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新闻采访学历年真题试卷汇编3及答案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新闻采访学历年真题试卷汇编3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新闻采访学历年真题试卷汇编3及答案解析.doc(1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新闻采访学历年真题试卷汇编 3 及答案解析(总分:6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论述题(总题数:7,分数:14.00)1.请列举历史上重视调查研究的人物或事迹。说说对记者采访工作的启发。(分数:2.00)_2.试述新闻采访的难点。(人大 2003 研)(分数:2.00)_3.试论广播电视新闻采访的特点及对采访操作带来的影响。(人大 2004 研)(分数:2.00)_4.在采访实践中,识别新闻事实应从哪些方面着手?(南开大学 2010 研)(分数:2.00)_5.试述新闻记者应具备的采访报道意识。(分数:2.00)_6.试以实例简述现代新闻采访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四川大学 2010 研
2、)(分数:2.00)_7.地方记者写批评稿时,如果涉及地方党委或者政府时应当注意哪些事项?(分数:2.00)_二、名词解释题(总题数:8,分数:16.00)8.独家新闻(分数:2.00)_9.“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分数:2.00)_10.采访路线(暨南大学 2010、2004 研)(分数:2.00)_11.采访作风(分数:2.00)_12.反调查(分数:2.00)_13.视觉采访(郑州大学 2007 研)(分数:2.00)_14.体验式采访(南开大学 2009 研;四川大学 2009 研;陕西师范大学 2007 研;厦门大学 2006 研;南京大学 2006 研;郑州大学 2006 研;北大
3、 2003 研)(分数:2.00)_15.连线采访(四川大学 2008 研)(分数:2.00)_三、简答题(总题数:15,分数:30.00)16.简述采访的性质。(分数:2.00)_17.简述写作对采访的作用。(分数:2.00)_18.“新闻采访是新闻记者为写作新闻报道而进行的了解和掌握客观事实的活动”请谈谈你对这一定义的理解?(兰州大学 2002 研)(分数:2.00)_19.简述新闻和信息之间的关系。(分数:2.00)_20.在新闻活动中,如何正确处理竞争和合作的关系?(分数:2.00)_21.简述整风运动时对记者作风转变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分数:2.00)_22.记者在采访工作中,怎样
4、才算是坚持了深入实际、深入群众的采访路线呢?(分数:2.00)_23.记者在采访工作中,如何把握采访的时间与采访深入性之间的关系?(分数:2.00)_24.从作风角度看。应该怎么样密切联系群众?(分数:2.00)_25.调查研究要着重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分数:2.00)_26.哪些情况适用于系统的周密的调查研究?(分数:2.00)_27.举几条发稿快的方法。(分数:2.00)_28.联系实际简述广播电视新闻现场报道的传播优势。(人大 2001 研)(分数:2.00)_29.联系电视现场采访的基本要求分析汶川大地震中电视现场采访的得与失。(上海大学 2009 研)(分数:2.00)_30.你认为
5、记者应从哪些方面入手做好现场报道?(中国传媒 2011 研)(分数:2.00)_新闻采访学历年真题试卷汇编 3 答案解析(总分:6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论述题(总题数:7,分数:14.00)1.请列举历史上重视调查研究的人物或事迹。说说对记者采访工作的启发。(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我国历史上许多重视调查研究的著名人物,其调查研究的动人事迹,对记者的采访工作也颇有启发。 (1)西汉伟大历史学家司马迁,他写史记,除读万卷书外,还行万里路,重视社会调查。他 20 多岁时,就兴致勃勃地漫游了祖国的大江南北,名山胜地:“南游江、淮,上会稽,探禹穴,窥九疑,浮于沅、湘;北涉
6、汶、泗,讲业齐、鲁之都,观孔子之遗风,乡射邹、峄,厄困鄱、薛、彭城,过梁、楚以归。”在这次漫游中,他广泛地接触社会,考察了许多历史遗迹,知道了许多历史人物的轶事、逸闻,了解了许多地方的风土民情。后来,他做了官,又随汉武帝多次出巡,并“奉使西征巴、蜀以南”,搜集了许多活材料。这样,他在动笔写史记之前,就有了丰富的积累。 明代杰出地理学家徐霞客,他 22 岁时离家外出游历,30 多年间,风餐露宿,历尽艰辛,足迹遍及 16 个省的名山大川,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他最大的成就是对我国西南地区石灰岩地貌的考察和研究。他去世后 100 多年,欧洲人才开始做同类性质的工作,而且考察的广度和研究的深度都远不及
