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类职业资格】临床三基训练医技免疫检验及答案解析.doc
《【医学类职业资格】临床三基训练医技免疫检验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类职业资格】临床三基训练医技免疫检验及答案解析.doc(5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临床三基训练医技免疫检验及答案解析(总分:230.00,做题时间:600 分钟)一、(一)选择题(总题数:107,分数:107.00)1.以下属于中枢免疫器官的是(分数:1.00)A.胸腺B.淋巴结C.脾脏D.扁桃体E.肝脏2.在胸腺发育成熟的细胞是(分数:1.00)A.B 细胞B.T 细胞C.NK 细胞D.树突状细胞E.单核细胞3.以下不属于免疫分子的是(分数:1.00)A.IgGB.C3C.HLAD.CRPE.IL-24.以下细胞中具有抗原递呈功能的细胞是(分数:1.00)A.B 细胞B.T 细胞C.NK 细胞D.红细胞E.中性粒细跑5.接受抗原刺激后活化、增殖分化为浆细胞的淋巴细胞为(分
2、数:1.00)A.单核细胞B.T 抑制细胞C.NK 杀伤细胞D.B 细胞E.树突状细胞6.免疫系统的组成是(分数:1.00)A.中枢免疫器官、外周免疫器官B.免疫细胞、免疫分子C.中枢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分子D.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分子E.免疫器官、免疫细胞7.无需抗原刺激,可非特异直接杀伤肿瘤细胞的是(分数:1.00)A.NK 细胞B.T 细胞C.B 细胞D.辅助性 T 细胞E.杀伤性 T 细胞8.沉淀反应中抗体过量的现象称为(分数:1.00)A.带现象B.后带C.前带D.等价带E.钩状现象9.抗原抗体反应形成明显沉淀物的最佳条件为(分数:1.00)A.抗体略多于抗原B.抗原显著多于
3、抗体C.抗原抗体比例合适D.抗原略多于抗体E.抗体显著多于抗原10.抗原抗体结合力中作用最强的是(分数:1.00)A.静电引力B.范德华引力C.氢键结合力D.疏水作用力E.分子间结合力11.抗原抗体结合力中作用最具有特异性的是(分数:1.00)A.静电引力B.范德华引力C.氢键结合力D.疏水作用力E.分子间结合力12.以下抗原抗体反应的特点,正确的说法是(分数:1.00)A.由抗原表位与抗体重链恒定区空间构型的互补性决定特异性B.天然抗原分子只有一个表位C.抗原和抗体结合形成的复合物是不可逆的D.抗原过剩时出现前带现象E.解离后的抗原或抗体仍然保持游离抗原、抗体的生物活性13.抗原抗体反应的特
4、异性是由以下哪项决定的(分数:1.00)A.两者分子功能的相近性B.两者之间空间构型的互补性C.两者分子的电子云吸引力D.两者分子大小的相近性E.两者结构的相似性14.在抗原抗体反应中,通常用作抗原抗体稀释液的是(分数:1.00)A.070NaCl 溶液B.060NaCl 溶液C.075NaCl 溶液D.085NaCl 溶液E.095NaCl 溶液15.抗原抗体反应的最适温度是(分数:1.00)A.4B.30C.33D.37E.2016.杂交瘤细胞含有(分数:1.00)A.两亲本细胞各一半染色体B.两亲本细胞全部染色体C.2 倍体 DNAD.3 倍体 DNAE.亲代某些特性基因17.以下可用于
