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类职业资格】(A)公卫执业助理医师-5及答案解析.doc
《【医学类职业资格】(A)公卫执业助理医师-5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类职业资格】(A)公卫执业助理医师-5及答案解析.doc(3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A)公卫执业助理医师-5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A1 型题/B(总题数:38,分数:76.00)1.以医院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最常见的偏倚是 A.观察偏倚 B.信息偏倚 C.混杂偏倚 D.选择偏倚 E.错分偏倚(分数:2.00)A.B.C.D.E.2.在流行病学研究中,用对照组的发病率除以接种组的发病率称为 A.相对危险度 B.特异危险度 C.保护率 D.效果指数 E.抗体阳转率(分数:2.00)A.B.C.D.E.3.将染疫人收留在指定的处所,限制其活动,并进行观察和治疗,直到消除传染病传播危险,这一措施被称为 A.拘留 B.隔离 C.留验 D.医学
2、观察 E.医学检查(分数:2.00)A.B.C.D.E.4.疾病轮状模型的外环是 A.环境 B.遗传因子 C.宿主 D.特异病原体 E.病原微生物(分数:2.00)A.B.C.D.E.5.下列哪种偏倚不属于选择偏倚 A.入院率偏倚 B.现患病例一新病例偏倚 C.检出征候偏倚 D.测量偏倚 E.无应答偏倚(分数:2.00)A.B.C.D.E.6.甲型肝炎的传染源是 A.急性期患者 B.健康携带者 C.急性期患者和健康携带者 D.受感染的动物 E.慢性病原携带者(分数:2.00)A.B.C.D.E.7.关于队列研究,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属于实验法 B.可以直接获得研究人群的发病率或死亡率 C.无
3、专门设立的比较组 D.研究方向由果及因 E.难以判断暴露与结局的关系(分数:2.00)A.B.C.D.E.8.约登指数愈大,则 A.阳性预测值愈大 B.阴性预测值愈大 C.真实性愈大 D.可靠性愈大 E.收益愈大(分数:2.00)A.B.C.D.E.9.当传染病暴发时,对易感者应采取的措施是 A.免疫预防、药物预防、个人防护 B.药物预防、隔离、医学观察 C.个人防护、药物预防、隔离 D.免疫预防、检疫、医学观察 E.应急接种、医学观察、个人防护(分数:2.00)A.B.C.D.E.10.关于筛检试验的评价指标,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试验的灵敏度愈高,阳性预测值愈高 B.试验的特异度愈高,阴性
4、预测值愈高 C.试验阳性预测值上升,试验阴性预测值随之上升 D.现患率增加,试验阳性预测值上升 E.现患率增加,试验阴性预测值上升(分数:2.00)A.B.C.D.E.11.临床试验中的随机化是为了保证 A.在试验期间对干预组和对照组的处理与评价相似 B.参加试验的患者能代表该试验的目标人群 C.控制观察者间变异 D.干预组和对照组在人口学、临床及其他特征上相似 E.试验结果能在其他情况下重复得到(分数:2.00)A.B.C.D.E.12.在接种破伤风抗毒素的同时注射破伤风类毒素,这种免疫形式被称为 A.自然自动免疫 B.自然被动免疫 C.人工自动免疫 D.人工被动免疫 E.人工被动自动免疫(
5、分数:2.00)A.B.C.D.E.13.根据目前的认识,造成男女发病率差异的最可能的原因是 A.暴露的机会和强度不同 B.利用医疗保健服务的水平不同 C.受教育程度不同 D.承担的个人和社会角色不同 E.拥有的社会经济地位不同(分数:2.00)A.B.C.D.E.14.构成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是 A.传染源、宿主、传播途径 B.传染源、传播途径、机体 C.传染源、传播途径、环境 D.传染源、传播途径、自然环境 E.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分数:2.00)A.B.C.D.E.15.流行病学实验研究中,研究对象服从实验设计安排,并坚持合作到底,我们对此称为 A.依从性 B.长期性 C.完整性
