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研究生入学考试文学理论(文学创造过程)-试卷2及答案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研究生入学考试文学理论(文学创造过程)-试卷2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研究生入学考试文学理论(文学创造过程)-试卷2及答案解析.doc(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研究生入学考试文学理论(文学创造过程)-试卷 2及答案解析(总分:52.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名词解释题(总题数:11,分数:22.00)1.艺术思维(分数:2.00)_意识_3.无意识(分数:2.00)_综合_简化_变形_7.陌生化(分数:2.00)_即兴_推敲_10.陌生化。(北京师范大学 2002年)(分数:2.00)_11.灵感。(北京师范大学 2003年)(分数:2.00)_二、填空题(总题数:3,分数:6.00)12.填空题请完成下列各题,在各题的空处填入恰当的答案。(分数:2.00)_13.灵感的特点主要表现为( )。(南京大学 2002年)(分数:2.00)_14.按
2、照一般理解。文学创造的全过程可分为( )、( )、( )等三个阶段。(兰州大学 2004年)(分数:2.00)_三、简答题(总题数:12,分数:24.00)15.意识和无意识在文学创作中的意义何在?(分数:2.00)_16.什么是综合?请简述其特征。(分数:2.00)_17.陌生化与变形有什么异同?(分数:2.00)_18.为什么说即兴不是凭空出现的?(分数:2.00)_19.什么是突出?请简述其实现的途径。(分数:2.00)_20.把形象(或意念)从“心”(形之于心)转化到“纸”(形之于手)上。是一个十分艰难的过程,其间最常见的问题是什么?(分数:2.00)_21.文学技巧运用时所依据的原则
3、是什么?(分数:2.00)_22.请结合实例说说推敲在文学创作中的运用。(分数:2.00)_23.材料:A 来自偏远山区,高考落榜后进城打工,面对都市的灯红酒绿,产生了自卑感。在工作中认识了城市女孩 B,两人产生感情,论及婚嫁,但 B最终投入了海外学成归来的 IT界新宠 C的怀抱。A 受到打击,从此玩世不恭,纸醉金迷,最终走向了犯罪。 几年以后,A 从监狱出来,看着城市中过往的车辆。猛地踢了一脚石头子。向前走去 如果你是作家,面对这一素材,你将采取什么样的文体创作?采取什么样的叙述方式、选取什么样的视角、选取怎样的创作方式、对 A采取什么样的态度、赋予作品怎样的寓意?(请不要拘泥形式。尽兴发挥
4、)(复旦大学 2003年)(分数:2.00)_24.艺术发现的心理特征。(北京师范大学 2003年、南京师范大学 2005年)(分数:2.00)_25.灵感与直觉的各自特点,以及它们之间的区别。(苏州大学 2003年)(分数:2.00)_26.刘勰的感物说“是以诗人感物亦与心而徘徊”。(华中师范大学 2005年)(分数:2.00)_研究生入学考试文学理论(文学创造过程)-试卷 2答案解析(总分:52.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名词解释题(总题数:11,分数:22.00)1.艺术思维(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借助于再现想象尤其是创造性想象所从事的思维。它具有整体性、情感性和
5、创造性特征。)解析:意识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在文学创作中,意识是指作家以清晰的理智有意地调动、分析和综合材料,使之成为有机的能表达一定意义的整体作品的心理能力。)解析:3.无意识(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指潜伏于作家意识之下的、有活力的,但却因受到某种压抑而未进入意识的一些观念和心理能力。)解析:综合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围绕某种中心意念,以心智的功能加工、改造许多旧材料,使之糅合成一个能够体现自己意图的完整的有机的艺术形象的构思过程。)解析:简化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指作家故意少说几句,略去具体细节而抓住主干,形神兼备地传达出形象(或意念)的大致轮廓与内在精髓的构思方
