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类职业资格】康复治疗技术主管技师基础知识-10-(2)1及答案解析.doc
《【医学类职业资格】康复治疗技术主管技师基础知识-10-(2)1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类职业资格】康复治疗技术主管技师基础知识-10-(2)1及答案解析.doc(2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康复治疗技术主管技师基础知识-10-(2)1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8 个月婴儿发音中前后辅音发育快,无规则的“说话”达到高潮B10 个月的婴儿能模仿说出“爸爸”、“妈妈”C12 岁的幼儿发音进一步准确,开始运用字的组合D3036 个月掌握所有的元音和双元音E7 岁的儿童语言语法已达完全正确(分数:2.00)A.B.C.D.E.2.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提到的人的五种需要不包括A生理的需要 B安全需要C归属和爱的需要 D自我实现的需要E控制行动的需要(分数:2.00)A.B.C.D.E.3.对内脏痛主要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A主要以有髓鞘的
2、 A 纤维传导B定位不准确C器械牵拉、缺血、炎症等刺激可加重疼痛D疼痛缓慢,持续时间较长E可以引起某些皮肤区域发生疼痛或痛觉过敏(分数:2.00)A.B.C.D.E.4.中枢神经系统内,化学传递的特征不包括A单向传递B中枢延搁C兴奋节律不变D易受药物等因素的影响E易疲劳性(分数:2.00)A.B.C.D.E.5.以下关于突触后抑制,说法错误的是A一个兴奋性神经元不能直接引起突触后神经元抑制B突触后膜产生超极化变化C突触后膜产生部分去极化变化D是由突触前末梢释放抑制性递质引起的E可分为回返性抑制和传入性抑制两种(分数:2.00)A.B.C.D.E.6.正常细胞膜外 Na+浓度约为膜内 Na+浓度
3、的A4 倍 B8 倍 C12 倍D18 倍 E22 倍(分数:2.00)A.B.C.D.E.7.有关肢体制动对肌肉的影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若肌肉在被拉长的情况下固定,则其萎缩和肌肉收缩力下降的程度会有所加重B肌肉固定的最初几小时内,肌肉蛋白质的合成速率下降C肌肉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会降低D肌肉固定后,皮质类固醇的水平会升高E制动对骨骼肌肌力和耐力均会明显下降(分数:2.00)A.B.C.D.E.8.关于肺活量的叙述,错误的是A最大吸气后呼出的最大气量B为深吸气量和补呼气量之和C其值有较大的个体差异D其大小与呼吸肌强弱等有关E是反映肺通气功能较完善的指标(分数:2.00)A.B.C.D.E.9.通
4、气/血流比值是指A每分肺通气量和每分肺血流量的比值B每分肺血流量和肺泡通气量的比值C每分通气量和吸氧量的比值D每分吸氧量和通气量的比值E每分输出量和通气量的比值(分数:2.00)A.B.C.D.E.10.分泌胰岛素的细胞是A胰腺腺细胞B胰岛 细胞C胰岛 细胞D胰岛 细胞和 细胞E胰腺腺细胞和 细胞(分数:2.00)A.B.C.D.E.11.有关糖皮质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促进糖异生,升高血糖B促进肝外组织,特别是肌肉组织蛋白质分解C糖皮质激素促进脂肪分解D可使血中淋巴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增多E可增加机体对有害刺激的耐受力(分数:2.00)A.B.C.D.E.12.残疾人的心理变化过程不包括A无知