6、 D.持续性 E.服从性(分数:2.00)A.B.C.D.E.16.评价临床试验效果的主要指标是 A.标化率 B.续发率 C.引入率 D.有效率 E.失访率(分数:2.00)A.B.C.D.E.17.下列哪个指标不用于流行病学实验研究 A.有效率 B.治愈率 C.抗体阳性率 D.保护率 E.引入率(分数:2.00)A.B.C.D.E.18.在筛检试验中,串联试验可以提高 A.灵敏度 B.特异度 C.真实性 D.可靠性 E.收益(分数:2.00)A.B.C.D.E.19.在农村,发现乙类传染病患者或疑似患者时应在多少小时内报告给发病地区所属的卫生防疫机构 A.6 小时内 B.12 小时内 C.2
7、4 小时内 D.36 小时内 E.48 小时内(分数:2.00)A.B.C.D.E.20.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报告的法定传染病有 A.二类 35 种 B.二类 30 种 C.二类 37 种 D.三类 35 种 E.三类 37 种(分数:2.00)A.B.C.D.E.21.从疾病监测的角度,上级业务部门深入疫区开展调查属于 A.主动监测 B.被动监测 C.主动与被动监测 D.哨点监测 E.主动与哨点监测(分数:2.00)A.B.C.D.E.22.罹患率可以表示为 A.(观察期内的病例数同期平均人数)100% B.(观察期内的新病例数同期暴露人数)100% C.(一年内的新病例数同年暴露
8、人数)100% D.(观察期内的新病例数同期平均人数)100% E.(观察期内的新旧病例数同期暴露人数)100%(分数:2.00)A.B.C.D.E.23.传染病监测的主要内容,以下哪项不正确 A.收集人口学资料、传染病的发病和死亡及其分布情况 B.研究流行因素和流行规律,包括人群的免疫水平,病原体的型别、毒力和耐药性等 C.媒介昆虫的种类、分布及病原携带状况 D.评价防疫措施的效果和预测疫情 E.早期发现患者,进行早期诊断和治疗(分数:2.00)A.B.C.D.E.24.从病原体侵入机体到临床症状出现这段时间称为 A.传染期 B.潜伏期 C.隔离期 D.非传染期 E.易感期(分数:2.00)
9、A.B.C.D.E.25.某因素与疾病的 OR 值 95%可信区间包括 1,意味着该因素 A.是混杂因素 B.是间接因素 C.与疾病无关联 D.是危险因素 E.是保护因素(分数:2.00)A.B.C.D.E.26.环境卫生学所研究的环境是 A.生活环境和生产环境 B.自然环境和劳动环境 C.居住环境和自然环境 D.自然环境和生活居住环境 E.生活居住环境和生产环境(分数:2.00)A.B.C.D.E.27.环境中某些化学物质被生物体吸收后不断积聚、浓缩,这种现象称为 A.生物吸收 B.生物放大 C.生物富集 D.生物转化 E.生物代谢(分数:2.00)A.B.C.D.E.28.环境的自净作用有
10、三大作用方式,即 A.稀释作用,沉淀作用,扩散作用 B.物理作用,化学作用,生物作用 C.中和作用,氧化作用,分解作用 D.硝化作用,氨化作用,无机化作用 E.还原作用,络合作用,吸附作用(分数:2.00)A.B.C.D.E.29.毒物在机体内的代谢过程包括 A.吸收、转运、转化、排泄 B.水解、氧化、还原、结合 C.吸收、氧化、结合、排泄 D.吸收、结合、转化、转运 E.吸收、水解、转运、排泄(分数:2.00)A.B.C.D.E.30.污染物对机体的毒作用,主要取决于机体对污染物的 A.摄入量 B.蓄积量 C.吸收量 D.中毒量 E.耐受量的倒数(分数:2.00)A.B.C.D.E.31.空
11、气中氧气在什么水平下对健康有害 A.20.95% B.14%15% C.12% D.8% E.过低或过高对健康都有害(分数:2.00)A.B.C.D.E.32.确定大气污染程度最基本的因素是 A.污染物排放量 B.有效排放高度 C.接触点与污染源的距离 D.气象因素 E.地形(分数:2.00)A.B.C.D.E.33.进行大气污染对健康影响的调查时,调查对象在当地居住年限要求是 A.随机抽样,无须考虑年限 B.12 年以上 C.35 年以上 D.10 年以上 E.15 年以上(分数:2.00)A.B.C.D.E.34.确定个别污染源对周围大气污染范围的边界时,以下哪种做法是错误的 A.把污染源
12、下风侧同一轴线各点浓度进行统计 B.找出各点的最高日平均浓度,并与相应标准作比较 C.找出各点的最高一次浓度,并与相应标准作比较 D.找出各点的一次最高容许浓度,并与相应标准作比较 E.找出接近卫生标准的点(分数:2.00)A.B.C.D.E.35.水俣病的致病因子进入人体的渠道是 A.饮用水 B.大气 C.土壤 D.鱼 E.稻米(分数:2.00)A.B.C.D.E.36.释放有害工业废水的工厂,应建在饮用水水源的 A.上游 B.下游 C.对岸 D.上游对岸 E.上风向(分数:2.00)A.B.C.D.E.37.下列含氯的化合物,哪一种不是氯化消毒剂 A.液态氯 B.氯胺 C.氯化钠 D.二氧
