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在职法律硕士专业综合课(法理学)-试卷4及答案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在职法律硕士专业综合课(法理学)-试卷4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在职法律硕士专业综合课(法理学)-试卷4及答案解析.doc(1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在职法律硕士专业综合课(法理学)-试卷 4及答案解析(总分:68.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选题(总题数:19,分数:38.00)1.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给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字母涂黑。(分数:2.00)_2.关于法学,下列表述错误的有( )。(分数:2.00)A.“法学”这一用语的拉丁文 jurisprudentia,至少在公元前 3世纪末罗马共和国时代就已经出现B.法学在我国先秦时期被称为“刑名之学”C.我国古代“法学”一词最早出现于南北朝时期,但直到清末法制改革时,“法学”一词才大量出现,广为流传D.法学,又称法律学,简单地说法
2、学就是研究法律的科学3.规范责任论认为,法律体现社会的价值观念,是指引和评价人的行为的规范,法律责任的本质是( )。(分数:2.00)A.对违法者的道义责难B.维护社会秩序和社会存在C.使违法者适应社会生活和再社会化D.行为的规范评价4.下列关于法律原则的表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分数:2.00)A.法律原则不仅着眼于行为及条件的共性,而且关注它们的个别性B.法律原则在适用上容许法官有较大的自由裁量余地C.法律原则是以“全有或全无的方式”应用于个案当中的D.相互冲突的法律原则可以共存于一部法律之中5.当代中国法的渊源中最重要的部分是( )。(分数:2.00)A.习惯法B.宪法C.法规D.成
3、文法6.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分数:2.00)A.法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具有国家强制性B.法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具有国家强制力C.国家强制力是保证法实施的唯一力量D.任何情况下法的实施都必须借助于国家强制力7.形式意义上的渊源,即指法的创制方式和表现形式,也就是( )。(分数:2.00)A.法的理论渊源B.法的历史渊源C.法的效力渊源D.法的文献渊源8.下列关于法的运行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分数:2.00)A.立法权是一定的国家机关依法享有的制定、修改、废止法律等规范性文件的权力,是国家权力体系中最重要的、核心的权力B.法的实施方式可分为两种:法的执行与法的适用C.通常所
4、说“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指的是狭义的执法D.司法权专指审判权,即适用法律处理案件,作出判决和裁定9.在法律解释方法上,文义解释是指( )。(分数:2.00)A.强调法律条文字面上的含义,但其实质在于对整个法律的精神而不在于对个别文字和用语的理解B.从法律条文文字、语法来理解其含义C.在法律文字的字面含义显然比立法原意为广时,作出比字面含义为窄的解释D.严格依照法律条文含义进行解释10.在我国,民族自治区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应报( )。(分数:2.00)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后生效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生效C.国务院批准后生效D.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批准后生效
5、11.刑事制裁与民事制裁的相同处表现在哪一方面?( )(分数:2.00)A.制裁目的B.制裁程序C.制裁方式D.制裁机构12.根据我国法律,下列各项行为中不具备合法的法律关系客体的是( )。(分数:2.00)A.冯某立下遗嘱,死后将遗体捐献给医学院B.某公司从制假者手中购进一批假酒C.刘某与王某商定如果他一个月后出国,就将房屋出租给王某D.某市政府将在建的过街天桥冠名权进行公开拍卖13.构成法律部门的最基本细胞是( )。(分数:2.00)A.法律制度B.法律体系C.规范性法律文件D.法律规范14.按照法律规定的内容的不同,法律可分为( )。(分数:2.00)A.成文法和不成文法B.一般法和特别
6、法C.实体法和程序法D.国内法和国际法15.当代中国法律监督的核心是( )。(分数:2.00)A.多党合作B.社会主义法治C.权力的合理划分与相互制约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6.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的主体是( )。(分数:2.00)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各级人民代表大会C.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17.不属于当代中国守法的范围的是( )。(分数:2.00)A.地方性法规B.法院的裁定书C.特别行政区的法律D.习惯18.刑事诉讼法第 117条规定: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根据侦查犯罪的需要,可以依照规定查询、冻结犯罪嫌疑人的存款、汇款。对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而言
