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黑龙江省绥化市中考真题语文.docx
《2014年黑龙江省绥化市中考真题语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年黑龙江省绥化市中考真题语文.docx(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4 年 黑龙江省 绥化 市 中考真题语文 一、知识积累及运用(第 1-4 题,共 25 分) 1.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答题。( 10 分) 当你细心聆听秩雨敲打着窗棂 ,那像 弦 乐奏出的均匀而美妙的声音;当你漫步在山间 小路,流连于春天温馨的“花如绣,草如阴”之中,当记载了一生的风霜雨雪的面孔若隐若现地流露出笑意 A当年轻的妈妈深情地一吻怀中那可爱的小脸蛋 B似乎生活的每个角落 都充分诗意 。或许,人们在无法诠释“诗意”的底蕴和悬机之前,就已经被 弥 漫着诗意的空间所包围。 ( 1) 根据要求检索上面这段文字中加点的字。( 2 分) 用音序检字法查 “ 弦 ” :先查音序 ,再查音节
2、。 用部首检字法查“弥”:先查部首 ,再查 画。 解析:读准文字,分析结构,第一小题要注意“音序”与“音节”概念的区别,第二小题要数清字的笔画数,按要求解答即可。 答案: 答案: x xian( xin) 弓 五 ( 2) 找出并改正语段中的两个错别字。( 2 分) 应改为 应改为 解析:错别字,主要是因音同或形似而错,掌握这个易错点,根据汉字的特点,结合词义字义辨析判断。用反选排除法,有错就排除。 答案:“阴”改为“茵”; “悬”改为“玄” ( 3) 请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入正确的标点符号。( 2 分) A 处 B 处 解析:正确使用标点符号。三个“当”是排比句,所以 A 处是分号, B 处省略
3、了很多“生活的每个角落都充分诗意”的内容,所以是省略句。 答案: A; B ( 4) 仿照语段中画横线的句子进行仿写。( 2 分) 解析:仿句,要求有三,一是所述事物属于同类事物,二是句子的结构要相同,三是句式和语气要一致,有的还要求写作手法相同,比如修辞方法相同。 答案:示例:当你极目眺望白云拥抱着群峰 ( 5) 语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把正确的句子写在下面。( 2 分) 解析:辨析或修改病句。本句中“充分”用词不当,此形容词不能作谓语。 答案:似乎生活的每个角落都充满诗意。 2.下列句子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 ( 2 分) A.“ 骆驼是沙漠之舟 ” 运用了比喻修辞。 B.故乡孔乙
4、己两篇作品都选自鲁迅先生的小说集 呐喊。 C.“ 河上有 30 多米长、 5 米宽的五孔石桥,弧形石拱与倒影连成一个个圆形洞门。 ” 这个句子采用了议论的表达方式。 D.消息是以最简洁的文字和最快的速度报道新近发生的、有价值的人和事的文体。 解析:名著常识关键在平时积累,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本题涉及文学常识和语文基础知识,根据知识积累判断即可。 答案: C 3.古诗文默写及赏析。( 10 分) ( 1) 征蓬出汉塞, 。(王维使至塞上)( 1 分) 答 案:归雁入胡天 ( 2) ,西北望,射天狼。(
5、苏轼江城子 密州出猎)( 1 分) 答案:会挽雕弓如满月 ( 3) 唐代诗人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一诗中,描写早春莺歌燕舞所带来的生机勃勃气象的诗句是: 。 ( 2 分) 答案: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 4) 人要有所作为,除了必须在艰苦环境中经受考验外,还必须在精种上、意志上经受磨炼,正如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所说 “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行拂乱其所为。” ( 2 分) 答案: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 5) 古代送别诗中,有很多诗句是写离别的痛苦和伤感之情的,也有些送别诗却把离别之情写得乐观豁达。请写出学过的诗中能丧选这种乐观豁达之情的上下连续的两句诗 , 。(
6、 2 分) 答案:示例一: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 示例二: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 6) 赏析雁门太守行,回答问题。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全诗采用了 的手法,把战斗的气氛渲染得凝重而惨烈。 ( 1 分) 这是一首以边塞战争为题材的诗,突出了将士的高昂士气和 。 ( 1 分) 解析: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答案:夸张 爱国热情 4.走近名著。( 3 分) ( 1) 在粱山农民起义奠基人晁盖去世后,宋江将 “ ” 改为 “ 忠义堂 ” ,标志着农民起义的路线
7、开始偏离。 ( 1 分) 解析:根据对小说的了解直接判断即可。 答案:聚义厅 ( 2) 这部小说以第一人称叙述,有强烈的主观色彩,亲切感人。主人公富有激情、幻想和反抗精神,是浪漫主义文学传统的精神女儿。 ( 1 分) 解析:抓住句中人物的形象表述的文字“主人公富有激情、幻想和反抗精神”判断作品名。 答案:简爱 ( 3) 请你从骆驼祥子童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三 部名著中,推荐一个“最美人物”并陈述理由。( 1 分) 解析:选择熟悉的人物,结合作品中情节从人物精神品质方面陈述“最美”的理由。 答案:我推荐保尔为“最美人物”,因为他身上体现了勇于献身、永不言败,顽强生活的精神。 二、语文与生活 ( 第
