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中国文学史历年真题试卷汇编6及答案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中国文学史历年真题试卷汇编6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中国文学史历年真题试卷汇编6及答案解析.doc(1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中国文学史历年真题试卷汇编 6及答案解析(总分:66.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填空题(总题数:3,分数:6.00)1.填空题请完成下列各题,在各题的空处填入恰当的答案。(分数:2.00)_2.玄怪录的作者是( )。(浙江大学 2001年)(分数:2.00)_3.霍小玉传的作者是( )。(南开大学 2000年)(分数:2.00)_二、简答题(总题数:11,分数:22.00)4.曹操短歌行(其一)的艺术特色。(武汉大学 2004年)(分数:2.00)_5.赏析欧阳修的戏答元珍诗。(山东大学 2005年)(分数:2.00)_6.举例说明苏轼词的艺术风格。(北京师范大学 1999年、吉林大学
2、1999年、兰州大学 2003年、华东师范大学 2004年)(分数:2.00)_7.试述你怎样理解词“别是一家”?(中国社会科学院 2001年、北京师范大学 2001年、武汉大学 2004一年)(分数:2.00)_8.简论陆游爱国诗篇的特色。(兰州大学 2002年)(分数:2.00)_9.简述西厢记的故事情节。(南开大学 1998年)(分数:2.00)_10.西厢记中莺莺与红娘矛盾冲突的意义何在?(江西师范大学 2005年)(分数:2.00)_11.比较三国演义与水浒传的结构特点。 (北京师范大学 2000年)(分数:2.00)_12.试析公安派创作主张与中晚期社会思想的关联。(南开大学 20
3、02年)(分数:2.00)_13.你是怎么评价长生殿中李、杨的爱情的? (南京师范大学 2004年)(分数:2.00)_14.简述清代传奇与元杂剧体制上的区别。(武汉大学 2004年)(分数:2.00)_三、名词解释题(总题数:11,分数:22.00)15.古诗十九首(北京师范大学 2010年,南京师范大学 2001年)(分数:2.00)_16.文选(北京师范大学 2007年)(分数:2.00)_17.永明体(中国人民大学 2007年,中国人民大学 2003年、南京大学 2003年)(分数:2.00)_18.徐庾体(北京大学 2004年)(分数:2.00)_19.唐传奇(河南大学 1998年)
4、(分数:2.00)_20.沈宋(首都师范大学 2000年、苏州大学 2005年)(分数:2.00)_21.夺胎换骨(南京师范大学 2004年)(分数:2.00)_22.诸宫调(兰州大学 2004年、复旦大学 2005年、陕西师范大学 2001年)(分数:2.00)_23.勾栏瓦肆(瓦子、勾栏)(陕西师范大学 2001年、首都师范大学 2001年)(分数:2.00)_24.章回小说(首都师范大学 2003)(分数:2.00)_25.龚自珍(江西财经大学 2005年)(分数:2.00)_四、论述题(总题数:8,分数:16.00)26.诗经、离骚比兴手法异同。(北京大学 1998年)(分数:2.00
5、)_27.试述先秦散文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北京大学 2002年)(分数:2.00)_28.比较王、孟诗歌的异同。(北京师范大学 2007年、南京师范大学 2004年)(分数:2.00)_29.为什么说唐传奇是中斟古代文言小说成熟的标志?(江西师范大学 2007年)(分数:2.00)_30.结合作品论述柳永词在词史上的贡献和地位。(南开大学 1999年、中国人民大学 2000年、北京师范大学 2000年、吉林大学 2002年)(分数:2.00)_31.赏析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浙江大学 2004年)(分数:2.00)_32.如何理解桃花扇“借离合之情,抒兴亡之感”?(山东大学 2005年)(分数
