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类职业资格】中级口腔主治医师口腔医学基础知识-14及答案解析.doc
《【医学类职业资格】中级口腔主治医师口腔医学基础知识-14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类职业资格】中级口腔主治医师口腔医学基础知识-14及答案解析.doc(2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中级口腔主治医师口腔医学基础知识-14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1.临床在行颞下颌关节手术时,需注意保护邻近下颌骨髁状突颈部后内方的动脉是(分数:2.00)A.舌动脉B.颈内动脉C.颌内动脉D.颌外动脉E.甲状腺上动脉2.镜下可见透明小体的根尖病变是(分数:2.00)A.急性根尖周炎B.慢性根尖脓肿C.根尖肉芽肿D.根尖囊肿E.硬化性骨炎3.牙周炎的主要病理变化为(分数:2.00)A.牙周袋形成和牙槽骨吸收B.牙周袋形成和牙龈炎C.牙槽骨吸收和牙松动D.牙周溢脓和牙松动E.龈袋形成和牙槽骨吸收4.在上皮棘层或基底层,个别或一群细胞发生角化称为(分数:2.00)A.
2、过度角化B.角化不良C.不全角化D.过度正角化E.角化棘皮瘤5.上皮基底层液化变性、固有层见密集的淋巴细胞浸润带常见于(分数:2.00)A.扁平苔藓B.白斑C.慢性盘状红斑狼疮D.口腔黏膜下纤维化E.天疱疮6.甲醛、间苯二酚、催化剂按比例混合、搅拌后,立即出现混合液色泽加深,变稠的放热反应,形成的酚醛树脂,此反应是(分数:2.00)A.置换反应B.聚合反应C.水解反应D.加成反应E.取代反应7.生物矿化的定义是(分数:2.00)A.无机离子通过反应形成矿化组织B.无机离子与有机基质结合C.磷灰石晶体与非晶体化磷酸盐形成难溶性盐D.钙磷等无机离子在生物调控下通过化学反应形成难溶性盐,并与有机基质
3、结合形成矿化织E.无机离子与有机基质结合并形成难溶性盐8.控制下颌运动的因素中可在口腔临床直接加以改变的是(分数:2.00)A.左侧颞下颌关节B.右侧颞下颌关节C.咬合接触D.中枢神经系统E.有关的肌肉9.以下咬合因素中与颞下颌关节的相关程度较低者是 A牙尖交错位的稳定性 B上下第一恒磨牙为中性 (分数:2.00)A.B.C.D.E.10.替牙期牙尖错 的特征有 A纵 曲线和横曲线不明显 B左右中切牙之间在萌出初期常有间隙 C在切牙区和尖牙区出现间隙 D上下颌第一磨牙为近中 (分数:2.00)A.B.C.D.E.11.下颌第一磨牙髓底位于(分数:2.00)A.颈缘上 2mmB.与颈缘平齐C.颈
4、缘下 2mmD.距根分歧处的 45mmE.距根分歧处的 23mm12.临床检查见患者由姿势位轻轻闭口至上下牙列发生最初的接触,由此再用力咬合时观察到下颌向一侧移动约 0.5mm 达到牙尖交错位。此种情况表明(分数:2.00)A.患者具有明显的长正中B.患者的牙尖交错位与下颌后退接触位为二位C.患者的牙尖交错位异常D.患者的肌功能异常E.患者的牙尖交错位异常或肌功能异常13.纤维组织代替正常骨组织,骨小梁常呈“C”形和“O”形,骨小梁周围缺乏成骨细胞的变化常见于(分数:2.00)A.放射性骨坏死B.骨纤维异常增殖症C.家族性巨颌症D.朗格汉斯细胞增生症E.慢性骨髓炎14.内衬上皮类似于缩余釉上皮
5、、由 24 层扁平细胞或立方细胞构成的囊肿为(分数:2.00)A.牙源性角化囊肿B.鼻唇囊肿C.含牙囊肿D.黏液囊肿E.牙源性钙化囊肿15.骨改建中与骨吸收有关的主要细胞是(分数:2.00)A.成骨细胞B.破骨细胞C.骨细胞D.骨衬里细胞E.成纤维细胞16.女,29 岁,3 年来左上后牙牙龈红肿,进食或刷牙时易出血。近日因牙龈出血加重而就医。查25、26、27 牙龈中度红肿,牙周探诊 47mm,有附着龈丧失,牙齿松动度,X 线片示牙槽骨吸收。最可能的病原体是(分数:2.00)A.乳杆菌B.变形链球菌C.放线菌D.韦荣菌E.牙龈卟啉单胞菌17.下列复合树脂性能特点中,正确的是(分数:2.00)A
