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专业基础课-刑法学-3及答案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专业基础课-刑法学-3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专业基础课-刑法学-3及答案解析.doc(2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专业基础课-刑法学-3 及答案解析(总分:99.99,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0,分数:20.00)1.关于共犯,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策划分裂国家,由他人实施分裂国家的行为,策划者不是分裂国家的实行犯B以出卖为目的,为拐卖妇女的犯罪分子接送、中转被拐卖的妇女的,以拐卖妇女罪的帮助犯论处C与走私罪犯通谋,为其提供资金、账号的,以走私罪的共犯论处D明知是贪污所得,而协助将资金汇往境外的,以贪污罪帮助犯论处(分数:1.00)A.B.C.D.2.对累犯从重处罚的刑罚制度,体现了我国刑法的( )。A惩罚与教育相结合原则 B罪刑法定原则C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D刑法适用平等原则(
2、分数:1.00)A.B.C.D.3.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依法不适用死刑。对这一规定的理解,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A关押期间人工流产的,属于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B关押期间自然流产的,属于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C不适用死刑,是指不适用死刑立即执行但可适用死缓D不适用死刑,既包括不适用死刑立即执行,也包括不适用死缓(分数:1.00)A.B.C.D.4.刑法上的不作为是指( )。A静止行为 B消极且违反命令规范的行为C消极不实施其可以实施的行为 D不实施其应实施的行为(分数:1.00)A.B.C.D.5.刑法第 94 条关于“本法所称司法工作人员,是指有侦查、检察、审判、监管职责的工作人员”的规定属于
3、( )。A论理解释 B司法解释C学理解释 D立法解释(分数:1.00)A.B.C.D.6.根据刑法的规定,已满 14 周岁不满 16 周岁的人,应对( )负刑事责任。A制造毒品罪 B投放危险物质罪C破坏交通工具罪 D走私毒品罪(分数:1.00)A.B.C.D.7.甲因对社会不满,企图制造事故,使火车脱轨,遂在火车到达之前 5 分钟将一块大石头搬运到铁轨上,足以使火车发生倾覆。约 2 分钟后,甲又将该石头搬离了铁轨,有效地避免了事故的发生。甲的行为属于( )。A犯罪预备B自动放弃犯罪的犯罪中止C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犯罪中止D犯罪既遂(分数:1.00)A.B.C.D.8.预备犯、未遂犯和中
4、止犯以及教唆犯、帮助犯的犯罪构成可以归入( )。A派生的犯罪构成 B复杂的犯罪构成C空白的犯罪构成 D修正的犯罪构成(分数:1.00)A.B.C.D.9.犯罪未完成形态存在于( )。A某些直接故意犯罪中B所有直接故意犯罪中C某些直接故意犯罪和某些间接故意犯罪中D所有直接故意犯罪和某些间接故意犯罪中(分数:1.00)A.B.C.D.10.对于假想防卫,应当( )。A按照过失犯罪处理B按照意外事件处理C按照间接故意犯罪处理D视主观上有无过失作出无罪或者有罪的处理(分数:1.00)A.B.C.D.11.刑法规定,故意杀人情节较轻的,处 3 年以上 10 年以下有期徒刑。对此追诉期限为( )。A5 年
5、 B10 年C15 年 D20 年(分数:1.00)A.B.C.D.12.甲因盗窃罪案发被捕,在侦查人员对其审讯期间,甲交代了自己与乙在交通工具上抢劫 3 万元的犯罪事实,并协助侦查机关将乙抓获。对甲的抢劫罪( )。A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B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C可以免除处罚 D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分数:1.00)A.B.C.D.13.甲于 1995 年 2 月犯故意伤害罪被判处无期徒刑,1998 年 2 月因在劳动改造生产中抗御自然灾害舍己救人有重大立功表现,被法院裁减为有期徒刑 13 年。如无再次减刑,甲将在( )年 2 月刑满释放。A2010 B2011C2008 D2007(分数:1
6、.00)A.B.C.D.14.出租汽车司机甲因被单位领导批评,为发泄不满、私愤,驾车驶入闹市区向密集的人群冲去。当场轧死 5 人,撞伤 19 人,对甲的行为应认定为( )。A故意杀人罪 B交通肇事罪C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D重大责任事故罪(分数:1.00)A.B.C.D.15.拐卖妇女后,又强迫被拐卖的妇女卖淫或者将被拐卖的妇女卖给他人迫使其卖淫的,应定( )。A拐卖妇女罪 B强迫卖淫罪C拐卖妇女罪和强迫卖淫罪数罪并罚 D引诱卖淫罪(分数:1.00)A.B.C.D.16.下列犯罪中,属于渎职罪的是( )。A私放在押人员罪 B挪用公款罪C包庇罪 D刑讯逼供罪(分数:1.00)A.B.C.D.
