石油醚提取E.用乙醇提取不必纯化则可得总生物碱15.苷键构型的确定常采用( )(分数:1.00)A.酶水解法B.克分子旋光差法(Klyne 法)C.糖端基碳化学位移值D.1H-NMR 法E.13C-NMR 法16.能被乙醇沉淀的成分有( )(分数:1.00)A.蛋白质B.鞣质C.黏液质D.有机酸E.酶17.提取挥发油可采用的方法是( )(分数:1.00)A.水蒸汽蒸馏B.浸取法C.压榨法D.超临界流体萃取法E.升华法18.检查化合物纯度的方法包括( )(分数:1.00)A.熔点测定B.薄层色谱法C.纸色谱
12、法D.气相色谱法E.高效液相色谱法19.Molish 反应呈阳性的是( )(分数:1.00)A.大豆素B.葛根素C.槲皮素D.芦丁E.橙皮柑20.关于醌类的理化性质,下列哪些叙述是正确的( )(分数:1.00)A.醌类成苷后,易溶于苯、乙醚等非极性溶剂,不溶于甲醇、乙醇、热水B.游离蒽醌类溶于乙醇、乙醚、苯、氯仿等有机溶剂,微溶或不溶于水C.醌类成苷后,易溶于甲醇、乙醇、热水,不溶于苯、乙醚等D.天然醌类多为有色结晶E.游离醌类溶于水,微溶或不溶于乙醇、乙醚、苯、氯仿等有机溶剂21.7,8-二羟基香豆素类化合物可与以下哪些试剂反应显阳性( )(分数:1.00)A.异羟肟酸铁试剂B.Gibbs
13、试剂呈阳性C.Emerson 试剂呈阳性D.碱试液反应,用于薄层检识E.稀盐酸22.一化合物 Feigl 反应阳性,说明可能属于( )(分数:1.00)A.苯醌B.萘醌C.菲醌D.蒽醌E.蒽酮23.用溶剂法提取化学成分的方法有( )(分数:1.00)A.升华法B.渗漉法C.两相溶剂萃取法D.水蒸汽蒸馏法E.煎煮法24.具有内酰胺结构、可在碱性溶液中加热溶解,酸化后又环合析出的化合物是( )(分数:1.00)A.羟基苦参碱B.苦参碱C.氧化苦参碱D.麻黄碱E.小檗碱25.醌类化合物的理化性质是( )(分数:1.00)A.为无色结晶B.多为有色固体C.游离醌类具有升华性D.小分子苯醌和萘醌具有挥发
14、性E.游离蒽醌能溶于醇、苯等有机溶剂,难溶于水;成苷后易溶于热水和醇,难溶于苯等有机溶剂26.自中药中提取原生苷可采用的方法是( )(分数:1.00)A.水浸泡法B.沸水煮沸法C.乙醇提取法D.酸水提取法E.石油醚提取法27.具有旋光性的黄酮苷元有( )(分数:1.00)A.黄酮醇B.二氢黄酮C.查耳酮D.二氢黄酮醇E.黄烷醇28.下列提取中药的方法中,不常用水作溶剂的有( )(分数:1.00)A.回流法B.煎煮法C.渗漉法D.连续回流法E.浸渍法29.构成强心苷的糖的种类有( )(分数:1.00)A.6-去氧糖B.-去氧糖C.2,6-去氧糖D.葡萄糖E.2,6-去氧糖甲醚30.以下属于亲脂性
15、成分的是( )(分数:1.00)A.叶绿素B.鞣质C.油脂D.挥发油E.蛋白质31.强心苷元在结构上具有( )(分数:1.00)A.甾体母核B.不饱和内酯环C.饱和内酯环D.C-3 位的 -OHE.C-14 位的 -OH中药化学-2-2-2 答案解析(总分:47.5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 型题(总题数:10,分数:10.00)1.以下可用于检识蛋白质的反应是( ) A茚三酮反应 B双缩脲反应 C雷氏盐反应 D三氯化铁反应 E磷酸反应(分数:1.00)A.B. C.D.E.解析:解析 双缩脲反应可用于检识蛋白质。2.某植物水浸液,加三氯化铁呈绿黑色并有沉淀,加明胶有白色沉淀,与稀硫酸共
