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类职业资格】中级临床医学检验主管技师专业实践能力-1-1及答案解析.doc
《【医学类职业资格】中级临床医学检验主管技师专业实践能力-1-1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类职业资格】中级临床医学检验主管技师专业实践能力-1-1及答案解析.doc(3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中级临床医学检验主管技师专业实践能力-1-1 及答案解析(总分:50.00,做题时间:90 分钟)1.革兰染色结果判断:革兰阳性菌体染成 A红色 B紫色 C蓝色 D黄色 E白色(分数:1.00)A.B.C.D.E.2.血液、骨髓标本中检出革兰阴性杆菌,首先应考虑排除 A大肠埃希菌 B变形杆菌 C铜绿假单胞菌 D沙门菌 E霍乱弧菌(分数:1.00)A.B.C.D.E.3.属于型超敏反应的疾病是 A肾小球肾炎 B风湿病 C过敏性休克 D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E接触性皮炎(分数:1.00)A.B.C.D.E.4.原发性纤溶亢进症的诊断标准的是 AD-二聚体阳性 B无明显的出血表现 C实验室检查 Fg1.
2、5g/L DF 1+2、TAT、FPA 明显升高 EFDP 降低(分数:1.00)A.B.C.D.E.5.可在 4生长进行冷增菌的是 A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 B不动杆菌 C金黄色葡萄球菌 D肺炎链球菌 E流感嗜血杆菌(分数:1.00)A.B.C.D.E.6.培养基的 pH过低可扩大下列哪种药物的抑菌圈 A米诺环素 B庆大霉素 C红霉素 D诺氟沙星 E头孢菌素(分数:1.00)A.B.C.D.E.7.急性白血病经治疗后达到完全缓解的最主要标准为 A外周血中血红蛋白100g/L B外周血中血小板10010 9/L C外周血无幼稚细胞 D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绝对值1.510 9/L E骨髓原始及早幼(幼稚
3、)细胞5%(分数:1.00)A.B.C.D.E.8.显微镜凝集试验常用于检测哪种病原体感染时的血清抗体 A解脲脲原体 B肺炎衣原体 C普氏立克次体 D钩端螺旋体 E衣氏放线菌(分数:1.00)A.B.C.D.E.9.下列细菌既为尿路感染最常见的病原菌,又可产 ESBL的是 A阴沟肠杆菌科 B肺炎克雷伯菌 C大肠埃希菌 D铜绿假单胞菌 E葡萄球菌(分数:1.00)A.B.C.D.E.10.自动分析仪实验数据收集窗时间的设定正确的是 A根据高、中、低浓度标准液反应速度时间曲线加以确定 B越长越准确 C越短越准确 D终点法一般为 1719 秒 E速率法一般为 35 秒(分数:1.00)A.B.C.D
4、.E.11.下列哪种模式 HBV血清学标志物提示血液传染性高 AHBsAg(+);抗 HBs(-);抗 HBc(+);HBeAg(+);抗 HBe(-) BHBsAg(+);抗 HBs(-);抗 HBc(+);HBeAg(-);抗 HBe(+) CHBsAg(-);抗 HBs(+);抗 HBc(+);HBeAg(-);抗 HBe(+) DHBsAg(-);抗 HBs(+);抗 HBc(+);HBeAg(-);抗 HBe(-) EHBsAg(-);抗 HBs(-);抗 HBc(+);HBeAg(-);抗 HBe(-)(分数:1.00)A.B.C.D.E.12.血浆 PT时间延长,加入储存血浆、硫
5、酸钡吸附血浆可以纠正,加入储存血清不能纠正,可能缺乏的凝血因子是 A因子 B因子 C因子 D因子 E因子(分数:1.00)A.B.C.D.E.13.NAP增高的疾病不包括 A类白血病反应 B再生障碍性贫血 C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 D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E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分数:1.00)A.B.C.D.E.14.采用微量淋巴细胞毒试验对 HLA进行血清学分型,如果定型血清为抗 HLA-DR或 HLA-阅,则该血清通常应用何种细胞吸附去除抗 HLA-类抗原分子的抗体 A红细胞 BB 细胞 CT 细胞 D血小板 E中性粒细胞(分数:1.00)A.B.C.D.E.15.甲基红试验中培养基的 pH需