5、期 B震惊期 C休克期D否认期 E适应期(分数:2.00)A.B.C.D.E.13.男孩的行为问题多于女孩,多表现出的行为问题是A生理功能行为问题B运动与社会行为问题C社会与性格行为问题D性格与语言行为问题E语言与社会行为问题(分数:2.00)A.B.C.D.E.14.下列运动功能障碍中,不是进展性运动功能障碍的是A肌营养不良B遗传性脊髓性肌萎缩症C胶原血管病D少年类风湿关节炎E脊髓损伤(分数:2.00)A.B.C.D.E.15.有关间脑的描述下列错误的是A可分为背侧丘脑、后丘脑、上丘脑、底丘脑和下丘脑B下丘脑由一对卵圆形的灰质团块组成C下丘脑是皮质下自主神经活动高级中枢D背侧丘脑的功能是皮质
6、下的感觉中枢E下丘脑对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和决定情绪、行为反应等起重要作用(分数:2.00)A.B.C.D.E.16.关于坐骨神经的叙述,下列错误的是A是全身最粗大的神经B自梨状肌下缘出骨盆C本干发出分支分布于大腿后群肌D在腘窝处分为胫神经和腓总神经E皮支分布于整个小腿和足的皮肤(分数:2.00)A.B.C.D.E.17.以下有关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静息电位指细胞未受刺激时存在于细胞内外两侧的电位差B静息电位存在时膜两侧保持的内正外负状态称为膜的极化C静息时膜内外电位差的数值向膜内负值加大的方向变化时称为膜的超极化D静息时膜内外电位差的数值向膜内负值减少的方向变化时称为膜的去
7、极化E细胞先发生去极化,再向正常安静时膜内所处的负值恢复称为复极化(分数:2.00)A.B.C.D.E.18.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老年期 5 种人格特征的是A成熟型 B安乐型 C好怒型D装甲型 E自我喜爱型(分数:2.00)A.B.C.D.E.19.下列有关立直反射(调正反射)说法不正确的是A是指身体的位置在空间发生变化时,颈部和躯干主动恢复正常姿势的反射B中枢位于中脑和间脑,大部分在原始反射消失前出现C随着大脑皮质的成熟逐渐被综合,部分反射在 5 岁时消失,大部分终生存在D主要作用是保持身体体位变化过程中,身体的立直或使立位姿势成为可能E包括颈、躯干、迷路、视性立直反射、降落伞反射(分数:2.0
8、0)A.B.C.D.E.20.小儿关节伸展度检查时,3 个月以上小儿手掌屈曲角应大于A45 B50 C55D60 E70(分数:2.00)A.B.C.D.E.21.幼儿能够理解成人的语言,并能够指出自己的“鼻子”、“眼”的年龄是A36 个月 B69 个月C912 个月 D1218 个月E2 岁(分数:2.00)A.B.C.D.E.22.关于人体正常菌群的分布,说法错误的是A皮肤最常见的是革兰阳性球菌B口腔的微生物有各种球菌、梭形菌、螺旋体和真菌等C健康人的空肠是有菌的D鼻腔和咽部经常存在葡萄球菌、类白喉杆菌等E正常情况下仅在泌尿道外部有细菌存在(分数:2.00)A.B.C.D.E.23.通过消
9、化管运动,将食物切割磨碎,并使其与消化液充分混合,同时将其向消化道下端推送,此为A同化作用 B异化作用C机械消化 D化学性消化E细胞内消化(分数:2.00)A.B.C.D.E.24.伤害性刺激作用于皮肤时引起钝痛的过程是A痛觉的第一阶段,属于 A 纤维兴奋B痛觉的第一阶段,属于 C 纤维兴奋C痛觉第二阶段,属于 C 纤维兴奋D痛觉第二阶段,属于 A 纤维兴奋E痛觉第三阶段,属于 A 和 C 纤维兴奋(分数:2.00)A.B.C.D.E.25.局部兴奋的产生是由于A阈下强度的内向电流刺激使细胞超极化B阈下强度的外向电流刺激直接造成膜内外的电压降C膜自身的去极化反应D阈下强度的外向电流直接造成的电
10、压降和膜自身轻度去极化叠加的结果E外向电流激活大量 Na+通道开放所致(分数:2.00)A.B.C.D.E.26.神经细胞每兴奋一次,膜内 Na+浓度大约增加A1/100 B1/1000 C1/8300D1/80000 E1/800000(分数:2.00)A.B.C.D.E.27.有关动作电位的说法中,不当的是A动作电位或峰电位的产生是细胞兴奋的标志B只要刺激达到足够的强度,再增加刺激强度能使动作电位的幅度增大C动作电位不是只出现在受刺激的局部D动作电位传播的范围和距离不因初刺激的强弱而有所不同,直至整个细胞的膜都依次产生同样的动作电位E动作电位是先出现膜的快速去极化再出现复极化(分数:2.0
