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卷15及答案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卷15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卷15及答案解析.doc(1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卷 15 及答案解析(总分:66.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3,分数:26.00)1.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分数:2.00)_2.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是( )(分数:2.00)A.一切从实际出发B.与时俱进C.实事求是D.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3.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发展的规律是( )(分数:2.00)A.思维对事物本质的概括和反映B.用来整理感性材料的思维形式C.事物内在的本质和稳定的联系D.事物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4.“兢慎”一词,见于唐杜苟鹤泾
2、溪一诗:“泾溪石险人兢慎,终岁不闻倾覆人。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这首诗的哲学寓意主要是( )(分数:2.00)A.矛盾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B.矛盾双方依据一定条件向对立面转化C.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D.意识具有反作用5.“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终日乾乾,与时偕行”的观点与“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的观点,反映了( )(分数:2.00)A.唯物论与唯心论的对立B.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C.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分歧D.唯心论与形而上学的联系6.2014 年 10 月 8 日,习近平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的讲话指出:批评和自我批评是解决党内矛盾的有力武器
3、,也是保持党的肌体健康的有力武器。“观于明镜,则瑕疵不滞于躯;听于直言,则过行不累乎身。”党内政治生活质量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这个武器用得怎么样。“听于直言,则过行不累乎身”体现的哲学原理是( )(分数:2.00)A.必然性和偶然性B.本质与现象C.内容与形式D.因果关系7.真理与谬误之间的相互关系是( )(分数:2.00)A.在任何情况下都是绝对对立的B.没有相互转化的可能性C.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D.两者之间没有原则性区别8.“把学问用于装饰是虚假,完全依靠学问上的规则断事是书生的怪癖。”这表明( )(分数:2.00)A.书本知识比亲身实践更为重要B.实践是获得知识的唯一途径C.实践是检
4、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D.书本知识要和具体实践结合9.“蒸汽、电力和自动纺织机甚至是比巴尔贝斯、拉斯拜尔和布朗基诸位公民更危险万分的革命家。”这一论断的含义是( )(分数:2.00)A.科技革命是对统治阶级的极大威胁B.科技革命对变革社会制度具有直接的决定作用C.滥用科技革命的成果会对人类造成“危险”D.科技革命导致社会政治革命10.在商品的生产过程中,生产资料的价值是借助于生产者的( )(分数:2.00)A.具体劳动而增殖B.具体劳动转移到新产品中去C.抽象劳动而增殖D.抽象劳动转移到新产品中去11.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条件,这是因为( )(分数:2.00)A.资本家购买的是劳动
5、力的价值B.劳动力商品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C.货币所有者购买的劳动力能够带来剩余价值D.劳动力自身的价值能够在消费过程中转移到新的商品中去12.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资本所有制发生了新的变化,生产资料由国家占有并服务于垄断资本的所有制形式是( )(分数:2.00)A.垄断组织B.垄断机构C.国家资本所有制D.垄断资本13.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政党学说的核心内容( )(分数:2.00)A.党的路线和组织原则问题B.党的战略和策略问题C.党的性质和奋斗目标D.党的领导地位和作用问题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14,分数:28.00)14.多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
