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社会工作基础知识(一)及答案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社会工作基础知识(一)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社会工作基础知识(一)及答案解析.doc(1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社会工作基础知识(一)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名词解释(总题数:23,分数:69.00)1.社会工作的涵义与构成要素 (分数:3.00)_2.社会工作者 (分数:3.00)_3.案主 (分数:3.00)_4.助人自助 (分数:3.00)_5.社会秩序 (分数:3.00)_6.同理 (分数:3.00)_7.社会福利 (分数:3.00)_8.剩余性社会福利 (分数:3.00)_9.社会工作价值 (分数:3.00)_10.接纳 (分数:3.00)_11.伦理守则 (分数:3.00)_12.标签理论 (分数:3.00)_13.活动理论 (分数:3.00)_14.社会福
2、利制度 (分数:3.00)_15.福利国家 (分数:3.00)_16.目标系统 (分数:3.00)_17.社会环境的含义、特点 (分数:3.00)_18.社会互动 (分数:3.00)_19.社会工作价值观 (分数:3.00)_20.助人活动 (分数:3.00)_21.专业关系 (分数:3.00)_22.社会角色 (分数:3.00)_23.社会工作本土化 (分数:3.00)_二、简答题(总题数:3,分数:31.00)24.社会工作者主要担当着哪些角色? (分数:10.00)_25.转型期中国社会工作提供模式的特征。 (分数:10.00)_26.简述西方社会工作理论发展的基本阶段。 (分数:11.
3、00)_社会工作基础知识(一)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名词解释(总题数:23,分数:69.00)1.社会工作的涵义与构成要素 (分数:3.00)_正确答案:()解析:(1)社会工作的涵义 社会工作是指社会工作者运用社会工作专业方法帮助社会上处于弱势地位的个人、群体和社区,解决困难,预防问题发生,恢复、改善和发展其功能,以适应和进行正常的社会生活的服务活动。社会工作是以利他主义价值观为指导,以科学的知识为基础,运用科学方法助人的职业化服务活动。它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社会工作是以帮助他人(服务对象)为目的的活动;社会工作是以科学知识为基础的活动;社会工作是科学的助
4、人方法;社会工作是职业化的助人服务活动。 (2)社会工作的构成要素 社会工作的构成要素包括:社会工作者,是服务和帮助的提供者,是社会工作过程的首要的构成部分。受助者,又称服务对象、工作对象,也有人称之为案主。受助者是服务的接受者,没有受助者,社会工作就失去了必要性。社会工作价值观,是社会工作者所持有的助人观念。社会工作的价值观是社会工作的灵魂,它借助于助人活动与其他类型的社会工作区别开来。助人活动,是社会工作的关键,它是助人愿望的传导者,同时也是助人和受助的实现过程。专业方法。在社会工作中,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师社会工作的三种重要方法,它是一种有别于其他科学、其他知识的专业工作方法。2
5、.社会工作者 (分数:3.00)_正确答案:()解析:社会工作者是指遵循社会工作的价值准则,运用社会工作专业方法从事职业性社会服务的人员。他们是有一定专业知识并从事社会福利服务的人员。在有些国家,社会工作者的身份比较容易确定。这些人一般受过社会工作专业培训并获得社会工作的硕士或学士学位,他们在社会福利机构或设施中专门从事社会服务,并被社会工作专业组织所认可,被雇主认为是社会工作者。3.案主 (分数:3.00)_正确答案:()解析:案主又称受助者,是指遇有困难,自己不能解决并愿意接受社会工作者帮助的人。他们能够表达自己的意愿,并采取行动与社会工作者互动。受助者是服务的接受者,没有受助者,社会工作
