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在职法律硕士联考-24及答案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在职法律硕士联考-24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在职法律硕士联考-24及答案解析.doc(1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在职法律硕士联考-24 及答案解析(总分:149.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2,分数:24.00)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政党特征的是_。(分数:2.00)A.政党都有一定的政治纲领B.政党具有明确的政治目标C.政党都具有纪律性D.政党只能存在在野党和执政党两种划分2.甲、乙签订种类物买卖合同,如果甲在合同履行期限到来之前,故意将标的物转让给丙,则 _ 。(分数:2.00)A.甲的行为构成预期违约B.甲仍然不能免除交付同种标的物的义务C.乙可以主张不安抗辩权D.乙可以行使代位权3.根据民法通则的有关规定,下列表述的事实中,能够引起诉讼时效中断的是_。(分数:2.00)
2、A.甲向乙的保证人表示,乙已经到了还款期限B.丙向人民法院起诉要求丁偿还欠款,但被人民法院依法驳回起诉C.戊向与借款合同无利害关系的第三人表示,他将按期归还自己的欠款D.因遭受百年不遇的洪水,庚无法向辛履行债务4.下列选项中,属于民事法律事实的是_。(分数:2.00)A.不当得利B.日落C.流星坠落D.梦游5.下列选项中,属于中华民国民法债编内容的是_。(分数:2.00)A.商行为B.商业登记C.公司D.保险6.下列选项中,表述正确的是_。(分数:2.00)A.大元通制是元英宗时期制定的一部较为完备的法典B.“五朝会典”是指唐六典、明会典、大清会典等五个朝代的会典C.明朝实行“重其所重”原则,
3、加重了对伦理教化犯罪的处罚D.清朝的秋审是对京师附近斩绞监候案件的复审7.甲、乙系夫妻,双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书面约定财产归各自所有,则_。(分数:2.00)A.若甲因抚育子女付出较多义务时,离婚时甲有权请求乙予以补偿B.对于乙所负的债务,甲有义务清偿C.对于甲所负的债务,双方都负有清偿义务D.若甲、乙离婚,法院应当根据财产的具体状况,照顾女方权益的原则判决8.刑法上的因果关系是指人的危害社会的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存在的_。(分数:2.00)A.表面联系B.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C.一般联系D.普遍联系9.下列关于政治避难权的表述,错误的是_。(分数:2.00)A.法国宪法最早规定了有关政治避难权的内
4、容B.外国人向我国政府提出避难要求,必须是由于政治原因C.对于在中国境内接受政治避难的人,应当按照一般外国侨民的待遇对待D.在我国寻求政治避难的人,仅限于外国人10.预备犯、未遂犯和中止犯以及教唆犯、帮助犯的犯罪构成可以归入_。(分数:2.00)A.派生的犯罪构成B.复杂的犯罪构成C.空白的犯罪构成D.修正的犯罪构成11.某饮料公司生产的一种酒精饮料,使用的商标名称为“香槟”酒精饮料。商标局认为其使用的商标侵犯了法国香槟地区生产的“香槟”酒商标注册的专有使用权。商标局对法国香槟酒采取保护的原因是该商标属于_。(分数:2.00)A.联合商标B.防御商标C.集体商标D.证明商标12.按照唐律的规定
5、,流 3000 里的囚犯减一等处刑,该囚犯判处的刑罚应为_。(分数:2.00)A.流 2500 里B.流 2000 里C.徒 3 年D.杖一百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10,分数:30.00)13.近代以来的法治概念的内容包括_。(分数:3.00)A.法律至上和法律公开B.依法行政和司法独立C.保障权利和自由D.实行“正当程序”14.下列有关法经的表述,正确的是 _ 。(分数:3.00)A.法经为李悝所制定B.法经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成文法C.法经开创了封建成文法典总则篇D.法经中最能体现立法宗旨的是盗法和贼法两篇15.下列共同犯罪人可以认定自首的是_。(分数:3.00)A.胁从犯供述自己被胁迫情