6、降至多少,指示剂才指示阳性结果 A2.5 B4.5 C5 D6.5 E7.4(分数:1.00)A.B.C.D.E.16.使用 Miller窥盘法进行网织红细胞计数,如计数 10个视野小方格中的红细胞总数为 115个,同时计数的大方格中的网织红细胞总数为 19个,则网织红细胞数量应报告为 A0.020 B0.018 C0.016 D0.014 E0.012(分数:1.00)A.B.C.D.E.17.细菌中最小者可用于检查滤菌器效果的是 A大肠埃希菌 B金黄色葡萄球菌 C蜡样芽胞杆菌 D草绿色链球菌 E黏质沙雷菌(分数:1.00)A.B.C.D.E.18.甲型肝炎病程中传染性最强的阶段是 A潜伏期
7、 B黄疸前期 C黄疸期 D恢复期 E慢性期(分数:1.00)A.B.C.D.E.19.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反映的是 A血细胞比容 B红细胞数 C红细胞体积的差异性 D血红蛋白量 E血红蛋白浓度(分数:1.00)A.B.C.D.E.20.目前用于筛查患者血清中的 ANA,最佳方法是 AELISA B免疫印迹法 C间接免疫荧光法 D对流免疫电泳法 E单向免疫扩散试验(分数:1.00)A.B.C.D.E.21.STGT试验延长,用硫酸钡吸附血浆不能纠正,用正常血浆及正常血清均能纠正,提示 A因子缺乏 B因子缺乏 C因子缺乏 D因子缺乏 E血循环中存在抗凝物质(分数:1.00)A.B.C.D.E.
8、22.粗提血清 r-球蛋白的最简便方法是 A超速离心 B硫酸铵盐析法 C亲和层析 D离子交换层析 E超声破碎法(分数:1.00)A.B.C.D.E.23.核周型抗中性粒胞浆抗体的主要靶抗原是 A蛋白酶 3 B乳铁蛋白 C髓过氧化物酶 D人类白细胞弹性蛋白酶 E组织蛋白酶 G(分数:1.00)A.B.C.D.E.24.患儿,6 岁。发热、咳嗽 1天,查体:体温 T37.5,血常规示:白细胞 7.0109/L,ESR 15mm/h,胸部 X线检查发现一侧肺部有散在阴影,怀疑为衣原体肺炎,进一步确诊的最佳方案是 A细胞培养分离衣原体 B鸡胚接种分离肺炎衣原体 CELISA 检查肺炎衣原体特异性抗体
9、DPCR 检查肺炎衣原体特异性核酸 EPCR 检查肺炎衣原体特异性核酸和 ELISA检查肺炎衣原体特异性抗体(分数:1.00)A.B.C.D.E.25.患者女性,16 岁。因摔伤后髋部肿痛血肿来就诊,患者哥哥也有类似出血病史。BT 正常,APTT 80s,PT(一期法)13s。STGT 及纠正试验结果:患者硫酸钡吸附血浆加正常人血清,能纠正;正常人硫酸钡吸附血浆加患者血清,能纠正。最可能的诊断是 A先天性凝血酶原缺乏症 B先天性纤维蛋白原缺乏症 C血友病甲 D血友病乙 E先天性因子缺乏症(分数:1.00)A.B.C.D.E.26.关于 K-B纸片扩散法操作的描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各纸片中心
10、距离不小于 24mm B纸片距平板内缘不应大于 15mm C直径 90mm的平皿可贴 6张纸片 D纸片贴牢后避免移动 E35培养 1618h 后阅读结果(分数:1.00)A.B.C.D.E.27.没有被 ICSH列入血液分析仪性能评价内容的指标是 A互染率 B可比性 C准确度 D灵敏度 E精密度(分数:1.00)A.B.C.D.E.28.诊断多毛细胞白血病的主要依据是 A临床有贫血、脾肿大及反复感染 B全血细胞减少及单核细胞减少 C外周血和(或)骨髓中存在典型毛细胞,ACP 染色阳性,且不左旋(L)酒石酸抑制 D免疫表型检查 SmIg阳性 ECD19、CD20、CD22 阴性,CD21 阳性(
11、分数:1.00)A.B.C.D.E.29.阴道鳞状上皮细胞核出现中度增大,不透明毛玻璃样外观,有时可见多核巨细胞,细胞核中心出现大的嗜酸性包涵体,包涵体周围有亮晕,可能是下列哪种微生物感染 A人巨细胞病毒 B人乳头瘤病毒 CE-B 病毒 D单纯疱疹病毒 E柯萨奇病毒(分数:1.00)A.B.C.D.E.30.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 ANA抗体,以 HEp-2细胞为基质,以 FITC标记鼠抗人 IgG抗体为标记抗体,如果 ANA抗体阳性,形成的复合物为 AANA-细胞核组分, BANA-FITC C细胞核组分-标记抗体 D细胞核组分-ANA-标记抗体 EANA-标记抗体(分数:1.00)A.B.
