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研究生入学考试文学理论(文学消费与接受的牲质)-试卷1及答案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研究生入学考试文学理论(文学消费与接受的牲质)-试卷1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研究生入学考试文学理论(文学消费与接受的牲质)-试卷1及答案解析.doc(1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研究生入学考试文学理论(文学消费与接受的牲质)-试卷 1 及答案解析(总分:62.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名词解释题(总题数:14,分数:28.00)1.文学消费(分数:2.00)_2.文学生产(分数:2.00)_3.文学传播(分数:2.00)_4.大众传播媒介(分数:2.00)_5.文化市场(分数:2.00)_6.高雅文学(分数:2.00)_7.大众文学(分数:2.00)_8.文学接受(分数:2.00)_9.文学欣赏(分数:2.00)_10.文学接受的审美属性(分数:2.00)_11.文学接受的认识属性(分数:2.00)_12.文学接受的价值诠释属性(分数:2.00)_13.文学接受
2、的交流属性(分数:2.00)_14.文学消费的二重性。(北京师范大学 2001 年)(分数:2.00)_二、论述题(总题数:2,分数:4.00)15.为什么文学消费不能完全等同于一般商品消费,请述之。(厦门大学 2002 年)(分数:2.00)_16.结合实际经验谈谈文学消费和意识形态消费的关系。(北京师范大学 2005 年)(分数:2.00)_三、简答题(总题数:15,分数:30.00)17.文学消费与文学生产有什么关系?(分数:2.00)_18.文学传播方式对文学的生产与消费有何影响?(分数:2.00)_19.文化市场对文学生产与消费有何意义?(分数:2.00)_20.为什么说文学消费既是
3、一般商品消费,又是特殊的精神产品消费?(分数:2.00)_21.怎样理解文学消费与接受的意识形态性质?(分数:2.00)_22.文学消费与文学接受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分数:2.00)_23.怎样理解文学接受是一种审美体验活动?(分数:2.00)_24.怎样理解文学接受是一种审美认识活动?(分数:2.00)_25.怎样理解文学接受是一种价值诠释活动?(分数:2.00)_26.怎样理解文学接受是一种交流活动?(分数:2.00)_27.如何理解文学创作与金钱的关系?(分数:2.00)_28.试论文学消费与文学生产之关系。(厦门大学 2001 年)(分数:2.00)_29.文学消费对文学生产的制约。(
4、北京师范大学 2003 年)(分数:2.00)_30.文学消费与接受的意识形态性质。(兰州大学 2004 年)(分数:2.00)_31.文学消费与文学接受的区别,在互联网和电视电影冲击下,文学消费有什么新的特点?(大意)(湖南大学 2005 年)(分数:2.00)_研究生入学考试文学理论(文学消费与接受的牲质)-试卷 1 答案解析(总分:62.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名词解释题(总题数:14,分数:28.00)1.文学消费(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文学消费是相对于文学生产、文学产品而言的。它是在商品经济充分发展,印刷出版等传播媒介得到广泛运用的条件下,文学成为一种特殊的
5、商品,人们为了满足自身文化、审美与娱乐等方面的精神需求而对文学产品加以占有、利用、阅读或欣赏的一项活动。有了文学消费,文学生产才实现了其对象化的目的,文学再生产才有可能与方向,整个文学活动过程才得以顺利运转。)解析:2.文学生产(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指以作家内在心理意象形式存在的观念形态的文本创作和出版家通过一定的物质载体将作家观念形态的文学文本变为文学读物的物态化生产。)解析:3.文学传播(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是文学生产者借助于一定的物质媒介和传播方式赋予文学信息以物质载体,从而将文学信息或文学产品传递给文学消费者的过程,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文学的出版
