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江苏省宿迁市初中毕业暨升学考试政治·历史试卷.pdf
《2010年江苏省宿迁市初中毕业暨升学考试政治·历史试卷.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0年江苏省宿迁市初中毕业暨升学考试政治·历史试卷.pdf(1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江苏省宿迁市2010 年初中毕业暨升学考试 政治历史 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第 133 题)和第卷(非选择题,第 3440 题)两部分。第 卷1 至4 页,第卷5至8 页。满分110 分(政治50分,历史60分) 。考试时间100 分钟。闭卷 考试。 第卷(选择题,共 48分) 第卷共33题,其中第118 题为政治部分,每小题1 分;第1933 题为历史部分,每小题 2 分。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2010 年 1 月 11 日,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_ _和_ 两位 院士获得 2009 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 A叶笃正 吴孟超 B谷超豪 孙家栋
2、 C王忠诚 徐光宪 D闵恩泽 吴征镒 22009 年12 月7 日,联合国 大会在丹麦哥本哈根开幕。本次会议主要讨论京都议定书 第一承诺期到期后的温室气体减排工作。 A经济发展 B绿色环保 C金融危机 D气候变化 3今年我市各校都不定期举行地震逃生演练活动。小明同学对此不以为然:又没发生地震,用得 着那样练吗?他的看法 A错误,因为这种演练有助于增强珍爱生命的意识 B正确,因为人的生命独特性突出表现在与众不同 C错误,因为这种演练是实现生命价值的唯一途径 D正确,因为参加演练活动一定会使学习成绩下降 4 “有什么比石头更硬?有什么比水更软?坚持不懈,水滴石穿。 ”这句谚语告诉我们培养和锻炼 意
3、志要 A独立行事,拒绝外援 B顺其自然,听天由命 C固执己见,我行我素 D持之以恒,善始善终 5当你遭遇不法侵犯时,你认为下列做法不可取 的是 A稳住歹徒,巧妙周旋 B不顾一切,以死相拼 C拨打“110” ,求助警方 D讲究智斗,减免损伤 6从2009年 12 月到 2010年 5 月底,全国“扫黄打非”办在全国范围内联合开展了整治互联网和 手机媒体淫秽色情及低俗信息专项行动。这一举措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 A家庭保护 B 学校保护 C社会保护 D 司法保护 7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确保权利的实现。这表明权利和义务具有 答题注意事项 1答案全部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2.
4、答选择题时使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号的选项字母涂满、涂黑。如需修改, 要用绘图橡皮轻擦干净再选涂其他选项。 3. 答非选择题使用0.5mm 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对应题号的答题区域书写答案。注 意不要答错位置,也不要超界。 4. 本试卷为政史合卷,请注意分配答题时间。 A一致性 B 平等性 C矛盾性 D 双重性 8有人说:“沟通是一座桥,渡你淌过疑水;沟通是一溪水,帮你浇熄怒火。”这表明沟通可以 A避免分歧,消除差异 B加深理解,化解矛盾 C宽容自己,苛求他人 D彼此信任,事事忍耐 9俗话说:“半大小子,气死老子。”许多家长报怨说,孩子进入初中后特别不听话,叫他向东 他偏向西,不让他干他
5、非要干。孩子的这种心理属于 A从众心理 B 逆反心理 C攀比心理 D 自卑心理 10温家宝总理在今年两会后答记者问时指出,“公平正义比太阳还要有光辉”。这是因为公平正 义是 社会稳定和发展的需要 人类追求的唯一目标 我国现阶段的根本任务 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A B C D 112009 年 7 月 16 日,教育部、国家民委印发的全国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工作部署视频会议纪 要指出,我国将把民族团结教育纳入小学阶段考查和中、高考及中职毕业考试范围。这一举 措有利于 增强学生民族团结的意识 建立民族平等、共同繁荣的新型民族关系 提升各民族的 凝聚力和向心力 实现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A B C
6、 D 12右边漫画中,谷歌公司侵犯了权利人的 A智力成果权 B生命健康权 C人生自由权 D人格尊严权 132009 年度“感动中国人物”李灵,走街串巷收 购旧书,用汗水载回孩子们的“精神食粮”; 她挑着孩子们沉甸甸的梦想,欠债办起了希望小 学她被网友称为“80后最美乡村女校长”。李灵的“美”集中体现在 A团结与合作 B开拓与创新 C 责任与奉献 D爱国与守法 14 “一根筷子轻轻被折断,十双筷子牢牢抱成团。 ”这句歌词告诉我们要 A加强个人修养 B坚持集体主义 C积极奉献社会 D培育文明风尚 15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下列能体现这一核心的说法有 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位卑