7、17.甲开办一间小汽修店,因修理一进口轿车缺零配件,便于晚间在一停车场将一同型号小轿车备用轮胎一个(价值 1200 元)和发动机(价值 5 万元)拆下盗走,甲的行为( )。A构成盗窃罪和破坏交通工具罪,数罪并罚B构成盗窃罪和破坏交通工具罪,属想象竞合犯,从一重罪即破坏交通工具罪定罪处罚C只构成破坏交通工具罪D只构成盗窃罪(分数:1.00)A.B.C.D.18.甲为杀害贺某,在偏僻处埋伏,见有人过来,以为是贺某,便开枪射击。黑影倒地后,甲发现死者竟然是自己的父亲。事后查明,甲的子弹并未击中父亲,其父亲患有严重心脏病,因听到枪声后过度惊吓死亡。关于甲的行为,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构成故意杀人罪
8、既遂B构成故意杀人罪未遂C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D应按照故意杀人罪未遂和过失致人死亡罪择一重罪处罚(分数:1.00)A.B.C.D.19.根据刑法规定,盗窃信用卡并使用的,构成( )。A诈骗罪 B信用卡诈骗罪C盗窃罪 D侵占罪(分数:1.00)A.B.C.D.20.绑架妇女、儿童的,可以构成( )。A绑架妇女、儿童罪 B绑架罪或者拐卖妇女、儿童罪C绑架罪或者偷盗婴幼儿罪 D绑架罪(分数:1.00)A.B.C.D.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10,分数:10.00)21.下列哪些共同犯罪人可以认定为自首?( )(分数:1.00)A.胁从犯供述自己被胁迫情况下实施的犯罪,但未供述所知道的胁迫自己犯罪的胁迫
9、人所实施的犯罪行为B.次要的实行犯供述自己实施的犯罪,以及与自己共同实施犯罪的主犯和胁从犯的犯罪行为C.帮助犯供述自己实施的犯罪帮助行为,以及自己所帮助的实行犯的犯罪行为D.教唆犯供述自己的教唆行为,以及所了解的被教唆人产生犯罪意图后实施的犯罪行为22.下列选项所列情形,不构成共同犯罪的是( )。(分数:1.00)A.甲指使未满 16 周岁但已满 14 周岁的刘某使用麻醉方法绑架某私营企业主 10 岁的儿子,以勒索该私营企业主的钱财B.事先无通谋的两抢劫犯在抢劫过程中因单个人力量薄弱而互相配合抢劫C.甲在一隐蔽处向丙开枪,乙同时也向丙开了枪,据查,甲、乙并无通谋D.甲在境外购买了毒品,乙在境外
10、购买了大量彩电,都想将各自的上述物品运往境内。二人共同雇请一艘走私船将这些物品运往境内23.正当防卫与紧急避险的区别是( )。(分数:1.00)A.危害的来源不同B.行为的对象不同C.对损害程度的限度要求不同D.主观目的不同24.以共同犯罪人之间是否有分工为标准,可以将共同犯罪分为( )。(分数:1.00)A.简单共犯B.复杂共犯C.一般共犯D.犯罪集团25.假释的适用对象是( )。(分数:1.00)A.被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B.被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C.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D.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26.沈某为抢劫财物将王某打倒在地,王某失去知觉。沈某的朋友冷某正好经过此地,冷某得知真相后
11、应沈某的要求帮助脱去王某的外衣,使沈某顺利地将王某的钱包拿走。关于本案,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分数:1.00)A.冷某与沈某构成抢劫罪的共同犯罪B.沈某构成抢劫罪,冷某构成盗窃罪,属于共同犯罪C.沈某是共同犯罪中的主犯D.冷某是共同犯罪中的从犯27.破坏选举罪在客观方面使用的非法手段有( )。(分数:1.00)A.暴力B.威胁C.欺骗D.贿赂28.脱逃罪的主体有( )。(分数:1.00)A.被刑事拘留的犯罪嫌疑人B.被逮捕的被告人C.被关押的罪犯D.被劳动教养的人29.犯盗窃罪可以判处死刑的情况有( )。(分数:1.00)A.盗窃公私财物,数额特别巨大B.盗窃金融机构,数额特别巨大C.多次
