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综合课法理学-39及答案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综合课法理学-39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综合课法理学-39及答案解析.doc(1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综合课法理学-39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简答题(总题数:8,分数:24.00)1.简述法律制定的原则。 (分数:3.00)_2.简述法律规则和法律原则的区别。 (分数:3.00)_3.简述法律解释的特点 (分数:3.00)_4.简述立法解释的基本任务。 (分数:3.00)_5.简述法律推理的特点。 (分数:3.00)_6.简述法律权利和权力的区别。 (分数:3.00)_7.简述法律责任的归责原则。 (分数:3.00)_8.简述法律文化的内容特点。 (分数:3.00)_二、分析题(总题数:8,分数:42.00)材料 1:甲抓住了潜入家中行窃的窃贼,非常生气,
2、本想教训教训他,但后来想起老师曾经说过抓住窃贼应该交给公安机关处理,私自对窃贼用刑是违法的,于是就和家人一起将窃贼送到了当地派出所。 材料 2:乙因涉嫌行凶杀人而被公安机关依法逮捕,邻里一片哗然,邻里们议论纷纷,有的说乙可能会被判处死刑,实属罪有应得;有的说乙虽属杀人。但罪不至死。 材料 3:我国刑法规定了贪污贿赂犯罪,但是当有人以谋取不正当利益为目的,向国家工作人员进行性贿赂时,法律并没有规定为犯罪。 结合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分数:4.00)(1).材料 1 和材料 2 体现了何种法的规范作用?为什么?(分数:2.00)_(2).结合材料 3 说明法的作用的局限性。(分数:2.00)_材
3、料 1:法国思想家皮埃尔勒鲁论平等:平等已经成为一种原则,一种信条,成为社会的基础。 材料 2:美国法哲学家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平等乃是一个具有多种不同含义的多型概念。它所指的对象可以是政治参与权利、收入分配制度,也可以是不得势的群体的社会地位和法律地位。其范围涉及法律待遇的平等、机会的平等以及人类基本需要的平等。它可能关注保护诺成合同的义务与对应义务间的平等,关注在因损害行为进行赔偿时作出恰当补偿与恢复原状,并关注在执行刑法时维护罪行与刑罚间的某种程度的均衡。 材料 3:法国思想家托克维尔:一个社团的基本努力或许就是设法使其成员平等,但其成员个人的自尊心却总是希望自己出人头地
4、,在某处形成某种对自己有利的不平等。 请结合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分数:6.00)(1).结合材料 2 说明平等含义的特点和博登海默阐述的平等价值的主要内容。(分数:2.00)_(2).结合材料 3 说明平等的特点。(分数:2.00)_(3).结合材料 1、2、3 说明法律确认和保障平等价值实现的基本方式。(分数:2.00)_9.据媒体报道,A 省律师贾某慎重地向 A 省人大提交了一份A 省父母子女家庭关系规定即“孝法”的立法草案建议稿。据他调查,对于如何尽孝,我们仅有婚姻法略有涉及。他希望 A 省能为“孝”立法,让子女尽“社会主义亲情尽孝、奉养”义务,要求国家、社会继续弘扬爱老敬老的传统美
5、德,使父母不受子女暴力等不敬行为的侵犯。贾律师还建议,公务员录用应以孝为先,即“本省招收、聘用、晋升公务员、领导干部,必须审查其尽孝、赡养父母情况,并以此作为衡量审查其品行是否端正的第一前提。” 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法理学知识和原理,谈谈你对贾律师提出的“孝法”的看法。 (分数:2.00)_材料 1:公交车司机王某在驾车的过程中突发脑淤血,乘务员为此不得不采取紧急刹车措施,导致公交车冲出机动车车道,撞坏了公共道路上的围栏。但司机王某和乘务员并没有受到法律适用机关的处罚。 材料 2:一男子驾车闯红灯被警察拦住,警察查明驾车人因要将其突发急病的邻居送往医院抢救而闯红灯。对此行为之性质与法律责任,两警