7、徐霞客。 (2)记者从这些著名人物的调查研究实践中,可以汲取到丰富的营养。弄清记者调查研究的特殊性,目的不只在于区别事物,更重要的还在于认识这种区别后能按照记者调查研究的规律和要求办事,把调查研究搞得更好。有心的记者按照本身调查研究的特殊规律办事,善于吸收历史上重视调查研究的人物的长处,为我所用,“他山之石”是“可以攻玉”的。)解析:2.试述新闻采访的难点。(人大 2003 研)(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采访要快、同时要准。时效性在新闻采访中的作用举足轻重,记者调查、采访要求快,讲究效率,不能像老牛拉车那样慢慢腾腾。重大事件发生后,记者要迅速赶到现场,迅速采写,迅速报道。
8、对记者来说,有些报道不是以天计,而是以时计、以分秒计的。因此,采访要讲求速度,速战速决。但快速是要以准确为前提的,“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在新闻报道中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原因和经过都经得起核对。因此,采访在求快的同时,一定要把事实查证清楚。 (2)采访要快,同时要深。新闻传递工具的进步,如电视、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介的产生与发展大大加快了新闻采写与传播的速度。在新闻事件发生的同时,记者已经可以做到在现场直播,同步向受众报道新闻。然而,只收集到事物表面的材料是远远不够的,所以在有限的时间内,记者必须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认识事物的本质,使新闻报道达到一定的深度,对新闻受众能有一定的启发作用。 (3
9、)材料的挖掘要生动,同时要真实。记者在采访中要善于观察被采访对象的言谈举止,观察有特色的采访现场,抓住现场气氛,为新闻写作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使新闻报道能够给读者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生动性包括三个方面:强烈地表现着某种“真善美”的感情;具有浓郁的新鲜生活气息;有跌宕起伏的过程。然而,在生动地挖掘材料的同时,记者不能违背新闻真实性的原则,因为新闻的生动性首先来自新闻事实本身的生动性。)解析:3.试论广播电视新闻采访的特点及对采访操作带来的影响。(人大 2004 研)(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与报纸媒体不同,广播和电视在新闻报道中,其编码所使用的介质分别为有声语言和视听语言,在传输
10、中是依赖电波作为介质的。因此,它们在采访报道新闻时所采用的表达方式就与纸质媒体有着较大的差异,有着自身所特有的一些特点,而对采访操作也有着与传统纸质媒体不同的要求,具体体现在: (1)带机采访。电子传播手段介入,广播电视采访就整体上说增加了与以往不同的采访方式,集电子媒介记录与采访共生的采访方式也被称为带机采访。它的特殊性在于,不仅要考虑到新闻信息的采集而且要考虑到新闻信息的传达。因此,它不仅涉及到所采集新闻信息内容的重要性,也涉及到所采集新闻信息形式的表现性。在这里,记者不仅要考虑问什么问题,而且要考虑以什么方式发问;不仅要考虑采录到了什么内容,而且要考虑是以什么方式采录到的信息内容;不仅要
11、考虑到被采访者语言内容的准确性,还要考虑到其语言表述的生动性;不仅要考虑采录到的新闻信息的完整性,还要考虑到这些信息传达的时间长度即单位时间里的信息量问题总之,传播的需要使带机采访具有了过程与方式等的限定性。 (2)现场性的原生形态纳入广播电视新闻报道。在广播电视节目当中,不仅被采访者回答问题时的有声语言可以直接地展示在报道当中,新闻事件过程的介绍乃至细节的展示也都可以通过音像的形式由素材直接来完成。作为新闻素材搜集过程的带机采访已经构成了新闻作品制作的有机组成部分,其成败对整个作品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影响。正是由于这种采访与传播的统一,使得记者在采访过程中需要时刻关注传播效果和传播方式,迅速判
12、别哪些信息是要用音响和影像来表现的,哪些信息是要用报道词来传达的。这就与传统意义上的采访侧重于对新闻信息内容的挖掘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对文字报道采访方式的研究,大多关注于与被采访者如何实现有效的沟通和深入发掘事实真相,而一般不涉及受众的接受问题。广播电视记者的带机采访,就不仅要求采访者关注采访内容,他们的采访过程以及对采访结果的展示也必须同时能够易于为受众所接受。也就是说,他们在带机采访过程中必须同时兼顾内容和形式两方面,采访与报道不再是彼此分离的报道的两个环节。 (3)广电新闻报道形式与采访方式密切相关。报道的方式将给予采访方式以重要的限定,以保证传播的可信性与合理性。因此,在采访时根据报道形