6、就失去了必要性。社会工作者要与案主建立专业关系。在这种关系中,案主的利益高于社会工作者的利益,社会工作者应为实现案主的利益、满足案主的需要而开展工作。绝不允许社会工作者因自身的利益或需要而损害案主的利益。这和一般人际关系强调互惠明显不同。4.助人自助 (分数:3.00)_正确答案:()解析:助人自助是指社会工作者有意识、有目的地在帮助他人的活动过程中贯穿的一种核心价值理念。在这个助人活动中,社会工作者作为行动者,依自己的助人价值观去设计和实施助人活动,并积极吸引受助者主动参与这一行动过程,通过相互配合与协调,从而达到助人目的。在这个过程中,社会工作者是行动的主体,他设计并引导助人过程的进行。但
7、是由于社会工作者要考虑到受助者的需要和接受服务的能力来开展服务,所以不能把受助人视为纯粹被动的、只是行为的对象或客体。同时,受助者也是行动的主体,他也将自己的意识、目的、对社会工作者行动的理解带入接受服务的过程,并直接影响这一过程。5.社会秩序 (分数:3.00)_正确答案:()解析:社会秩序是指社会在运动、变化过程中,其内部各方面或社会关系的各方面相对平衡、稳定、和谐的发展状况。它至少包括两层涵义:社会结构的稳定性,是指社会各组成部分之间关系的相对稳定,是对这些关系的静态描述。社会运行的有序性,从动态的角度,在过程之中考察关系的协调状态。毫无疑问,所谓秩序并不是说社会各组成部分之间关系的一成
8、不变,而是指它们可以处于动态协调之中。因此,应该从较长过程的角度看待社会秩序。于是,维护某种社会结构是维持社会秩序,改变不合理的社会结构或社会关系,使之更有利于社会的协调发展,也是对社会秩序的建造和维持。社会秩序具有复杂的表现形式,从秩序形成的角度看,它可以分为强制秩序和同意秩序。6.同理 (分数:3.00)_正确答案:()解析:同理是指工作者进入并了解案主内心世界,并将这种了解传达给案主的一种技术与能力。同理包括情绪同理和角色同理两个层面的内容。情绪同理即同感,是指工作者如同亲身体验地感受案主的感受,是一种受他人状况感动的能力;角色同理是指工作者了解案主的情境、参考构架及观点的能力。角色同理
9、要求工作者尽量放下自己的参考构架和文化背景,站在案主的角度去理解案主的问题及其相关的行为。7.社会福利 (分数:3.00)_正确答案:()解析:社会福利有广义和狭义的理解:广义的社会福利是指面对广大社会成员并改善其物质和文化生活的一切措施;狭义的社会福利基本上指对社会弱者所提供的带有福利性的社会支持,包括物质支持和服务支持。我国传统上对社会福利一般作狭义理解。狭义的社会福利服务与社会工作在涵义上基本吻合即充分考虑到受助人的需要及其主体性,运用尽可能有效的方法帮助受助人满足其需要、摆脱困境的活动和过程。8.剩余性社会福利 (分数:3.00)_正确答案:()解析:剩余性的社会福利又称残补性的社会福
10、利,是指当家庭和市场等常规机制瘫痪时,国家的干预必不可少,从而满足公民的社会需要,解决社会问题。这种福利带有明显的针对性和排他性,同时多数福利项目也需要通过统计调查的监督与评估手段来完成。就剩余性社会福利而言,政府在福利方面扮演的角色是边缘性的。9.社会工作价值 (分数:3.00)_正确答案:()解析:社会工作价值是指社会工作者在自己的实践工作中所表现出来的价值意义和价值规定。在一定程度上,平等、信誉、独立、礼貌、孝顺、抱负、勤奋和竞争反映了当前中国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文化价值观。这八个方面可以成为中国社会工作价值体系的组成部分。巴特利特认为,社会工作价值包括如下内容:个人应受到社会的关怀;个人与
11、社会是相互依赖的;个人对他人负有社会责任;人们有共同的人类需求,但是,每个人则是独特而异于他人的个体;民主社会的实质表现为使每一个人的潜能得以充分发挥,以及通过社会参与来尽到社会职责;一个理想的社会应有其职责与能力,向社会中的每一个人提供充分的机会来解决困难、预防问题,以及促进自我能力的发挥。10.接纳 (分数:3.00)_正确答案:()解析:接纳是社会工作的专业价值之一,是指社会工作者对案主的接受、相信和尊重。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总是要同意其他人的价值或要放弃自己的价值去支持另外某一个人的价值。接纳不仅拒绝判断,而且积极地追求理解。作为一个积极的动词,接纳意味着接受、相信和尊重。但是这并不意味着
12、我们总是要同意其他人的价值或我们要放弃自己的价值去支持另外某一个人的价值。对于社会工作者来说,接纳在实践中有时是困难的。英国社会工作教育中央指导委员会的一项研究指出,接纳“也许是付诸实践的最困难的社会工作原则之一,并且它是引起最痛苦的道德围绕的一个原则”。当案主的行为违反一般道德,或当案主的价值观与社会工作者的价值相左时,接纳方面的问题便会产生。拒绝接待,或在接待中用明确的道德判断或价值判断来标定案主,都是违反接纳原则的。11.伦理守则 (分数:3.00)_正确答案:()解析:伦理守则是指社会工作者的行为规范,是社会工作者专业关系方面的行为标准。伦理守则包含总则、职业道德、专业修养及工作规范四