6、式。)解析:变形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作家在构思中极大地调动想象力与创造力,以违反常规事理创造型象的方式,实现变形方式有:扩大、缩小、粘合、漫画、夸张、幻想等。)解析:7.陌生化(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指在观察描写事物时,摆脱日常生活中的“自动化”、“习惯化”,用事物给人的第一次新奇反应为基础来展开描写,以此调动、激发读者的想象力的一种构思方式。)解析:即兴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作家因受到某一外在刺激或内在冲动的作用,兴会来临,在文字操作过程中迅速地创作出某作品的状况。)解析:推敲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作家在语言文字操作过程中反复选择单词、调动语序,以求准确、妥帖地把形
7、象或意念具体化的操作手段。)解析:10.陌生化。(北京师范大学 2002年)(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陌生化是指在观察描写事物时,摆脱日常生活中的“自动化”、“习惯化”,用事物给人的第一次新奇反应为基础来展开描写,以此调动、激发读者的想象力的一种构思方式。)解析:11.灵感。(北京师范大学 2003年)(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灵感是指创造性思维过程中认识发生飞跃的心理现象,它是作家在内心长期积累、比较、分析材料并艰苦地思索之后,突然在无意之间获得的对所思主题(意念或形象)的一种顿悟,其来临时的突出特征是非预期性和转瞬即逝性。)解析:二、填空题(总题数:3,分数
8、:6.00)12.填空题请完成下列各题,在各题的空处填入恰当的答案。(分数:2.00)_解析:13.灵感的特点主要表现为( )。(南京大学 2002年)(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非预期性、亢奋性、创造性)解析:14.按照一般理解。文学创造的全过程可分为( )、( )、( )等三个阶段。(兰州大学 2004年)(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发生构思物化)解析:三、简答题(总题数:12,分数:24.00)15.意识和无意识在文学创作中的意义何在?(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意识是指作家以清晰的理智有意地调动、分析和综合材料,使之成为有机的、能表达一定意义的
9、整体作品的心理能力。意识在文学创作中起主导作用,这表现在两个大的方面:一方面,形象、情节、结构、语言的确定,材料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演绎等都是由意识来完成的。另一方面,意识对无意识的制约作用。第一,无意识在组合材料时所遵循的主导线索是意识提供的;第二,无意识活动的方向要靠意识指引。无意识是一种习惯性的和自动化思维方式,这种方式是由主体无数次有意识、有理性行为的叠加、积累而形成的。艺术构思中的许多细枝末节问题都是无意识来解决的,但作家通常察觉不到这暗中工作的另一个自我,总以“习惯“来搪塞。其实,它的活动程序来源于意识。此外,无意识中材料的安排和组合方向也是靠意识指引的。无意识是指潜伏于作家
10、意识之下的、有活力的,但却因受到某种压抑而未进入意识的一些观念和心理能力。无意识作为艺术构思的一个辽阔而又深沉、活跃而又内隐的心理领域,对整体的文学创作有相当重要的作用。在作家没有明显地觉察到的情况下,它暗中对意念的整合、形象的构思、情节的发展、主题的开掘、意境的渲染、情调的烘托等各种心理材料进行排列、组合。它是一种潜伏于心灵深处的力量,作家意识不到它,但它能暗示写出连作家自己都不相信的东西来。 总之,在文学创作中,意识和无意识是共存于创造过程之中的。这两种心理能力既有主从之分,又相互补充。所谓“主从之分”,是指意识与无意识起着某种控制、压抑或引导、解禁的作用。所谓“相互补充”,是指意识所提出
11、的某些任务、目标等,往往要靠主体调动无意识的功能,并促使其积极活动、碰撞、组合来完成。所以,在肯定意识的主导作用下给予无意识以充分的重视是应当的,也是有利于文学创作与研究的。)解析:16.什么是综合?请简述其特征。(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综合是指围绕某种中心意念,以心智的功能加工、改造许多旧材料,使之糅合成一个能够体现自己意图的完整的有机的艺术形象的构思过程。其特征是:首先,综合具有定向性。在艺术构思中,作家的想象虽可以天马行空般四处遨游,但他总有中心意念,这意念就是由一个个想象串连起来的线索。作家的思绪飞翔得再远,也可以循此返同现实。其次,综合具有选择性。艺术构思时,大脑的
