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类职业资格】公卫执业医师-75及答案解析.doc
《【医学类职业资格】公卫执业医师-75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类职业资格】公卫执业医师-75及答案解析.doc(3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公卫执业医师-75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1 型题 lilist-style-ty(总题数:50,分数:100.00)1.关于流行病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从个体的角度研究疾病和健康 B.只研究传染病的流行和防治 C.只研究慢性病的危险因素 D.研究人群中疾病和健康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E.无法研究原因不明疾病(分数:2.00)A.B.C.D.E.2.以下不是流行病学特征的是 A.群体特征 B.对比的特征 C.概率论的特征 D.预防为主的特征 E.以治疗疾病为主的特征(分数:2.00)A.B.C.D.E.3.流行病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包括 A.描述性研究 B.
2、分析性研究 C.实验性研究 D.理论性研究 E.以上均是(分数:2.00)A.B.C.D.E.4.下列不是流行病学用途的是 A.疾病监测 B.疾病治疗 C.疾病的预防和健康促进 D.疾病防治效果的评价 E.疾病自然史研究(分数:2.00)A.B.C.D.E.5.流行病学研究内容的三个层次是 A.患者,非患者,一般人群 B.疾病,伤害,健康 C.传染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伤害 D.身体,精神,社会 E.健康人群、亚健康人群、患者(分数:2.00)A.B.C.D.E.6.所谓流行病学是指 A.研究人群中常见病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的科学 B.研究人群中疾病和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并研究防治疾病与
3、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并评价其效果的科学 C.医学的一门方法学 D.研究疾病流行的医学科学分支 E.研究疾病和健康状况在人群中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的科学(分数:2.00)A.B.C.D.E.7.流行病学研究的对象是 A.患者 B.非患者 C.人群 D.个体 E.病原携带者(分数:2.00)A.B.C.D.E.8.流行病学研究主要解决的问题是 A.疾病分布及影响分布的因素 B.疾病的防治措施 C.疾病病因 D.增进人群健康的策略 E.以上者 B 对(分数:2.00)A.B.C.D.E.9.关于流行病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流行病学从分子水平认识疾病 B.流行病学从细胞水平认识疾病 C.流行病学从个
4、体水平认识疾病 D.流行病学从整体水平认识疾病 E.流行病学从群体水平认识疾病(分数:2.00)A.B.C.D.E.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发病率和患病率是一样的 B.现患率和患病率是不一样的 C.患病率指一定时期内特定人群中发生某病的新病例的频率 D.发病率指某特定时期内人口中新旧病例所占的比例 E.发病率的分母中不包括具有免疫力和现患病而不会发病的人群(分数:2.00)A.B.C.D.E.11.疾病的三间分布包括 A.年龄、性别和种族 B.职业、家庭和环境 C.国家、地区和城乡 D.短期波动、季节性和周期性 E.时间、地区和人群分布(分数:2.00)A.B.C.D.E.12.以下不属于
5、疾病地区分布特征的是 A.国家间和国家内的分布 B.民族和种族 C.城乡分布 D.地区聚集性 E.地方性疾病(分数:2.00)A.B.C.D.E.13.罹患率可以表示为 A.(观察期内的病例数同期平均人口数)100% B.(观察期内的新病例数同期暴露人口数)100% C.(一年内的新病例数同年暴露人口数)100% D.(观察期内的新病例数同期平均人口数)100% E.(观察期内的新旧病例数同期暴露人口数)100%(分数:2.00)A.B.C.D.E.14.满足患病率=发病率病程的条件是 A.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发病率相当稳定 B.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病程相当稳定 C.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患病率相当稳
6、定 D.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当地人口相当稳定 E.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发病率和病程都相当稳定(分数:2.00)A.B.C.D.E.15.对病因不明疾病,描述性研究的主要任务是 A.早期发现患者 B.寻找病因线索 C.确定病因 D.验证病因 E.因果推断(分数:2.00)A.B.C.D.E.16.下列不是病例对照研究特点的是 A.省力省钱 B.适合于罕见病的研究 C.可从所得结果估计相对危险度 D.可直接计算归因危险度 E.选无本病者作为对照(分数:2.00)A.B.C.D.E.17.队列研究中,确定样本含量时,与下列哪项无关 A.研究因素的人群暴露率 B.研究疾病的发病率 C.研究因素的相对危险度
7、 D.型错误大小 E.型错误大小(分数:2.00)A.B.C.D.E.18.下列试验不是流行病学实验研究特点的是 A.前瞻性研究,随访研究对象 B.有随机分组的比较组 C.对比较组的患病频率指标进行比较 D.对实验组人为地施加干预措施 E.研究对象是来自一个总体的样本人群并随机化分组(分数:2.00)A.B.C.D.E.19.关于筛检试验,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筛检试验不是诊断试验 B.筛检的工作即是将健康人与患者和可疑患者区别开来 C.筛检试验要求简便易行、安全经济、可靠有效 D.筛检的阳性结果可直接确诊患者 E.所筛检的疾病的自然史应该是清楚的(分数:2.00)A.B.C.D.E.20.