5、杂交瘤细胞融合的试剂是(分数:1.00)A.次黄嘌呤B.胸腺嘧啶核苷C.叶酸D.聚乙二醇E.甲氨蝶呤18.有关单克隆抗体的优点正确的是(分数:1.00)A.杂交瘤不会发生基因突变B.反应强度较多克隆抗体强C.发生交叉反应机会少D.易与抗原发生沉淀反应E.对细胞的凝集作用较多克隆抗体强19.肥达试验属于(分数:1.00)A.直接凝集反应B.正向间接凝集反应C.反向间接凝集反应D.间接凝集抑制反应E.协同凝集反应20.检测抗红细胞不完全抗体的方法是(分数:1.00)A.交叉配血试验B.间接血凝试验C.乳胶凝集试验D.抗球蛋白试验E.明胶凝集试验21.间接 Coombs 试验是检测(分数:1.00)
6、A.血清中游离的不完全抗体B.抗溶血素 OC.类风湿因子D.抗红细胞上血型抗原E.抗红细胞表面结合抗体22.直接 Coombs 试验是检测(分数:1.00)A.血清中游离的不完全抗体B.抗溶血素 OC.类风湿因子D.抗血型抗体E.抗红细胞表面结合抗体23.关于不完全抗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分数:1.00)A.多为 IgG 类抗体B.与抗原结合并出现凝集C.与抗原结合不牢固D.常为 IgM 类抗体E.分子量大24.关于凝集反应,说法正确的是(分数:1.00)A.IgM 类抗体的作用比 IgG 类抗体要强B.IgM 类抗体常出现不完全反应C.IgG 类抗体不易出现不完全反应D.反应的发生可分为四个
7、阶段E.不出现肉眼可见的凝集现象25.免疫比浊法的基本原则是(分数:1.00)A.保持抗原过量B.保持抗体过量C.抗原抗体达到最适比D.反应溶液 PH 为 6585E.应用 H 型抗体26.可用来进行定量测定的试验是(分数:1.00)A.单向扩散试验B.双向扩散试验C.免疫电泳D.对流免疫电泳E.抗人球蛋白试验27.双向扩散试验中当抗体含量大时(分数:1.00)A.沉淀线靠近抗原孔B.沉淀线靠近抗体孔C.不出现沉淀线D.出现多条沉淀线E.沉淀线弯向抗体28.单向扩散试验出现双环的沉淀线是因为(分数:1.00)A.抗体相对过剩B.抗原相对过剩C.抗体为多克隆抗体D.抗原为多态性抗原E.存在不同扩
8、散率但抗原性相同的两个组分29.双向扩散试验中沉淀环弯向抗原一方是因为(分数:1.00)A.抗原分子量大B.抗体分子量大C.抗原抗体分子大致相等D.抗原含量较大E.抗体含量较大30.沉淀反应中的钩状效应是因为(分数:1.00)A.免疫复合物的形成和解离相等B.形成的免疫复合物分子大C.抗体过量D.抗原过量E.pH 浓度过低31.对流免疫电泳过程中,如果沉淀线出现在抗原和抗体之间且靠近抗原孔可以说明(分数:1.00)A.抗原强阳性B.抗原弱阳性C.抗原阴性D.抗体浓度低于抗原E.以上都不是32.鉴定多发性骨髓瘤最常用的免疫电泳技术是(分数:1.00)A.对流免疫电泳B.火箭免疫电泳C.免疫电泳D
9、.免疫固定电泳E.交叉免疫电泳33.荧光素标记抗体时,荧光素与抗体间的结合通过(分数:1.00)A.共价键B.氢键C.离子键D.范德华力E.静电引力34.荧光抗体染色法中,一种荧光抗抗体可检测多种抗原或抗体的方法属于(分数:1.00)A.直接法B.间接法C.补体结合法D.双标记法E.以上都不对35.直接荧光抗体染色法与间接法相比,优点为(分数:1.00)A.特异性强B.敏感性高C.检测不同的抗原,只需制备一种荧光抗体D.可用于抗原的定位检测E.可用于抗原定性检测36.关于酶免疫技术的特点,正确的是(分数:1.00)A.酶标记物催化抗原反应,使其结果放大,提高了检测的灵敏度B.酶只能标记抗体,不