7、,该条法律规定显示了法的( )。(分数:2.00)A.确定的指引作用B.有选择的指引作用C.评价作用D.强制作用19.不直接规定行为规则的内容,只指出应当作出规定的机关的法律规则是( )。(分数:2.00)A.确定性规则B.委任性规则C.准用性规则D.参照性规则二、多选题(总题数:11,分数:22.00)20.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各题四个备选项中有二至四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的字母涂黑,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分数:2.00)_21.立法者应该把自己看作一个自然科学家,他不是在创造法律,不是在发明法律,而仅仅是在表述法律,他用有意识的实在法把精神关系的内在规律表现出来。如果一
8、个立法者用自己的臆想来代替事情的本质,那么我们就应该责备他极端任性。下列对此的理解,可以成立的是( )。(分数:2.00)A.立法者和自然科学家对社会的贡献是一样的B.法律是纯客观的,不具有任何主观性C.法律是人们对客观现象的认识和总结,具有主观性D.法律体现了人的意志,是人的主观能动性的结果,但这种主观能动性并不表示任意或者任性22.下列关于司法的说法,正确的有( )。(分数:2.00)A.司法的主体是国家专门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而不是任何其他社会组织或个人B.司法是以法律规范为根据,使法律的一般规定具体化C.司法需要遵守一定的程序D.司法的对象极为广泛,一切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个人都可以成为
9、司法的对象23.法产生的共同规律是( )。(分数:2.00)A.从习惯到习惯法再到成文法B.从对人们行为的个别调整逐步发展为规范性调整C.从对特定人、特定事的调整发展到对一般人、一般事的调整D.从法律、道德等规范混为一体到逐渐分化为不同的社会规范24.甲因涉嫌杀人罪被公安机关立案侦查,检察院批准逮捕并向法院提起公诉,甲聘请律师为其辩护,法院经审理判处甲无期徒刑。上述活动中属于司法活动的有( )。(分数:2.00)A.公安机关立案侦查B.法院的审判C.律师的辩护D.检察院批准逮捕、提起公诉25.在阶级对立社会中,法律对统治阶级内部成员的违法犯罪行为也要追究法律责任,给予法律制裁,这说明( )。(
10、分数:2.00)A.阶级对立社会中的法律不是统治阶级全体成员意志总和的反映B.阶级对立社会中的法律不是统治阶级整体意志的反映C.阶级对立社会中,统治阶级内部的个别意志与其整体意志相抵触D.阶级对立社会中,统治阶级为维护其整体意志会舍弃个别成员意志26.关于法律体系与立法体系,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分数:2.00)A.立法体系又称法的渊源体系B.法律体系与立法体系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C.在成文法国家,立法体系一般即等同于法律体系D.立法体系是法律体系的基础27.下列哪些属于我国法的效力终止的情况?( )(分数:2.00)A.在法中明文规定该法的有效期限,期限届满时,该法即自行终止效力B.新法公
11、布实施后,原有的相同内容的法自行失去效力C.新法中明文宣布原有的相同内容的法自新法生效之日起终止效力D.有权的国家机关颁布决定、命令等专门的法律文件,宣布某法失效28.按照我国宪法和 1981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法律解释工作的决议,下列选项哪些不属于有权法律解释?( )(分数:2.00)A.司法机关对宪法和法律的解释B.国务院对宪法和法律的解释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对宪法和法律的解释D.法律专家对宪法和法律的解释29.下列措施中,属于法律制裁的有( )。(分数:2.00)A.甲因考试作弊被学校给予记过处分B.甲端汤不小心烫伤了顾客,被法院判决赔偿 450元C.甲连续不参加摄影协会的
12、活动被开除会籍D.甲偷彩电、录像机被县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 3年30.法律和党的政策的区别是( )。(分数:2.00)A.制定的主体和效力范围不同B.表现形式和保障实施的手段不同C.稳定性的程度不同D.作用范围不同三、论述题(总题数:4,分数:8.00)31.四、论述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分数:2.00)_32.论述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分数:2.00)_33.论述司法权的特征。(分数:2.00)_34.论述法律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系。(分数:2.00)_在职法律硕士专业综合课(法理学)-试卷 4答案解析(总分:68.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选题(总题数:19,分数
13、:38.00)1.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给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字母涂黑。(分数:2.00)_解析:2.关于法学,下列表述错误的有( )。(分数:2.00)A.“法学”这一用语的拉丁文 jurisprudentia,至少在公元前 3世纪末罗马共和国时代就已经出现B.法学在我国先秦时期被称为“刑名之学”C.我国古代“法学”一词最早出现于南北朝时期,但直到清末法制改革时,“法学”一词才大量出现,广为流传D.法学,又称法律学,简单地说法学就是研究法律的科学 解析:解析:法律现象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所产生的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主要是指具有法律意义,并
14、受法律调整的社会现象,包括法律规范、法律条文、法律意识、法律职业、法律行为、法律关系等等。法学不仅要研究法律现象本身,而且还要通过对法律现象进行综合分析,研究它们的发展规律。因此,不能简单地说法学就是研究法律的科学。法学研究的对象不仅有静态的法律,而且还包括动态的法律。其他社会科学虽然也会不同程度地涉及法律现象,但它们对法律现象的研究只不过是辅助性和边缘性的,一般并不研究法律规律问题。同时,法学围绕法律现象这一中心,也要研究法律与经济、政治、道德、宗教等其他社会现象的关系。因此 D项表述错误。A、B、C 三项均正确。3.规范责任论认为,法律体现社会的价值观念,是指引和评价人的行为的规范,法律责