6、发行与社会流通活动。目的是将作家的个人创作转化为某种程度的社会共享,实现的手段与方式多种多样。文学传播是沟通文学创造者与文学接受者之间的桥梁。)解析:4.大众传播媒介(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指的是用于大众传播的物质媒介和技术手段。大众传播是由一些专业机构或群体运用现代科技手段与媒体,向为数众多、各不相识而又分布广泛的受众传递信息的传播方式。大众传播使用印刷媒介(如书籍、报纸、杂志等)和电子媒介(如广播、电影、电视以及电脑网络等)大量收集、复制和传播信息。大众传播媒介具有大范围播布、传递迅速和单向扩散或互动交流等特点。)解析:5.文化市场(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
7、:分为广义的和狭义的两种文化市场。狭义的文化市场指为现实文化商品流通、提供文化消费服务而设立的场所,如书店书市、剧场影院、录像放映厅等。广义的文化市场泛指文化商品交换活动的总和。作为整个商品市场的一个特殊领域,它既要按一般市场的价值规律运作,又要遵循国家有关的文化政策和法规。文化市场应以社会效益为主,力求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平衡。文化市场在文化生产与消费者之间发挥着中介作用。)解析:6.高雅文学(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是一种典雅、正统、经典、精致、纯粹的具有较高思想艺术价值的文学类型。高雅文学主要服务于社会上文化修养较高的阶层。内容和题材充实、深广;主题或者意蕴富于深度;艺术
8、形式上具有探索性和独创性;鲜明的个性风格;诉诸读者以严肃的思考、体验和想象,同时具有巨大的艺术感染力,这些都是高雅文学的特点。它有时也称为“纯文学”、“美文学”、“严肃文学”或“精英文学”。高雅文学与通俗文学是一组相对的概念,但二者并不极端和绝对,甚至是可以相互转化的。)解析:7.大众文学(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是与高雅文学相对而言的一种浅近、通俗、平易、流行的文学类型。其特点是:思想内容的浅易,艺术形式的简明,富于消遣娱乐功能。在商业社会,大众文学又称“消费文学”,往往具有明显的盈利性和较高的商业价值。)解析:8.文学接受(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文学接受这
9、一概念是随着 20 世纪 60、70 年代德国接受美学的兴起而广泛流传的。文学接受被认为是一种以文学文本为对象、以读者为主体、力求把握文本深层意蕴的积极能动的阅读和再创造活动,是读者在审美经验基础上对文学作品的价值、属性或信息的主动选择、接纳或抛弃。)解析:9.文学欣赏(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是相对于文学消费和文学接受的更高级的形式,是一种感觉与理解、感情与认识相统一的审美活动活动。文学欣赏是读者对文学作品的形象的感受、玩味、体验和认识。读者在受到美感教育、获得美的认识和评价的过程,不知不觉地在思想上得到提高,艺术上得到享受。文学消费与文学接受共同指向的核心均为文学欣赏或审美
10、鉴赏这个文学阅读活动的最高层次。)解析:10.文学接受的审美属性(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文学不仅能够丰富人们的生活知识,给人以理智上的启迪,而且能给读者带来审美的享受,具有审美属性。这种属性能够从情感上打动读者、感染读者。它的来源主要在于文学作品中内容与形式的辩证统一所造成的既源于现实又不同于现实的艺术世界。文学接受的审美属性是文学接受活动的其他文化属性的基础。)解析:11.文学接受的认识属性(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文学作品作为一种社会性话语产品,认识属性也是其古老而又基本的文化属性之一。这一属性不仅着眼于反映自然界的现象或者规律,而且也反映“人化的自然”,
11、即人类社会。同时也能够深入人的内心世界,使读者通过阅读加深对人类自身特性和本质的了解。)解析:12.文学接受的价值诠释属性(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文学作品作为一种文化信息密集的文化产品,对于读者来说,具有一种多方面满足其文化阐释与品评兴趣的价值或者属性。文学的文化阐释价值是文学属性中最为古老也最为现代、最为深厚也最为广泛的属性。一般说来,文化价值是包含认识属性、审美属性在内的总体化价值属性,因而它往往也大于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解析:13.文学接受的交流属性(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文学活动是一种社会性的话语活动。文学活动自古以来就具有一定的社会交际与沟通的作
