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金华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语文试卷.pdf
《2011年金华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语文试卷.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年金华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语文试卷.pdf(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浙江省 2011 年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金华卷) 语 文 试 题 卷 考生须知: 1全卷共四大题,26 小题,满分 120 分,其中卷面书写 4 分。考试时间为 120 分钟。 2各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写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 3请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 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 24 分) 1选出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2 分) A菜畦(w) 酝酿(nin) 亢奋(kn) 忍俊不禁(jn) B迸溅(bn) 澄清(chn) 畸形(j) 惟妙惟肖( xio) C琐屑(xi) 地壳(k) 萌发(m n) 中流砥柱(d)
2、D嫌恶(w) 阔绰(chu) 招徕(li) 销声匿迹(n) 2选出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 (2 分) A油光可鉴 胭脂褪尽 险象叠生 水波鳞鳞 B引经据典 人迹罕至 天翻地覆 相形见绌 C英雄气慨 鸡毛掸子 原弛蜡象 锲而不舍 D津津有味 仙露琼桨 眼花缭乱 怨天忧人 3选出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2 分) A这部电视剧讲述了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势如破竹,解放军乘胜追击,最终解放海南岛的故事。 B我们走到红军当年干革命的前线阵地、抗日报国的指挥前沿,身临其境地感受了那些革命志士是在怎样的环境下如何奋不顾身抛头颅洒热血的。 C妈妈想起临别时安安呕心沥血的哭喊,凄惨的哀求: “
3、妈妈安安也要进城去买书” D良妃娘娘刚走进辛者库,众奴便向良妃娘娘请安。良妃娘娘对众奴说: “都起来吧,不要因为本宫的到来而打扰了你们的天伦之乐。 ” 4选出没有语病的一项。 (2 分) A许多人对新疆的周围环境有着十分深厚的兴趣,到了周末都想出去走走。 B日本停止滨冈核电站 4 号机组运转,目的是防止地震和海啸不再引发重大核安全事故。 C在热烈的掌声中,胡锦涛发表题为“推动共同发展,共建和谐亚洲”的主旨演讲。 D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标准包括食品用加工助剂、胶母糖基础剂和食品用香料等 2314个品种。 5选出填写在横线上的语句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 (2 分) 这一次来到黄山北海,早晨天还没有亮,
4、就有人跑着、吵着去看日出。我一骨碌爬起来,在凌晨的薄暗中摸索着爬上曙光亭,那里已经是黑鸦鸦的一团人。我挤在后面,同大家一样向着东方翘首仰望。天是晴的。但在东方的日出处,却有一线烟云。 (摘自季羡林登黄山记 ) 一转眼间,它就涌了出来,顶端是深紫色,中间一段深红,下端一大段深黄。 然而立刻就霞光万道,白云为霞光所照,成了金色,宛如万朵金莲飘悬空中。 最初只显得比别处稍亮一点而已。 须臾,彩云渐红,朝日露出了月牙似的一点。 A B C D 6选出下列作品、人物、性格特点搭配正确的一项。 (2 分) 选项 作 品 人 物 性格特点 A 西游记 红孩儿 神通广大、爱憎分明B 故乡 闰土(少年) 勇敢机
5、智、见多识广C 最后一课 若瑟夫 天真幼稚、热爱祖国D 格列佛游记 阿廖沙 懂事能干、憧憬未来7古诗文名句默写。 ( 6 分) ,随风直到夜郎西。 唐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枯藤老树昏鸦, ,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元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 。 宋李清照武陵春 十则 中阐述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 认为二者不可偏废的句子是 “ , ” 。 8综合性学习。 (6 分) 火灾是威胁人类安全的主要灾害,成为仅次于旱灾、水灾的第三大灾害。我市某校九( 1)班组织以“预防火灾从我做起”为主题的语文