6、要求的,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分数:2.00)_15.在澳大利亚,受吃叶子的昆虫和一些真菌的“侵害”,桉树生长缓慢,成为一种优质木材。19 世纪被引进美国后,桉树失去了天敌的危害,又有好的水土环境,生长极快,成为易开裂和弯曲的“废材”。桉树从优质木材变成“废材”进一步印证了( )(分数:2.00)A.事物的联系是多变的,稳定的联系不存在B.人能够改变人为事物的联系,但不能建立人为事物的新联系C.事物的联系是多样的,一切以条件为转移D.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不依人的意愿而改变16.马克思说:“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这一命题的主要含义是( )(分数:2.00)A.实践是社会历史的客体B.实践是
7、社会历史的主体C.实践是人类社会的存在方式D.实践是社会生活的本质内容17.下列古语中包含辩证法思想的是( )(分数:2.00)A.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B.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C.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一人贪戾,一国作乱D.祸兮福倚,福兮祸伏18.一张纸上画了一只鸡、一头牛和一片草地,要求把这三样东西分成两组,你会怎么分呢?实验表明,美国孩子更喜欢把鸡和牛分在一组,中国孩子则倾向于将牛和草地分在一组。心理学家认为,美国人善于分析不同物体各自的特征,牛和鸡都属动物,因此在一起;中国人则把不同物体之间的联系看得更重,牛吃草,所以牛和草地在一起。这说明
8、( )(分数:2.00)A.联系是有条件的,要具体分析事物的联系B.人们的认识会受主观因素的影响C.基于主观目的的联系具有随意性D.对同一确定对象会产生不同的真理性认识19.一个科学研究小组对 5000 只“冰川豹蛛”进行测量后发现,19962005 年,这种蜘蛛的体形平均增大了 8一 10,同期当地每年的解冻期提前了 2025 天,这支持了他们的猜想:剧烈的气候变化对当地蜘蛛的生长产生了影响。该研究小组负责人表示这种影响的后果很复杂,一下子无法估计出来,这一说法体现了( )(分数:2.00)A.事物间的联系是客观的、无条件的B.事物本质的暴露和展现有一个过程C.世界总有一些秘密不能为人所理解
9、D.人的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20.历史学家通常认为,在审视复杂历史问题时不能轻率地下结论。这一观点的合理性在于( )(分数:2.00)A.不同的认识主体对复杂历史问题的认识总是不同的B.真理不会停止前进的步伐,而是在发展中不断超越自身C.复杂历史问题本质的暴露和展现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D.人们对复杂历史问题的认识受所处社会实践水平的限制21.牛顿曾说过一句名言:“假若我能比别人嘹望得略为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这句话充分体现了( )(分数:2.00)A.认识来源于人的大脑B.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C.认识具有历史的继承性D.间接经验是认识发展的必要条件22.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
10、会都必然要经历从原始社会到共产主义社会的五个不同发展阶段。中国长期处于封建社会,但是中国何时进入封建社会则众说纷纭,争论不已。我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几乎都卷入了这场被称为“古史分期”的学术大讨论中,相继出现了“三论五说”:西周封建论、战圉封建论、魏晋封建论和春秋封建说、秦统一封建说、西汉封建说、东汉封建说、东晋封建说。上述材料说明( )(分数:2.00)A.所有争论都无法推翻中国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律性B.人类对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认识和解释具有历史性C.与自然科学相比,历史学作为人文科学不具有客观性和精确性D.一切从实际出发,就必须抛弃这些毫无意义的历史纠葛23.“时势造英雄”和“英雄造时势”
11、( )(分数:2.00)A.是两种根本对立的观点B.这两种观点是互相补充的C.前者是历史唯物主义,后者是历史唯心主义D.前者是科学历史观,后者是唯心史观24.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构成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这一矛盾贯穿商品经济发展过程的始终,决定着商品经济的各种内在矛盾及其发展趋势。这是因为( )(分数:2.00)A.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经济的本质及其发展过程B.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根源是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与社会化大生产之间的矛盾C.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其他一切矛盾的基础D.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商品生产者的命运25.资本在运动中增殖的,资
