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卷105及答案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卷105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卷105及答案解析.doc(1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卷 105 及答案解析(总分:64.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8,分数:36.00)1.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分数:2.00)_2.在一切社会里,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都是由(分数:2.00)A.价值构成的B.货币构成的C.资金构成的D.使用价值构成的3.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是(分数:2.00)A.体力劳动B.具体劳动C.抽象劳动D.脑力劳动4.商品价值量的大小是由(分数:2.00)A.商品的供求关系决定的B.商品使用价值的大小决定的C.商品生产者的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D.
2、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5.价值是商品所特有的(分数:2.00)A.物质属性B.社会属性C.自然属性D.一般属性6.在商品生产过程中,具体劳动的作用是(分数:2.00)A.创造生产资料价值B.创造剩余价值C.创造新价值D.创造使用价值7.生产商品的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指(分数:2.00)A.不同劳动过程中的两个不同方面B.同一劳动过程中先后出现的两次劳动C.同一劳动过程中的两个不同方面D.不同劳动过程中相同的劳动形式8.“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因此,形成商品价值量的劳动的尺度是(分数:2.
3、00)A.具体劳动B.简单劳动C.复杂劳动D.个别劳动9.不同商品之所以能够交换,是因为(分数:2.00)A.都是劳动产品B.都有使用价值C.都有价值D.都能满足各自的需要10.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分数:2.00)A.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B.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C.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D.个别劳动时间与社会必要时间的矛盾11.贯穿于整个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是(分数:2.00)A.价值规律B.剩余价值规律C.竞争规律D.货币流通规律12.如果劳动生产率下降,同一劳动在单位时间内创造的(分数:2.00)A.使用价值量减少,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增力B.使用价值量减少,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减少C
4、.价值量增加,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增加D.价值量减少,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减少13.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是(分数:2.00)A.商品价格经常高于价值B.商品价格经常低于价值C.价格经常围绕商品价值上下波动D.商品价格经常与价值相一致14.劳动力商品在使用价值上的特殊性在于(分数:2.00)A.能转移劳动力自身的价值B.能保存劳动力自身的价值C.能创造出比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D.随着使用价值的消失,价值也就消失15.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决定性条件是(分数:2.00)A.资本家积累了大量的货币B.劳动力成为商品C.生产资料成为资本D.劳动成为商品16.资本主义所有制的实质是(分数:2.00)A.资本家无偿占有
5、雇佣工人的剩余价值B.劳资双方既对立又统一C.雇佣工人丝毫不占有自己的劳动价值D.劳资双方既排斥又依靠17.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根据是(分数:2.00)A.资本的价值周转方式不同B.资本的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所起的作用不同C.资本的技术水平不同D.资本的价值周转时间不同18.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是(分数:2.00)A.雇佣工人的全部劳动B.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C.雇佣工人的必要劳动D.雇佣工人的具体劳动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14,分数:28.00)19.多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分数:2.00)_20.资本原始积累的
6、主要途径有(分数:2.00)A.用暴力掠夺货币财富B.用暴力掠夺商人的财富C.用暴力剥夺农民的土地D.用暴力掠夺小生产者的土地21.商品经济产生的历史条件有(分数:2.00)A.劳动力成为商品B.社会分工的出现C.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D.货币转化为资本22.商品的使用价值(分数:2.00)A.是指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B.是商品的自然属性C.是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D.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23.商品的价值(分数:2.00)A.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B.是商品的社会属性C.是交换价值的基础D.在本质上体现了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24.商品的价值量同劳动生产率的关系是
7、(分数:2.00)A.商品的价值量随着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而变化B.劳动生产率越高,商品价值量越大C.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D.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成正比25.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基本条件是(分数:2.00)A.社会分工的存在B.劳动者是自由的人C.劳动者一无所有D.市场范围的扩大26.关于所有制和所有权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有(分数:2.00)A.所有制是所有权的基础B.所有权是所有制的基础C.所有制决定着所有权,所有权是所有制的法律形态D.同一种所有制可以有不同的所有权27.人类进入 21 世纪,与马克思所处的时代相比,社会经济条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因此,必须深化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认识。以
8、下关于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的评价正确的是(分数:2.00)A.深化对创造价值的劳动的认识,对生产性劳动作出新的界定B.深化对科技人员、经营管理人员在社会生产和价值创造中所起的作用的认识C.深化对个人在创造历史过程中的决定作用的认识D.深化对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关系的认识28.简单商品经济中所包含着的矛盾主要有(分数:2.00)A.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B.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和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C.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D.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29.交换价值与价值之间的关系是(分数:2.00)A.交换价值是价值的基础B.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C.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D.价值是交换价值