13、化氯 E.漂白粉和漂白粉精(分数:2.00)A.B.C.D.E.38.土壤的主要污染物是 A.人粪、化肥、农药 B.病原体、有毒化学物质、放射性物质 C.厌气杆菌、寄生虫、农药 D.厌气杆菌、寄生虫卵、放射性物质 E.病原体、致癌物、致畸物(分数:2.00)A.B.C.D.E.二、BA2 型题/B(总题数:12,分数:24.00)39.患者,男性,19 岁,无业青年,父亲是生意人,该青年 5 年来一直因购买收藏女性的高跟鞋而获得满足,而且晚上要抱着高跟鞋睡觉,在心理咨询门诊诊断为“恋物癖”,对此类患者的治疗方法最好选择 A.人本主义 B.厌恶治疗 C.自由联想 D.系统脱敏 E.梦的分析(分数
14、:2.00)A.B.C.D.E.40.李某为某医学院专科毕业生,他可以 A.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试用期满一年,参加执业医师资格考试 B.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试用期满一年,参加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 C.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试用期满两年,参加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 D.取得执业助理医师执业证书后,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工作满一年,参加执业医师资格考试 E.取得执业助理医师执业证书后,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试用期满一年,参加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分数:2.00)A.B.C.D.E.41.2002 年 9 月 15 日某市卫生监督所对市区内的“天乐”饭店进行卫生监督检查,发现其有严重违法行为
15、。遂作出警告,没收非法所得 2000 元,并处 5000 元罚款的行政处罚,并在当日下午将行政处罚通知单送交饭店老板李某。李某不服,要提出行政复议。李某可以提请行政复议的时间为 A.10 月 1 日之前 B.10 月 10 日之前 C.10 月 15 日之前 D.11 月 1 日之前 E.11 月 14 日之前(分数:2.00)A.B.C.D.E.42.张某为某煤矿工人,2002 年 10 月被诊断为一期煤尘肺,按照职业病防治法关于职业病待遇的规定,张某要求下列待遇中,哪一项是没有规定的 A.要求企业给予治疗 B.要求企业安排康复疗养 C.要求企业给予定期复查 D.要求安排子女就业 E.要求调
16、离粉尘作业(分数:2.00)A.B.C.D.E.43.某产妇足月妊娠,阴道自然分娩一男婴,重 4000g,胎儿娩出后 15 分钟,阴道突然出血约 300ml,此时最恰当的处理是 A.用力牵拉脐带 B.用力按摩子宫 C.手取胎盘 D.检查会阴有无裂伤 E.肌内注射宫缩剂(分数:2.00)A.B.C.D.E.44.女,42 岁,多饮、多食 10 年,空腹血糖经常大于 10.8mmol/L。近两个月来眼睑及下肢轻度水肿,血压 160/100mmHg,尿蛋白(+)。最可能的诊断为 A.糖尿病肾病 B.高血压病 C.糖尿病合并肾盂肾炎 D.肾小球肾炎 E.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分数:2.00)A.B.C.D
17、.E.45.男孩,5 岁,患有结核病,但结核菌素试验阴性,可能是 A.合并上呼吸道感染 B.抗结核治疗 1 周 C.接种白百破三联疫苗后 D.粟粒型肺结核 E.颈淋巴结结核(分数:2.00)A.B.C.D.E.46.男性,35 岁,浙江人,1 个月前因捕鱼着凉,近日发热,体温 38.5,腹泻。查:无欲外观,周身可见荨麻疹,无黄疸,肝肋下 1.0cm,脾肋下 2.0cm。实验室检查白细胞 15109/L,嗜酸性粒细胞 40%,最可能的诊断是 A.伤寒 B.副伤寒 C.阿米巴肝脓肿 D.急性血吸虫病 E.粟粒型结核(分数:2.00)A.B.C.D.E.47.女性,20 岁,1 型糖尿病患者,出现恶