8、下列表达错误的是 A.诊断试验的真实性是指测定值与真实值相符合的程度 B.诊断试验的可靠性是指同一方法在同样条件下,多次对相同人群进行检查,结果的恒定性 C.并联试验可提高诊断试验的灵敏度 D.串联试验可提高诊断试验的特异度 E.误诊率又称为假阴性率,漏诊率又称假阳性率(分数:2.00)A.B.C.D.E.21.从循证医学的观点看,不同种类的研究方法提供的证据的质量差别很大,最高质量的研究方法应该是 A.个人经验和观点 B.无对照病例系列 C.随机对照试验 D.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综述 E.非随机对照研究(分数:2.00)A.B.C.D.E.22.计划在某市开展人群健康状况的抽样调查,以下参数不
9、会影响样本量大小的是 A.该市人群预期健康状况的患病率 B.对调查结果精确性的要求 C.健康指标的标准差 D. E.1-(分数:2.00)A.B.C.D.E.23.以下不是队列研究基本特点的是 A.属于观察法 B.设立对照组 C.随机分配暴露因素 D.因果时序合理 E.能够直接计算相对危险度(分数:2.00)A.B.C.D.E.24.以下不是队列研究主要用途的是 A.检验病因似说 B.研究疾病自然史 C.评价预防措施效果 D.新药上市前最后一阶段的药物有效性验证 E.新药上市后监测(分数:2.00)A.B.C.D.E.25.在匹配设计的病例对照研究中,以下通常不宜作为匹配因素的是 A.年龄和性
10、别 B.怀疑的混杂因素 C.与研究的暴露变量高度相关的因素 D.当前研究中无需再分析其与疾病关系的因素 E.与研究的暴露和结局变量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且不是待检验因果通路的一个中间环节(分数:2.00)A.B.C.D.E.26.以下措施不能提高筛检收益的是 A.选择患病率高的人群 B.增加筛检人数 C.选用真实性指标好的筛检试验 D.采用串联实验 E.采用并联实验(分数:2.00)A.B.C.D.E.27.流行病学中的偏倚是指 A.抽样误差 B.系统误差 C.随机误差 D.数据误差 E.逻辑误差(分数:2.00)A.B.C.D.E.28.流行病学中的偏倚分为 A.住院偏倚,测量偏倚,转诊偏倚 B
11、.住院偏倚,测量偏倚,信息偏倚 C.选择偏倚,信息偏倚,混杂偏倚 D.测量偏倚,混杂偏倚,回忆偏倚 E.混杂偏倚,住院偏倚,回忆偏倚(分数:2.00)A.B.C.D.E.29.以下哪个因素不是产生偏倚的因素 A.调查员 B.调查对象 C.调查内容 D.调查环境 E.调查样本量大小(分数:2.00)A.B.C.D.E.30.下列偏倚不属于选择偏倚的是 A.住院偏倚 B.存活病例偏倚 C.转诊偏倚 D.测量偏倚 E.无应答偏倚(分数:2.00)A.B.C.D.E.31.关于对混杂因子的认识,以下看法正确的是 A.混杂因子不是疾病的危险因子 B.混杂因子与暴露因素无关 C.混杂因子是同时与疾病和暴露
12、因素均有关的因子 D.混杂因子不是同时与疾病和暴露因素均有关的因子 E.混杂因子是与疾病有关与暴露因素无关的因子(分数:2.00)A.B.C.D.E.32.下列偏倚在队列研究中见不到的是 A.错分偏倚 B.奈曼偏倚 C.失访偏倚 D.混杂偏倚 E.信息偏倚(分数:2.00)A.B.C.D.E.33.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对某一因素进行匹配可以消除掉该因素的可能混杂作用 B.匹配可以提高统计效率 C.某因素若作为匹配因素,则无法再对其进行分析 D.匹配在非试验性和试验性研究设计中均可应用 E.匹配因素越多越好(分数:2.00)A.B.C.D.E.34.流行病学病因的定义是 A.只要疾病发生,必
13、然有病因存在 B.病因存在,必然引起疾病 C.造成机体器质性改变的因素 D.引起疾病发生概率升高的因素 E.导致疾病发生的许多因素(分数:2.00)A.B.C.D.E.35.流行病学三角包含的因素是 A.宿主、环境和动因 B.机体、生物环境和社会环境 C.宿主、环境和动物 D.遗传、环境和社会 E.遗传、环境和人群(分数:2.00)A.B.C.D.E.36.下列不是病因推断标准的是 A.关联的合理性与一致性 B.关联的时间顺序 C.关联的剂量-反应关系 D.关联有无统计学意义 E.关联的强度(分数:2.00)A.B.C.D.E.37.确定因果联系的必要条件是 A.关联的强度 B.先因后果 C.