12、本周而复始、不断反复的循环,就叫资本的周转。影响资本周转快慢的关键因素有( )(分数:2.00)A.资本周转时间B.生产资本中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构成C.生产资本中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构成D.资本总量的多少26.在当代资本主义社会,法人资本所有制的主要形式有( )(分数:2.00)A.企业法人资本所有制B.机构法人所有制C.股份制D.企业集团27.社会主义民主与资本主义民主有本质的区别,但客观上也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其历史联系首先表现在某些民主原则的联系,其次表现在某些民主形式的联系,这些联系主要有( )(分数:2.00)A.主权在民的原则B.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C.普选制D.代议制三、分析题
13、(总题数:3,分数:12.00)28.分析题。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回答问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分数:4.00)_结合材料回答问题“点”的事实与“面”的真相有一个日本人,声称发现了水的奥秘,认为水能听能看,有喜怒哀乐,能感知人类感情:听了贝多芬田园交响曲,水结晶美丽工整;听到“混蛋”等不好词汇的水,就结成难看的、不规则的结晶。这不但有他实验证明,亦有所拍水晶体照片为证。相关书籍曾在日本和中国风靡一时。然而,有“实验”有照片,就是真相吗?其后,陆续有科学家戳穿其伪科学的本质。事实上,水结晶的形状,主要取决于温度和湿度。当温度低到一定程度,水就会形成各式各样的冰晶。湿度越小,冰晶
14、的形状就越简单。而那位日本人,只选择能证明自己结论的冰晶。这样做实验,当然就“任何人都可以得到自己想要的任何结论”。先有主观臆断,再找客观印证;先有臆想结论,再寻论据支持。至于全面客观的事实,则被有意无意地忽略。这种方法,搞科学是乱弹琴,观察社会也必然走偏。倘若固执于自己的臆断与偏见再从现实社会中寻找相应的事实,客观世界岂不成了橡皮泥?自以为获知真相,实际上与真相相距甚远。那么,摈弃了这种主观先行模式,在客观现实基础上再作出主观判断,我们就一定能对真相有客观的认知吗?仍然未必。有个保安在某天值夜班时头一次喝醉了,恰巧值班经理发现,便在值班日志上写下“这名保安在今天值夜班时喝醉了”。保安请求删掉
15、这句话,或添上一句“这在他的三年工作期间是第一次”。经理拒绝说:“你说的是实话,我说的也是实话。”第二天轮到保安写日志,便写下“经理今天值夜班时没喝醉”。经理说:“你这是暗示我平时都喝醉了。”保安说:“我说的也是实话。”显然,见到一个美丽的冰晶体,并不表明所有水结晶都是美丽的。一个“点”上的实话,并不等于整个“面”上的实情。一个“点”上的事实,并不意味着整个“面”上的真相。然而,公众的困境在于,面对偌大中国这个“面”,自己往往只能从亲眼所见这个“点”去观察。什么时候可以点代面。什么时候不能以点代面呢?联合国前秘书长安南曾讲过一件往事:17 岁时的一堂课上,老师手里拿着一张画有一个黑点的白纸问:
16、“孩子们,你们看到了什么?”孩子们齐声回答:“一个黑点!”这时,老师说:“难道你们谁也没有看到这张白纸吗?在今后的生活中,你们可不要这样啊!”的确,面对一张有一个黑点的白纸,人们注意的是黑点而不是白纸,这是人们的注意力特点。无论是假恶丑的事情,还是极端恶性事件,其每能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都合乎这一特点。摘编自人民日报2013 年 9 月 26 日请回答:(分数:4.00)(1).运用矛盾分析法说明“点上的问题不是面上的问题”,如何面对“点上的问题”与“面上的问题”?(分数:2.00)_(2).“点”的事实与“面”的真相给我们当前社会主义建设有哪些哲学启示?(分数:2.00)_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17、 1973 年,某企业生产的玩具产品“芭比娃娃”由于式样陈旧、价格昂贵等原因而严重滞销,企业濒临破产。很多员工建议放弃生产“芭比娃娃”而转产,但一位年轻人极力反对并建议为“失败产品”创办博物馆。“这绝对不行,这不是自曝家丑吗?”企业总裁立即明确表示反对。但这个年轻人据理力争并最终设法说服了总裁。不久,陈列 200 多件不受消费者欢迎的“失败产品”的博物馆,迎来了络绎不绝的参观者。在此后的 3 个月里,年轻人全身心地“泡”在博物馆里,听取参观者对“失败产品”的意见。他收集的 500 多条意见反映了消费者的需求,令企业总裁惊喜不已。相关部门根据这些意见改进产品设计式样、调整产品价格、提高产品质量、
18、开拓新的市场,企业很快打了一场漂亮的翻身仗。此后的12 年间,公司年业绩从 4200 万美元飙升到 10 亿美元。今天,“芭比娃娃”已不仅是一种玩具产品的商标,而且是流行时尚、成功品牌的代名词,那位“研究失败的花朵而赢得成功的芬芳”的年轻人也被誉为“芭比之父”。请回答:(分数:4.00)(1).结合材料,运用对立统一观点说明“芭比之父”通过“研究失败的花朵而赢得成功的芬芳”的原因?(分数:2.00)_(2).结合材料,根据辩证否定原理谈谈“芭比之父”获得成功给我们哪些启迪?(分数:2.00)_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卷 15 答案解析(总分:66.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