6、:2.00)_33.略述近代谴责小说的特点。(江西财经大学 2005年)(分数:2.00)_中国文学史历年真题试卷汇编 6答案解析(总分:66.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填空题(总题数:3,分数:6.00)1.填空题请完成下列各题,在各题的空处填入恰当的答案。(分数:2.00)_解析:2.玄怪录的作者是( )。(浙江大学 2001年)(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牛僧孺)解析:3.霍小玉传的作者是( )。(南开大学 2000年)(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蒋防)解析:二、简答题(总题数:11,分数:22.00)4.曹操短歌行(其一)的艺术特色。(武汉大学 200
7、4年)(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宴,心念旧恩。月明星稀,鸟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充分表达了诗人求贤若渴的心情以及统一天下的壮志。 鉴赏参考:全诗前四句表达了诗人奋发进取、不懈追求的理想。“对酒当歌”,猛一看很像是古诗十九首中的消极调子,而其实大不相同。这里讲“人生几何”,不是叫人“及时行乐”,而是要
8、及时地建功立业。又从表面上看,曹操是在抒个人之情,发愁时间过得太快,恐怕来不及有所作为。实际上却是在巧妙提醒广大贤士:人生就像“朝露”那样易于消失,贤士应该珍惜时间,及时施展才华。在这四句诗中,诗人主要的情感特征就是一个“愁”字,“愁”到需要用酒来消解的地步。“愁”字既表现了曹操为了实现统一中国的雄心壮志而苦苦追求,又表现了千古文人之悲。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化用诗经中的句子,运用起兴的手法抒发了诗人对人才的渴求。“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这四句表达了作者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心情。“周公吐哺”的典故出于韩诗外传,
9、据说周公自言:“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也;又相天下,吾于天下亦不轻矣。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山不厌高,海不厌深”二句也是通过比喻极有说服力地表现了人才多多益善。所以陈沆说:“鸟则择木,木岂能择鸟?天下三分,士不北走,则南驰耳。分奔蜀吴,栖皇未定,若非吐哺折节,何以来之?山不厌土,故能成其高;海不厌水,故能成其深;王者不厌士,故天下归心。” 从艺术特色上来看,这首诗在巧用典故、化用诗意上颇为成功。巧用典故“青青子衿”二句,因子郑风.子衿,用以比喻渴慕贤才。本意是传达恋爱中的女子对情人爱怨和期盼的心情。这里诗人化用诗意,比喻热烈期待贤士的到来。古朴深沉,自然妥贴。
10、巧用比兴“乌鹊南飞”一句,以乌鹊比喻贤士;“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则比喻贤士徘徊选择明主之意;“山不厌高”,以山高海深比喻广招人才的博大胸怀。)解析:5.赏析欧阳修的戏答元珍诗。(山东大学 2005年)(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欧诗中有一些以社会现实为题材的作品,如食糟民揭露了种粮的农民只能以酒糟充饥的不合理现实,边户描写了宋辽边境地区人民的不幸遭遇。但欧诗更重要的内容则是表现个人的生活经历或抒发个人的情怀,以及对历史题材的吟咏等。由于他的这类诗篇多含有很深的人生感慨,所以与两昆体的同类诗作有本质的区别。例如戏答元珍:“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雷惊笋欲
11、抽芽。夜闻归雁生乡思,病人新年感物华。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此诗以荒远山城的凄凉春景衬托自己的落寞情怀,篇末故作宽解之言,委婉地倾吐了内心的感触,真切感人。)解析:6.举例说明苏轼词的艺术风格。(北京师范大学 1999年、吉林大学 1999年、兰州大学 2003年、华东师范大学 2004年)(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苏轼词的主要风格就是“以诗为词”。所谓“以诗为词”,是将诗的表现手法移植到词中。苏词中较成功的表现有用题序和用典故两个方面。另外,苏轼“以诗为词”也是要突破音乐对词体的制约和束缚,把词从音乐的附属品变为一种独立的抒情诗体。苏轼写词,主要是供人阅读,而不求