9、的表现形式30.价值规律在市场配置资源过程中的作用表现在(分数:2.00)A.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B.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C.自发地调节社会收入分配D.自发地调节宏观经济的平衡31.价值规律的内容包含(分数:2.00)A.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B.商品交换以商品的价值量为基础C.商品交换必须实行等价交换D.价格围绕价值自发波动32.影响劳动生产率的因素主要包括(分数:2.00)A.劳动者的平均熟练程度B.科学技术的发展程度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C.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D.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以及自然条件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10、-试卷 105 答案解析(总分:64.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8,分数:36.00)1.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分数:2.00)_解析:2.在一切社会里,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都是由(分数:2.00)A.价值构成的B.货币构成的C.资金构成的D.使用价值构成的 解析: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商品的使用价值。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在一切社会里,使用价值才是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因此,D 是唯一正确选项。3.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
11、一般人类劳动是(分数:2.00)A.体力劳动B.具体劳动C.抽象劳动 D.脑力劳动解析: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抽象劳动形成商品价值这一知识点。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故 C 为正确选项。4.商品价值量的大小是由(分数:2.00)A.商品的供求关系决定的B.商品使用价值的大小决定的C.商品生产者的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D.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解析: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商品价值量的大小的决定问题。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决定的,而劳动量则是按劳动时间来计量的。决定商品价值量的,不是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而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
12、间即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故 D 为正确选项。5.价值是商品所特有的(分数:2.00)A.物质属性B.社会属性 C.自然属性D.一般属性解析: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商品价值的属性。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类脑力和体力的耗费。价值是商品特有的社会属性,因为它体现的是商品生产者相互交换劳动的社会关系。故 B 为正确选项。6.在商品生产过程中,具体劳动的作用是(分数:2.00)A.创造生产资料价值B.创造剩余价值C.创造新价值D.创造使用价值 解析: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具体劳动形成商品使用价值这一
13、知识点。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两重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不是两次劳动,它们是同一劳动的两种规定。任何一种劳动,一方面是在一定形式下的特殊的具体劳动,另一方面,任何劳动,都是人的脑力和体力的耗费,即无差别的一般的抽象劳动,商品的二因素是由生产劳动的二重性决定的,其中,各种形式的具体劳动使商品具有不同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故 D 为正确选项。7.生产商品的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指(分数:2.00)A.不同劳动过程中的两个不同方面B.同一劳动过程中先后出现的两次劳动C.同一劳动过程中的两个不同方面 D.不同劳动过程中相同的劳动形式解析: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对劳动二重性的
14、理解。生产商品的劳动可以区分为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对立统一的。一方面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不是各自独立存在的两种劳动或两次劳动,它们在时间上和空间上是统一的,是商品生产者的同一劳动过程的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另一方面,具体劳动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劳动的自然属性,而抽象劳动反映的是商品生产者的社会关系,是劳动的社会属性。C 为正确选项。8.“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因此,形成商品价值量的劳动的尺度是(分数:2.00)A.具体劳动B.简单劳动 C.复杂劳动D.个别劳动解析:解析:此题
15、考查的知识点是简单劳动与商品价值量的关系。简单劳动是指不需要经过专门训练和培养的一般劳动者都能从事的劳动。复杂劳动是指需要经过专门训练和培养,具有一定文化知识和技术专长的劳动者所从事的劳动。形成商品价值量的劳动,是以简单劳动为尺度的。复杂劳动等于自乘的或多倍的简单劳动。故 B 为正确选项。9.不同商品之所以能够交换,是因为(分数:2.00)A.都是劳动产品B.都有使用价值C.都有价值 D.都能满足各自的需要解析: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商品的价值同交换价值的关系。各种不同商品之所以能按照一定的比例相交换,是因为商品中都凝结了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类脑力和体力的耗费,在质上是相同的。价值是交
16、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C 为正确选项。10.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分数:2.00)A.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B.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 C.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D.个别劳动时间与社会必要时间的矛盾解析: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中商品生产者的劳动具有两重性。既是具有社会性质的社会劳动,又是具有私人性质的私人劳动。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构成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首先,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经济的本质及其发展过程;其次,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其他一切矛盾的基础;最后,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政治 马克思主义 基本原理 概论 105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