6、况下实施的犯罪,但未供述所知道的胁迫自己犯罪的胁迫人所实施的犯罪行为B.次要的实行犯供述自己实施的犯罪,以及与自己共同实施犯罪的主犯和胁从犯的犯罪行为C.帮助犯供述自己实施的犯罪帮助行为,以及自己所帮助的实行犯的犯罪行为D.教唆犯供述自己的教唆行为,以及所了解的被教唆人产生犯罪意图后实施的犯罪行为16.近代宪法产生的条件包括 _ 。(分数:3.00)A.资本主义商品经济普遍化发展B.资产阶级国家政权的建立C.以普选制、议会制为核心的民主制的形成D.民主、自由、平等、人权和法治等理论的传播17.下列有关宪法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有_。(分数:3.00)A.宪法关系的调整对象主要是公共权力组织与公民之
7、间的关系B.宪法关系既是宪法主体之间的事实关系,也是价值关系C.宪法关系是特定社会民主政治关系的法律形式D.宪法关系是现代社会法律关系中最为基本的法律关系18.关于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的正确说法是 _ 。(分数:3.00)A.走私、贩卖、运输、制造的毒品数量以查证属实的计算,不以纯度折算B.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构成犯罪没有数量上的要求C.因犯非法持有毒品罪被判过刑又犯本罪的,从重处罚D.向未成年人出售毒品的,加重处罚19.追究法律责任时,坚持责任与处罚相当原则就要求_。(分数:3.00)A.法律责任的性质与违法行为或违约行为的性质相适应B.法律责任的种类和轻重与违法行为或违约行为
8、的具体情节相适应C.法律责任的轻重与行为人的主观恶性相适应D.法律责任的有无与行为人的主观态度相适应20.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享有修改宪法提议权的主体是_。(分数:3.00)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C.中共中央D.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21.属于解放战争时期确立的罪名有_。(分数:3.00)A.战争罪B.反革命罪C.盗匪罪D.破坏边区罪22.根据我国法律的有关规定,下列行为中应当认定为无效民事行为的有 _ 。(分数:3.00)A.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遗嘱的行为B.无权代理人实施的表见代理行为C.无处分权人处分他人财产的行为D.代理人违反代理规则而滥用代理
9、权的行为三、案例分析题(总题数:1,分数:15.00)被告人黄某,男,28 岁,农民;被告人王某,男,23 岁,农民。 被告人黄某与王某系一起长大的近邻。二人本都生活于穷困潦倒之中。突然有一天,黄某发现王某已今非昔比,乃悄悄请教致富秘诀。王某碍于多年朋友之情面,坦言自己正从事贩毒活动,并进而向黄某鼓吹了一通诸如“马无夜草不肥,人无横财不富”之类的“至理名言”。在王某的“开导”下,黄某蠢蠢欲动,便和王某一起从他人处购得 50 克纯度为 50%的海洛因。为了增加数量,黄某和王某又在海洛因中掺入 50克西药“头痛粉”,并转手以每克 120 元的价格卖给他人,其间由王某联系下家并交接毒品,黄某在一旁“
10、学习”技巧。其后,黄某开始单干,索性以“头痛粉”冒充海洛因,当黄某携带 250 克假毒品准备贩卖时,被我公安机关当场擒获。黄某归案后,检举了王某和其共同贩卖毒品的犯罪事实,并协助司法机关抓获王某。在王某住处查获海洛因 200 克,并查明王某没有吸食海洛因的历史。(分数:15.00)(1).本案应当如何定罪?(分数:3.75)_(2).黄某是否构成累犯?是否构成特别再犯?(分数:3.75)_(3).本案应当如何量刑?(分数:3.75)_(4).黄某贩卖毒品的数量是多少?为什么?王某贩卖毒品的数量是多少?为什么?(分数:3.75)_四、论述题(总题数:2,分数:80.00)23.简论“三个文明”之
11、间的关系。 (分数:20.00)_甲为了骗取保险金,花 1 万元买来一辆二手名牌轿车,通过在某国有保险公司担任业务员的好友乙经办,向该保险公司谎报轿车价值为 20 万元,投保车辆盗抢、毁损险。之后,甲找中学生丙(男,15 岁),给丙5000 元报酬,请丙将停在甲自家平房前的轿车烧毁。丙问为什么,甲说那是邻居的车,要烧掉报复邻居。丙说没问题,十天以内解决。丙拿钱带上同学丁(男,15 岁)一起吃喝、上网吧。丁问丙哪来这么多钱,丙告以实情,并请丁帮忙,丁答应,并搞来一大瓶汽油放在丙家,准备点火用。 此间,甲担心轿车离自己家太近,烧车会烧到自家和邻居的房屋,就打电话告诉丙放弃烧车,并让丙将5000 元
