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卷97及答案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卷97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卷97及答案解析.doc(1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卷 97 及答案解析(总分:72.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6,分数:32.00)1.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分数:2.00)_2.把不同事物区分开来的依据是(分数:2.00)A.事物的度B.事物的内在规定性C.事物的属性D.事物的量3.部分质变是指(分数:2.00)A.质变过程中有量的扩张B.在总的量变过程中有局部或阶段性的质变C.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D.量变的客观性和普遍性4.事物具有直接同一性的是(分数:2.00)A.事物的量变和质变B.事物的量和事物的存在C.事物的质和事物的
2、存在D.事物的属性和事物的存在5.由于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志愿者的无私奉献和灾区人民的顽强努力,历经两年多的共同努力,一个崭新的绵阳城矗立在世人面前。从因果关系上看,这属于(分数:2.00)A.多果一因B.同因异果C.一果多因D.同果异因6.“大海捞针”是一种(分数:2.00)A.现实的可能性B.抽象的可能性C.现实性D.不可能性7.“如果偶然性不起任何作用的话,那么世界历史就会带着非常神秘的性质。”这一论断体现了(分数:2.00)A.必然性比偶然性重要B.偶然性比必然性重要C.偶然性对事物发展的重要作用D.偶然性是科学的敌人8.有人认为:“如果事物的表现形式和事物的
3、本质会直接合二为一,一些科学家就都成为多余的了。”这一命题(分数:2.00)A.夸大了现象和本质的区别B.否认了现象和本质的区别C.揭示了现象和本质的区别D.夸大了现象和本质的统一9.有一则箴言:“在溪水和岩石的斗争中,胜利的总是溪水,不是因为力量,而是因为坚持。”“坚持就是胜利”的哲理在于(分数:2.00)A.肯定中包含着否定的因素B.量变必然引起质变C.必然性通过偶然性开辟道路D.有其因必有其果10.主观辩证法与客观辩证法的关系是(分数:2.00)A.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B.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的关系C.抽象与具体的关系D.唯心辩证法与唯物辩证法的关系11.恩格斯说:“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进程
4、也应当从哪里开始。而思想进程的进一步发展不过是历史过程在抽象的、理论上前后一贯的形式上的反映;这种反映是经过修正的,然而是按照现实的历史过程本身的规律修正的。”这段话表明(分数:2.00)A.历史是由理论推演出来的B.历史是理论的基础,理论是历史经过修正的再现C.历史进程与逻辑进程是完全一致的D.理论反映的是历史过程的全部内容12.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思维方法的逻辑起点是(分数:2.00)A.客观事物B.社会实践C.感性认识D.思维抽象13.我国战国时代哲学家荀子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的这句话说明了(分数:2.00)A.社会规律的客观性B.规律的平等性C.规律是可以认识的D.
5、规律的能动作用14.社会规律和自然规律的区别在:于(分数:2.00)A.是否具有客观性B.是否具有强制性C.是否具有稳定性D.是否能够离开人类的实践活动而存在15.马克思说:人在“劳动过程结束时得到的结果,在这个过程开始时就已经在劳动者的表象中存在着,即已经观念地存在着。”人的活动的整个过程,就是围绕着“观念地存在着”的目标和蓝图而进行的。这说明了(分数:2.00)A.人比动物具有更好的记忆力B.观念的作用是不能够忽略的C.意识具有能动作用D.人的劳动过程的特殊性16.由于社会历史是由有意识有目的活动着的人创造的,因此(分数:2.00)A.社会规律是由人所创造的B.人们可以改造或者消灭社会规律
6、C.社会发展规律只能通过人的自觉活动起作用D.人的活动都体现社会规律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15,分数:30.00)17.多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分数:2.00)_18.“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老子的这句话包含的哲学道理是(分数:2.00)A.现象是本质的外部表现B.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C.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D.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19.处于量变过程中的事物保持质的稳定性,这种变化是(分数:2.00)A.量变B.质变C.总的量变过程中的部分质变D.质变过程中量的扩张20.下列词汇中体现了适度原则的有(分数
7、:2.00)A.解剖麻雀B.过犹不及C.祸福相依D.掌握火候21.下列格言或成语中,体现质量互变规律的有(分数:2.00)A.九层之台,起于垒土B.有无相生,前后相随C.月晕而风,础润而雨D.千里之堤,溃于蚁穴22.辩证唯物主义否定观主张否定是(分数:2.00)A.事物的自我否定B.外在力量对事物存在的消灭C.包含肯定的否定D.既是联系的环节也是发展的环节23.“生命总是和它的必然结果,即始终作为种子存在于生命中的死亡联系起来考虑的。辩证的生命观无非就是这样生就意味着死。”对恩格斯的这段话理解正确的有(分数:2.00)A.一定意义上,“生”就是“死”B.生命中包含自己的否定因素死亡C.“生”和
8、“死”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D.生和死是绝对对立的24.下列命题中属于揭示事物本质的有(分数:2.00)A.水往低处流B.日出于东落于西C.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D.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25.“如果偶然性不起任何作用的话,那么世界历史就会带有非常神秘的性质。”这一观点(分数:2.00)A.夸大了偶然性的作用,是唯心主义非决定论B.混同了偶然性和必然性的作用,是相对主义的观点C.既承认偶然性的作用,又承认必然性的作用,是辩证决定论的观点D.说明事物发展是必然性和偶然性综合作用的结果26.下列各项体现因果关系的有(分数:2.00)A.热胀冷缩,摩擦生热B.实践长才干,勤学出智慧C.冬去春来,