15、任的本质是( )。(分数:2.00)A.对违法者的道义责难B.维护社会秩序和社会存在C.使违法者适应社会生活和再社会化D.行为的规范评价 解析:解析:规范责任论认为,法律责任的本质是行为的规范评价。因为该法学流派认为,法律体现了社会的价值观念,是指引和评价人行为的规范。4.下列关于法律原则的表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分数:2.00)A.法律原则不仅着眼于行为及条件的共性,而且关注它们的个别性B.法律原则在适用上容许法官有较大的自由裁量余地C.法律原则是以“全有或全无的方式”应用于个案当中的 D.相互冲突的法律原则可以共存于一部法律之中解析:解析:在适用方式上,法律规则是以“全有或全无的方式
16、”应用于个案当中的。不同的法律原则具有不同的强度,而这些不同强度的原则甚至冲突的原则都可能存在于一部法律中。5.当代中国法的渊源中最重要的部分是( )。(分数:2.00)A.习惯法B.宪法 C.法规D.成文法解析:解析:在当代中国的全部法律中,宪法的法律地位和效力是最高的,它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其他各种法律、法规都是依据宪法制定出来的,当代中国法的渊源以宪法为核心、以各种制定法为主。6.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分数:2.00)A.法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具有国家强制性 B.法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具有国家强制力C.国家强制力是保证法实施的唯一力量D.任何情况下法的实施都必
17、须借助于国家强制力解析:解析:法本身只具有国家强制性,不具有国家强制力。故 B项错误。国家强制力是法的最后保证手段,并非在任何情况下都必须借助国家强制力。在一定程度上,法的实施还要依靠社会舆论、道德观念、法制观念等多种手段来保证。故 C、D 项错误。7.形式意义上的渊源,即指法的创制方式和表现形式,也就是( )。(分数:2.00)A.法的理论渊源B.法的历史渊源C.法的效力渊源 D.法的文献渊源解析:解析:形式意义上的渊源,即指法的创制方式和表现形式,也就是指法的效力渊源,即法学上通常所说的法的渊源。形式意义上的渊源,还可分为直接渊源与间接渊源。制定法等与法规范、法条文直接相关的渊源为法的直接
18、渊源,学说等与法规范、法条文间接相关的渊源为法的间接渊源。8.下列关于法的运行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分数:2.00)A.立法权是一定的国家机关依法享有的制定、修改、废止法律等规范性文件的权力,是国家权力体系中最重要的、核心的权力 B.法的实施方式可分为两种:法的执行与法的适用C.通常所说“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指的是狭义的执法D.司法权专指审判权,即适用法律处理案件,作出判决和裁定解析:解析:法的实施方式可分为三种: (1)法的遵守; (2)法的执行; (3)法的适用,故 B项错误。 “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讲的是广义的执法。狭义的执法,专指国家行政
19、机关及其公职人员依法行使管理职权、履行职责、实施法律的活动,故 C项错误。在中国,司法权包括审判权和检察权,故 D项错误。9.在法律解释方法上,文义解释是指( )。(分数:2.00)A.强调法律条文字面上的含义,但其实质在于对整个法律的精神而不在于对个别文字和用语的理解B.从法律条文文字、语法来理解其含义 C.在法律文字的字面含义显然比立法原意为广时,作出比字面含义为窄的解释D.严格依照法律条文含义进行解释解析:解析:文义解释是指从法律条文的字面意义来说明法律规定的含义。10.在我国,民族自治区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应报( )。(分数:2.00)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后生效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20、常务委员会批准后生效 C.国务院批准后生效D.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批准后生效解析:解析: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有权依照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点,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自治区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生效。11.刑事制裁与民事制裁的相同处表现在哪一方面?( )(分数:2.00)A.制裁目的B.制裁程序C.制裁方式D.制裁机构 解析:解析:刑事制裁的目的在于预防犯罪,民事制裁的目的在于补救受害人损失;在程序上,刑事制裁一般由检察机关提起公诉,民事制裁一般由被侵害人提起诉讼;刑事制裁的方式有限制、剥夺自由或者剥夺生命,民事制裁主要是对受害人进行财产补偿。二者
21、的相同之处在于制裁机关都是人民法院。故选 D项。12.根据我国法律,下列各项行为中不具备合法的法律关系客体的是( )。(分数:2.00)A.冯某立下遗嘱,死后将遗体捐献给医学院B.某公司从制假者手中购进一批假酒 C.刘某与王某商定如果他一个月后出国,就将房屋出租给王某D.某市政府将在建的过街天桥冠名权进行公开拍卖解析:解析:B 项中双方行为人的权利义务指向的客体是危害人类的物品,不被法律认可,因此不能成为法律关系的客体。13.构成法律部门的最基本细胞是( )。(分数:2.00)A.法律制度B.法律体系C.规范性法律文件D.法律规范 解析:解析:部门法,又称法律部门,是指一个国家根据一定的原则和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在职 法律硕士 专业 综合 法理学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