12、材料可能像一窝受惊的蜜蜂,黑压压的一团倏忽卷过来,又倏忽卷过去,飘忽无定。但经综合之后,这些凌乱的材料已被作家的中心意念作了筛选,留下来的大多是用得着的。最后,综合具有刷新性。作家构思时从记忆中所调出的材料可能是个别的、陈旧的,但经综合之后,它们却被刷新,成为一个新形象。就像托尔斯泰所说的,“我拿过达尼雅来,把她同苏妮亚一同捣碎,于是就出现了娜塔莎。”可见,综合绝对不是简单的拼凑,而是围绕中心意念,创造新形象的一种有效的构思方式。)解析:17.陌生化与变形有什么异同?(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陌生化是指在观察描写事物时,摆脱日常生活中的“自动化”、“习惯化”,用事物给人的第一次
13、新奇反应为基础来展开描写,以此调动、激发读者的想象力的一种构思方式。变形是指作家在构思中极大地调动想象力与创造力,以违反常规事理创造意象的方式。陌生化与变形有联系。它们都是将习见的事物换一种样式出现,以取得最佳艺术效应。陌生化与变形又有区别。如果说变形着重于“改变”事物常形的话,陌生化则倾向于不用常见的“称谓”,而是以作者或人物似乎未见过此事物,不得不以陌生的眼光如实地描写它,以消解“套板反应”,进而使读者产生某种新奇感的构思方式。苏联学者什克洛夫斯基谈到陌生化时说:“要创造一种对事物的特别的感觉,创造它的视觉,而不是它的识别。“例如,“柱子上挂着一个钟”,就是一种“自动化”的“称谓”写法,不
14、能引起读者注意,可红楼梦“刘姥姥一进大观园”,曹雪芹以一位从未见过挂钟的农村老妪刘姥姥的陌生眼光来写王熙凤堂屋里的挂钟,就收到了陌生化的效果。陌生化的心理基础是,摆脱日常的“自动化”的感觉,而用事物给人的第一次新奇反应为基础展开描写,来调动、激发读者的想象力。)解析:18.为什么说即兴不是凭空出现的?(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即兴是作家因受某一外在刺激或内在冲动的作用,兴会来临,在文字操作过程中迅速地创造出某作品的状况。兴会来临时,文思泉涌,势不可遏,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但即兴不是凭空出现的:第一,即兴需要足够的材料储备和情感积累。王勃铺排大量典故,李白诗歌中丰富的社会和人
15、生经验,都是长期积累和有意储备的。任何酣畅淋漓的即兴创作,都是作家调集平生的记忆信息,厚积薄发形成的。第二,即兴创作需要气氛和契机。即兴的刹那似乎容易,实际上兴会的来临极难。没有气氛和契机,即兴无由发生。王勃拥被而卧,李白饮酒,巴尔扎克喝黑咖啡,便都是借此来制造某种刺激情境,以待兴会到来。第三,即兴的外在表现是突发性和一泻千里的冲动,但实际上却是作家综合心力的集中爆发,是长久酝酿的产物。司汤达写巴马修道院虽只用 53天,但其准备和酝酿却花了 6年。最后,即兴不是作家的理智所选择的,它与天赋、气质等先天因素以及后天所掌握的本领、技巧有关。)解析:19.什么是突出?请简述其实现的途径。(分数:2.
16、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突出是指作家在构思时从纷繁芜杂的思绪中抓住一个形象或意念,调动各种材料和加工手段为其服务,使之明确、清晰、与众不同的构思方式。突出有两种实现途径:其一,浓涂重抹。作家为了达到某种意图,故意抓住某个形象身上某一个最显著特征,通过添加与此特征有关的肖像、行为、心理等细节描写,把这个特征连同这个形象强调到令人过目不忘的地步,以产生强烈的艺术效果。例如鲁迅对阿 Q及其阿 Q头上的瘌疮疤的突出,即是如此。其二,淡化背景。在某一场景中通过巧妙地移动某事物来牵动观者视线,能使该事物成为前台现象,这时候,该场景中本来地位上基本平等的其他事物相反却被降到了背景地位。例如,安娜是小说
17、安娜卡列尼娜的主人公,但托尔斯泰却让她在小说第 1部第18章才姗姗出场。小说开头写奥布浪斯基一家的忙乱,就是为了提供一个类似于客厅的场景。在读者的殷切期待中,让安娜这个“不祥的女人“在“不祥的时刻”一出现,就成为前台现象,成为人们注目的焦点,从而达到“突出“安娜这个人物形象的效果。淡化背景暗含着人类的内视觉思维规律。淡化背景不是抹掉背景中的所有东西那就没有背景了,而是使背景中的事物“多”起来,甚至显得杂乱无章。这样一来,当主体巧妙地调动某一事物时,它就会拉动读者内视觉的注意力,自然而然成为前台现象。)解析:20.把形象(或意念)从“心”(形之于心)转化到“纸”(形之于手)上。是一个十分艰难的过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研究生 入学考试 文学理论 文学 创造 过程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