13、个方面的内容。它共涉及六大方面的内容,包括:社会工作者对案主的伦理责任;社会工作者对同事的伦理责任;社会工作者在实务机构的伦理责任;社会工作者作为专业人员的伦理责任;社会工作者对社会工作专业的伦理责任;社会工作者对社会的伦理责任。12.标签理论 (分数:3.00)_正确答案:()解析:标签理论是指以社会学家勒麦特和贝克的理论为基础而形成的一种社会工作理论。标签理论的基本观点是:没有一种行为是天生偏差的,偏差是要定义的。不同的社会把不同的行为标记为偏差。标签理论者相当注重少年犯罪者被逮捕及受审判后的烙印影响,并认为少年犯错在所难免,而他们的犯罪行为之所以会加重是来自于警察、法官或司法系统所给他们
14、的负面影响。他们认为偏差有两种,初级偏差和次级偏差。初级偏差是指未被人指认或惩罚的行为,这种行为是相当普遍的。而次级偏差是司法人员及一般社会人士对于偏差少年初级偏差行为的反应而形成的。标签理论讨论的重点是次级偏差行为。认为标签的过程犹如一种烙印,是一种强烈的负面看法,会使个体改变自我意识,并陷入“偏差生涯”。标签影响人的自我认同,进而导致更严重的偏差行为。13.活动理论 (分数:3.00)_正确答案:()解析:活动理论是对老年人生活变化的理论解释,活动理论认为老年人的生活满足感与活动间有积极的联系。成功适应老年生活的人是能够保持活力、力争不从社会生活中退出的人。老年人如果能尽可能长地保持中年时
15、的活动,就能很好地调整和适应晚年的生活,并对晚年生活感到满意。老年人可以找到其他东西来替代,如用新人替代旧友、替代逝去的自己钟爱的人。这一理论是角色理论的扩展。活动理论对老年社会工作的意义在于,无论从医学和生物学的角度,还是从日常生活观察表明,“用进废退”基本是生物界的一个规律,因此,社会工作者不仅要在态度和价值取向上鼓励老年人积极参与他们力所能及的一切社会活动,而且更需要为老年人的社会参与提供更多的机会和条件。14.社会福利制度 (分数:3.00)_正确答案:()解析:社会福利制度是指在特定的社会里一套与人类需要和福祉相关的理念、资源、机构和专业人员等制度设置,它同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和教育制
16、度等一起成为维系社会正常运转的机制。社会福利制度不仅可以从广义上来理解,也可以从狭义地角度去分析。广义的社会福利制度包含人类社会中所有有利于改善人的福祉的制度设置。而狭义地社会福利制度只是将直接同社会服务和福利资源配置相关的制度设置包括在内。 社会福利制度的内涵和功能在不同的社会里是不同的,但它受到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的影响最为深远。社会福利制度发挥作用的前提条件,一是需要物质基础,再就是依赖于决定制度安排的政治条件。所以,对社会福利制度而言,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的形态与功能是至关重要的。前者决定福利资源的筹措。后者则决定福利资源和服务的分配与推行。 社会福利制度不是孤立存在的制度建构,因此不应该
17、将其同其他的社会系统分离开来,而应放在一个系统的框架内去解释。15.福利国家 (分数:3.00)_正确答案:()解析:福利国家是指一种人为的行动选择与政治建构的产物,是现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一个重要社会现象,它既是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后果,也是公民权与社会进步的突出表现。它是针对修复或消除市场经济的缺陷而做出的一种制度安排,因此,福利国家与市场经济制度紧密联系在一起。它不仅隐含深刻的政治企图,也包含着对经济活动调整的意蕴。福利国家的主要目标不仅是为因遭受偶然变故和市场剥夺而导致的个人贫困与不足提供补偿,同时也是对社会关系进行的一种重组。因此,福利国家既有均等化的效果,也形成新的社会分层。在资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社会工作 基础知识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