11、0)A.B.C.D.E.28.婴儿期易疲劳而进入睡眠状态的原因是A大脑的皮质较薄B树突与轴突少而短C脑重量较轻D神经髓鞘形成不完善E脑组织耗氧量大(分数:2.00)A.B.C.D.E.29.右心房没有A上腔静脉口 B下腔静脉口C冠状窦口 D右房室口E肺静脉口(分数:2.00)A.B.C.D.E.30.以下关于细胞跨膜电位的描述,正确的是A细胞跨膜电位和静息电位是两个不同的概念B细胞跨膜电位是细胞静息时存在细胞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差C一般表现为膜内为正,膜外为负D这种电位差可用测量电极在细胞表面测出E正常数值的这种电位差,表明细胞处于去极化状态(分数:2.00)A.B.C.D.E.31.先天性运动功
12、能障碍不包括A脊柱裂 B脑性瘫痪C颅脑损伤 D肌营养不良E遗传性脊髓性肌萎缩症(分数:2.00)A.B.C.D.E.32.关于正常菌群的生理作用,说法错误的是A生物拮抗作用B刺激免疫应答C使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D合成维生素E降解食物残渣(分数:2.00)A.B.C.D.E.33.关于神经纤维动作电位的叙述错误的是A它是顺势变化的电位B它可作衰减性扩布C它可作不衰减性扩布D它是个极化反转的电位E它具有“全或无”特性(分数:2.00)A.B.C.D.E.34.下列有关生长发育不平衡性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在整个生长发育阶段,开始发育的速度是不均一的B各器官、组织生长发育的速度也是不等同的C小儿生长发育可
13、见身高和体格明显增大的两个高峰期D生长发育的两个高峰期:一个是儿童期,一个是青春期E器官功能发育是不等速的,是与其功能需要相适应的(分数:2.00)A.B.C.D.E.35.下列生理因素中,影响儿童运动功能康复最大的是A身高 B体重 C体型D年龄 E性别(分数:2.00)A.B.C.D.E.A神经分泌B自分泌C邻分泌D旁分泌E远距分泌(分数:8.00)(1).借助血液的运输到远距离的靶细胞发挥作用的激素作用方式(分数:2.00)A.B.C.D.E.(2).通过细胞间液弥散到邻近的细胞发挥作用的激素作用方式(分数:2.00)A.B.C.D.E.(3).通过局部弥散又返回作用于该内分泌细胞而发挥反
14、馈作用的激素作用方式(分数:2.00)A.B.C.D.E.(4).神经细胞分泌的神经激素通过轴浆运输到末梢释放,再经血液的运输作用于靶细胞的激素作用方式(分数:2.00)A.B.C.D.E.A预防治疗B临床护理C中西药物治疗D矫形手术治疗E物理治疗(分数:6.00)(1).与康复医学最有关的治疗是(分数:2.00)A.B.C.D.E.(2).与临床医学最有关的治疗是(分数:2.00)A.B.C.D.E.(3).与康复医学和临床医学都有关的治疗是(分数:2.00)A.B.C.D.E.A极化B去极化C复极化D超极化E反极化(分数:10.00)(1).细胞受刺激而兴奋时,膜内电位负值减少称为(分数:
15、2.00)A.B.C.D.E.(2).膜内电位负值加大称为(分数:2.00)A.B.C.D.E.(3).动作电位产生过程中,K +外流增大出现(分数:2.00)A.B.C.D.E.(4).安静时细胞膜两侧存在正常数值的电位差称为(分数:2.00)A.B.C.D.E.(5).动作电位产生过程中,膜内电位由负变正称为(分数:2.00)A.B.C.D.E.A阶段性B渐进性C不平衡性D程序性E个体性(分数:6.00)(1).生长发育过程中随年龄增长,所达到的指标呈现较大的不同,这种现象称为生长发育的(分数:2.00)A.B.C.D.E.(2).脑的发育最早,在出生后前几年发育最快,而性器官则要到青春期