10、能标记抗原C.酶标记抗体后保留了酶对底物的催化活性D.酶催化底物显色,伎酶标记免疫反应结果得以放大E.酶标记抗体后改变抗体的免疫学活性37.ELISA 双抗体夹心法是(分数:1.00)A.属于竞争结合测定B.酶标记特异性抗原用于抗体的检测C.先将待测抗原包被于固相载体上D.适用于检测大分子蛋白质抗原E.能用于半抗原物质的测定38.捕获法主要用于何种物质的测定(分数:1.00)A.IgGB.IgAC.IgMD.IgDE.IgE39.下列何种方法适用于单个抗原决定簇的小分子抗原检测(分数:1.00)A.ELISA 双抗体夹心法B.ELISA 竞争法C.ELISA 双抗原夹心法D.ELISA 捕获法
11、E.ELISA 间接法40.下列何种方法检测抗原最易出现钩状效应(分数:1.00)A.ELISA 双抗体夹心法一步法B.ELISA 竞争法C.ELISA 双抗原夹心法D.ELISA 捕获法E.ELISA 间接法41.关于 ELISA 竞争法,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分数:1.00)A.只能用于检测抗原B.被测物与酶标记物的免疫活性各不相同C.样品中抗原的浓度与酶活性呈正比D.反应体系中,固相抗体和酶标抗原是固定限量E.临床上常用于人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检测42.ELISA 间接法是用(分数:1.00)A.酶标记抗原检测抗体B.酶标记抗抗体检测抗体C.酶标记抗抗体检测抗原D.酶标记抗体用于检测抗原E.抗体
12、包被固相载体43.下列何种方法用一种标记物可检测多种被测物(分数:1.00)A.ELISA 双抗体夹心法B.ELISA 竞争法C.ELISA 间接法D.ELISA 捕获法E.ELISA 双抗原夹心法44.大多数化学发光反应属于哪类反应(分数:1.00)A.水解反应B.分解反应C.氧化还原反应D.中和反应E.置换反应45.电化学发光反应的发光剂是(分数:1.00)A.鲁米诺B.AMPPDC.吖啶酯D.三丙胺E.三联吡啶钌46.作为电化学发光反应的电子供体是(分数:1.00)A.吖啶酯B.碱性磷酸C.鲁米诺D.三丙胺E.三联吡啶钌47.化学发光反应的首要条件是(分数:1.00)A.反应必须提供足够
13、的电能B.反应必须提供足够的化学能C.反应必须提供足够的光能D.反应必须提供足够的 ATP 能E.反应必须是由酶催化的快速放能反应48.以下化学发光与荧光的区别正确的是(分数:1.00)A.化学发光时间长,荧光的发光时间短B.形成激发态分子的激发能不同C.化学发光需要酶进行催化,而荧光不需要D.荧光物质能直接标记抗原或抗体,而化学发光剂不能E.化学发光和荧光的波长不同49.关于吖啶酯化学发光反应的特点以下描述正确的是(分数:1.00)A.吖啶酯化学发光的氧化反应不需要催化剂B.吖啶酯化学发光的氧化反应需在酸性条件下进行C.吖啶酯不可直接标记抗原或抗体D.吖啶酯发光持续时间长E.吖啶酯发光背景噪
