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综合课-中国法制史夏商西周春秋法律制度、战国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法律制度(四)及答案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综合课-中国法制史夏商西周春秋法律制度、战国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法律制度(四)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综合课-中国法制史夏商西周春秋法律制度、战国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法律制度(四)及答案解析.doc(1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综合课-中国法制史夏商西周春秋法律制度、战国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法律制度(四)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0,分数:20.00)1.将刑名律改为刑名、法例两篇的封建成文法典是_。(分数:1.00)A.法经B.九章律C.晋律D.曹魏律2.首次以“名例律”作为总则篇的封建成文法典是_。(分数:1.00)A.曹魏律B.泰始律C.北齐律D.开皇律3.杖刑是由_政权创立的。(分数:1.00)A.北魏B.北齐C.隋朝D.宋朝4.曹魏律一共_。(分数:1.00)A.12 篇B.18 篇C.20 篇D.9 篇5.秦朝把庭审案件称为_。(分数:1.00)A.诏狱
2、B.讯狱C.鞫狱D.治狱6.中国历史上最早出现的法律形式式,指的是_。(分数:1.00)A.封诊式B.大统式C.永式D.户调式7.首创总则篇目的封建成文法典是_。(分数:1.00)A.法经B.曹魏律C.北魏律D.北齐律8.下列选项中,表述正确的是_。(分数:1.00)A.封建成文法典总则始创于法经,完善于北齐律B.九章律中的总则篇在尾不在首C.秋冬行刑不属于汉朝法律儒家化的表现D.春秋决狱“论心定罪”,故而为司法的野蛮擅断提供了依据9.西晋以_作为全国最高司法机关。(分数:1.00)A.大理B.司寇C.廷尉D.大理寺10.法经中类似于诉讼法的篇目名称是_。(分数:1.00)A.盗法篇B.捕法篇
3、C.杂法篇D.具法篇11.第一次以“具律”作为法典总则篇目的封建成文法典是_。(分数:1.00)A.法经B.秦律C.九章律D.曹魏律12.下列选项中,表述正确的是_。(分数:1.00)A.“科”这一法律形式在南北朝时期被“格”所取代B.登闻鼓制最早源于曹魏C.南北朝时期最著名的格是别权调格D.曹魏律和晋律的篇目都是 20 篇13.下列关于法律儒家化表现的说法,错误的是_。(分数:1.00)A.汉朝法律的儒家化,不仅体现在刑罚执行和审判上,也体现在刑法适用原则上B.春秋决狱作为法律儒家化的表现之一,是汉朝独有的审判方式C.法律儒家化与西晋的引礼入律、礼律融合相辅相成D.亲亲相隐属于法律儒家化的表
4、现形式之一14.关于北魏法制建设的成就,表述错误的是_。(分数:1.00)A.北魏时期使死刑复奏成为正式制度B.北魏时期最早出现了“格”这一法律形式C.北魏时期将流刑分为五等D.北魏政权首次将“官当”入律15.汉朝掌管地方监察事务的机关为_。(分数:1.00)A.司隶校尉B.令刺史C.监察御史D.御史大夫16.汉朝对官员实施业绩考核的法律称为_。(分数:1.00)A.上计律B.附益律C.尚方律D.酎金律17.汉武帝后期汉朝的立法指导思想是_。(分数:1.00)A.无为而治B.德本刑用C.明德慎罚D.德主刑辅18.汉朝为了加强对农民起义的镇压而制定的法律是_。(分数:1.00)A.阿党附益法B.