18、心、厌食 2 天,神志不清 1 小时,查体面色潮红,呼吸深快,意识障碍。最可能的诊断是 A.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B.糖尿病高渗性昏迷 C.乳酸性酸中毒 D.糖尿病合并尿毒症酸中毒 E.低血糖昏迷(分数:2.00)A.B.C.D.E.48.为了比较不同健康教育手段对中学生吸烟行为的影响,马老师将学生随机分为 3 组,让一组学生观看肺癌患者的有关录像并组织讨论,另一组学生阅读吸烟有害健康的手册,还有一组不采取任何措施。一段时期后,观察不同组学生有关吸烟的知识、态度、行为方面的差异。马老师采用的社会医学研究方法是 A.现况调查研究方法 B.实验性研究方法 C.回顾性调查研究方法 D.描述性流行病学研究
19、方法 E.生命质量评价研究方法(分数:2.00)A.B.C.D.E.49.用同一种筛检方法分别于 1990 年和 1995 年对某病进行筛检,在此期间该病的患病水平增加了 50%,这可能导致筛检结果 A.灵敏度增加 B.特异度增加 C.阳性预测值增加 D.阴性预测值增加 E.约登指数升高(分数:2.00)A.B.C.D.E.50.孕妇感染风疹后引起胎儿畸形,这种传播病原体的方式被称为 A.水平传播 B.家庭传播 C.医源性传播 D.垂直传播 E.间接传播(分数:2.00)A.B.C.D.E.(A)公卫执业助理医师-5 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A1 型题/B(总
20、题数:38,分数:76.00)1.以医院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最常见的偏倚是 A.观察偏倚 B.信息偏倚 C.混杂偏倚 D.选择偏倚 E.错分偏倚(分数:2.00)A.B.C.D. E.解析:解析 当以医院的病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病例对照研究时,最容易导致选择偏倚的发生。选择偏倚是指由于选择研究对象的方法不正确,导致研究结果系统地偏离真实情况,即选入的对象与未选入的对象之间,在某些特征上存在系统误差。这种偏倚常产生于研究设计阶段。常见的选择偏倚有下列几种:入院率偏倚、现患病例一新病例偏倚、检出征候偏倚、无应答偏倚、易感性偏倚等。信息偏倚又称观察偏倚,是指在测量暴露和结局的过程中,由于测量工具、技
21、术、测量者、被测量者等的原因导致测量结果系统地偏离真实情况。信息偏倚的表现形式是研究对象被错误分类,因此信息偏倚又可以称为错分偏倚,如暴露于某因素者被错误地认为是非暴露者,某病的患者被错误地认为是非患者等。混杂偏倚是指在流行病学研究中,由于一个或多个潜在的混杂因素的影响,掩盖或夸大了暴露因素与效应之间的联系,从而使两者之间的真实关联被错误地估计。2.在流行病学研究中,用对照组的发病率除以接种组的发病率称为 A.相对危险度 B.特异危险度 C.保护率 D.效果指数 E.抗体阳转率(分数:2.00)A.B.C.D. E.解析:解析 在流行病学研究中,用对照组的发病率除以接种组的发病率称为效果指数。
22、效果指数用于流行病学实验研究,主要评价干预措施的预防效果。其计算公式是: * 本题其余备选答案的计算公式是: * 特异危险度=暴露组的发病(或死亡)率-非暴露组的发病(或死亡)率 * (抗体倍增人数是指第一次血清检查抗体呈阳性,第二次检查仍为阳性,但抗体滴度第一次的 4 倍。)3.将染疫人收留在指定的处所,限制其活动,并进行观察和治疗,直到消除传染病传播危险,这一措施被称为 A.拘留 B.隔离 C.留验 D.医学观察 E.医学检查(分数:2.00)A.B. C.D.E.解析:解析 将染疫人收留在指定的处所,限制其活动,并进行观察或治疗,直到消除传染病传播危险,这一措施被称为隔离。所谓染疫人是指
23、正在患检疫传染病的人,或者经卫生检疫机关初步诊断,认为已经感染检疫传染病或者已处于检疫传染病潜伏期的人。留验,又叫隔离观察,是指将染疫嫌疑人收留在指定的场所进行诊察和检验,留验期限为该病潜伏期。所谓染疫嫌疑人是指接触过检疫传染病的环境,并且可能传播检疫传染病的人。医学观察和医学检查一般是针对乙类和丙类传染病接触者施行的措施,是指接触者可正常工作、学习,但要接受体检、病原学检查和必要的卫生处理。拘留属于法律的范畴。4.疾病轮状模型的外环是 A.环境 B.遗传因子 C.宿主 D.特异病原体 E.病原微生物(分数:2.00)A. B.C.D.E.解析:解析 疾病轮状模型的外环是环境,主要是指生物环境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医学类 职业资格 执业 助理 医师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