12、C.D.E.31.为防止小鼠骨髓瘤细胞株返祖,应在培养基中定期加入下列何种物质 A8-氮鸟嘌呤 B胸腺嘧啶核苷 C氨基蝶呤 D次黄嘌呤 E鸟嘌呤(分数:1.00)A.B.C.D.E.32.淋巴细胞交叉配合试验的目的主要是检测 A受者血清中有无抗供者淋巴细胞的抗体 B供者血清中有无抗受者淋巴细胞的抗体 C受者淋巴细胞 HLA-DR抗原 D供者淋巴细胞 HLA-DR抗原 E供者淋巴细胞 HLA-DP抗原(分数:1.00)A.B.C.D.E.33.患者男性,69 岁。咳嗽、咳痰,带血丝,既往有“抽烟”史 30余年,约 20支/日。痰液脱落细胞检查:细胞呈细长形;含有一个深染而细长的胞核,核染色质粗糙
13、,居中,无核仁;胞质含角质,染鲜红色,提示为 A大细胞未分化癌 B蝌蚪形癌细胞 C纤维形癌细胞 D非角化型鳞癌 E腺癌(分数:1.00)A.B.C.D.E.34.发光物吖啶酯标记的化学发光反应体系应在何种环境中进行 A中性 B酸性 C碱性 D酸性或中性 E碱性或中性(分数:1.00)A.B.C.D.E.35.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积分突然升至 200分,可能发生的变化是 A急变为红白血病 B急变为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C急变为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 D合并严重化脓感染 E急变为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分数:1.00)A.B.C.D.E.36.散射比浊分析中,其检测过程应保持 A抗原过量
14、B复合物过量 C抗体过量 D抗原抗体量相等 E抗原抗体量按一定比例(分数:1.00)A.B.C.D.E.37.下列关于冷凝集素综合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A抗体主要为 IgM B04凝集反应最强 C慢性型以血管外溶血为主 D溶血不需补体参与 E多见于女性(分数:1.00)A.B.C.D.E.38.在血涂片镜检时发现嗜多色性红细胞增多表示骨髓造血功能 A旺盛 B正常 C低下 D重度低下 E衰竭(分数:1.00)A.B.C.D.E.39.用于制备免疫原的组织和细胞要求 A经 80处理 10分钟杀菌 B新鲜或-40保存 C甲醛处理 5分钟 D蒸馏水浸泡数次 E洗洁精清洗干净(分数:1.00)A.B.C.
15、D.E.40.在补体参与的溶血试验中,应使用 A一个单位的溶血素 B两个单位的溶血素 C三个单位的溶血素 D四个单位的溶血素 E五个单位的溶血素(分数:1.00)A.B.C.D.E.41.患者女性,35 岁。因皮肤瘀斑半个月前、头痛 1个月前来就诊。体检:贫血貌,全身可见散在大小不等瘀斑,以四肢为主,胸骨下段压痛,肝脾肋下未及。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示三系细胞减少;骨髓象示:骨髓增生活跃,其中原始粒细胞占非红系细胞 60%,其余各阶段粒细胞占 30%,单核细胞占 8%,红系增生明显减低,巨核细胞数减少。根据以上描述,此患者最有可能是 A急性髓系白血病 M1 B急性髓系白血病 M2 C急性淋巴细胞白
16、血病 D多毛细胞白血病 E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分数:1.00)A.B.C.D.E.42.缓冲液 pH值改变对电泳的影响主要表现为 A偏离等电点越远蛋白质,带电愈多,电泳速度愈快 B缓冲液 pH越大所有蛋白质电泳速度越快 C缓冲液 pH值改变使介质两端电压改变 D缓冲液 pH越小所有蛋白质电泳速度越快 E缓冲液 pH值改变蛋白质的等电点(分数:1.00)A.B.C.D.E.43.某实验室血糖参加室间质评活动,其测定结果为 5.15mmol/L,靶值为 5.0mmol/L,其评价范围为靶值10%。参加室间质量评价血糖的偏倚为 A10% B1% C2% D5% E3%(分数:1.00)A.B.C.D.