7、未敢忘忧国 苟利国家,不求富贵 A B C D 2010年 3月14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作出了关于修改选举法的决 定,我国将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据此回答 1617题 16材料表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 A权力机关 B行政机关 C审判机关 D检察机关 17全国人大的这一决定有利于进一步保障公民的 A监督权 B建议权 C政治自由 D选举权与被选举权 18下表反映了我市张强一家出行方式的变化 1980年 1990年 2000年 2010年 步行 骑自行车 骑摩托车 乘小轿车 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有 我市经济的发展我市居民收入的增加 全面小康的实现 改革开放政策的
8、实行 A B C D 19. “知足常乐”源于古代“无为而治”思想,提出这一思想的学派是 A儒家 B法家 C道家 D墨家 20.“北通涿郡(北京)之渔商,南运江都(扬州)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 ”是对古代哪一水利工 程历史作用的评价 A. 郑国渠 B. 白渠 C. 大运河 D. 都江堰 21在某朝代的疆域示意图中,我们宿迁地区位于“河南江北行省” 。这一朝代是 A. 秦朝 B. 汉朝 C. 唐朝 D. 元朝 22一学习小组开展以“明清时期反抗外来侵略”为主题的历史探究活动,其收集的资料中不恰当 的是 A戚继光抗倭 B岳飞抗金 C郑成功收复台湾 D雅克萨之战 23. 上海开始融入世界是在近代哪一
9、条约之后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24张謇是近代著名民族企业家,其创建的大生纱厂是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一个缩影。你认为 大生纱厂经营“最景气”时期是在 A. 甲午战争后 B. “一战”期间 C. 抗日战争时期 D. 解放战争时期 25 “重走长征路”摄制组想拍摄长征途中具有生死攸关意义的会议场景,他们应到 A瑞金 B遵义 C南昌 D井冈山 26在央视“非常 6+1”知识竞答中,一选手对屏幕提示(如下)所反映的历史事件难以决断。若 给你打求助电话,你应该选择 A平型关大捷 B台儿庄战役 C百团大战 D淞沪会战 27右图反映了 1978 年以来我国农民家庭人均收入
10、 的变化情况。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土地改革的完成 B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开展 C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掀起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28古印度是世界文明发源地之一,其文明成就突出表现在 A形成种姓制度 B 制定汉谟拉比法典 C建造金字塔 D 实行民主政治 29“公元1500 年前后的地理大发现,拉开了不同国家相互对话和相互竞争的历史大幕。 ”对文中 的“地理大发现”作出重大贡献的是 A张骞 B玄奘 C郑和 D哥伦布 30下列哪一文献奠定了君主立宪政体的理论和法律基础 A 人权宣言 B 权利法案 C 独立宣言 D 1787 年宪法 31以“解放”农民为突破口,使国家逐步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11、的重大改革是 A俄国1861 年改革 B中国戊戌变法 彭德怀 1940年、华北 粉碎日军“囚笼政策” C日本明治维新 D美国废除黑人奴隶制 32为资本主义进行体制性自我调整、实施国家干预经济提供宝贵经验的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罗斯福新政 D法西斯专政 3320 世纪 80 年代末 90 年代初以来世界政治格局表现为 A同盟国和协约国的对峙 B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C雅尔塔体制 D多极化趋势发展 第卷(非选择题,共62 分) 第卷共7题,第3436 题为政治部分,计32 分;第3740题为历史部分,计30 分。 34 (本题10 分)生活中,我们常会发现如下现象: 镜头一:有些同
12、学经常在校门口附近 的小摊上购买到劣质食品。 镜头二:少数同学象右边漫画中同学 那样,穿着追求“名牌” 。 镜头三:一些同学常使用发泡塑料餐 盒、一次性塑料袋盛装食品。 “嘿,我穿的名牌 ! ”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镜头一中的学生作为消费者 权被侵犯。 (2 分) (2)镜头二中少数同学的消费行为与我们所提倡的 精神不相符合。 (2 分)发扬 这种精神我们应该 在学习上: ; (1 分) 在生活上: 。 (1 分) (3)你对镜头三中这些同学的做法赞同吗?为什么?(4 分) 35 (本题10分)孔子是我国春秋末期一位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集中体 现在论语一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0 江苏省 宿迁市 初中 毕业 升学考试 政治 183 历史 试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