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卷)化学.docx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卷)化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卷)化学.docx(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2013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大纲卷 )化学 一、选择题 1.下面有关发泡塑料饭盒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主要材质是高分子材料 B.价廉、质轻、保温性能好 C.适用于微波炉加热食品 D.不适于盛放含油较多的食品 解析: A.发泡塑料饭盒是以聚苯乙烯树脂为原料,加工而成是高分子材料,故 A正确; B.发泡塑料有细微的独立气泡结构,有效降低空气对流导致的能量交换,是热的不良导体,传导热的能力很差,能起到保温的作用,一般发泡塑料快餐盒 5 克左右,所以质量轻,价格也便宜,每个餐盒 1 角钱左右,故 B正确; C.当使用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盛装热食物或热开水时,通常温度超过摄氏
2、65 度以上,一次性发泡餐具中的所含的毒素就会析出,浸入食物,所以不能用微波炉加热食品,故 C 错误; D.一次性发泡餐具中的聚苯乙烯高分子是有机物,根据结构相似相溶,盛放含油较多的食品是有机物,食品中会溶解苯乙烯单体,苯乙烯对人的神经中枢有害,所以不适于盛放含油较多的食品,故 D 正确 。 答案: C 2.反应 X(g)+Y(g)2Z(g); H 0,达到平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减小容器体积,平衡向右移动 B.加入催化剂, Z 的产率增大 C.增大 c(X), X 的转化率增大 D.降低温度, Y的转化率增大 解析: A、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减小容器体积压强增大,平衡不变,故
3、 A错误; B、催化剂改变反应速率,不改变化学平衡, Z 的产率不变,故 B错误; C、两种反应物,增加一种物质的量增大另一种物质转化率,本身转化率减小,增大 c(X),X 的转化率减小,故 C 错误; D、反应是放热反应,降温平衡正向进行, Y的转化率增大,故 D 正确 。 答案: D 3.下列关于同温同压下的两种气体 12C18O 和 14N2的判断正确的是 ( ) A.体积相等时密度相等 B.原子数相等时具有的中子数相等 C.体积相等时具有的电子数相等 D.质量相等时具有的质子数相等 解析: A.由于 12C18O 和 14N2的相对分子质量不等,故体积相等的两种气体的质量不等,因此密度
4、不等,故 A错误; B.1 个 12C18O 分子中有 16 个中子, 1 个 14N2分子中含有 14 个中子,二者均为双原子分子,原子数相等,即分子数相等,但中子数不等,故 B错误; C.12C18O 和 14N2均为 14 电子分子,同温同压下,体积相等则分子数相等,所具有的电子数相等,故 C 正确; D.12C18O 和 14N2分子内均有 14 个质子,由于二者的相对分子质量不等,故等质量的两种分子所具有的质子数不等,故 D 错误 。 答案: C 4.电解法处理酸性含铬废水 (主要含有 Cr2O72 )时,以铁板作阴、阳极,处理过程中存在反应Cr2O72 +6Fe2+14H+2Cr3
5、+6Fe3+7H2O,最后 Cr3+以 Cr(OH)3形式除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阳极反应为 Fe 2e Fe2+ B.电解过程中溶液 pH不会变化 C.过程中有 Fe(OH)3沉淀生成 D.电路中每转移 12mol 电子,最多有 1mol Cr2O72 被还原 解析: A.Fe 板作阳极,为活性电极, Fe 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生成亚铁离子,阳极反应为Fe 2e Fe2+,故 A正确; B.由反应式 Cr2O72 +6Fe2+14H+2Cr3+6Fe3+7H2O 可知,处理过程中消耗氢离子,溶液的酸性减弱,溶液 pH增大,故 B错误; C.阴极发生还原反应,溶液中的氢离子得到电
6、子减少,同时生成氢氧根,有 Fe(OH)3沉淀生成,故 C 正确; D.Fe 2e =Fe2+,则转移电子数 12mol 需要 6molFe,再根据能够处理的关系式,得 6Fe 12e 6Fe2+ Cr2O72 ,故被还原的 Cr2O72 的物质的量为 1mol,故 D 正确 。 答案: B 5.下列操作不能达到目的是 ( ) 选项 目的 操作 A. 配制 100 mL 1.0 mol/L CuSO4溶液 将 25 g CuSO45H20 溶于 100 mL 蒸馏水中 B. 除去 KNO3中少量 NaCl 将混合物制成热的饱和溶液,冷却结晶,过滤 C. 在溶液中将 MnO4 完全转化为Mn2+