12、人演唱,故注重抒情言志的自由,虽也遵守词的音律规范而不为音律所拘。正因如此,苏轼作词时挥洒如意,即使偶尔不协音律规范也在所不顾。也正是如此,苏词像苏诗一样,表现出丰沛的激情,丰富的想象力和变化自如、多姿多彩的语言风格。举例略。)解析:7.试述你怎样理解词“别是一家”?(中国社会科学院 2001年、北京师范大学 2001年、武汉大学 2004一年)(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李清照在论词中提出的一个著铝观点是词“别是一家”说,力求严格区分词与诗的界线。她认为两者区别主要在于:诗、词声律要求不同。诗的声律要求简单粗疏,而词的音律、乐律规则要求严格。如果说,诗要求语言的节奏美,则词不仅
13、要求语言的节奏美,而且要求歌唱时的音乐美,反对以诗的粗疏的格律来破坏词之音乐美。)解析:8.简论陆游爱国诗篇的特色。(兰州大学 2002年)(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陆游的爱国诗具有浪漫主义的突出特点:第一,往往借助于梦境的描写来表达恢复中原的愿望。例如九月十六日夜梦驻军河外遣使招降渚城觉而有作、五月十一日夜半梦从大驾亲征尽复汉唐故地见城邑人物繁丽云西凉府也喜甚马上作长句未终篇而觉乃足成之。这类诗,据清人赴翼统计,达 99首之多。第二,往往不对某一事物作静态细致的描绘,而是注重自我情感的宣泄。例如金错刀行,诗中固然有“黄金错刀白玉装,夜穿窗扉出光芒”、“南山晓雪玉嶙峋”之类看起
14、来比较客观的描写,但只是粗线条的描述,而且在全诗中所占的比重很低。更重要的是,它是一种非常主观化的描写,全诗的重点在于诗人情感的直接宣泄。类似的写法还有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等。第三,语多豪壮,如长歌行等。这些特点构成了陆游诗豪放浪漫的风格,接近唐代诗人李白,陆游也因此有了“小李白”之称。如长歌行,诗中的豪气、豪情令人感动,超凡的行为更是罕有其匹。)解析:9.简述西厢记的故事情节。(南开大学 1998年)(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西厢记故事的最早来源是唐代元稹的传奇小说会真记。故事叙述唐代贞元年间,有个姓张的书生寄居在蒲州的普救寺,崔氏寡妇携带子女也寄居在这座寺院里。当时恰逢兵乱,
15、幸亏张生和蒲州将领有交情,崔家才幸免于难。为了感谢张生,崔氏让女儿莺莺在宴席间会见张生,两人一见钟情。崔家、丫鬟红娘为他们传书递简,使二人得以私下结合。后来张生应试不中,抛弃了莺莺。 到金代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出现之后,改变了会真记中“女人祸水”的论调,将他们写成争取婚姻自由的先锋。元代王实甫的西厢记对故事又进行了再创造。既写了以老夫人为一方和以莺莺、张生、红娘为一方的矛盾,亦即封建势力和礼教叛逆者的矛盾;也写了莺莺、张生、红娘之间性格的矛盾。这两组矛盾形成了一主一辅两条线索,它们相互制约,起伏交错,推动着情节的发展。)解析:10.西厢记中莺莺与红娘矛盾冲突的意义何在?(江西师范大学 2005年
16、)(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莺莺长期受到封建礼教的熏陶,加上对红娘有所顾忌,因此,她的性格显得热情而又冷静,聪明而涉狡狯。例如她看见红娘送来张生的“简帖儿”,勃然变脸,“厌的早挖皱了黛眉,忽的波低垂了粉颈,氲的呵改变了朱颜”,还声称要拿简帖儿“告过大人,打下你个小贱人下截来”。她装腔作势要红娘传言责备张生,“着他下次休是这般”,其实传去的却是私约张生相会的情诗。等到张生到后花园去赴约,她又忽然变卦,正儿八经地把张生数落一番。这种种表现,把张生弄得七颠八倒,连红娘也昏头转向。当观众看到莺莺“对人前巧语花言,没人处便想张生,背地里愁眉泪眼”,看到她有时一本正经,有时黠谲多端,有时又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中国 文学史 历年 汇编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