16、煮,有暗红色沉淀,表明植物可能含下列哪类成分( ) A蛋白质 B有机酸 C鞣质 D黄酮 E皂苷(分数:1.00)A.B.C. D.E.解析:解析 鞣质加三氯化铁呈绿黑色并有沉淀,加明胶有白色沉淀,与稀硫酸共煮,有暗红色沉淀。3.可用于鉴别黄酮苷的是( ) A氨性氯化锶 B四氢硼钠 C二氯氧锆 DMolish 反应 E醋酸镁(分数:1.00)A.B.C.D. E.解析:4.以下可用于检识氨基酸的反应是( ) A茚三酮反应 B双缩脲反应 C雷氏盐反应 D三氯化铁反应 E磷酸反应(分数:1.00)A. B.C.D.E.解析:解析 茚三酮反应用于检识氨基酸。5.下列化合物中毒性最强的萜类生物碱是( )
17、 A乌头原碱 B乌头次碱 C乌头碱 D去甲乌药碱 E去甲萨苏林碱(分数:1.00)A.B.C. D.E.解析:解析 毒性最强的是乌头碱。乌头碱水解后生成单酯型乌头碱为无头次碱,无酯键的醇胺型乌头碱为乌头原碱。单酯型生物碱的毒性小于双酯型生物碱,而醇胺型生物碱几乎无毒性,但它们均不减低原双酯型生物碱的疗效。6.关于蛋白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可溶于水,形成胶体溶液 B水溶液经振摇,可产生似肥皂泡的泡沫 C加热煮沸会变性凝结并自水中析出 D可溶于亲水性有机溶剂 E常用水煮醇沉法去除(分数:1.00)A.B.C.D. E.解析:解析 蛋白质可溶于水,形成胶体溶液,水溶液经振摇,可产生似肥皂泡的泡
18、沫,加热煮沸会变性凝结并自水中析出,常用水煮醇沉法去除。7.检识鞣质常用的试剂是( ) A明胶 BAlCl 3 CZrOCl 2/枸橼酸 DBa(OH) 2 EMg-HCl(分数:1.00)A. B.C.D.E.解析:解析 检识鞣质常用的试剂是明胶。8.可用于鉴别邻二酚羟基黄酮的是( ) A氨性氯化锶 B四氢硼纳 C二氯氧锆 DMolish 反应 E醋酸镁(分数:1.00)A. B.C.D.E.解析:9.根据鞣质的化学结构特征可将其分为( ) A二类 B三类 C四类 D五类 E以上都不对(分数:1.00)A.B. C.D.E.解析:解析 根据鞣质的化学结构特征可将其分为三类,复合鞣质、缩合鞣质
19、、可水解鞣质。10.绿原酸的结构为( ) A咖啡酸与奎宁酸结合而成的酯(3-咖啡酰奎宁酸) B咖啡酸 C奎宁酸 D5-咖啡酰奎宁酸 E脂肪族有机酸(分数:1.00)A. B.C.D.E.解析:解析 绿原酸的结构是咖啡酸与奎宁酸结合而成的酯(3-咖啡酰奎宁酸)。二、B 型题(总题数:9,分数:16.50) A结晶法 B专属试剂沉淀法 C分级沉淀法 D盐析法 E分馏法(分数:1.50)(1).某些方法能选择性地沉淀某类成分,称为( )(分数:0.50)A.B. C.D.E.解析:(2).在混合物的水溶液中加入易溶于水的无机盐至一定浓度或饱和状态,使其中药成分在水中溶解度降低而析出,或用有机溶剂萃取
20、出的方法称为( )(分数:0.50)A.B.C.D. E.解析:(3).在含皂苷的乙醇溶液中分次加入乙醚或乙醚-丙酮混合液可使极性有差异的皂苷逐段沉淀出来的方法是( )(分数:0.50)A.B.C. D.E.解析:解析 结晶法:化合物由非晶形经过结晶操作形成有晶形的过程称为结晶。结晶法是纯化物质最后阶段常采用的方法,其目的是进一步分离纯化,是利用混合物中各成分在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达到分离的方法。专属试剂沉淀法:某些试剂能选择性地沉淀某类成分,称为专属试剂沉淀法。分级沉淀法:在混合组分的溶液中加入与该溶液能互溶的溶剂,改变混合组分溶液中某些成分的溶解度,使其从溶液中析出。改变加入溶剂的极性或数量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医学类 职业资格 中药 化学 222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