6、综合性学习活动,并邀请你参加。 活动一:看图示,练疏散 (2 分) 请根据下面安全疏散示意图,用简洁的语言表述九年级的最佳疏散线路(不超过40 字) 。 活动二:编节目,作宣传 (2 分) 三句半是我国民间的一种群众喜闻乐见的说唱曲艺,一般要求押韵,诙谐搞笑。 请根据下面提供的材料,仿照前后句子样式,补写其中一节。 材料:楼内失火逃生时不坐电梯。穿过烟雾逃生时,应尽量用湿物裹身,捂住口鼻,身体贴近地面顺墙向安全出口方向疏散。当楼梯被烈火、浓烟封闭时,可通过窗户、阳台,逃往相邻建筑物或寻找没着火的房间。如果烟味很浓,房门已经烫手,说明大火已封门,再不能开门逃生,此时应将门缝塞严,泼水降温,信号呼
7、救待援。 防火灾,说安全 (三句半) 锣鼓一敲上台前,我们四人来表演。说说防火安全事,宣传! 关注消防图保险,珍爱生命最为先。千千万万得注意,当然! 万一火情到身边,沉着冷静别慌乱。火势不大消灭掉,乐观! , 。 , ! 消防事业不一般,与我与你紧相连。时刻防火别大意,平安! 说上一段三句半,说好说赖请包涵。祝愿人人都安全,再见! 活动三:立公约,保安全 (2 分) 下面是九( 1)班的 “暑期防火公约” ,请你用“为了特制定本公约”的格式,为 “公约”写一个说明制定公约的目的、意义的引言。 暑期防火公约 暑假就要开始了, 1不得携带火种,不准玩火。 2小心、安全使用锅灶和液化气灶具。 3不能
8、乱拉、乱扯电线,不能随意拆卸电器,用完电器要及时拔掉插座。 4发现燃气泄漏时,要关紧阀门,打开门窗,不可触动电器开关和使用明火。 5发现火灾及时拨打 119,不得逞能上前扑火。 以上几条,希望同学们严格遵守。 九( 1)班班委会 二一一年六月十一日 二、现代文阅读 (24 分) 阅读下面一篇文学作品,完成 913 题。 (14 分) 弱种子也要发芽 刘克升 开阔、坦荡的田野里,一位农民正在种高粱。他把那些瘪种子一一挑了出来,只拣饱满的种子种到地里。 这时,一位到乡下游玩的城里人,带着儿子路过这里。城里人的儿子第一次看到有人种庄稼,感到非常新鲜,拽着父亲停了下来,目不转睛地盯着农民的一举一动。农
9、民宽厚地望了他们一眼,报之友好一笑,继续挑他的种子、种他的地。 城里人的儿子把嘴巴附在城里人耳边,父子俩嘀嘀咕咕了半天,不知在说些啥。 不一会儿,他们停止了嘀咕。城里人靠近农民身边,小心翼翼地恳求说: “那些瘪种子,你把它们也种到地里好吗?” 城里人怎么会有这种想法?农民很奇怪。他摇了摇头,果断地说: “不可以!我指望着庄稼吃饭呢,瘪种子长出的庄稼怎么能保证产量?” 城里人回头望了儿子一眼,沉默了起来。半晌,他以极其隐蔽的动作,掏出一张百元钞票,悄悄塞到农民手中,压低声音说: “因为一场医疗事故,我儿子的两个耳朵听力严重受损,非要附耳说话才能听清。在同龄的小朋友面前,他总是感到自卑。今天,他看
10、到了那些被你抛弃在一边的瘪种子,感到很难过,就问我它们为什么受冷落,难道是它们不能发芽吗?所以,我希望你把那些瘪种子也种到地里,给我儿子一次鼓励、一个希望。这一百元钱,就算是对你播种瘪种子,造成减产的补偿吧。 ” 农民听了,心中一热,忙把百元钞票推了回去,毫不犹豫地说: “这钱我不能收!我这就把那些瘪种子种到地里去!你去告诉你儿子,我要把它们种在最肥沃的地段,因为它们发芽的欲望最强烈,我对它们的期望也最高。 ” 城里人感激地望了农民一眼,快步回到儿子身边,把农民的话告诉了儿子。儿子的眼睛像雨后的两片绿叶,立刻鲜亮了起来。 这双灵性飞舞的眼睛,触动了农民的心事,他抹了一把眼角的泪水,以既夸张又慈
11、爱的 姿势,抓起了那些瘪种子。瞬间,其貌不扬的它们,纷纷从农民手中撒落,妥妥帖帖地躺在了新鲜、肥沃的土壤里。 城里人和儿子开心地笑了。等他们一离开,农民马上收拾家什,急匆匆向家里赶去。农民家中,有一个因车祸失去双腿的儿子。以前,他一直认为残疾儿子是一个废物,就老是把他关在家中,不许他出门。 现在,农民改变了想法。 “再弱的种子,也要发芽;再嫩的幼苗,也渴望长大! ”作为一名种地的老把势,这个道理,他懂! 农民决心拿出自己所有的积蓄,去最好的医院,为儿子安最好的假肢!他要让儿子开开心心地走出家门,大大方方地发芽、开花,直至结出属于他自己的、或大或小的果实。 9用简洁的语言在横线上写出主要故事情节
12、。 (2 分) 议种瘪种 给儿新生 10阅读下面句子,联系上下文,探究括号中的问题。 (4 分) 他把那些瘪种子一一挑了出来,只拣饱满的种子种到地里。 ( “一一” 、 “只”可以看出农民对瘪种子怎样的态度?) 这双灵性飞舞的眼睛,触动了农民的心事,他抹了一把眼角的泪水,以既夸张又慈爱的姿势,抓起了那些瘪种子。 (农民为什么要做出“既夸张又慈爱的姿势”?) 11文中的农民是一个怎样的父亲形象?(3 分) 12美国作家海伦凯勒称莎莉文老师为“再塑生命”的人。你觉得文中谁是农民儿子“再塑生命”的人呢?并说明理由。 (2 分) 13选文的标题“弱种子也要发芽”有什么深刻含义?(3 分) 阅读下面一篇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1 年金 初中 毕业 升学考试 语文试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