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类职业资格】公卫执业医师-76及答案解析.doc
《【医学类职业资格】公卫执业医师-76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类职业资格】公卫执业医师-76及答案解析.doc(3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公卫执业医师-76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1 型题 lilist-style-ty(总题数:51,分数:100.00)1.疫源地范围的大小取决于 A.传播途径的特点,对人群采取的防治措施 B.传染源数量的多少及其活动范围 C.传染源的活动范围,传播途径的特点,周围人群的免疫状况 D.传染源的数量,人群中易感者的比例,预防措施的效果 E.传染源及其排出的病原体向周围传播所能波及的地区(分数:1.00)A.B.C.D.E.2.疫源地消毒是指 A.用化学、物理、生物等方法消除或杀灭外界环境中的致病性微生物的一种措施 B.在没有发现明确传染源时,对可能受到病原微生
2、物污染的场所和物品施行的消毒 C.对现有或曾经有传染源存在的场所进行的消毒,属于防疫措施,其目的是消灭传染源排出的病原体 D.当传染源还存在于疫源地时,对传染源的排泄物、分泌物或被污染的物品、场所进行的及时消毒 E.当传染源痊愈、死亡或离开后对疫源地所进行的彻底消毒,目的是完全消除传染源播散在外环境中的病原体(分数:1.00)A.B.C.D.E.3.下列不是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的是 A.性接触传播 B.医源性传播 C.血液感染 D.母婴垂直传播 E.日常生活接触传播(分数:2.00)A.B.C.D.E.4.AIDS 窗口期是指 A.感染者体内有 HIV 存在并具有感染性,但血清中尚不能检测到
3、HIV 抗体 B.感染者体内有 HIV 存在,但尚无任何临床表现 C.感染者体内有 HIV 存在,但尚无传染性 D.感染者体内有 HIV 存在,但无感染性,血清中也不能检测到 HIV 抗体 E.感染者体内有 HIV 存在,在血清中也能检测到 HIV 抗体(分数:2.00)A.B.C.D.E.5.对我国目前的 AIDS 流行特征的描述错误的是 A.AIDS 疫情仍呈上升趋势 B.流行地区广泛,地区差异性大,疫情主要出现在农村和经济不发达地区 C.AIDS 由一般人群向高危人群扩散 D.三种传播途径并存,吸毒者和性传播是新发感染的主要途径 E.AIDS 发病及死亡情况严重(分数:2.00)A.B.
4、C.D.E.6.下列关于甲型肝炎的人群易感性说法正确的是 A.1 岁以内的婴幼儿对 HAV 易感性高 B.人群对 HAV 普遍易感 C.HAV 人群易感性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 D.感染 HAV 后的人群可获得短暂免疫力 E.婴幼儿期甲型肝炎的易感性最低(分数:2.00)A.B.C.D.E.7.以下关于甲型肝炎流行地区分布的描述错误的是 A.甲型肝炎呈世界范围分布 B.发展中国家甲型肝炎发病率高 C.我国是甲型肝炎的高流行区 D.不同甲型肝炎流行区的主要传播途径不同 E.城市人群不易发生甲型肝炎暴发(分数:2.00)A.B.C.D.E.8.我国甲型肝炎感染率的地区分布特点是 A.北高南低,西高东低
5、,农村低城市高 B.北低南高,西高东低,农村低城市高 C.北高南低,西高东低,农村高城市低 D.北高南低,西低东高,农村低城市高 E.北高南低,西低东高,农村高城市低(分数:2.00)A.B.C.D.E.9.下列关于预防甲型肝炎所采取的措施不正确的是 A.甲肝疫苗能有效预防和控制甲型肝炎的流行 B.饮食行业和保育人员中的甲型肝炎患者须痊愈后方可恢复工作 C.人免疫球蛋白可预防甲型肝炎临床型感染 D.甲型肝炎的预防应采取以切断血液传播途径为主的防治措施 E.对甲型肝炎患者应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分数:2.00)A.B.C.D.E.10.以下关于乙型肝炎人群易感性的描述错误的是