6、察持不同意见,警察甲认为任何情况下违反交通规则均应受到法律的制裁,而警察乙则认为驾车人为抢救病人,违反规则实出于不得已,因而不应受处罚。 请阅读上述材料,运用法理学知识和原理回答下列问题:(分数:6.00)(1).材料 1 中适用法的机关所运用的法律推理形式。(分数:2.00)_(2).材料 2 中警察甲、乙所运用的法律推理形式。(分数:2.00)_(3).材料 1 中,乘务员采取紧急刹车措施撞坏了围栏而没有受到处罚,这是否属于免责?为什么?(分数:2.00)_10.某大学法学院讲师在讲授法律文化时提出了如下观点: 观点 1:法律文化蕴含在现行法之中,这种现行法中蕴含的法律文化是偶然因素和必然
7、因素相互交织、相互作用的结果。 观点 2:法律意识是法律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法律意识和法律规范一样,属于观念形态的法文化。 观点 3:法律文化具体体现在规则性的法律制度中。 试运用法理学有关法律文化的基本理论对上述观点加以辨析。 (分数:2.00)_洪某 10 岁时父母离异,随其母生活。洪某 14 岁时祖父去世,但洪某自觉与祖父感情不深,未参加葬礼。洪某之父老洪遂不再向洪某提供抚养费。洪某及其监护人向当地法院提起诉讼,请求责令老洪承担抚养费。老洪在答辩状中说,洪某不参加葬礼不孝之至。法院没有采纳老洪的答辩理由,并依据相关法律判决洪某胜诉。二审法院还在判决书后附有一段“判后语”:祖父去世,令人悲
8、恸。双方当事人要节哀顺变,不能因抚养费而生纠怨。死者已去矣,亲者尚生存,亲情不可废。愿双方重修亲情,死者永瞑目。 请根据上述材料,运用相关法理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分数:8.00)(1).法院的“判后语”是否具有法律效力?为什么?(分数:2.00)_(2).法院的“判后语”反映了哪一层面的法律文化?(分数:2.00)_(3).您对法院在判决书后附入“判后语”有何看法?请说明理由(赞成或反对,仅选择一种观点回答)。(分数:2.00)_(4).结合材料分析法与道德的关系和法律作用的局限性。(分数:2.00)_某日早上 8 时许,一头野生羚牛闯入一户人家,将某甲顶倒在地,其妻某乙亦被困屋中,当地有关
9、部门闻讯展开营救。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第 16 条明文规定,禁止猎捕、杀害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因科学研究、驯养繁殖、展览或者其他特殊情况,需要捕捉、捕捞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的,必须由国务院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由于野生羚牛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因此当地有关部门不敢擅自捕杀,只能逐级请示;当日下午 1 时许才从省林业厅传来指示,可以击毙羚牛;下午 4 时许,羚牛终于被击毙,而此时某甲已经死亡,其妻某乙亦因伤势过重抢救无效死亡。 请根据上述材料,运用相关法理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分数:6.00)(1).该案存在的法律价值冲突是什么?如何解决这种冲突?(分数:2.00)_(2).省林
10、业厅的指示是否合理、合法?为什么?(分数:2.00)_(3).从法制要求和法治目标角度谈谈您对该案的认识。(分数:2.00)_材料 1:出租车司机甲送孕妇乙去医院,途中乙临产。为争取时间。甲将车开至非机动车道掉头,被交警拦截并被告知罚款。经甲解释,交警对甲未予处罚且为其开警车引道,将乙及时送至医院。 材料 2:丙将一婴儿盗走,并给婴儿的父母打电话勒索高额赎金,由于婴儿的父母没有按时将赎金交付给丙,丙便采取“撕票”行动,将婴儿掐死并将尸体抛入河中。后丙被抓获。法院依据我国刑法第 239条第 2 款规定,认定丙犯有绑架罪,并判处丙死刑。 材料 3:甲依法收养了 1 名女婴乙,乙成年后,甲、乙又依法
11、办理了解除收养关系的手续。时隔 1 年后,甲、乙又办理了结婚登记手续。甲的儿子丙对二人结婚非常不满,便向法院申请宣告甲、乙二人的婚姻无效。法院根据我国婚姻法第 7 条有关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禁止结婚的规定,宣告甲、乙的婚姻为无效婚姻。审理该案的法官认为,甲、乙二人为拟制直系血亲,虽然我国婚姻法对拟制直系血亲是否通婚没有规定,且二人的拟制直系血亲关系己被依法解除,但基于伦理等目的,应当比照婚姻法第 7 条规定,宣告二人的婚姻无效。 请根据上述材料。运用相关法理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分数:8.00)(1).材料 1、2、3 各体现的推理方式。(分数:2.00)_(2).材料 1 中体现了法