14、音高50.生物素-亲和素系统(BA5)放大作用的机制主要是(分数:1.00)A.每个亲和素有四个生物素部位B.生物素、亲和素可分别与酶、放射性核素等结合形成标记物C.生物素-亲和素系统产物稳定性高D.经化学修饰后,生物素成为活化生物素E.生物素的噻吩环和咪唑环可分别结合四个亲和素51.AIDS 的确诊试验是(分数:1.00)A.病毒培养B.直接红细胞凝集试验C.ELISAD.WesternblotE.PCR52.免疫金标记物在相应的配体处大量聚集时,斑点为(分数:1.00)A.红色或粉红色B.黑褐色C.蓝色D.黄色E.紫色53.以下哪项技术可检测单细胞水平产生的细胞因子(分数:1.00)A.E
15、LISAB.ELISPOTC.PCRD.间接免疫荧光E.免疫固定电泳54.用抗人 CD3 单克隆抗体检测淋巴细胞,其结果代表(分数:1.00)A.T 淋巴细胞总数B.Th 细胞数C.Ts 细胞数D.B 淋巴细胞数E.NK 淋巴细胞数55.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连续密度梯度离心法常用分层液是(分数:1.00)A.明胶B.右旋糖酐C.Ficoll-Hypaque 分层液D.Percoll 分层液E.葡聚糖56.Ficoll 液单次密度梯度离心后外周血细胞分布由上至下依次为(分数:1.00)A.单个核细胞、血小板和血浆、粒细胞、红细胞B.血小板和血浆、粒细胞、单个核细胞、红细胞C.血小板和血浆、单个
16、核细胞、粒细胞、红细胞D.血小板和血浆、单个核细胞、红细胞、粒细胞E.血小板和血浆、红细胞、单个核细胞、粒细胞57.细胞活力测定常用的简便方法是(分数:1.00)A.台盼蓝染色B.亚甲蓝染色C.伊红染色D.抗酸染色E.HE 染色58.下列细胞中的黏附能力最强的为(分数:1.00)A.突细胞B.单核或巨噬细胞C.B 细胞D.T 细胞E.红细胞59.采用 Ficoll 密度梯度分离法分离得到的细胞主要为(分数:1.00)A.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B.单核细胞C.淋巴细胞D.单核细胞E.淋巴细胞和粒细胞60.T 细胞最具特性的表面标志为(分数:1.00)A.CD2B.CD3C.CD5D.CD4E.CD8
17、61.B 细胞最具特性的表面标志为(分数:1.00)A.CD10B.BCRC.CD5D.CD21E.CD2062.NK 细胞的表面标志为(分数:1.00)A.CD10B.CD3C.CD16 和 CD56D.CDl6E.CD2063.下列哪种试验用于 T 细胞体内功能检测的特异性抗原皮肤试验(分数:1.00)A.结核菌素皮肤试验B.PHA 皮肤试验C.白喉类毒素疫苗接种试验D.破伤风类毒素疫苗接种试验E.多价肺炎链球菌菌苗接种试验64.PHA 皮肤试验常用于检测(分数:1.00)A.T 细胞体内功能试验B.B 细胞体内功能试验C.NK 细胞体内功能试验D.中性粒细胞体内功能试验E.吞噬细胞体内功
18、能试验65.评价 B 细胞功能的试验是(分数:1.00)A.结核菌素皮肤试验B.细胞毒试验C.迟发型皮肤过敏试验D.血清中免疫球蛋白检测E.PHA 皮肤试验66.细胞因子的生物学检测方法(分数:1.00)A.特异性高B.是一种定量法C.是一种定位法D.能够测细胞因子的活性E.敏感性较差67.下列关于 ELISPOT 的说法正确的是(分数:1.00)A.一个斑点代表一个细胞B.是一种定量测定可溶性细胞因子的方法C.通过应用酶标仪检测吸光度得出可溶性蛋白总量D.捕获抗体为高亲和力多克隆抗体E.以上都是68.关于 ELISA 测定细胞因子的说法以下正确的是(分数:1.00)A.测活性B.敏感性高C.