6、A.人群对 HBV 普遍易感 B.HBV 感染后抗-HBs 阳转者可在一定时期内维持免疫力 C.HBV 各亚型间无交叉免疫 D.人群易感性一般随年龄的增高而降低 E.接种乙肝疫苗是降低人群 HBV 易感性的有效措施(分数:2.00)A.B.C.D.E.11.乙型肝炎发病的时间分布是 A.春季高峰 B.冬春高峰 C.夏季高峰 D.夏秋高峰 E.无季节高峰(分数:2.00)A.B.C.D.E.12.HBV 感染的高危人群不包括 A.老年人群 B.血液透析患者 C.医务工作者 D.静脉内注射吸毒者 E.同性恋(分数:2.00)A.B.C.D.E.13.关于乙型肝炎的人群分布,以下错误的是 A.在乙型
7、肝炎低流行区儿童 HBV 感染较少见 B.男性乙肝发病率、HBsAg 阳性率高于女性 C.慢性乙肝现患率和肝癌发病均为男性低于女性 D.不同种族和民族间 HBsAg 阳性率有差别 E.HBV 感染具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分数:2.00)A.B.C.D.E.14.防治乙型肝炎的最重要措施是 A.杜绝乙型肝炎经血液传播 B.控制家庭内传播 C.阻断母婴传播 D.接种乙肝疫苗 E.注射免疫球蛋白,保护高危人群(分数:2.00)A.B.C.D.E.15.下列各项中错误的是 A.人群对 HCV 普遍易感 B.人感染 HCV 后可以产生中和性抗体 C.丙型肝炎的发病无明显季节性 D.HCV 传播途径以医源性
8、传播为主 E.血液透析患者是 HCV 感染的高危人群(分数:2.00)A.B.C.D.E.16.下列各项中错误的是 A.人群对 HDV 和 HEV 普遍易感 B.人感染 HDV 和 HEV 均不产生中和抗体 C.接种乙肝疫苗可预防 HDV 感染 D.HCV 传播途径以医源性传播为主 E.HEV 有明显的季节性(分数:2.00)A.B.C.D.E.17.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甲型肝炎的发病有周期性起伏现象 B.人群无论年龄大小对 HBV 普遍易感 C.HBsAg 携带者不能献血以及从事保育工作 D.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都有家庭聚集现象 E.对易感者接种丁肝疫苗,乙型肝炎的感染也会随之减少(分数:2
9、.00)A.B.C.D.E.18.具有保护性的抗体是 A.抗-HBs B.抗-HBc C.抗-HBc IgG D.抗-HBc IgM E.抗-HBe(分数:2.00)A.B.C.D.E.19.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HBV 不同亚型之间没有交叉免疫,免疫后各亚型之间不能交叉保护 B.我国乙肝发病率在 3039 岁有一高峰,因此,我国 HBV 感染者以成年为主 C.乙肝发病率有周期性起伏现象和明显的季节高峰 D.乙肝患者、HBsAg 和 HBeAg 携带者均呈明显的家庭聚集性现象 E.乙肝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分数:2.00)A.B.C.D.E.20.目前对乙型肝炎最主要的防治手段是 A.注射免
10、疫球蛋白,保护高危人群 B.接种乙肝疫苗,保护易感人群 C.加强 HBsAg 携带者的管理 D.切断传播途径 E.阻断母婴传播(分数:2.00)A.B.C.D.E.21.经血液传播的病毒性肝炎有 A.甲型肝炎、乙型肝炎、丙型肝炎 B.甲型肝炎、乙型肝炎、丁型肝炎 C.乙型肝炎、丙型肝炎、丁型肝炎 D.甲型肝炎、乙型肝炎、戊型肝炎 E.乙型肝炎、丁型肝炎、戊型肝炎(分数:2.00)A.B.C.D.E.22.对于戊型肝炎,以下错误的是 A.其病原体为 HEV B.以粪-口传播途径为主 C.经水传播常引起暴发流行 D.孕产妇的发病率、病死率均高 E.无明显的季节性(分数:2.00)A.B.C.D.E
11、.23.关于抗-HAV IgG 的论述不正确的是 A.可作为早期诊断的标志 B.是中和抗体 C.有免疫力的标志 D.感染后 311 个月达高峰 E.可持续很长时间(分数:2.00)A.B.C.D.E.24.关于乙型肝炎的预防措施最主要的是 A.加强饮水消毒与食品管理 B.重视对 HBsAg 携带者的管理 C.用敏感方法对供血员检测 D.应用乙肝疫苗预防易感者 E.避免与乙肝患者日常接触(分数:2.00)A.B.C.D.E.25.人类结核病的主要致病病原体是 A.牛型分枝杆菌 B.非洲型分枝杆菌 C.结核分枝杆菌 D.田鼠分枝杆菌 E.鸟型分枝杆菌(分数:2.00)A.B.C.D.E.26.以下