12、的哪些价值之间的冲突?警察采取了何种原则解决这种冲突?(分数:2.00)_(3).根据法律推理原则,分析材料 2 中法院采取法律推理的基本逻辑。(分数:2.00)_(4).根据材料 3 说明该法律推理的作用。(分数:2.00)_三、论述题(总题数:8,分数:34.00)11.联系我国法治建设实际,论述我国进行法律移植的必要性。 (分数:4.00)_12.联系我国法治建设实际,论述我国的司法原则。(联系实际部分由考生根据论述内容自行总结,下同) (分数:4.00)_13.联系我国法治建设实际,论述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原则。 (分数:4.00)_14.联系我国法治建设实际,论述社会主义法治是
13、社会主义民主的体现和保障。 (分数:4.00)_15.联系我国法治建设实际,论述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标志。 (分数:4.00)_16.联系我国法治建设实际,论述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前提条件。 (分数:4.00)_17.联系我国法治建设实际,论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坚持的基本原则。 (分数:4.00)_18.联系我国法治建设实际,论述法律意识对我国法治建设的作用。 (分数:6.00)_综合课法理学-39 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简答题(总题数:8,分数:24.00)1.简述法律制定的原则。 (分数:3.00)_正确答案:()解析:(1)合法性原则。法律制定要遵守宪
14、法,要维护法制统一。法律制定的依据、权限、程序必须遵循宪法和法律的规定。 (2)科学性原则。法律制定必须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规律,维护和保障立法的科学性;立法还应合理地吸收、借鉴历史的和外国的经验,将总结借鉴与科学预见相结合。 (3)民主性原则。法律制定必须从最大多数人的最根本利益出发,立法过程和立法程序都要体现民主性。2.简述法律规则和法律原则的区别。 (分数:3.00)_正确答案:()解析:(1)在内容上,法律规则的规定是明确具体的,而法律原则不预先设定明确的、具体的假定(条件),更没有设定明确的法律后果,其要求比较笼统、模糊。 (2)在适用范围上,法律规则只适用于某一类型的行为,而法律原
15、则具有宏观的指导性,其适用范围比法律规则宽广。 (3)在适用方式上,法律规则是以“全有或全无的方式”应用于个案当中的,如果一条规则所规定的事实是既定的,或者这条规则是有效的,在这种情况下,必须接受该规则所提供的解决办法。法律原则的适用则不同,它不是以“全有或全无的方式”应用于个案当中的,不同强度的原则甚至冲突的原则都可能存在于一部法律之中。当两个原则在具体的个案中冲突时,法官必须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及有关背景在不同强度的原则问作出权衡。 (4)在作用上,法律规则具有比法律原则强度大的显示性特征,它形成了法律制度中坚硬的部分,没有规则,法律制度就缺乏硬度。法律原则是法律规则的本源和基础,它们可以协
16、调法律体系中规则之间的矛盾,弥补法律规则的不足与局限,它们甚至可以直接作为法官裁判的法律依据。3.简述法律解释的特点 (分数:3.00)_正确答案:()解析:(1)法律解释的对象是法律规定。法律解释的任务是通过研究法律文本及其附随情况即制定时的经济、政治、文化、技术等方面的背景情况,探求它们所表现出来的法律意旨。 (2)法律解释与具体案件密切相关。法律解释往往由待处理的案件所引起,法律解释需要将条文与案件事实结合起来进行。 (3)法律解释具有一定的价值取向性。法律解释的过程是一个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过程。人们创制并实施法律是为了实现一定的目的,而这些目的又以某些基本的价值为基础。这些目的和价值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综合 法理学 39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