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在职攻读硕士联考心理学-29及答案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在职攻读硕士联考心理学-29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在职攻读硕士联考心理学-29及答案解析.doc(1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在职攻读硕士联考心理学-29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名词解释(总题数:6,分数:12.00)1.气质 (分数:2.00)_2.性格 (分数:2.00)_3.性格类型 (分数:2.00)_4.人格 (分数:2.00)_5.场依存型 (分数:2.00)_6.场独立型 (分数:2.00)_二、简答题(总题数:13,分数:52.00)7.简述气质在教育工作中如何利用。 (分数:4.00)_8.简述性格结构特性。 (分数:4.00)_9.简述性格与气质的关系。 (分数:4.00)_10.简述气质的体液说。 (分数:4.00)_11.简述气质的体型说。 (分数:4.00
2、)_12.简述气质的激素理论。 (分数:4.00)_13.什么是荣格的内、外倾说? (分数:4.00)_14.简述威特金的场依存与场独立说。 (分数:4.00)_15.简述艾森克的性格三维度说。 (分数:4.00)_16.简述卡特尔的 16 种特质因素说。 (分数:4.00)_17.简述斯金纳的人格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 (分数:4.00)_18.简述性格的特征。 (分数:4.00)_19.简述测评性格的方法。 (分数:4.00)_三、论述题(总题数:6,分数:36.00)20.论述人类气质及其在生活中的意义。 (分数:6.00)_21.阐述高级神经活动类型气质说的基本内容。 (分数:6.00)
3、_22.论述奥尔波特的人格特质说。 (分数:6.00)_23.论述班杜拉的人格社会学习论。 (分数:6.00)_24.结合实际,分析影响学生性格形成的因素。 (分数:6.00)_25.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谈谈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性格。 (分数:6.00)_在职攻读硕士联考心理学-29 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名词解释(总题数:6,分数:12.00)1.气质 (分数:2.00)_正确答案:()解析:气质:指在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中表现出的稳定的动力特点。2.性格 (分数:2.00)_正确答案:()解析:性格:是指表现在个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的较为稳定而有核心
4、意义的心理特征。3.性格类型 (分数:2.00)_正确答案:()解析:性格类型:指某一些人共有或相似的有组织的性格特征系列。这种性格特征系列使一类人的性格与其他人相区别。4.人格 (分数:2.00)_正确答案:()解析:人格:是一个包括性格在内的上位概念,是一个人的整个精神面貌,是其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全部心理特征的总和。5.场依存型 (分数:2.00)_正确答案:()解析:场依存型:按照人认识活动的基本方式,一类人的认识以认识对象所处的客观场合为参照系统,这类人属于场依存型。6.场独立型 (分数:2.00)_正确答案:()解析:场独立型:按照人认识活动的基本方式,一类人的认识以其本人的储存信息为
5、参照系统,属于场独立型。二、简答题(总题数:13,分数:52.00)7.简述气质在教育工作中如何利用。 (分数:4.00)_正确答案:()解析:对于教师来说,了解学生的气质特点,对做好教育、教学工作以及引导学生健康地成长是十分重要的。由于气质特点不同,同一种教学方法在不同学生身上实际收到的效果可能很不一样,这就必需要求教育方法有针对性。同时,气质也有可塑性,教师需要帮助学生克服不同气质类型中的消极面。如帮助抑郁质的学生克服自卑感,提高自信心;帮助黏液质的学生克服迟钝性,提高反应速度;帮助胆汁质的学生克服冲动性,加强稳定性等。教师还应积极引导学生认识到自己气质中的优点,使其在学校生活中得到更好的
