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中国文学史(宋代文学)-试卷6及答案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中国文学史(宋代文学)-试卷6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中国文学史(宋代文学)-试卷6及答案解析.doc(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中国文学史(宋代文学)-试卷 6及答案解析(总分:66.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填空题(总题数:8,分数:16.00)1.填空题请完成下列各题,在各题的空处填入恰当的答案。(分数:2.00)_2.柳永大力创作_,从根本上改变了唐五代以来词坛小令一统天下的格局。(分数:2.00)_3.元代方回撰瀛奎律髓,崇奉江西诗派,倡一祖三宗之说,以_为一祖,_,_,_为三宗。(分数:2.00)_4.陆游的临终遗嘱是_诗。(分数:2.00)_5._在词史上被称为“花间鼻祖”。(分数:2.00)_6.王禹偁在文论方面的主要贡献在于提出了文章“_”的主张。(分数:2.00)_7.苏轼的散文中,山水游记的代
2、表作有_、后赤壁赋等,亭台堂阁记的代表作有_、放鹤亭记等,小品文的代表作有_、书临皋亭等。(分数:2.00)_8.山谷诗的基本特征是_和_。(分数:2.00)_二、单项选择题(总题数:4,分数:8.00)9.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分数:2.00)_10.搜集校刻韩愈和柳宗元的文集,对古文的承传起了积极作用的人是( )。(分数:2.00)A.柳开B.田锡C.穆修D.王禹偁11.西昆体诗人师法的对象是晚唐的( )(近体律诗)。(分数:2.00)A.李商隐B.贾岛C.姚合D.杜牧12.黄庭坚的诗歌创作以学( )为宗旨。(分数:2.00)A.苏轼B.杨亿C.杜甫D.陆
3、游三、名词解释题(总题数:9,分数:18.00)13.苏门四学士(分数:2.00)_14.婉约派(分数:2.00)_15.四时田园杂兴(分数:2.00)_16.文以载道(分数:2.00)_九僧_18.太学体(分数:2.00)_19.苏门四学士(分数:2.00)_20.南宋四名臣(分数:2.00)_21.永嘉四灵(分数:2.00)_四、简答题(总题数:9,分数:18.00)22.欧阳修的散文对散文文体有什么创新?(分数:2.00)_23.李清照以女词人而自写情怀,其抒情特点与传统的“代言体”词作有何不同?(分数:2.00)_24.姜夔对婉约词风的改造。(分数:2.00)_25.宋代文人生活态度。
4、(分数:2.00)_26.林逋诗的特点。(分数:2.00)_27.欧阳修诗的风格。(分数:2.00)_28.黄庭坚的“点铁成金”之说。(分数:2.00)_29.朱敦儒词的特点。(分数:2.00)_30.南宋政论文和散文的成就。(分数:2.00)_五、论述题(总题数:3,分数:6.00)31.陆游诗歌的爱国主义精神表现在哪些方面?(分数:2.00)_32.叶燮原诗论诗歌创作的主体与客体。(分数:2.00)_33.试论江西诗派的发展演变状况(分数:2.00)_中国文学史(宋代文学)-试卷 6答案解析(总分:66.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填空题(总题数:8,分数:16.00)1.填空题请完成
5、下列各题,在各题的空处填入恰当的答案。(分数:2.00)_解析:2.柳永大力创作_,从根本上改变了唐五代以来词坛小令一统天下的格局。(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慢调)解析:3.元代方回撰瀛奎律髓,崇奉江西诗派,倡一祖三宗之说,以_为一祖,_,_,_为三宗。(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杜甫 黄庭坚 陈师道 陈与义)解析:4.陆游的临终遗嘱是_诗。(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示儿)解析:5._在词史上被称为“花间鼻祖”。(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晏殊)解析:6.王禹偁在文论方面的主要贡献在于提出了文章“_”的主张。(分数:2.00)_正确答
6、案:(正确答案:传道而明心)解析:7.苏轼的散文中,山水游记的代表作有_、后赤壁赋等,亭台堂阁记的代表作有_、放鹤亭记等,小品文的代表作有_、书临皋亭等。(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前赤壁赋 喜雨亭记 记承天寺夜游)解析:8.山谷诗的基本特征是_和_。(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求生避熟 求雅脱俗)解析:二、单项选择题(总题数:4,分数:8.00)9.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分数:2.00)_解析:10.搜集校刻韩愈和柳宗元的文集,对古文的承传起了积极作用的人是( )。(分数:2.00)A.柳开B.田锡C.穆修 D.王禹偁解析:11.