12、关于结核分枝杆菌说法错误的是 A.结核分枝杆菌的典型形态为直或微弯曲的细长杆菌 B.结核分枝杆菌用齐-尼氏染色法抗酸性弱 C.结核分枝杆菌为需氧菌 D.结核分枝杆菌生长缓慢,最适生长温度为 37 E.结核分枝杆菌在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下容易发生毒力变异(分数:2.00)A.B.C.D.E.27.以下关于结核病说法错误的是 A.结核分枝杆菌通过呼吸道首次侵入人体为原发感染 B.原发感染的结核菌沿淋巴管进入到血液中可导致血行播散 C.机体感染结核分枝杆菌后是否发病受到细菌毒力、侵入机体的菌量以及机体自身免疫力的影响 D.肺结核潜隐感染者虽无结核病的临床表现,但会传播结核病 E.婴幼儿容易发生活动性结
13、核病(分数:2.00)A.B.C.D.E.28.以下关于结核病流行状况中错误的是 A.结核病的流行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 B.中国是世界上仅次于印度的结核病高负担国家 C.98%的结核病死亡发生在发达国家 D.目前全球约有 1/3 的人感染了结核分枝杆菌 E.结核病在贫困落后的国家和地区流行严重(分数:2.00)A.B.C.D.E.29.我国结核病的流行特点是 A.低感染率、高患病率、高死亡率、高耐药率和低递降率 B.高感染率、高患病率、低死亡率、高耐药率和低递降率 C.高感染率、高患病率、低死亡率、低耐药率和低递降率 D.高感染率、高患病率、高死亡率、高耐药率和高递降率 E.高感染率、高患病率、
14、高死亡率、高耐药率和低递降率(分数:2.00)A.B.C.D.E.30.以下不是结核病流行影响因素的是 A.年龄 B.生活水平 C.人口流动 D.环境潮湿 E.劳动强度大(分数:2.00)A.B.C.D.E.31.结核病防治策略是 A.婴幼儿卡介苗接种;封锁疫情;短程督导化疗;药物预防;切断传播途径 B.新生儿卡介苗接种;封锁疫情;长期督导化疗;药物预防;切断传播途径 C.婴幼儿卡介苗接种;隔离患者;短程督导化疗;药物预防;切断传播途径 D.新生儿卡介苗接种;病例发现;短程督导化疗;药物预防;切断传播途径 E.新生儿卡介苗接种;病例发现;长期督导化疗;药物预防;切断传播途径(分数:2.00)A
15、.B.C.D.E.32.WHO 建议的结核病病例发现途径是 A.普查 B.因症就诊 C.筛检 D.定期体检 E.抽样调查(分数:2.00)A.B.C.D.E.33.发现结核病传染源的主要方法是 A.痰结核菌检查 B.X 线胸片 C.X 线胸部透视 D.临床症状 E.痰培养(分数:2.00)A.B.C.D.E.34.结核病的短程督导化疗是指 A.医师每次只给患者开一个月的抗结核药物,并叮嘱其按时按量服用 B.医师每次只给患者开 10 天的抗结核药物,并叮嘱其按时按量服用 C.医师每次只给患者开一周的抗结核药物,并叮嘱其按时按量服用 D.医师每次只给患者开两天的抗结核药物,并叮嘱其按时按量服用 E
16、.医师督促患者服用每剂抗结核药物(分数:2.00)A.B.C.D.E.35.以下情况不属于医院感染的是 A.医院护士在给患者护理过程中获得的感染 B.院内患者由于医疗器械消毒不严而引起的感染 C.住院患者因与其他患者直接接触而被传染病毒性感冒 D.刚入院两天的外科患者被确诊患有甲型肝炎 E.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的住院患者发生葡萄球菌肠炎(分数:2.00)A.B.C.D.E.36.以下情况属于医源性感染的是 A.患者由于医院内场所消毒不严格所造成的医院感染 B.入院时处于某种传染性疾病潜伏期的患者在入院后发病导致的医院感染 C.医师与患者直接接触而导致的医院感染 D.同一病房的患者通过间接接触导致
17、的医院感染 E.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体内的正常菌群成为条件致病菌导致的感染(分数:2.00)A.B.C.D.E.37.下列不是医院感染特点的是 A.病原体的种类繁多,且来源也广泛 B.易感人群的抵抗力较低,病死率也低 C.污染环节较多,控制难度大 D.在医院内一旦发生感染很容易扩散 E.医院中流行的菌株大多有多重耐药性(分数:2.00)A.B.C.D.E.38.下列不能促使医院感染患者易感性升高的因素是 A.年龄 B.侵入性诊疗方法 C.长期使用激素类药物 D.医院消毒隔离和灭菌操作不严格 E.长期应用抗生素(分数:2.00)A.B.C.D.E.39.下列医院感染监测指标中,以一定时期内医