14、关联的重复性 D.病因与疾病分布的一致性 E.存在剂量-反应关系(分数:2.00)A.B.C.D.E.38.疾病轮状模型的外环是指 A.环境 B.遗传因子 C.宿主 D.特异病原体 E.病原微生物(分数:2.00)A.B.C.D.E.39.经接触疫水传播的传染病的流行特征不包括 A.患者有接触疫水史 B.发病有一定的地区性和季节性 C.发病无年龄、性别和职业差异 D.大量易感人群进入疫区,可以引起暴发或流行 E.对疫水采取措施或加强个人防护后即可控制疾病的发生(分数:2.00)A.B.C.D.E.40.疫源地是指 A.发生传染病的地方 B.新老传染病例同时存在的地方 C.可能发生新病例或新感染
15、的地方和范围 D.传染源进行治疗的地点 E.传染病流行过的地方(分数:2.00)A.B.C.D.E.41.潜伏期的流行病学意义及其应用不包括 A.确定接触者检疫的期限 B.安排免疫接种的时间 C.追查传染源和传播途径 D.进行疾病监测 E.评价预防措施的效果(分数:2.00)A.B.C.D.E.42.从症状发生之日向前推一个潜伏期即为 A.临床症状期 B.前驱期 C.暴露日期 D.传染期 E.恢复期(分数:2.00)A.B.C.D.E.43.常规传染病报告属于 A.主动监测 B.被动监测 C.第二级预防 D.现况调查方法 E.预防机构日常工作(分数:2.00)A.B.C.D.E.44.下列不属
16、于疫源地消灭条件的是 A.患者已经离开疫源地 B.对病人家实施终末消毒 C.对疫源地实施终末消毒 D.对疫源地连续观察了一个最长潜伏期未发现新患者 E.对疫源地连续观察了一个最长传染期未发现新患者(分数:2.00)A.B.C.D.E.45.关于流行性乙型脑炎传染源的叙述错误的是 A.猪是乙脑的主要传染源 B.猪的自然感染率较高 C.猪的数量多、分布广 D.猪与人接触较密切 E.经过乙脑流行季节的猪是该病的扩散宿主(分数:2.00)A.B.C.D.E.46.预测乙脑疫情所需资料,下列错误的是 A.主要媒介昆虫季节消长,带毒蚊虫出现的早晚 B.猪群感染的早晚和数量 C.人群免疫水平 D.气象条件
17、E.病原体变异或变迁(分数:2.00)A.B.C.D.E.47.关于卫生检疫,以下错误的是 A.卫生检疫分国内、国境和疫区检疫三类 B.国际卫生检疫分海港、航空和陆地边境检疫三类 C.国境卫生检疫分出入境检疫、传染病检测和卫生监督 D.疫区检疫的主要目的是防止传染病的传入 E.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是卫生检疫机关工作中采用的基本方法(分数:2.00)A.B.C.D.E.48.可以不隔离传染源的传染病是 A.麻疹 B.细菌性痢疾 C.病毒性肝炎 D.流行性出血热 E.副伤寒(分数:2.00)A.B.C.D.E.49.外潜伏期是指 A.自病原体侵入机体至最早出现临床症状的这段时间 B.病原体侵入吸血节肢
18、动物体内至使吸血节肢动物具有感染性的这段时间 C.病原体不断更替宿主的过程 D.病原体从传染源排出至侵入新的易感宿主之前的这段时间 E.自病原体侵入机体至具有感染力的这段时间(分数:2.00)A.B.C.D.E.50.传染病在人群中发生流行的基本条件是 A.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者 B.必须有易感者的存在 C.必须有传染源的存在 D.在外界因素影响下,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者三个环节相互联系 E.病原体有机会侵犯机体(分数:2.00)A.B.C.D.E.公卫执业医师-75 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1 型题 lilist-style-ty(总题数:50,分数:1
19、00.00)1.关于流行病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从个体的角度研究疾病和健康 B.只研究传染病的流行和防治 C.只研究慢性病的危险因素 D.研究人群中疾病和健康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E.无法研究原因不明疾病(分数:2.00)A.B.C.D. E.解析:解析 此题是理解判断题,考查考生对流行病学基本概念的理解。 流行病学是研究人群中疾病与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并研究如何防制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的科学。它是一门应用学科,不仅在传染病的防治策略和措施的制定与实施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且对病因不明的慢性病,如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等的病因研究与防治发挥着独特的作用。2.以下不是流行病学特征