9、昼夜交替D.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27.现象和本质的区别表现在(分数:2.00)A.现象是感官可以直接把握的,而本质则必须通过抽象思维才能把握B.现象是个别的、特殊的东西,而本质则是共性的、一般的内容C.现象比本质丰富、生动D.本质比现象深刻28.下列选项中属于抽象可能性的有(分数:2.00)A.实现共产主B.海底捞月C.完成本年度工作计划D.月中取宝29.马克思指出:“具体之所以具体,因为它是许多规定性的综合,因而是多样性的统一。”这里的“具体”是指(分数:2.00)A.感性具体B.思维具体C.理性具体D.在理性思维中再现事物整体的具体30.辩证思维的方法有(分数:2.00)A.归纳与演
10、绎B.分析与综合C.抽象与具体D.逻辑与历吏统一31.恩格斯说:“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当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产生了一系列新的科学理论研究方法,如控制方法、系统方法、模型化方法等。现代科学思维方法与辩证思维方法的关系是(分数:2.00)A.现代科学思维方法从根本上否定了辩证思维方法B.现代科学思维方法以辩证思维方法为前提C.现代科学思维方法是辩证思维方法的前提D.现代科学思维方法丰富和发展了辩证思维方法三、分析题(总题数:3,分数:10.00)32.分析题。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回答问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_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
11、西周时期,青铜器得到较为广泛的使用,逐渐生活化、工具化,农业生产上实行井田制,国家管理体制上实行分封制。春秋时期,铁器得到较快发展,农业上“废井田,开阡陌”,国家管理体制上出现了郡县制。 材料 2 大工业建立了由美洲的发现所准备好的世界市场。世界市场使商业、航海业和陆路交通得到了巨大的发展。这种发展又反过来促进了工业的扩展,同时,随着工业、商业、航海业和铁路的扩展,资产阶级也在同一程度上得到发展,增加自己的资本,把中世纪遗留下来的一切阶级都排挤到后面去。 资产阶级的这种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伴随着相应的政治上进展。它在封建主统治下是被压迫的等级,在公社里是武装的和自治的团体,在一些地方组成独立的
12、城市共和国,在另一些地方组成君主国中的纳税的第三等级;后来,在工场手工业时期,它是等级制君主国或专制君主国中同贵族抗衡的势力,而且是大君主国的主要基础;最后,从大工业和世界市场建立的时候起,它在现代的代议制国家里夺得了独占的政治统治。 摘自共产党宣言 材料 3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管理体制先后实行了多次改革,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央人民政府政令传达到乡镇一级需要层层转达,比如黑龙江省某乡,接到文件要经过东北人民政府、黑龙江省政府、行署、县层层传达。1955 年宪法,将中国政府管理体制确定为省、县、乡三级,但是囿于交通、通讯等的限制,各省份还是保留了地区行署、地级市这一管理层级。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十
13、几年来,国民经济快速发展,但是也存在一些大型项目从乡镇审批开始,经过县、地级市、省等层层审批,需要盖几十个,乃至上百个公章,影响了项目的推进速度。目前,很多省份开始了“省直管县”改革,尝试减少管理层级,简化审批手续,优化投资环境。(分数:4.00)(1).阐述材料 13 所体现的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分数:2.00)_(2).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当前加强政府管理体制改革的重大意义。(分数:2.00)_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 2004 年初,54 岁的金文元从延边军分区副司令岗位上退休。当年 4 月 16日,他来到安图县镜城村村外 10 多公里处的荒山脚下,找了几个村民,盖起一座简易
14、房子,没有水、电,一个人开始了退休生活。 10 年前的镜城村还是一片穷山沟,大片荒山无树可伐,当地人都说,谁承包谁吃亏。金文元不信邪,他包下 210 公顷荒山,拿出 10 万元购买树苗和药材。因为没经验,他当年就遭遇惨败:两万棵红松苗死光,15 亩水飞蓟和穿地龙中药都被暴雨冲走,10 万元投入打了水漂。金文元从不服输,他请来林业专家、农业专家到山上讲课,按照专家的办法反复尝试,不断投入。三年后,他的付出终有回报:绿油油的树苗装点了荒山,山下的五味子引来药材收购商。10 年,金文元种了 17 万棵树,面积 70 多公顷,是他承包山沟的 13。 看到他种树、种药材有了效果,村里人纷纷向他请教,金文
15、元倾囊相授。“现在种树是投入,可你不能看眼前,15 年、20 年后,这些红松就会结出松塔,一个松塔就按两块钱一个算,一棵红松结 10 个松塔,就是 20 元,一万棵就是 20 万。”金文元给乡亲们算账。不少村民动了心,金文元花钱请专家给农民们讲课,十几户村民开始包山、种树、种药材,昔日的荒山如今满目青翠。 材料 2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 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