12、盗窃,情节严重D.盗窃珍贵文物,情节严重30.下列有关危害公共安全罪客体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分数:1.00)A.所谓“公共安全”,就是指不特定人的生命、健康和重大公私财产安全B.所谓“公共安全”,就是指不特定的多数人的生命、健康和重大公私财产安全C.危害公共安全罪客体的不特定性,是指危害公共安全罪的行为对象具有广泛性和不确定性D.危害公共安全罪客体的不特定性,是指危害公共安全罪中受犯罪实际侵害的目标是不特定的三、简答题(总题数:2,分数:10.00)31.简述我国刑法所规定的共同犯罪人的刑事责任。(分数:5.00)_32.简述抢劫罪与绑架罪的界限。(分数:5.00)_四、辨析题(总题数
13、:2,分数:10.00)33.只要行为人的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具有因果关系,行为人就应当承担刑事责任。(分数:5.00)_34.我国刑法对外国人没有效力。(分数:5.00)_五、法条分析题(总题数:2,分数:20.00)刑法第 264 条规定:“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盗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一)盗窃金融机构,数额特别巨大的;(二)盗窃珍贵
14、文物,情节严重的。”请回答下列问题:(分数:8.01)(1).根据犯罪构成原理确认盗窃罪的犯罪构成。(分数:2.67)_(2).“多次盗窃”的含义是什么?(分数:2.67)_(3).“盗窃金融机构”的含义是什么?(分数:2.67)_刑法第 133 条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试说明:(分数:12.00)(1).该罪的罪名是什么?请根据犯罪构成理论确认其犯罪构成的内容。(分数:3.00)_(2
15、).本条规定中的“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含义是什么?(分数:3.00)_(3).交通肇事后将被害人带离事故现场并将被害人遗弃于人烟稀少处而致使被害人死亡的,应当如何处理?为什么?(分数:3.00)_(4).甲是某矿山的司机,在矿山内运送矿石的过程中没有按照操作规程不慎将人撞死,如何处理?(分数:3.00)_六、案例分析题(总题数:3,分数:30.00)李某,男,17 岁,系某市国有百货文化用品公司工人。王某,男,系李某结拜兄弟。王某 16 岁生日将至,多次向李某要生日礼物。2005 年 9 月 10 日,被告人李某在本公司营业厅盗得该公司空白提货单 2 份(五联单)并乘收款员刘某不备,在提货单上偷
16、盖了该公司付款专用章。而后,李某分别在提货单上填写了购货单位和物品名称等项目。同年 10 月 26 日,在王某生日当天,李某将提货单交给其结拜兄弟王某,告诉其实际情况,并将该提货单作为生日礼物送给王某。同日下午,王某去该国有百货文化用品批发公司仓库,分别提走洗发水 100 箱,洗面奶 100 箱,物品价值 7690 元。(分数:10.00)(1).本案应当如何处理?(分数:5.00)_(2).如果李某在提货单上填写的货物的数额特别巨大,可以判处的最重主刑和附加刑是什么?(分数:5.00)_被告人,吴某,男,26 岁。2005 年 3 月,被告人吴某从某县离家外出,先后流窜到云南省的昆明市等地,