12、用。早在先秦时期,孔子在论述诗歌的作用时就说到“诗可以群“。“群“即意为文学作品可以使广大接受者沟通情感、和谐交往、相互切磋、共同提高。这种交流活动不仅存在于读者和作者之间,而且存在于读者和作品人物之间,读者与其他读者之间,以及读者与作品所描写的整个自然、社会之间。)解析:14.文学消费的二重性。(北京师范大学 2001 年)(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文学消费的二重性是指,文学消费既是商品消费,又是意识形态消费与审美消费;既是有形的实物形式的损耗(如书籍、电影拷贝、音像带等),又是无形的精神文化的享受;既是产品的欣赏与接受,又是产品的再创造与再生产;既须遵循商品消费的一般规律(
13、如等价交换与市场供需原则),又受制于意识形态体制与艺术法则。总之,文学消费具有商品消费的属性,但又不同于一般的商品消费,它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审美产品的消费,是既享用又创造的一种精神活动。)解析:二、论述题(总题数:2,分数:4.00)15.为什么文学消费不能完全等同于一般商品消费,请述之。(厦门大学 2002 年)(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文学消费作为一般商品消费,具有商品属性,对作者、出版者、发行者以及广大读者有着重要的各具特色的作用和影响。进入 20 世纪以来,世界各国文艺发展的实践都证明了马克思关于文艺产品具有一般商品属性的论断的科学性。所以我们可以说文学消费具有一般
14、商品消费的属性。(2)但是我们又不能将文学消费与一般商品消费完全等同起来,文学消费具有意识形态属性、认识和审美等精神属性。第一,一般物质产品主要满足人们的物质生活需要,而文学产品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产品,主要满足人们的精神生活需要。例如同一部高雅文学作品全集,对于一位文学教授和对一位书店售货员,它的消费价值就有很大的不同。第二,一般物质商品的交换价值是严格依据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的,而文学消费者所支付的货币往往只能与凝聚在文学产品的物质化生产过程中的劳动消耗相等价,而与其中蕴涵的作家的创造性劳动难以等价,后者的独特价值则往往难以作定量评估。第三,一般物质商品的消费是一种纯粹的价值耗损,其使用价值随
15、着消费中的有形耗损与无形耗损,有一个必然被淘汰的过程,它们中的个别物品可能转化为文物被博物馆收藏,但绝大多数会退出消费领域。但文学产品则不然,尽管大量文学产品也存在被淘汰的可能,然而各个时代的优秀作品却有超时代性,它们以永久的艺术魅力而为历代读者所共享,伟大的经典文学名著甚至具有价值增殖性。第四,一般商品消费是名副其实的消费,而文学产品的消费不仅仅是一种商品消费,更是一种文化信息的传播与接受,并且往往具有再创造的性质,它要求消费者本人的积极参与。文学作品如果不经过消费者转化为现实的审美对象,文学消费就没有得到真正的实现。所以说,文学消费既是一般商品消费,又是特殊的精神产品消费。)解析:16.结
16、合实际经验谈谈文学消费和意识形态消费的关系。(北京师范大学 2005 年)(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文学消费实为一种意识形态消费。一般来说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意识形态消费除了文学以外,还有政治、哲学、艺术等等,文学消费只是其中的一种审美意识形态消费,使人在阅读的时候获得审美的享受。我们都有这样的经历,在环境幽雅的地方,心情舒畅的读一首好诗,或是一篇好文,便会有如沐春风之感。如果文学作品本身就有宣扬某种意识形态的作用的话,那么我们在进行文学消费的同时也在进行着这种意识形态的消费。比如 18 世纪法国的启蒙文学,就宣扬着新兴资产阶级关于自由、平等、博爱等意识形态的观念。(2)文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研究生 入学考试 文学理论 文学 消费 接受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