19、简便、快速、可定量D.进行单个细胞水平的细胞因子检测E.可用于细胞内细胞因子的测定69.关于流式细胞仪测细胞因子的说法下列正确的是(分数:1.00)A.需要分离细胞B.无需特殊设备C.可判断不同细胞亚群的细胞因子D.不可用于细胞内细胞因子的检测E.能判断细胞因子的生物学活性70.流式细胞仪采用发光源系统为(分数:1.00)A.白光B.激光C. 射线D.荧光E.单色光71.下列哪种疾病属于多克隆 Ig 增高(分数:1.00)A.多发性骨髓瘤B.巨球蛋白血病C.重链病D.活动性肝炎E.恶性淋巴瘤72.评估肾小球滤过膜受损程度,常测定(分数:1.00)A.尿 IgGB.尿 IgMC.血 IgGD.血
20、 IgME.选择性蛋白尿指数73.血清中单一免疫球蛋白增高,主要见于(分数:1.00)A.慢性肝病B.SLEC.类风湿关节炎D.肺结核E.多发性骨髓瘤74.抗中性粒细胞抗体(ANCA)胞浆型阳性对下列哪一种疾病的诊断有较高特异性(分数:1.00)A.系统性红斑狼疮B.显微镜下结节性多动脉炎C.干燥综合征D.Wegener 肉芽肿E.Takayasu 动脉炎75.关于 NK 细胞的描述不正确的是(分数:1.00)A.NK 细胞在机体免疫监视和早期抗感染免疫过程中起重要作用B.临床上将 CD3-CD16CD56+的淋巴细胞认为是 NK 细胞C.NK 细胞具有抗原递呈功能D.NK 细胞对靶细胞的作用
21、不受 MHC 的限制E.NK 细胞主要具有免疫监视、免疫杀伤等效应作用76.关于免疫球蛋白的描述不正确的是(分数:1.00)A.免疫球蛋白是 B 细胞经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后所产生的一种蛋白质B.一个天然免疫球蛋白分子的两条轻链型别相同C.依轻链抗原特异性不同可将免疫球蛋白分为五类D.正常人血清 Ig 的 : 约为 2:1E.免疫球蛋白 IgG 亚型有 IgG1、IgG2、IgG3 和 IgG477.关于补体的描述不正确的是(分数:1.00)A.补体是一组经活化后有酶活性的蛋白质B.体内合成补体的主要细胞是肝细胞和巨噬细胞C.补体是参与免疫反应过程中重要的效应系统和效应放大系统D.补体的
22、三条激活途径是经典途径、旁路途径和 MBL 途径E.补体激活的旁路途径直接从 C1 开始激活78.抗原抗体之间的结合力不涉及(分数:1.00)A.静电引力B.范德华引力C.氢键D.疏水作用力E.共价键79.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不出现肉眼可见反应的条件是(分数:1.00)A.pH 值接近颗粒性抗原的等电点B.反应温度为 37C.使用聚乙二醇D.适当的振荡E.抗原抗体比例合适80.有关单克隆抗体的特性不正确的是(分数:1.00)A.单克隆抗体只针对一个表位B.由单个细胞株产生C.与抗原结合可发生沉淀反应D.均一性抗体E.对环境的 pH 值敏感81.以下不属于基因工程抗体的优点的是(分数:1.00)
23、A.基因工程抗体的分子量较大B.产量多C.容易获得D.可制备人源性抗体E.可通过基因工程技术改造82.间接凝集反应不能检测(分数:1.00)A.抗体B.AFP 抗原C.伤寒沙门菌菌体抗原D.类风湿因子E.抗 O83.关于直接 Coombs 试验,说法错误的是(分数:1.00)A.检测血清中游离的不完全抗体B.可定性检测C.可作半定量分析D.可用于新生儿溶血检测E.可用于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检测84.关于间接 Coombs 试验,说法错误的是(分数:1.00)A.检测血清中游离的不完全抗体B.出现凝集为阳性C.受检者红细胞与抗人球蛋白抗体结合D.用于检测母体 Rh 抗体E.可检测因红细胞不相容
24、性输血而产生的血型抗体85.以下不是对流免疫电泳中抗体向负极移动的原因是(分数:1.00)A.等电点偏高B.带负电荷较少C.分子量较大D.移动速度快E.电渗作用86.关于免疫比浊法中对抗体的要求,下列不正确的是(分数:1.00)A.特异性强B.效价高C.亲和力强D.使用 R 型抗体E.使用 H 型抗体87.根据海德堡曲线理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分数:1.00)A.抗原过量时浊度下降B.抗体过量时,浊度随着抗原递增而递增C.抗原抗体比例适当时,免疫复合物的形成和解离相等D.抗原过量导致测定失败E.抗体过量导致测定失败88.对免疫比浊法测定无影响的因素是(分数:1.00)A.抗原抗体比例B.抗原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医学类 职业资格 临床 训练 免疫 检验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