8、 5-8 题,共 8 分) 生活有多么广阔,语文世界就有多么广阔。语文与生活密切相关,下面我们就一同步 入语文与生活这个多彩的空间吧! 5.语文课上,老师提倡大家要 “ 品读经典名著,积累写作素材 ” ,一名学生分别从 “ 人物、景物、故事、哲理 ” 四个方面积累成四本素材。请你选抒两本素材,帮他分别拟一个名字。( 2 分) 解析:看清题目的要求“四个方面积累成四本素材”,拟写名称中要有“书册”的特点,用词不要重复。 答案:示例:人物谱 风景册 故事囊 火花集 6.中央电视台的中国成语大会节目备受观众喜爱,请你帮助在场的选手将历史人物涉及到的成语写在横线上。 ( 2 分) 勾践 _ 匡衡 _
9、解析:正确使用词语。本题根据知识积累直接写出与人物有关的成语即可。 答案:卧(坐)薪尝胆凿壁愉(借)光 7.你的小组开展 “ 话说千古风流人物 ” 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五个成员分别研究下面人物 A.范仲淹 B.文天祥 C.诸葛亮 D.杜甫 E.赵云,一个同学找到了下列两副对联(每副对联涉及两个人物),请在括号内帮助他填上相关人物所对应的字母。 ( 2 分) 歌吟总带忧民泪,颠沛仍怀爱国心; ( ) 犹留正气参天地,永剩丹心照古今。 ( ) 答案: D B 妆二川,排八阵,七擒六出,五丈原中,四十九盏星灯,一心只为酬三颇; ( ) 抱孤子,出重围,匹马单枪 ,长坂桥边,数百千员上将,独我犹能保两全
10、。 ( ) 解析:抓住诗句中关键词,结合与人物有关的作品分析判断,如“丹心照古今”与文天祥的过零丁洋有关,“忧民泪”与杜甫的春望有关 。 答案: C E 8.寒来暑往,四季更替。由于经历不同,人们对四季的感受也干差万别。一年四季,你最喜欢哪个季节呢 ? 写出自己喜欢的那个季节的独特景色。(字数在 30 字以内) ( 2 分) 解析:点明自己喜欢的季节,用简短生动的文字描述季节的景物特点即可。 答案:示例:我喜欢春天,大地复苏,柳绿花红,小雨浙沥。 三、阅读理解及分析(第 9 25 题,共 37 分) (一)阅读文言文,回答 9-13 题。(共 13 分)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 “ 臣诫知
11、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万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 王曰: “ 善。 ” 乃下令: “ 群臣吏民能面剌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 节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 】楚庄王欲伐越。压子谏曰: “ 王之伐越、何也? ” 曰: “ 政乱兵弱。 ” 庄子曰:“ 臣愚患之,智之如目也,能见百步之外
12、,而不能自见其睫。王之兵自败于秦晋,丧地数百里,此兵之弱也;庄蹻为盗于境内,而吏不能禁,此政之乱也。王之弱乱,非越之下也。而欲伐越,此智之如目也。 ” 王乃止。故知之难,不在见人、在自见。故曰:自见之谓明。 ( 节选自韩非子) ( 注 ) 越:越国。 睫:眼睫毛。 庄蹻 ( qio) :当时民间反对派首领。 9.与 “ 臣之妻私臣 ” 中加点 “ 之 ” 字埘法相同的一项是 ( ) ( 2 分) A.何陋之有 ? B.属予作文以记之 。 C.王之伐越,何也 ? D.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解析: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D 句中“之”与例句相同,皆为“的”。 答案: D 10.翻译下列语句
13、。 ( 4 分) ( 1) 皆以美于徐公。 译文: _ ( 2) 故知之难,不在见人,在自见。 译文: _ 解析: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疏通全文,在全文语境中大致了解句子的意思,解释清楚关键词语“美”“于”“知”“见”,最后疏通句子。 答案: ( 1) 都认为(我)比徐公美。 ( 2) 所以认识事物的困难,不在能看清别人,而在能看清自己。 11.【甲】文中齐能战胜于朝廷的原因: _。 ( 2 分) 【乙】文中楚庄于想要伐越的原因: _。 ( 2 分) 解析: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疏通文字,了解内容,根据问题搜寻有关 语句用自己的概括即可。 答案:【甲】有善于进谏的谋臣和虚心纳谏的君王。
14、【乙】楚庄王认为越国政乱和兵弱。 12.【甲】【乙】两文都以 _的说理方法进行劝谏。( 1 分) 解析:了解内容,根据问题抓住人物语言,分析其说理的方式,即要了解其比喻说理的特点。 答案:设喻(类比、比喻) 13.读完【甲】【乙】两文,你从中获得了什么启示?( 2 分) 解析: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结合 11 题解答,从人际交往中对别人的态度和说理的方式来概括。 答案:要善于听取他人的建议;做人做事贵有自知之明;规劝他人要讲究方式方法等。 (二)阅读为什么下雨天睡觉特别香一文,回答 14-17 题。(共 8 分) 为什么下雨天睡觉特别香 壹心理 明明是勤勉上进的有为青年,为何总在雨天犯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4 黑龙江省 绥化市 中考 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