17、同年 4 月 7 日上午窜至大理古城,在同福旅社住下后携带匕首上街游逛。10 时许逛到大理中路至小邑庄岔路口时,遇见来华旅游的日本人高杉某挎着照相机朝洱海方向游览观光,吴某随生抢劫歹念,便尾随其后。当行至大理古城东郊,即大理中路之小邑庄时,被告人吴某见四下无人,乘高杉某不备夺走其带的照相机,高杉某大声呼喊,吴某怕事情败露,回头拔出匕首朝高杉某的胸部猛刺一刀。高杉某奋力反抗并呼叫,在与被告人搏斗中跌进蚕豆田里,被告人趁此又朝高杉某的面部、胸部等处乱刺数刀。被告人见被害人反抗强烈,担心有人路过而罪行败露,遂丢下匕首,仓皇逃离现场。被害人高杉某在被送往医院的途中死亡。(分数:9.99)(1).本案应
18、当如何处理?(分数:3.33)_(2).如果吴某没有夺下被害人的照相机,在争夺的过程中吴某用匕首将被害人刺死,由于害怕被人发现逃离现场而没有拿走照相机,又如何处理?(分数:3.33)_(3).第二种情况下的犯罪的停止形态又是什么?(分数:3.33)_冉某,男,29 岁,小学文化,某工厂工人。冉某于 2000 年 3 月因聚众斗殴罪被判刑 3 年,刑满释放后,经常夜间携带三棱刮刀到处游荡。2003 年 9 月上旬,冉某嫌这把三棱刮刀不锋利,又购买一把 0.3 米长的三棱刮刀带在身上。9 月 16 日晚 9 时许,冉某与其朋友陈某在当地人民路人民饭店饮食部门前闲逛,遇见相识的周某、匡某、吴某等人。
19、周、匡、吴等先后向冉要香烟,冉某给匡某、吴某各一支,未给周某,周某抓住冉某的衣服与之纠缠。冉某将周某的手拨开,发生拉扯,周某打冉某面部两拳。冉某受伤后退几步,随即拔出携带的三棱刮刀由上而下对周的左肋骨刺一刀,伤及心脏,周某倒地死亡。冉某见状后向公安机关投案自首,但是在法院审理期间否认了犯罪事实。(分数:9.99)(1).冉某的主观罪过是什么?(分数:3.33)_(2).对于冉某有何量刑情节?(分数:3.33)_(3).如果冉某在法院审理案件期间没有否认自己的犯罪事实,但是提出自己的行为是正当防卫,又应当如何处理?(分数:3.33)_专业基础课-刑法学-3 答案解析(总分:99.99,做题时间:
20、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0,分数:20.00)1.关于共犯,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策划分裂国家,由他人实施分裂国家的行为,策划者不是分裂国家的实行犯B以出卖为目的,为拐卖妇女的犯罪分子接送、中转被拐卖的妇女的,以拐卖妇女罪的帮助犯论处C与走私罪犯通谋,为其提供资金、账号的,以走私罪的共犯论处D明知是贪污所得,而协助将资金汇往境外的,以贪污罪帮助犯论处(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根据刑法第 103 条的规定,组织、策划、实施分裂国家行为的,都是分裂国家罪的实行行为。所以,应排除 A 项。根据刑法第 240 条的规定,拐卖妇女、儿童是指以出卖为目的,有拐骗、绑
21、架、收买、贩卖、接送、中转妇女、儿童的行为之一的。接送、中转被拐卖的妇女是拐卖妇女的实行行为,而不是帮助行为。所以应当排除 B 项。根据刑法第 156 条的规定,与走私罪犯通谋,为其提供贷款、资金、账号、发票、证明,或者为其提供运输、保管、邮寄或者其他方便的,以走私罪的共犯论处。故应选 C 项。根据刑法第 191 条的规定,明知是贪污所得,而协助将资金汇往境外的,应按照洗钱罪定罪处罚。故应当排除 D 项。2.对累犯从重处罚的刑罚制度,体现了我国刑法的( )。A惩罚与教育相结合原则 B罪刑法定原则C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D刑法适用平等原则(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累犯具有严重的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专业 基础课 刑法学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