17、E.44.患者血清与 A型、B 型红细胞均产生凝集,与 O型红细胞不产生凝集,根据 ABO血型系统的独特性质判断该患者红细胞上的抗原情况 A存在 A抗原 B存在 B抗原 C存在 H抗原 D存在 A抗原和 B抗原 E存在 AB抗原(分数:1.00)A.B.C.D.E.45.制备好的 M-H琼脂可置于 4冰箱保存多长时间 A5 天 B6 天 C14 天 D7 天 E30 天(分数:1.00)A.B.C.D.E.46.艾滋病的特征性免疫学异常是 A选择性 T细胞缺乏,CD4/CD8 比值下降 B迟发型皮肤超敏反应减弱或丧失 C血清 IgG升高 D血清 IgG下降 E补体降低(分数:1.00)A.B.
18、C.D.E.47.偶尔可导致 EIA检测 HBV血清学标志物假阳性的是 A脂血 BEDTA 抗凝 C枸橼酸钠抗凝 D肝素化 E轻度溶血(分数:1.00)A.B.C.D.E.48.杂交瘤细胞株常用的保存方法是 A4冰箱保存 B37保存 C-20保存 D液氮(-196)保存 E冰冻干燥保存(分数:1.00)A.B.C.D.E.49.临床上诊断为骨髓瘤,但免疫电泳中无异常发现,这可能是 A淀粉样变性 B非分泌型骨髓瘤 C分泌型骨髓瘤 D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 E类白血病反应(分数:1.00)A.B.C.D.E.50.患者男性,28 岁。因腿疼 3个月,皮肤瘀斑 1个月前来就诊。体检:贫血貌,全身可见散在
19、大小不等瘀斑,以四肢为主,胸骨下段压痛,肝脾肋下未及,胫骨压痛明显。实验室检查:WBC46.2109/L,RBC2.8510 12/L,PLT 5510 9/L;外周血涂片中小圆细胞90%,其形态类似淋巴细胞,染色偏蓝。PO3%阳性,PAS 阳性,呈均匀红色,NAP 积分为零。此患者最有可能是 A急性髓系白血病 M1 B急性髓系白血病 M2 C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D多毛细胞白血病 E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分数:1.00)A.B.C.D.E.中级临床医学检验主管技师专业实践能力-1-1 答案解析(总分:50.00,做题时间:90 分钟)1.革兰染色结果判断:革兰阳性菌体染成 A红色 B紫色 C蓝色
20、D黄色 E白色(分数:1.00)A.B. C.D.E.解析:解析 革兰染色是细菌学中很重要的鉴别染色法,因为通过此法染色,可将细菌鉴别为革兰阳性菌(G +)和革兰阴性菌(G -)两大类。前者菌体为紫色,后者为红色。2.血液、骨髓标本中检出革兰阴性杆菌,首先应考虑排除 A大肠埃希菌 B变形杆菌 C铜绿假单胞菌 D沙门菌 E霍乱弧菌(分数:1.00)A.B.C.D. E.解析:解析 本题要点沙门菌致病机制,伤寒沙门菌经口入肠道黏膜组织,被吞噬细胞吞噬后经淋巴管入淋巴结,大量繁殖后经胸导管入血引起首次菌血症,其后随血流播散进入肝脾骨髓等实质器官,继续大量繁殖,再次入血引起二次菌血症;此外,猪霍乱沙门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医学类 职业资格 中级 临床医学 检验 主管 技师 专业 实践 能力 11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