5、通行饮食法C.沈命法D.均输平准法19.晋律的第一篇是_。(分数:1.00)A.刑名律B.法例律C.具律D.刑名、法例律20.首次对封建成文法典总则进行改革的法典是_。(分数:1.00)A.九章律B.曹魏律C.晋律D.北齐律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10,分数:10.00)21.曾经对封建成文法典总则篇进行完善的法典有_。(分数:1.00)A.九章律B.泰始律C.北齐律D.曹魏律22.南北朝时期新出现的法律形式有_。(分数:1.00)A科B格C式D比23.北齐政权法制建设的成就表现在_。(分数:1.00)A.设置大理寺B.创立“重罪十条”C.以名例律作为法典总则篇D.封建成文法典的篇章体例定型化
6、24.下列选项中,属于汉朝首次创立的制度有_。(分数:1.00)A.上请B.亲亲得相首匿C.秋冬行刑D.恤刑原则25.下列选项中,属于汉朝基本法律框架的法律有_。(分数:1.00)A.“约法三章”B.越宫律C.九章律D.傍章律26.下列选项中,属于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颁布的封建成文法典是_。(分数:1.00)A.麟趾格B.大统式C.北齐律D.开皇律27.以名例律作为总则的封建成文法典有_。(分数:1.00)A.泰始律B.北齐律C.唐律疏议D.大明律28.下列选项中,属于监察机关官员名称的有_。(分数:1.00)A.御史大夫B.御史中丞C.御史台D.廷尉29.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法律儒家化的表现有_
7、。(分数:1.00)A.死刑复奏B.重罪十条C.八议入律D.服制定罪30.汉朝法律儒家化的表现有_。(分数:1.00)A.秋冬行刑B.上请原则C.春秋决狱D.亲亲相隐三、简答题(总题数:3,分数:18.00)31.简述西周时期婚姻六礼的主要内容。 (分数:6.00)_32.简述法经的内容、特点。 (分数:6.00)_33.简述汉文帝刑制改革的内容、历史意义和局限性。 (分数:6.00)_四、分析题(总题数:4,分数:52.00)请简释下列文字的含义,并运用中国法制史知识进行分析(分数:28.00)(1).礼记曲礼:“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分争辩讼,非讼不决;君臣上下,父子兄弟
8、,非礼不定;宦学事师,非礼不亲;班朝、治军、莅官、行法,非礼威严不行;祈祷祭祀,供给鬼神,非礼不诚不庄。”(分数:4.00)_(2).汉书贾谊传:“礼者禁于将然之前,而法者禁于已然之后。” 后汉书陈宠传:“礼之所去,刑之所取,失礼则入刑,相为表里者也。”(分数:4.00)_(3).礼记曲礼上:“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孔颖达疏:“礼不下庶人者,谓庶人贫无物为礼”;“刑不上大夫者,制五刑三千之科条不设大夫犯罪之目也”,“非谓都不刑其身也,其有罪则以八议议其轻重耳。”(分数:4.00)_(4).礼记昏义:“昏礼者,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故君子重之。是以昏礼,纳采、问名、纳吉、
9、纳征、请期,皆主人筵几于庙,而拜迎于门外,入揖让而升,听命于庙,所以敬慎重正昏礼也。”(分数:4.00)_(5).大戴礼记本命:“妇有七去:不顺父母去,无子去,淫去,妒去,有恶疾去,多言去,窃盗去。不顺父母去,为其逆德也;无子,为其绝世也;淫,为其乱族也;妒,为其乱家也;有恶疾,为其不可与共粢盛也;口多言,为其离亲也;窃盗,为其反义也。”(分数:4.00)_(6).大戴礼记本命:“妇有三不去:有所取无所归不去,与更三年丧不去,前贫贱后富贵不去。”何休注:“妇人有三不去。尝更三年丧不去,不忘恩也;贱取贵不去,不背德也;有所受无所归不去,不穷穷也。”(分数:4.00)_(7).周礼秋官小司寇:“以