12、钱退回。丙已将钱花去大半,无法偿还,听后十分着急,一边答应停止行动,过几天退钱,一边通知丁就在当晚行动。丁答应,约定当晚在烧车地点会合。晚上,丙带上汽油瓶到烧车地点,丁因害怕未去。丙久等丁未果,遂决定单独行动。丙将汽油泼到车上,点火烧车,然后躲在一边察看动静。丙见火越烧越大,十分害怕,急忙打电话报火警,并急叫附近四邻灭火。由于丙报警、喊人救火及时,仅烧毁轿车、烤糊了邻近该轿车的几间房屋的门窗和屋檐,未造成其他后果。 事后,甲向保险公司索赔,保险公司让乙核定险损事故。乙明知甲虚报保险标的价值、恶意制造了这起保险事故,但考虑是朋友关系,还是给其出具了保险事故评估证明,致使保险公司全额赔付甲 20
13、万元保险金。 案发后,乙在审讯期间主动交代:在三个月前曾利用职务上便利虚构一起车险事故,从本公司骗领到 5 万元赔款,据为己有。 阅读分析上述案例后,请回答以下问题:(分数:60.00)(1).甲、乙、丙各构成何罪或何罪的共犯(只需指明甲、乙、丙分别就哪一事实成立何罪或何罪之共犯,不必说明理由)?(分数:20.00)_(2).丁的行为是何种犯罪形态(既遂、未遂、预备、中止)?并简要说明理由。(分数:20.00)_(3).根据本案给出的事实,指出哪些被告人具有何种法定量刑情节。(分数:20.00)_在职法律硕士联考-24 答案解析(总分:149.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
14、:12,分数:24.00)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政党特征的是_。(分数:2.00)A.政党都有一定的政治纲领B.政党具有明确的政治目标C.政党都具有纪律性D.政党只能存在在野党和执政党两种划分 解析:精解 政党的特征包括:第一,政党具有鲜明的阶级性;第二,政党具有明确的政治纲领;第三,政党具有组织性;第四,政党具有严格的组织纪律性。只有 D 项不是政党的特征,而且说法本身也是错误的,因为政党还有执政党和参政党的划分,故选 D 项。2.甲、乙签订种类物买卖合同,如果甲在合同履行期限到来之前,故意将标的物转让给丙,则 _ 。(分数:2.00)A.甲的行为构成预期违约B.甲仍然不能免除交付同种标的物
15、的义务 C.乙可以主张不安抗辩权D.乙可以行使代位权解析:解析 甲将种类物卖给他人,并不意味着买卖合同不能履行,因为甲完全可以用同种类、同质量的标的物代替履行,因此,甲的行为不构成预期违约。故 A 项错误,B 项正确。既然甲可以以种类物代替履行,那么就不意味着甲有财产状况严重恶化,转移财产、抽逃资金,以逃避债务和丧失商业信誉的情形,乙也就不能主张不安抗辩权,况且乙也未必是先履行方,故 C 项错误。代位权行使的条件必须是债务已到期,且债务人怠于行使对第三人的到期债权。从本题表述的情况看,根本找不到行使代位权所具备的条件,故 D 项错误。3.根据民法通则的有关规定,下列表述的事实中,能够引起诉讼时
16、效中断的是_。(分数:2.00)A.甲向乙的保证人表示,乙已经到了还款期限 B.丙向人民法院起诉要求丁偿还欠款,但被人民法院依法驳回起诉C.戊向与借款合同无利害关系的第三人表示,他将按期归还自己的欠款D.因遭受百年不遇的洪水,庚无法向辛履行债务解析:精解 能够引起诉讼时效中断的事由包括起诉、申请仲裁、申请调解、请求和认诺等。但当事人起诉后又撤诉,或者被人民法院依法驳回起诉,不能引起诉讼时效中断。虽然当事人行使请求权能够引起诉讼时效中断,但该请求须向债务人本人或者债务人的保证人、财产代管人、代理人提出才能引起诉讼时效中断,如果向与本债务没有利害关系的第三人提出请求,或者债务人向与本债务无利害关系
17、的第三人表示同意履行义务,都不能引起诉讼时效的中断。故选 A 项。4.下列选项中,属于民事法律事实的是_。(分数:2.00)A.不当得利 B.日落C.流星坠落D.梦游解析:精解 A 项属于民事法律事实。B 项、C 项和 D 项都属于客观事实,而不是民事法律事实。5.下列选项中,属于中华民国民法债编内容的是_。(分数:2.00)A.商行为 B.商业登记C.公司D.保险解析:精解 南京国民政府颁布的中华民国民法分总则、债、物权、亲属、继承五编,其中,债编内容包括债之通则、各种之债。由于南京国民政府采取民商合一的民事立法体例,故将公司、海商、票据、保险、商业登记等实行单行立法(“民商合一”的意思就是