19、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3,分数:26.00)1.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分数:2.00)_解析:2.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是( )(分数:2.00)A.一切从实际出发B.与时俱进C.实事求是D.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解析:解析: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首先,这是由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性决定的。马克思主义是在无产阶级革命实践中产生、发展起来的,是无产阶级根本利益的科学表现。鲜明的阶级性和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性。其次,这是由无
20、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决定的。无产阶级革命和自身的解放同社会发展的规律、人类的彻底解放的必然趋势是完全一致的,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彻底解放自己。最后,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据此,本题选 D。3.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发展的规律是( )(分数:2.00)A.思维对事物本质的概括和反映B.用来整理感性材料的思维形式C.事物内在的本质和稳定的联系 D.事物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解析:解析:本题考查规律的概念。规律是事物的内部联系和发展的必然趋势。规律这一范畴揭示的是事物运动发展中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据此,本题选 C。4
21、.“兢慎”一词,见于唐杜苟鹤泾溪一诗:“泾溪石险人兢慎,终岁不闻倾覆人。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这首诗的哲学寓意主要是( )(分数:2.00)A.矛盾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B.矛盾双方依据一定条件向对立面转化 C.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D.意识具有反作用解析:解析:诗句的大意为:诗人来到泾溪,看到这里水急溪险,使人望而却步,但因为水路难行,人们都百倍警惕,故而年复一年几乎没有人在这里翻船,于是想到“平流无石处”,却因为人们麻痹大意,常常出现“倾覆”的事故。据此意,体现的哲理是“矛盾双方依据一定条件向对立面转化”,故选 B。5.“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终日乾乾,与时偕行”的观
22、点与“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的观点,反映了( )(分数:2.00)A.唯物论与唯心论的对立B.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C.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分歧 D.唯心论与形而上学的联系解析:解析:本题考查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分歧,考核考生的识记能力、再认能力。紧紧抓住题干“变”与“不变”的分歧,B、D 首先可排除,因为从字面看,不是分歧与对立,而后在 A、C 中进行比较,不难选出正确答案为 C 项,因为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派别的标准是对世界本原问题的不同回答。凡是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的,是唯物主义;凡是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意识的,则是唯心主义。6.2014 年 10 月 8 日,习近平在党的群众路
23、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的讲话指出:批评和自我批评是解决党内矛盾的有力武器,也是保持党的肌体健康的有力武器。“观于明镜,则瑕疵不滞于躯;听于直言,则过行不累乎身。”党内政治生活质量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这个武器用得怎么样。“听于直言,则过行不累乎身”体现的哲学原理是( )(分数:2.00)A.必然性和偶然性B.本质与现象C.内容与形式D.因果关系 解析:解析:”观于明镜,则瑕疵不滞于躯;听于直言,则过行不累乎身。”典出(汉末魏初)王粲仿连珠,原文为“臣闻观于明镜,则疵瑕不滞于躯;听于直言,则过行不累乎身。”意思是:经常用明镜照照自己,那么污垢就不会存留在身上;能听取直率的批评,就可以摆脱错误行为。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政治 马克思主义 基本原理 概论 15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