18、院感染总病例数为分子的是 A.医院感染发生率 B.医院感染续发率 C.医院感染患病率 D.医院感染漏报率 E.医院感染例次发生率(分数:2.00)A.B.C.D.E.40.以原发病例接触者人数为分母的是 A.医院感染发生率 B.医院感染例次发生率 C.医院感染患病率 D.医院感染漏报率 E.医院感染续发率(分数:2.00)A.B.C.D.E.41.一般要求医院感染漏报率不超过 A.5% B.8% C.10% D.15% E.20%(分数:2.00)A.B.C.D.E.42.评价一所医院感染监测质量好坏的重要标志是 A.医院感染发生率 B.医院感染漏报率 C.医院感染患病率 D.医院感染续发率
19、E.医院感染例次发生率(分数:2.00)A.B.C.D.E.43.发生医院感染时的管理措施不包括 A.检疫 B.封锁疫情 C.隔离患者 D.检查病原携带者 E.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分数:2.00)A.B.C.D.E.44.开展医院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常用方法不包括 A.现场调查 B.RCT C.病例对照研究 D.队列研究 E.干预研究(分数:2.00)A.B.C.D.E.45.对暴发流行的时间、地区和人群分布特征进行描述的主要目的是 A.收集有关信息,以便为形成传染源及传播方式的似说提出依据 B.提供可能暴露地点的线索 C.证实某些人群具有较大的危险性 D.识别可能引起续发传播的因素 E.判断续发
20、传播是否已经发生(分数:2.00)A.B.C.D.E.46.疫源地范围的大小取决于 A.传播途径的特点,对人群采取的防治措施 B.传染源数量的多少及其活动范围 C.传染源的活动范围,传染途径的特点,周围人群的免疫状况 D.传染源的数量,人群中易感者的比例,预防措施的效果 E.以上都不是(分数:2.00)A.B.C.D.E.47.从病原体侵入机体到临床症状出现这段时间称为 A.传染期 B.潜伏期 C.隔离期 D.非传染期 E.以上都不是(分数:2.00)A.B.C.D.E.48.下列不是水平传播方式的是 A.空气传播 B.经水传播 C.经胎盘传播 D.经食物传播 E.经媒介节肢动物传播(分数:2
21、.00)A.B.C.D.E.49.下列因素不能使人群易感性增加的是 A.新生儿增加 B.易感人口的迁入 C.免疫人口的死亡 D.免疫力消退 E.计划免疫(分数:2.00)A.B.C.D.E.50.控制心血管疾病的最有效的策略是 A.临床治疗 B.健康教育 C.个体预防 D.社区综合防治 E.改善生活方式(分数:2.00)A.B.C.D.E.51.下列不属于维多利亚宣言中保证健康心脏主要措施的是 A.合理膳食 B.限量吸烟 C.限量饮酒 D.适量运动 E.心理平衡(分数:2.00)A.B.C.D.E.公卫执业医师-76 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1 型题 lili
22、st-style-ty(总题数:51,分数:100.00)1.疫源地范围的大小取决于 A.传播途径的特点,对人群采取的防治措施 B.传染源数量的多少及其活动范围 C.传染源的活动范围,传播途径的特点,周围人群的免疫状况 D.传染源的数量,人群中易感者的比例,预防措施的效果 E.传染源及其排出的病原体向周围传播所能波及的地区(分数:1.00)A.B.C. D.E.解析:解析 此题属传染病流行病学的内容,考查有关疫源地的内容。 疫源地的范围大小因病种而异,取决于传染源的活动范围,传播途径的特点和周围人群的免疫状况,传染源的活动范围越大,周围易感者比例越高,疫源地的范围也越大。因此,本题标准答案为
23、C。2.疫源地消毒是指 A.用化学、物理、生物等方法消除或杀灭外界环境中的致病性微生物的一种措施 B.在没有发现明确传染源时,对可能受到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场所和物品施行的消毒 C.对现有或曾经有传染源存在的场所进行的消毒,属于防疫措施,其目的是消灭传染源排出的病原体 D.当传染源还存在于疫源地时,对传染源的排泄物、分泌物或被污染的物品、场所进行的及时消毒 E.当传染源痊愈、死亡或离开后对疫源地所进行的彻底消毒,目的是完全消除传染源播散在外环境中的病原体(分数:1.00)A.B.C. D.E.解析:解析 此题属于传染病流行病学的内容,考查疫源地消毒的概念,为基础性知识。 疫源地消毒是对现有或曾经有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医学类 职业资格 执业 医师 76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