16、才迅速发育,反映了生长发育的(分数:2.00)A.B.C.D.E.(3).头尾律及向心律,反映了生长发育的(分数:2.00)A.B.C.D.E.康复治疗技术主管技师基础知识-10-(2)1 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8 个月婴儿发音中前后辅音发育快,无规则的“说话”达到高潮B10 个月的婴儿能模仿说出“爸爸”、“妈妈”C12 岁的幼儿发音进一步准确,开始运用字的组合D3036 个月掌握所有的元音和双元音E7 岁的儿童语言语法已达完全正确(分数:2.00)A.B.C.D.E. 解析:7 岁的儿童对所有的语音发音能达到全部正确;12 岁的儿童才能
17、对语言语法达到完全正确,所以选项为 E。2.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提到的人的五种需要不包括A生理的需要 B安全需要C归属和爱的需要 D自我实现的需要E控制行动的需要(分数:2.00)A.B.C.D.E. 解析:3.对内脏痛主要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A主要以有髓鞘的 A 纤维传导B定位不准确C器械牵拉、缺血、炎症等刺激可加重疼痛D疼痛缓慢,持续时间较长E可以引起某些皮肤区域发生疼痛或痛觉过敏(分数:2.00)A. B.C.D.E.解析:内脏疼痛:主要以 C 纤维传导,定位不准确,较为弥散,牵拉、缺血、炎症等刺激可加重疼痛。4.中枢神经系统内,化学传递的特征不包括A单向传递B中枢延搁C兴奋节律不变D易
18、受药物等因素的影响E易疲劳性(分数:2.00)A.B.C. D.E.解析:单向传递原则、突触延搁、突触传递的易疲劳性、空间和时间的总和、对内环境变化的敏感性和对某些药物的敏感性均为化学传递的特点。5.以下关于突触后抑制,说法错误的是A一个兴奋性神经元不能直接引起突触后神经元抑制B突触后膜产生超极化变化C突触后膜产生部分去极化变化D是由突触前末梢释放抑制性递质引起的E可分为回返性抑制和传入性抑制两种(分数:2.00)A.B.C. D.E.解析:突触后膜产生去极化变化是突触前抑制的特点。6.正常细胞膜外 Na+浓度约为膜内 Na+浓度的A4 倍 B8 倍 C12 倍D18 倍 E22 倍(分数:2
19、.00)A.B.C. D.E.解析:正常细胞膜外 Na+浓度约为膜内 Na+浓度的 12 倍。7.有关肢体制动对肌肉的影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若肌肉在被拉长的情况下固定,则其萎缩和肌肉收缩力下降的程度会有所加重B肌肉固定的最初几小时内,肌肉蛋白质的合成速率下降C肌肉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会降低D肌肉固定后,皮质类固醇的水平会升高E制动对骨骼肌肌力和耐力均会明显下降(分数:2.00)A. B.C.D.E.解析:肌肉在被拉长的情况下固定,则其萎缩和肌肉收缩力下降的程度会有所减轻。比如,在膝关节伸直位固定后,处于缩短状态下的股四头肌产生的萎缩比处于拉伸状态下的腘绳肌明显。肌肉处于拉伸状态而被固定后,使其横
20、截面积和收缩力下降较多,然而肌肉体积的变化较小,因为肌肉处于拉伸状态时,肌纤维内合成了新的收缩蛋白和新的肌小节,故肌纤维面积的缩小被增加的肌小节数量抵消。对于改变的肌纤维而言,如果以肌肉横截面积为单位衡量被拉伸固定的肌肉收缩力,其收缩力仍处于较好的状态。8.关于肺活量的叙述,错误的是A最大吸气后呼出的最大气量B为深吸气量和补呼气量之和C其值有较大的个体差异D其大小与呼吸肌强弱等有关E是反映肺通气功能较完善的指标(分数:2.00)A.B.C.D.E. 解析:由于测定肺活量时不限制呼气时间,所以不能充分反映肺组织的弹性状态和气道的通畅程度。如气道狭窄,通气功能已受到损害的人,如果延长呼气时间,所测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医学类 职业资格 康复 治疗 技术 主管 技师 基础知识 1021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