20、的是 A.群体特征 B.对比的特征 C.概率论的特征 D.预防为主的特征 E.以治疗疾病为主的特征(分数:2.00)A.B.C.D.E. 解析:解析 此题是理解判断题,考查考生对流行病学基本特征的理解。 流行病学作为一门医学科学的基础学科和方法学,具有如下一些特征:群体特征、对比的特征、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学的特征、社会心理的特征、预防为主的特征、发展的特征。3.流行病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包括 A.描述性研究 B.分析性研究 C.实验性研究 D.理论性研究 E.以上均是(分数:2.00)A.B.C.D.E. 解析:解析 此题是记忆判断题,考查考生对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的掌握。 流行病学研究的三种基本方法包
21、括观察法(描述性研究、分析性研究)、实验法和数理法。4.下列不是流行病学用途的是 A.疾病监测 B.疾病治疗 C.疾病的预防和健康促进 D.疾病防治效果的评价 E.疾病自然史研究(分数:2.00)A.B. C.D.E.解析:解析 此题是理解判断题,考查考生对流行病学基本概念和用途的理解。 流行病学的主要用途包括:疾病的预防和健康促进、疾病监测、疾病病因和危险因素研究、疾病自然史研究、疾病防治的效果评价等,而不包括疾病的治疗。5.流行病学研究内容的三个层次是 A.患者,非患者,一般人群 B.疾病,伤害,健康 C.传染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伤害 D.身体,精神,社会 E.健康人群、亚健康人群、患者
22、(分数:2.00)A.B. C.D.E.解析:解析 此题是理解判断题,考查考生对流行病学基本概念的理解。 流行病学是从以传染病为主的研究内容发展起来的,目前已扩大到全面的疾病和健康状态,包括了疾病、伤害和健康三个层次。6.所谓流行病学是指 A.研究人群中常见病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的科学 B.研究人群中疾病和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并研究防治疾病与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并评价其效果的科学 C.医学的一门方法学 D.研究疾病流行的医学科学分支 E.研究疾病和健康状况在人群中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的科学(分数:2.00)A.B. C.D.E.解析:解析 此题是理解判断题,考查考生对流行病学基本概念的理解
23、。 目前,对流行病学的定义是:流行病学是研究人群中疾病与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并研究如何防治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的科学。流行病学的定义体现如下几点基本含义:从人群的角度研究疾病和健康状况。研究内容扩大到全面的疾病和健康状态,包括了疾病、伤害和健康三个层次。从疾病分布出发,揭示疾病的流行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运用流行病学的原理和方法,结合实际情况,研究如何预防和控制疾病,增进人群健康的策略和措施。7.流行病学研究的对象是 A.患者 B.非患者 C.人群 D.个体 E.病原携带者(分数:2.00)A.B.C. D.E.解析:解析 此题是理解判断题,考查考生对流行病学基本概念的理解。 流行病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医学类 职业资格 执业 医师 75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