10、五声听狱讼,求民情,一曰辞听,二曰色听,三曰气听,四曰耳听,五曰目听。”郑玄疏:“观其出言,不直则烦;观其颜色,不直则赫然;观其气息,不直则喘;观其听聆,不直则惑;观其眸子,不直则吒(音冒编者注)然。”(分数:4.00)_请运用中国法制史的理论知识对下列材料进行分析,并回答问题(分数:12.00)(1).礼记大传:“一曰亲亲;二曰尊尊。亲亲故尊祖,尊祖故敬宗,敬宗故收族,收族故宗庙严,宗庙严故重社稷,重社稷故爱百姓,爱百姓故刑罚中,刑罚中故庶民安,庶民安故财用足,财用足故百志成,百志成故礼俗刑,礼俗刑然后乐。” 问题: (1)这段文字反映了西周时期什么原则?其历史渊源是什么? (2)这段文字的
11、基本含义是什么? (3)西周规定这一原则的立法宗旨是什么?(分数:4.00)_(2).尚书吕刑:“五刑之疑有赦,五罚之疑有赦,其审克之。”孔安国传:“刑疑,赦从罚;罚疑,不论以为罪。” 礼记王制:“附从轻,赦从重”;“疑狱汜(音犯编者注)与众共之,众疑,赦之。” 问题: (1)这两段文字反映了西周时期的什么原则?其历史渊源是什么? (2)这两段文字的基本含义是什么? (3)这两段文字反映的立法宗旨是什么? (4)文中提到的“五刑”、“五罚”的基本内容是什么?(分数:4.00)_(3).周礼天官小宰:“听称责以傅别。”郑玄注:“称则责贷予,傅别为券书也。听讼责者,以券书决之。傅,傅著约束于文书;
12、别,别为两,两家各得一也。” 问题: (1)这段文字反映了西周时期的什么制度? (2)这段文字的基本含义是什么? (3)这段文字反映了什么问题? (4)这段文字所提及的内容对司法制度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分数:4.00)_34.请简释下列文字的含义,并运用中国法制史知识进行分析 睡虎地秦墓竹简法律答问:“公室告何也?非公室告何也?贼杀伤、盗他人为公室;子盗父母,父母擅杀、刑、髡子及奴妾不为公室告。子告父母,臣妾告主,非公室告,勿听。” (分数:4.00)_请运用中国法制史的理论知识对下列材料进行分析,并回答问题(分数:8.00)(1).晋书刑法志:“峻礼教之防,准五服以制罪。”“服制若近,以尊犯
13、卑,处刑则轻,以卑犯尊,处刑则重;服制若远,以尊犯卑,处刑则重,以卑犯尊,处刑则轻。若财产转让有犯,服制若近,处罚若轻。” 问题: (1)这段文字反映了什么制度? (2)确立这一制度的立法宗旨是什么? (3)举例说明这一制度对后世的影响。(分数:4.00)_(2).魏书刑罚志:“当死者,部案奏闻。以死不可复生,惧监官不能平,狱成皆呈,帝亲临问,无异辞怨言乃绝之。诸州国之大辟,皆先谳(音验编者注)报乃施行。” 问题: (1)这段文字反映了什么制度? (2)这段文字的基本含义是什么? (3)确立这一制度的宗旨是什么? (4)举例说明这一制度对后世的影响。(分数:4.00)_综合课-中国法制史夏商西
14、周春秋法律制度、战国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法律制度(四)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0,分数:20.00)1.将刑名律改为刑名、法例两篇的封建成文法典是_。(分数:1.00)A.法经B.九章律C.晋律 D.曹魏律解析:解析 曹魏律将具律改为刑名,置于律首,完善了封建成文法典的总则。晋律在刑名之后添法例,二篇共同构成法典总则性质。2.首次以“名例律”作为总则篇的封建成文法典是_。(分数:1.00)A.曹魏律B.泰始律C.北齐律 D.开皇律解析:解析 北齐律将晋律的刑名、法例两篇合为一篇,最终完善了封建成文法典的总则,也属于首创。3.杖刑是由_政权创立