6、发展。8.简述性格结构特性。 (分数:4.00)_正确答案:()解析:性格不是各种性格特征的简单堆砌,而是一个结构完整的有机整体。性格结构主要有以下特点: (1)完整性。每个人的性格都包含了多种特征,这些特征之间彼此联系、相互依存,构成了一个在机能上相互适应、相互影响、相辅相成的有机系统。这种联系的存在,使得性格的推测具有了现实的可能性。 (2)复杂性。性格虽然是完整的系统,但它的完整与统一不是绝对的。这是因为客观现实中存在着种种矛盾,这些矛盾反映到人的性格内部,就成了人的各种态度或各种性格特征之间的矛盾。这些矛盾必然会通过人的行为表现于外。另一方面,行为方式与态度之间并不一一对应。此外,性格
7、结构的完善和完整程度存在着个体差异。 (3)稳定性。认识一个人的性格并对其行为作出预测,正是因为性格具有稳定性。在某种程度上,性格的稳定性取决于人对于现实的态度以及有关态度与人们核心价值观之间的联系。一个人的态度越坚定,与作为态度理性基础的核心价值观联系越紧密,表现在行为方面的相应性格特征也就越稳定。 (4)可塑性。虽然性格有其稳定的一面,但不是一成不变的。社会与生活环境是不断变化的,并且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一个人要想很好地适应社会与环境,保持自己对于外界的最佳适应,就必须进行必要的挑战,维持适当的适应性。如果性格中某些部分不适应特定环境,就需要对它们进行一定程度的调整。这种性格调整的灵活性就
8、是性格的可塑性。9.简述性格与气质的关系。 (分数:4.00)_正确答案:()解析:性格与气质的区别: (1)性格与气质的性质是不同的。由于性格更多受到后天环境的影响,具有较为明显的社会化的特性,在不同的社会文化条件下,人们的性格有较大的差异。而气质是人们心理活动和行为稳定的动力特点,受遗传影响较大,人们生来的气质差异就比较明显。 (2)性格与气质的生理基础不同。气质的生理基础是高级神经活动的类型特点,气质的特点也源于高级神经活动的类型特点。由于高级神经系统不受生活条件的影响,故而气质具有很大的稳定性。而性格的生理基础是两方面的“合金”。一方面是高级神经活动的类型对性格具有影响作用;另一方面是
9、通过经验建立起来的暂时神经联系系统对性格发挥着主导作用。性格的基本机制是在高级神经活动的类型基础上后天建立的条件反射系统。 性格与气质的联系: 性格与气质之间是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 (1)基于后天经验的性格可以掩蔽和改造气质,指导气质的发展,使它更有利于个体适应周围的生活环境。(2)气质又会影响一个人对待事物的态度和行为风格,使性格带上某种气质的色彩。 (3)气质还影响性格的形成和发展,对一定的性格特性起着促进或阻碍的作用。比如具有胆汁质与多血质特点的人,更容易培养起勇敢和果断的性格品质。 气质对性格的形成与表现虽然发生一定的影响,但它并不决定一个人最终形成什么样的性格。气质不同的人可能形成
10、相同的性格品质,同一气质类型的人也可能形成不同性格。10.简述气质的体液说。 (分数:4.00)_正确答案:()解析:古希腊最著名的气质学说是希波克拉特提出的气质体液说。希波克拉特认为,人体含有四种体液;血液、黏液、黄胆汁、黑胆汁。有机体的状态取决于这四种体液的适当搭配。 这种观点经过不断演化,逐步形成气质按体液特征可以划分为多血质、黏液质、胆汁质、抑郁质四种类型的学说。四种气质类型分化的原因是占优势的体液不同。血液占优势的称为多血质,黏液占优势的称为黏液质,黄胆汁占优势的称为胆汁质,黑胆汁占优势的称为抑郁质。 四种基本气质类型在行为方式上有着不同的典型表现。 在现实生活中只有少数人具有某种气
11、质类型的典型特征,多数人属于不同气质类型的混合型。 体液说仅仅是一种思辨的假定,但它反映了古代医学的唯物主义倾向,并且有关知识是从生活中总结而来的,比较符合人们的常识。因此,体液说在气质问题的研究中仍然有它的价值。11.简述气质的体型说。 (分数:4.00)_正确答案:()解析:德国心理学家、精神病学家克瑞其米尔认为,人的身体结构与气质及所患精神病种类是紧密关联的,体型决定人的气质。经过总结,他把人的体型划分成三类:肥胖型、细长型、筋骨型。每一类体型易患的精神病分别为:肥胖型易患躁狂症;细长型易患精神分裂症;筋骨型易患癫痫症。 美国心理学家谢尔顿也是体型说的代表之一。他通过分析几千张大学生的照