6、.复合树脂具有聚合体积收缩的特性,可导致边缘裂缝B.复合树脂与牙齿之间有较强的粘结性能,不会造成边缘裂缝C.复合树脂的溶解性大,修复体在口腔内易被唾液溶解掉D.填料含量越多,强度越低E.复合树脂的耐磨性能与银汞合金相同18.下列复合树脂性能特点中,正确的是(分数:2.00)A.超微填料复合树脂的强度高于混合型复合树脂的强度B.复合树脂单体的聚合转化率在光照固化后可立即达到 100%,无残留单体C.延长光照时间,可以非正比例地增加可见光固化复合树脂的固化深度D.延长光照时间,也不能增加可见光固化复合树脂的固化深度E.在树脂基质相同的情况下,填料越多,线胀系数越大19.下列有关氧化锌丁香酚水门汀的
7、描述,正确的是(分数:2.00)A.防龋效果好,可持续释放氟B.强度高,可作为复合树脂及银汞合金修复体下方的直接垫底材料C.粘结性强、溶解性低,可用于龋齿永久充填材料和正畸附件的永久性粘结D.与牙齿既有化学性结合又有机械性嵌合E.对牙髓具有安抚镇痛作用,可间接盖髓20.管间吻合是指(分数:2.00)A.相邻根管之间呈水平的交通支B.与根管近垂直的细小分支C.根管在根尖分叉的细小分支D.根管在根尖分成分散细小分支E.发自髓底至根分义处的管道21.正常 (分数:2.00)A.50B.60C.70D.80E.9022.临床检查见患者由牙尖交错位向右侧做接触滑动,在接近同名尖相对时右侧后牙均脱离接触。
8、此时重点检查的咬合干扰可能位于 A工作侧后牙的修复体或充填体 B工作侧尖牙 C非工作侧重度磨耗的后牙 D非工作侧早失磨牙的对 (分数:2.00)A.B.C.D.E.23.模型材料中,熟石膏的混水率是(分数:2.00)A.0.12B.0.22C.0.250.35D.0.40.5E.0.7 A.20%多聚甲醛糊 B.氧化锌丁香油糊 C.碘仿糊 D.30%多聚甲醛糊 E.氢氧化钙糊(分数:4.00)(1).用于直接盖髓的药剂是(分数:2.00)A.B.C.D.E.(2).用于根尖诱导形成术的药剂是(分数:2.00)A.B.C.D.E. A.牙源性角化囊肿 B.含牙囊肿 C.鼻唇囊肿 D.鼻腭管囊肿
9、E.鳃裂囊肿(分数:6.00)(1).囊壁中见子囊和蕾状上皮团的是(分数:2.00)A.B.C.D.E.(2).囊壁中见较粗大神经和血管的是(分数:2.00)A.B.C.D.E.(3).囊壁中见大量淋巴组织的是(分数:2.00)A.B.C.D.E. A.上颌第一前磨牙 B.上颌第二前磨牙 C.上颌第一磨牙 D.下颌第一前磨牙 E.下颌第二前磨牙(分数:6.00)(1).近中舌尖舌侧面有第五牙尖的牙是(分数:2.00)A.B.C.D.E.(2).近中邻面近颈部有凹陷的牙是(分数:2.00)A.B.C.D.E.(3).颊尖特高的牙是(分数:2.00)A.B.C.D.E. A.发自髓室底至根分叉处的
10、管道 B.相邻根管之间早水平的交通支 C.从根管呈垂直角度发出的细小分支 D.根管在根尖分散成细小分支 E.根管在根尖分出的细小分支(此时根管仍在)(分数:10.00)(1).管间吻合(分数:2.00)A.B.C.D.E.(2).根管侧支(分数:2.00)A.B.C.D.E.(3).根尖分歧(分数:2.00)A.B.C.D.E.(4).根尖分叉(分数:2.00)A.B.C.D.E.(5).副根管(分数:2.00)A.B.C.D.E. A.颈浅筋膜 B.颈深筋膜浅层 C.颈深筋膜中层 D.颈脏器筋膜 E.颈深筋膜深层(分数:4.00)(1).颈阔肌在(分数:2.00)A.B.C.D.E.(2).