15、的。(分数:1.00)A.北魏 B.北齐C.隋朝D.宋朝解析:解析 北魏时期增设鞭刑和杖刑,形成死、流、徒、杖、鞭五种刑罚,这为笞、杖、徒、流、死封建制五刑的最终确立奠定了基础。4.曹魏律一共_。(分数:1.00)A.12 篇B.18 篇 C.20 篇D.9 篇解析:解析 曹魏律一共 18 篇。5.秦朝把庭审案件称为_。(分数:1.00)A.诏狱B.讯狱C.鞫狱D.治狱 解析:解析 在秦朝,讯问被告被称为“讯狱”,庭审案件被称为“治狱”。6.中国历史上最早出现的法律形式式,指的是_。(分数:1.00)A.封诊式B.大统式 C.永式D.户调式解析:解析 秦朝的封诊式不是独立的“式”;永式为唐朝“
16、式”的一种。7.首创总则篇目的封建成文法典是_。(分数:1.00)A.法经 B.曹魏律C.北魏律D.北齐律解析:解析 法经中的“具法”相当于总则,故为始创。8.下列选项中,表述正确的是_。(分数:1.00)A.封建成文法典总则始创于法经,完善于北齐律 B.九章律中的总则篇在尾不在首C.秋冬行刑不属于汉朝法律儒家化的表现D.春秋决狱“论心定罪”,故而为司法的野蛮擅断提供了依据解析:解析 B 项错在:九章律中的具律,既不在首,也不在尾。C 项错在:秋冬行刑是汉朝刑罚执行上儒家化的表现。D 项错在:春秋决狱虽然“论心定罪”,但这并非说明该制度在作用上都是消极的,无论怎样,该制度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仍
17、然起到弥补法律不足的作用。9.西晋以_作为全国最高司法机关。(分数:1.00)A.大理B.司寇C.廷尉 D.大理寺解析:解析 秦、汉、三国两晋时期,廷尉一直是全国最高司法机关,到了北齐才将廷尉改为大理寺。10.法经中类似于诉讼法的篇目名称是_。(分数:1.00)A.盗法篇B.捕法篇 C.杂法篇D.具法篇解析:解析 法经中类似于诉讼法的篇目名称有囚法和捕法二篇。11.第一次以“具律”作为法典总则篇目的封建成文法典是_。(分数:1.00)A.法经B.秦律 C.九章律D.曹魏律解析:解析 法经中称为具法,商鞅改法为律后,秦律始称具律。12.下列选项中,表述正确的是_。(分数:1.00)A.“科”这一
18、法律形式在南北朝时期被“格”所取代 B.登闻鼓制最早源于曹魏C.南北朝时期最著名的格是别权调格D.曹魏律和晋律的篇目都是 20 篇解析:解析 B 项错在:登闻鼓制源于西晋。C 项错在:南北朝时期最著名的格是东魏的麟趾格。D项错在:曹魏律是 18 篇,而晋律是 20 篇。13.下列关于法律儒家化表现的说法,错误的是_。(分数:1.00)A.汉朝法律的儒家化,不仅体现在刑罚执行和审判上,也体现在刑法适用原则上B.春秋决狱作为法律儒家化的表现之一,是汉朝独有的审判方式 C.法律儒家化与西晋的引礼入律、礼律融合相辅相成D.亲亲相隐属于法律儒家化的表现形式之一解析:解析 B 项错在:春秋决狱始于汉朝,沿
19、用于三国两晋南北朝,因此并非汉朝独有。14.关于北魏法制建设的成就,表述错误的是_。(分数:1.00)A.北魏时期使死刑复奏成为正式制度B.北魏时期最早出现了“格”这一法律形式C.北魏时期将流刑分为五等 D.北魏政权首次将“官当”入律解析:解析 C 项错在:北周政权将流刑分为五等。15.汉朝掌管地方监察事务的机关为_。(分数:1.00)A.司隶校尉B.令刺史 C.监察御史D.御史大夫解析:解析 令刺史是汉朝掌管地方监察事务的机关。司隶校尉为汉朝监察京师及附近州县的机关;监察御史为东汉某一时期的中央监察机关名称(后又改回御史大夫);御史大夫为秦、汉、三国时期的中央最高监察机关(东汉某一时期称为监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综合 中国 法制史 西周 春秋 法律制度 战国 秦汉 三国 两晋 南北朝 答案 解析 DOC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14054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