18、在民法典之外,对于商事法律采取单行立法,如日本和我国目前的民商合一的民事立法体例。“民商分立”的意思是在民法典之外另行编纂商法典,如目前德国等国家采取的就是这种民事立法体例)。但需要注意,由于当时的民法学家认为,商行为和商法总则就是债的内容,故将商行为和商法总则列入民法债编之债通则中,故商行为属于民法债编内容。故选A 项。该题难度较大。6.下列选项中,表述正确的是_。(分数:2.00)A.大元通制是元英宗时期制定的一部较为完备的法典 B.“五朝会典”是指唐六典、明会典、大清会典等五个朝代的会典C.明朝实行“重其所重”原则,加重了对伦理教化犯罪的处罚D.清朝的秋审是对京师附近斩绞监候案件的复审解
19、析:精解 B 项错在:五朝会典仅指大清会典中的康熙、雍正、乾隆、嘉庆和光绪五朝编纂而成的会典,而不是某五个朝代的会典;C 项错在:对于伦理性犯罪,明朝采取“轻其所轻”的刑法适用原则,而不是“重其所重”的刑法适用原则;D 项错在:清朝的秋审是对全国上报的斩绞监候案件的复审,对京师附近斩绞监候案件的复审是朝审。7.甲、乙系夫妻,双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书面约定财产归各自所有,则_。(分数:2.00)A.若甲因抚育子女付出较多义务时,离婚时甲有权请求乙予以补偿 B.对于乙所负的债务,甲有义务清偿C.对于甲所负的债务,双方都负有清偿义务D.若甲、乙离婚,法院应当根据财产的具体状况,照顾女方权益的原则判决解
20、析:精解 婚姻法第 40 条规定,夫妻书面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归各自所有,一方因抚育子女、照料老人、协助另一方工作等付出较多义务的,离婚时有权向另一方请求补偿,另一方应当给予补偿。据此,选 A 项。婚姻法第 19 条第 3 款规定,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约定归各自所有的,夫或妻一方对外所负的债务,第三人知道该约定的,以夫或妻一方所有的财产清偿。据此,B、C 表述都不正确。婚姻法第 39 条第 1 款规定,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照顾子女和女方权益的原则判决。本款规定适用于夫妻共同财产,故 D 项表述不正确。8.刑法上的
21、因果关系是指人的危害社会的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存在的_。(分数:2.00)A.表面联系B.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 C.一般联系D.普遍联系解析:精解 从哲学上看,因果关系是指现象与现象之间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引起其他现象的现象称为原因,被引起的现象称为结果。刑法上的因果关系是指人的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存在的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应当注意,刑法学上研究的因果关系是发生在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这两种特定现象之间的引起与被引起关系。故选 B 项。9.下列关于政治避难权的表述,错误的是_。(分数:2.00)A.法国宪法最早规定了有关政治避难权的内容B.外国人向我国政府提出避难要求,必须是由于政治原因C.对于在中
22、国境内接受政治避难的人,应当按照一般外国侨民的待遇对待 D.在我国寻求政治避难的人,仅限于外国人解析:精解 政治避难权,又称为“庇护权”或者“居留权”,是指一国公民因为政治原因请求另一国准予其进入该国居留,或者已经进入该国而请求准予在该国居留,经该国政府批准而享受的受庇护的权利。法国 1793 年宪法最早确认了受庇护权,故 A 项表述正确。我国规定的政治避难权的内容包括:(1)政治避难权只给予提出申请要求的外国人;(2)外国人向我国政府提出避难要求,必须是由于政治原因,不包括一般刑事犯罪;(3)我国政府对政治避难的要求可以同意也可以不同意;(4)被给予政治避难的外国人,不被引渡或者驱逐,对他们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在职 法律硕士 联考 24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