11、包被颌下腺、胸锁乳突肌及斜方肌的是(分数:2.00)A.B.C.D.E. A.颈深上淋巴结及颌下淋巴结 B.颏下淋巴结 C.颌下淋巴结 D.肩胛舌骨肌淋巴结 E.双侧颈深上淋巴结(分数:4.00)(1).舌根淋巴管回流至(分数:2.00)A.B.C.D.E.(2).舌体侧缘淋巴管回流至(分数:2.00)A.B.C.D.E. A.疱疹性口炎 B.肉芽肿性唇炎 C.寻常性天疱疮 D.慢性盘状红斑狼疮 E.念珠菌病(分数:4.00)(1).含多核巨细胞的结节样炎症细胞聚集常见于(分数:2.00)A.B.C.D.E.(2).上皮萎缩棘层变薄、基底细胞液化变性的改变见于(分数:2.00)A.B.C.D.
12、E. A.乳杆菌 B.牙龈卟啉单胞菌 C.血链球菌 D.黏性放线菌 E.韦荣菌(分数:4.00)(1).具有强产酸性和耐酸性的是(分数:2.00)A.B.C.D.E.(2).可利用其他细菌产生有机酸作能源的是(分数:2.00)A.B.C.D.E. A.卡方检验 B.构成比 C.Kappa 值 D.显著性检验 E.可信区间(分数:6.00)(1).数据的统计分析用假设检验进行统计推断通常指的是(分数:2.00)A.B.C.D.E.(2).当样本均数呈正态分布或近似正态分布,可对总体均数作出范围估计是指(分数:2.00)A.B.C.D.E.(3).对龋病进行龋、失、补分类所应用的指标是(分数:2.
13、00)A.B.C.D.E.24.上颌第二前磨牙的应用解剖特征是(分数:2.00)A.作为修复基牙的可能性较大B.牙根多为扁形单根,且根尖弯曲成分叉C.萌出较早,龋患率较高D.根尖近上颌窦E.不出现畸形中央尖25.有关乳牙临床应注意的方面有(分数:2.00)A.发自髓室底至根分叉处的管道B.相邻根管之间早水平的交通支C.从根管呈垂直角度发出的细小分支D.根管在根尖分散成细小分支E.根管在根尖分出的细小分支(此时根管仍在)26.口腔上皮中的非角质形成细胞为(分数:2.00)A.基底细胞B.黑色素细胞C.郎格汉斯细胞D.颗粒细胞E.梅克尔细胞中级口腔主治医师口腔医学基础知识-14 答案解析(总分:1
14、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1.临床在行颞下颌关节手术时,需注意保护邻近下颌骨髁状突颈部后内方的动脉是(分数:2.00)A.舌动脉B.颈内动脉C.颌内动脉 D.颌外动脉E.甲状腺上动脉解析:解析 颌内动脉(上颌动脉)为颈外动脉的终末支之一,在下颌骨髁状突颈部的后内方发出。2.镜下可见透明小体的根尖病变是(分数:2.00)A.急性根尖周炎B.慢性根尖脓肿C.根尖肉芽肿D.根尖囊肿 E.硬化性骨炎解析:解析 根尖囊肿的囊壁衬里上皮内可见透明小体,为弓形线状或环状的均质状小体,嗜酸染色。3.牙周炎的主要病理变化为(分数:2.00)A.牙周袋形成和牙槽骨吸收 B.牙周袋形成和牙龈炎C.牙槽骨吸收