7、西昆体诗人师法的对象是晚唐的( )(近体律诗)。(分数:2.00)A.李商隐 B.贾岛C.姚合D.杜牧解析:12.黄庭坚的诗歌创作以学( )为宗旨。(分数:2.00)A.苏轼B.杨亿C.杜甫 D.陆游解析:三、名词解释题(总题数:9,分数:18.00)13.苏门四学士(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苏轼十分重视发现和培养文学人才,当时有许多青年作家众星拱月似的围绕着他,其中成就较大的有黄庭坚、张耒、晁补之、秦观四人,合称“苏门四学士”。)解析:14.婉约派(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宋词流派。婉约即婉转含蓄。本为合乐而歌,娱宾遣兴,内容不外离愁别绪,闺情绮怨。五代即已形
8、成以花间集和李煜词为代表的香软词风。北宋词家承其余绪,如 晏殊、欧阳修、柳永、秦观、周邦彦、李清照等,虽在内容上有所开拓,运笔更精妙,并各具风韵,自成一家,但仍未脱离婉转柔美之风。其特点主要是内容侧重儿女风情,结构深细缜密,音律婉转和谐,语言圆润清丽,有一种柔婉之美。但内容比较狭窄。婉约词风长期支配词坛,南宋姜夔、吴文英、张炎等大批词家,皆受影响。)解析:15.四时田园杂兴(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是诗人范成大退居家乡后写的一组大型的田家诗,共六十首,描写农村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景色和农民的生活,广泛地描绘了农村生活的各个方面,是其田园诗的代表作。同时,诗中饱含着爱国主义的
9、思想感情,也反映了农民遭受的剥削以及生活的困苦。)解析:16.文以载道(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文以载道”说其实是一种价值观,它把文学的社会政治功能置于审美功能之上。在强调“道”的同时,并未放松对“文”的追求。)解析:九僧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九僧是指“晚唐体“诗人中最恪守贾、姚门径的希昼、保暹、文兆、行肇、简长、惟凤、惠崇、宇昭、怀古等九个僧人。)解析:18.太学体(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在欧阳修主持文坛以前,以西昆体为代表的文风已经受到严厉的批评,当时任国子监直讲的石介更是对西昆体视若寇仇,对太学生的影响很大,于是以太学生为主的青年士子随之而矫枉过正,
10、尽弃西昆体华美密丽之文风,走上了险怪艰涩的道路,形成了风行一时的“太学体”。“太学体”虽然提倡古文反对骈俪,但其自身怪僻生涩,也不是健康的文风。)解析:19.苏门四学士(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苏轼十分重视发现和培养文学人才,当时有许多青年作家围绕着他,其中成就较大的有黄庭坚、张耒、晁补之、秦观四人,合称“苏门四学士”。)解析:20.南宋四名臣(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南宋四名臣指李纲、赵鼎、李光、胡铨四人。)解析:21.永嘉四灵(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永嘉四灵“是指永嘉地区的四位诗人:徐照、徐玑、赵师秀和翁卷。这四人都出于叶适之门,各人的字
11、中都带有一个“灵”字,所以叶适把他们合称为“四灵”。)解析:四、简答题(总题数:9,分数:18.00)22.欧阳修的散文对散文文体有什么创新?(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欧阳修对散文文体的发展也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他的作品体裁多样,各得其宜。除了古文之外,辞赋和四六也是他擅长的文体。首先,欧阳修对前代的骈赋、律赋进行了改造,去除了排偶、限韵的两重规定,改以单笔散体作赋,创造了文赋。其次,欧阳修对四六体也进行了革新,他常参用散体单行之古文笔法,且少用故事成语,不求对偶工切,从而给这种骈四俪六的文体注入了新的活力。他的创作使散文的体裁更加丰富,功能更加完备。)解析:23.李清照以女词人
12、而自写情怀,其抒情特点与传统的“代言体”词作有何不同?(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李清照是中国文学史上创造力最强、艺术成就最高的女性作家。她以女性的身份,真挚大胆地表现对爱情的热烈追求,丰富生动地抒写自我的情感世界,她善于选取自己日常生活中的起居环境、行动、细节来展现自我的内心世界。不仅比“男子作闺音”的“代言体”更为真切自然,而且改变了男子一统文坛的传统格局,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崇高的地位。)解析:24.姜夔对婉约词风的改造。(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姜夔对传统婉约词的表现艺术进行了改造,建立起了新的审美规范。北宋以来的恋情词,情调软媚或失于轻浮,虽经周邦彦雅化却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中国 文学史 宋代 文学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