13、式的需要采取相应的采访方式,将给节目的编辑和信息的传播带来很大的便利,这应当在采访之初就做到心中有数。 (4)广电新闻采访给记者的角色定位增加了新的内容。传统的记者角色是新闻的调查者和传播者,而现场报道特别是新闻现场直播的方式则赋予了新闻记者以新的角色定位,即受众观察新闻事件的现场引导者。这就对记者提出了新的要求。记者要出现在现场的画面当中,要及时地、随机应变地对现场状况加以从宏观到微观的整体把握,既要对新闻事件的发展作出预测,又要对受众的接受心理与需求作出判断和把握,还要时刻关注传播的目的与传播效果。记者的言行举止乃至服饰都会对传播效果产生影响,从某种意义上说,记者本身也成为了广播电视传播中
14、的一个符号,他在新闻现场信息传播过程当中的表现及其对现场的驾驭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传播的成败。有时候,记者在现场的表现状况就同时提供了大量的新闻信息。 (5)采访和传播对摄录器材的依赖性。广播电视记者进行采访的手段,除了语言之外,还需要使用摄录器材。因此,新闻素材的采访及传播效果,就不仅取决于记者的观察、询问、分析、报道,以及被采访者的现场表现,还取决于摄录器材的记录效果。对器材的相对依赖性,是广播电视记者区别于文字记者的又一特点。熟练地操作摄录器材是对广播电视记者的基本技能要求,而熟练地应用摄录器材的传播特性进行报道,也是广播电视记者所应具备的基本专业素质。)解析:4.在采访实践中,识别
15、新闻事实应从哪些方面着手?(南开大学 2010 研)(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识别新闻事实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 (1)以新闻价值作为识别新闻事实的依据。新闻事实便是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识别新闻事实的主要依据就是新闻价值。新闻价值是指事实所具有的新闻信息量及其对受众、对社会利害关系涉及的程度。新闻价值的构成要素主要由新鲜性、重要性、接近性、趣味性。 (2)识别新闻事实需要记者的新闻敏感。 新闻事实一般都蕴含在千姿百态的普通事实之中,而且常常转瞬既逝,难以捕捉。能否在大量的普通事实中,迅速抓住有价值的线索,采掘到新闻事实,这就得看记者有没有新闻敏感,以及新闻敏感的强弱程度了。在新
16、闻采访的实践中,新闻敏感的作用主要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 能“一触即发”,迅速抓住新闻事实。 能“慧眼识珠”,准确鉴别事实的新闻价值所在及其大小。 能“见微知著”,从人们习以为常的现象中挖掘出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 能“落叶知秋”,对某些重大新闻事实的出现作出科学的预见。 新闻敏感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新闻敏感来自高度的工作责任感。 来自对形势、政策和报道思想的透彻了解。 来自对情况、资料的积累和研究。 (3)识别新闻事实的运作方法。 客观事实都是处在不断运动、变化之中的。这种无处、无时不在的运动、变化本身,并不等于事实就有了新闻价值,就成了新闻事实。但是,事实的新闻价值却恰恰蕴藏于这些运动和变化之
17、中。要把握新闻价值去识别新闻事实,不是简单地着眼于事实本身的变动。而应该着眼于事实的变动与人们、社会的关系的涉及程度,即要着眼于事实的变动度。 在新闻采访实践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把握事实的变动度,进而识别判定新闻事实: 事实变动的范围与规模。 变动的顺序与次数。 变动的过程与速度。)解析:5.试述新闻记者应具备的采访报道意识。(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新闻采访报道意识是指现代新闻采访报道的基本意识,即信息意识、受众意识、监督意识、未来意识、竞争意识。新闻采访报道意识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又是随着新闻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以下具体论述五种新闻采访报道意识: (1)信息意识
18、“信息”是一个涵义极广的概念,“信息在日常用语中,指的是消息、情报、指令、密码等,它是通过符号(如文字、图象等)、信号(如语言、有某种含义的手势动作、电磁波信号等)等具体形式表现出来的。” 在信息时代,信息是重要的战略资源。是让信息资源闲置、浪费,还是努力开发,为四化建设服务,为人类服务,问题就是这样尖锐地摆着。传播信息,首先要开发信息,没有开发,何来传播?开发,传播,再开发,再传播,在开发中传播,在传播中进一步开发,这便是新闻工作者的责任。记者跑的地方多,接触的面广,是开发信息、传播信息的一支重要力量。 记者开发和传播信息的方法主要有:广辟新闻信息源;增大新闻信息量;传播正确的信息;提供含金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新闻 采访 历年 汇编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