15、和牙松动D.牙周溢脓和牙松动E.龈袋形成和牙槽骨吸收解析:解析 牙周炎的主要病理变化为牙周袋形成和牙槽骨吸收。4.在上皮棘层或基底层,个别或一群细胞发生角化称为(分数:2.00)A.过度角化B.角化不良 C.不全角化D.过度正角化E.角化棘皮瘤解析:解析 角化不良(dyskeratosis)也称错角化,是指在上皮的棘层或基底层出现个别或成群的细胞角化。5.上皮基底层液化变性、固有层见密集的淋巴细胞浸润带常见于(分数:2.00)A.扁平苔藓 B.白斑C.慢性盘状红斑狼疮D.口腔黏膜下纤维化E.天疱疮解析:解析 扁平苔藓镜下所见:在黏膜的白色条纹处,上皮有不全角化层;在黏膜发红区则无上皮角化。棘层
16、增生者较多,也可见棘层萎缩。上皮钉突不规则延长,少数钉突尖端变成锯齿状。基底细胞层液化变性,因此基底细胞排列紊乱,基底膜界限不清,液化明显者可出现上皮下疱。固有层见淋巴细胞浸润带,浸润范围一般不达到黏膜下层。在上皮的棘层、基底层或固有层可见胶样小体(colloid body)或称Civatte 小体,呈圆形或卵圆形,平均直径为 10m,为均质嗜酸性,PAS 染色阳性。其来源可能是变性的上皮细胞。6.甲醛、间苯二酚、催化剂按比例混合、搅拌后,立即出现混合液色泽加深,变稠的放热反应,形成的酚醛树脂,此反应是(分数:2.00)A.置换反应B.聚合反应 C.水解反应D.加成反应E.取代反应解析:解析
17、酚醛树脂,即以甲醛和间苯二酚为主要成分的酚醛树脂。已有研究证明,液态的酚醛树脂可以在常温下聚合,可塑化成活组织、坏死组织和组织液。聚合前渗透和抑菌作用较强,且有较强的黏膜刺激性;聚合后仍有抑菌作用,细胞毒性明显降低,不具有致突变性和致癌性。聚合后的 FR 酚醛树脂在密闭的根管中不发生体积改变。7.生物矿化的定义是(分数:2.00)A.无机离子通过反应形成矿化组织B.无机离子与有机基质结合C.磷灰石晶体与非晶体化磷酸盐形成难溶性盐D.钙磷等无机离子在生物调控下通过化学反应形成难溶性盐,并与有机基质结合形成矿化织 E.无机离子与有机基质结合并形成难溶性盐解析:解析 生物矿化是钙磷等无机离子在生物调
18、控下通过化学反应形成难溶性盐,并与有机基质结合形成矿化质。8.控制下颌运动的因素中可在口腔临床直接加以改变的是(分数:2.00)A.左侧颞下颌关节B.右侧颞下颌关节C.咬合接触 D.中枢神经系统E.有关的肌肉解析:解析 控制下颌运动的因素有四个,可分成两大类:解剖性控制因素和生理性控制因素。解剖性控制因素是指双侧颞下颌关节和咬合接触关系。生理性控制因素是指神经肌肉结构。可在口腔临床直接加以改变的是咬合接触。9.以下咬合因素中与颞下颌关节的相关程度较低者是 A牙尖交错位的稳定性 B上下第一恒磨牙为中性 (分数:2.00)A.B. C.D.E.解析:10.替牙期牙尖错 的特征有 A纵 曲线和横曲线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医学类 职业资格 中级 口腔 主治医师 口腔医学 基础知识 14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