7、 向酸性 KMnO4溶液中滴加 H2O2溶液至紫色消失 D. 确定 NaCl 溶液中是否混有Na2CO3 取少量溶液滴加 CaCl2 溶液,观察是否出现白色浑浊 A.A B. B C.C D.D 解析: A.25 g CuSO45H2O 的物质的量为 0.1mol,溶于水配成 0.1L 的溶液,所得溶液的浓度为 1mol/L,溶液的体积为 100mL,不是溶剂的体积为 100mL,故 A错误; B.硝酸钾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很大,氯化钠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将混合物制成热的饱和溶液,冷却结晶,硝酸钾析出,过滤,可以除去 KNO3中少量 NaCl,故 B正确; C.KMnO4具有强氧化性,可以氧化
8、H2O2溶液,自身被还原为 Mn2+,紫色褪去,说明 KMnO4完全反应,故 C 正确; D.氯化钠中若含有碳酸钠,溶液中滴加氯化钙会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若没有碳酸钠,则没有白色沉淀产生,故 D 正确 。 答案: A 6.能正确 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 A.用过量氨水吸收工业尾气中的 SO2: 2NH3H20+SO22NH4+SO32 +H2O B.氯化钠与浓硫酸混合加热: H2SO4+2Cl SO2+Cl2+H2O C.磁性氧化铁溶于稀硝酸: 3Fe2+4H+NO3 3Fe3+NO+3H2O D.明矾溶液中滴入 Ba(OH)2溶液使 SO42 恰好完全沉淀: 2Ba2+3OH +
9、Al3+2SO422BaSO4+Al(OH)3所有 解析: A、用过量氨水吸收工业尾气中的 SO2,过量氨水和二氧化硫反应生成亚硫酸铵,2NH3H20+SO22NH4+SO32 +H2O,故 A正确; B、氯化钠固体和浓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氯化氢, H2SO4+2NaCl Na2SO4+2HCl,故 B错误; C、磁性氧化铁溶于稀硝酸: 3Fe3O4+28H+NO3 9Fe3+NO+14H2O,故 C 错误; D、明矾溶液中滴入 Ba(OH)2溶液使 SO42 恰好完全沉淀,硫酸铝钾和氢氧化钡按照物质的量 1: 2 反应;: 2Ba2+4OH +Al3+2SO42 2BaSO4+Al(OH)4
10、+,故 D 错误 。 答案: A 7.如图表示溶液中 c(H+)和 c(OH )的关系,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 A.两条曲线间任意点均有 c(H+)c (OH )=Kw B. M 区域内任意点均有 c(H+) c(OH ) C.图中 T1 T2 D.XZ 线上任意点均有 pH=7 解析: A.只要是水溶液中,都会有 c(H+)c (OH )=Kw,故 A正确; B. XZ 连线的斜率是 1,存在 c(H+)=c(OH ),在 X、 Z 连线的上方, c(H+) c(OH ),在 X、 Z连线的下方, c(H+) c(OH ),故 B正确; C.水的电离是吸热反应,升高温度促进水电离,则 Kw
11、 逐渐增大, Z点 Kw 大于 X 点,所以T1 T2,故 C 正确; D.XZ 连线是一条 Kw 渐渐变大的线, pH也变小,故 D 错误 。 答案: D 8.某单官能团有机化合物,只含碳、氢、氧三种元素,相对分子质量为 58,完全燃烧时产生等物质的量的 CO2和 H2O。 它可能的结构共有 (不考虑立体异构 )( ) A.4 种 B. 5 种 C.6 种 D.7 种 解析: 设为 CnH2nOx,若只有 1 个氧原子, 58 16=42,剩下的为碳和氢, 14n=42,则碳只能为 3 个,即为 C3H6O, 1 个不饱和度 。 若有 2 个 O,那么 58 32=26, 14n=26, n
12、 不可能为分数,则不可能为 2 个氧原子,所以分子式为 C3H6O,再根据官能团异构、碳链异构确定同分异构体的种类:醛一种,酮一种,烯醇一种,三元含氧杂环,三元碳环一种,四元杂环一种,共 6 种,而由题意可知有机物为单官能团,烯醇应舍去 。 答案: B 二、解答题 (共 4 小题,满分 60 分 ) 9.(15 分 )五种短周期元素 A、 B、 C、 D、 E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A和 C 同族, B和 D 同族, C 离子和 B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 。 A和 B、 D、 E 均能形成共价型化合物 。 A和B形成的化合物在水中呈碱性, C 和 E 形成的化合物在水中呈中性 。 回答下列问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普通高等学校 招生 全国 统一 考试 大纲 化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