12、片,提出划分体型的三个维度:内胚叶型(柔软、丰满)、中胚叶型(发达、健壮)和外胚叶型(高大、细瘦),并发现气质与体型之间的相关达 0.8。 由于人的体型在一生中不断变化,并且相关并不能说明因果关系,因此体型说并不具有很强的说服力。12.简述气质的激素理论。 (分数:4.00)_正确答案:()解析:这种理论认为气质特点是由不同的内分泌腺所致,根据内分泌腺的发达情况,把人分成各种类型:甲状腺型、脑垂体型、肾上腺型、副甲状腺型、性腺型。 尽管内分泌腺的活动与人的气质有一定的关系,但内分泌腺是在高级神经系统的调节下活动的,因此将气质简单归结为是内分泌腺活动的结果是不合适的。内分泌腺的活动不是气质差异的
13、唯一原因。13.什么是荣格的内、外倾说? (分数:4.00)_正确答案:()解析:(1)荣格的人格理论帮助人们从内外倾的角度理解性格的差异。荣格根据力比多(心理能量)作用的方向不同,把人分为外倾与内倾(或外向和内向)两种基本类型。力比多作用指向外部的属于外倾人格,力比多作用指向内部的属于内倾人格。 (2)他还提出四种思想机能,即感觉、思维、情感和直觉。 (3)与内外倾相结合,荣格提出了八种人格类型: 思维外倾型、情感外倾型、感觉外倾型、直觉外倾型、思维内倾型、情感内倾型、感觉内倾型、直觉内倾型。14.简述威特金的场依存与场独立说。 (分数:4.00)_正确答案:()解析:美国心理学家威特金认为
14、,人的活动有一个核心,即认识,人是按认识来活动的。按照人认识的基本方式,可将人分为两类:一类人的认识是以其本人的储存信息为参照系统,属于场独立型;另一类人的认识是以认识对象所处的客观场合为参照系统,属于场依存型。个人在认识上的这种特点可以在知觉上清楚地表现出来。因此,可以借考察人的知觉过程中的信息参照倾向,检测出人们的不同类型。15.简述艾森克的性格三维度说。 (分数:4.00)_正确答案:()解析:(1)英国心理学家艾森克发现,性格差异除表现为内外倾以外,还有另外两个维度:稳定性和求实性。两个维度与内外倾维度相互独立,但在人的活动中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2)艾森克认为可以从内外倾、稳定性和求
15、实性这三个维度来考察性格的差异。根据以上三个维度将人的性格分为八种类型。 (3)艾森克把这三个维度作为坐标而构成一个立体坐标系,以求实性为横坐标,稳定性为纵坐标,内外倾为第三维坐标,形成性格的三维度量表。并根据每个人在这个三维坐标系中的位置来确定其性格特征。16.简述卡特尔的 16 种特质因素说。 (分数:4.00)_正确答案:()解析:(1)美国心理学家卡特尔以特质概念为理论基础,用因素分析方法,提出了 16 种因素或根源特质。其理论被称为“特质因素分析理论”。 (2)卡特尔认为,特质是一个人相对持久的反应倾向。只有彻底了解一个人的特质,才能预测他在某种情境下将怎样行动。 (3)卡特尔把特质
16、分为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表面特质是由一些相互联系的特质形成,它表现了若干因素的重叠影响,这些特质不那么稳定和持久,对了解人格不重要;根源特质是一些单一的因素,是人格的基本成分,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持久性。 (4)卡特尔提出了 16 种根源特质,16 种根源特质是彼此独立的,在每个人的身上都存在,只是在不同的人身上表现的程度有所区别。根源特质的差异,构成了人与人之间在人格结构上的差异。17.简述斯金纳的人格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 (分数:4.00)_正确答案:()解析:斯金纳是操作性条件反射学习理论的创始人。他否定人格是一个虚幻的结构,认为人格既非被动的结构,也非由人性自主决定的,人格是一组反应的行
17、为方式。在斯金纳看来,人类的一切重要反应,均是经由操作性条件学习历程建立,由相关的连锁反应组合而成的,而代表人格的行为方式,同样也是经由操作性条件学习历程建立的。 在人格由学习而形成的过程中,个体在情境中自发性的反应,以及该反应所引起的后果是关键的因素。反应后果对个体能否带来满足,将决定个体将来在同样情境中是否再度反应。凡是后果对行为起强化作用,代表后果的事物就是强化物。个体在某情境中的固定反应,既由强化作用而建立,由反应组合成的行为和行为方式,也是经由强化作用形成的。个体在某种情境下经常表现同样的行为方式,这种行为方式即可视为他的人格特质。从操作条件反射学习建立人格特质的历程看,人格的发展与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在职 攻读 硕士 联考 心理学 29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