16、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 摘自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材料 3 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实行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损害赔偿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完善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制度,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 摘自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分数:6.00)(1).根据材料阐述认识与实践的原理。(分数:2.00)_(2).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分数:2.00)_(3).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当前应如何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分数:2.00)_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
17、卷 97 答案解析(总分:72.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6,分数:32.00)1.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分数:2.00)_解析:2.把不同事物区分开来的依据是(分数:2.00)A.事物的度B.事物的内在规定性 C.事物的属性D.事物的量解析: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质、量、度。质是一事物成为它自身并区别于他物的内在规定性。度是区分质变和量变的依据。对于同质事物,区别的依据是事物的属性和量。3.部分质变是指(分数:2.00)A.质变过程中有量的扩张B.在总的量变过程中有局部或阶段性的质变 C.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D.量
18、变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解析: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部分质变的内涵。部分质变分为阶段性部分质变和局部性部分质变两种形式。阶段性部分质变是指事物的根本性质未变,而比较次要的性质发生了变化,从而使事物的发展呈现阶段性。局部性部分质变是指事物全局的性质未变,而其中某些部分发生了性质的变化。正确答案是 B。4.事物具有直接同一性的是(分数:2.00)A.事物的量变和质变B.事物的量和事物的存在C.事物的质和事物的存在 D.事物的属性和事物的存在解析: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质与事物存在的同一性。事物的质就是一事物成为它自身并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部所固有的规定性。特殊的质就是特殊事物的本身,质与事物的存在是直
19、接同一的。正确答案是C。个别考生将事物的属性与事物的本质混淆,属性有本质的也有非本质的,不是和事物直接同一的。故D 选项错误。5.由于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志愿者的无私奉献和灾区人民的顽强努力,历经两年多的共同努力,一个崭新的绵阳城矗立在世人面前。从因果关系上看,这属于(分数:2.00)A.多果一因B.同因异果C.一果多因 D.同果异因解析: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因果联系的复杂性。因果关系是一种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题干说明,一个结果的取得,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所以,本题的正确选项是 C。6.“大海捞针”是一种(分数:2.00)A.现实的可能性B.抽象的可能性
20、C.现实性D.不可能性解析: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对可能性的分析。只要大海里有针,随着探测技术和打捞技术的发展,人类迟早能把针捞起来。但就目前的技术条件而言,人类尚无法做到,所以这是一种抽象的可能性。B 选项正确。考生需要注意的是,“大海捞针”指的是困难,而不是不能够实现。7.“如果偶然性不起任何作用的话,那么世界历史就会带着非常神秘的性质。”这一论断体现了(分数:2.00)A.必然性比偶然性重要B.偶然性比必然性重要C.偶然性对事物发展的重要作用 D.偶然性是科学的敌人解析: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偶然性的作用。偶然性是指并非确定发生的,可以出现、可以不出现,可以这样出现或那样出现的不确定
21、趋势。偶然性产生于非根本矛盾和外部条件。偶然性是不稳定的、暂时的、不确定的,是事物发展中的个别表现。偶然性对事物的发展不起决定作用,但是对事物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正确答案是 C。8.有人认为:“如果事物的表现形式和事物的本质会直接合二为一,一些科学家就都成为多余的了。”这一命题(分数:2.00)A.夸大了现象和本质的区别B.否认了现象和本质的区别C.揭示了现象和本质的区别 D.夸大了现象和本质的统一解析: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本质和现象的区别。该命题的观点从反面说明了世界的现象和本质不可能合二为一,而是存在着差别的。所以,正确选项为 C。9.有一则箴言:“在溪水和岩石的斗争中,胜利的总
22、是溪水,不是因为力量,而是因为坚持。”“坚持就是胜利”的哲理在于(分数:2.00)A.肯定中包含着否定的因素B.量变必然引起质变 C.必然性通过偶然性开辟道路D.有其因必有其果解析: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对质量互变规律的理解和运用。本题关键词是“坚持”和“胜利”,“坚持”是一个量的积累过程,“胜利”是坚持的结果,其所蕴含的哲理是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B)。选项 D 与题干相关,但该选项主要说明的是溪水与岩石之间的因果关系,不是“坚持就能胜利”所蕴含的哲理,属于干扰力极强的选项。所以,正确选项是 B。10.主观辩证法与客观辩证法的关系是(分数:2.00)A.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 B.唯心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政治 马克思主义 基本原理 概论 97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