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试卷3及答案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试卷3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试卷3及答案解析.doc(1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考研政治(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试卷 3 及答案解析(总分:66.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6,分数:32.00)1.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分数:2.00)_2.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是( )(分数:2.00)A.中国同盟会B.兴中会C.华兴会D.光复会3.迫于内外压力,1906 年清政府宣布“预备仿行宪政”,1908 年颁布钦定宪法大纲,制定了一个实行君主立宪的宪法,其根本目的在于( )(分数:2.00)A.缓和阶级矛盾B.发展资本主义C.延缓清政府的统治D.改变政治制度4.标志着孙中山从改良转向革命的
2、事件( )(分数:2.00)A.1905 年同盟会成立B.1894 年兴中会成立C.1904 年中国问题的真解决的发表D.1894 年上书李鸿章5.20 世纪初,资产阶级革命派著书立说,使民主革命思想迅速地传播开来。其中在著述中提出建立“中华共和国”的作者是( )(分数:2.00)A.章炳麟B.邹容C.陈天华D.孙中山6.在辛亥革命时期,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义学说中,民生主义表述为( )(分数:2.00)A.驱除鞑虏,恢复中华B.创立合众政府C.创立民国D.平均地权7.湖北革命党人起义后,认为非找一个有地位的人物出来主持政务不可,选举的军政府都督是( )(分数:2.00)A.孙中山B.黎元洪C.
3、黄兴D.宋教仁8.在对国家出路的探索进程中,中国资产阶级先后发动了戊戌变法运动和辛亥革命,两者都主张( )(分数:2.00)A.废除君主专制制度B.使共和观念深入人心C.发展民族资本主义D.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9.标志着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终结的事件是( )(分数:2.00)A.“二次革命”的失败B.护国战争的爆发C.辛亥革命的失败D.护法战争的失败10.1905 年 8 月 20 日,孙中山、黄兴等人在东京成立的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 )(分数:2.00)A.国民党B.中华革命党C.中国国民党D.中国同盟会11.1905 年至 1907 年,资产阶级革命派和改良派论战的焦点是( )(分数:2
4、.00)A.要不要社会革命B.要不要废科举和兴西学C.要不要推翻帝制,实行共和D.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12.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 )(分数:2.00)A.戊戌维新运动B.辛亥革命C.二次革命D.新文化运动13.毛泽东指出,辛亥革命是在一片胜利的“欢呼”声中失败的,这里的“欢呼”来自于( )(分数:2.00)A.推翻了统治中国 2000 多年的封建制度B.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C.改变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D.推翻了封建帝制,中华民国的建立14.1915 年 5 月,阴谋复辟帝制的袁世凯接受了严重损害中国利益的( )(分数:2.00)A.“善后大借款”B
5、.“西原借款”C.“二十一条”D.“庚子赔款”15.1915 年 12 月,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了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的( )(分数:2.00)A.“二次革命”B.护国运动C.护法运动D.辛亥革命16.在民报发刊词中,孙中山将同盟会的纲领概括为三民主义,其核心内容是( )(分数:2.00)A.“驱除鞑虏”B.“恢复中华”C.“创立民国”D.“平均地权”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17,分数:34.00)17.多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分数:2.00)_18.为摆脱辛丑条约签订后的困局,清政府被迫于 1901 年宣布实施“新政”。“新政”
6、打上引号的原因在于( )(分数:2.00)A.主观目的在于巩固清王朝的统治,但客观上加速了清政府的灭亡B.激化了阶级矛盾,加速了清政府的灭亡C.是一次封建主义性质的改革D.顺应了历史潮流,缓和了阶级矛盾19.20 世纪初,资产阶级革命派著书立说,使民主革命思想迅速地传播开来,主要代表人物有( )(分数:2.00)A.康有为B.章炳麟C.邹容D.陈天华20.资产阶级维新派与革命派的区别在于( )(分数:2.00)A.革命派主张武力的方式,维新派主张和平改良的方式B.革命派主张反封建,维新派不主张反封建C.革命派主张推翻君主专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维新派主张保持皇权的基础上实行君主立宪D.革命派
7、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维新派惧怕人民群众21.孙中山的民权主义,其核心内容是( )(分数:2.00)A.明确广大劳动人民在国家中的地位B.保障人民的真正权利C.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D.建立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国22.孙中山的民生主义,其平均地权的基本实施方案是( )(分数:2.00)A.核定地价B.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C.涨价归公D.按价收买23.1905 年至 1907 年,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和以康有为为代表的改良派,分别以民报和新民丛报为主要舆论阵地展开论战。这场论战主要围绕( )(分数:2.00)A.要不要实行君主立宪B.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政府C.要不要推翻帝制,实行共和D.要不要进行社
8、会革命24.同盟会纲领中的民族主义的缺点是( )(分数:2.00)A.“驱除鞑虏,恢复中华”B.忽略了广大劳动群众在国家中的地位C.没有明确的反帝主张D.没有明确地把汉族军阀、官僚、地主作为革命对象25.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二次革命”的主要原因是( )(分数:2.00)A.反对“西原借款”B.反对“善后大借款”C.反对袁世凯刺杀宋教仁D.反对袁世凯接受“二十一条”26.面对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仍坚持革命的立场,为捍卫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成果进行了一系列的斗争,其中包括( )(分数:2.00)A.发动“二次革命”B.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C.发动护国战争D.发
9、动护法战争27.20 世纪初,陈天华发表的宣传民主革命思想的著作是( )(分数:2.00)A.驳康有为论革命书B.警世钟C.革命军D.猛回头28.1911 年 10 月,发动湖北新军在武昌举行起义的革命团体是( )(分数:2.00)A.同盟会B.兴中会C.共进会D.文学社29.南京临时政府之所以是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革命政权,是因为( )(分数:2.00)A.在人员构成上,资产阶级革命派控制着这个政权B.没有真正实现“平均地权”的口号C.承认清政府与列强所定的一切不平等条约和一切外债D.其各项政策措施,集中体现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愿望和利益,也一定程度上符合广大中国人民的利益30.革命派与
10、改良派的论战暴露了革命派在思想理论方面的弱点,具体表现为( )(分数:2.00)A.不敢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B.具有封建性C.革命派所说的“国民”,主要还是指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而不是广大的劳动群众D.对地主阶级持妥协态度31.辛亥革命的失败,从主观方面来看,是由于资产阶级革命派本身存在着许多弱点和错误。主要是( )(分数:2.00)A.各种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B.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C.不能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D.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32.辛亥革命是一场比较完全意义上的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使中国发生了历史性巨变,是因为( )(分数:2.00)A.建立了比较完备的政党B.提出
11、了比较系统的纲领C.同农民结成了联盟D.建立了中华民国33.辛亥革命虽然赶走了一个皇帝,但最终归于失败,没有完成的历史任务是( )(分数:2.00)A.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B.没有明确的反帝主张C.没有完成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任务D.没有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中国人民的悲惨境地考研政治(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试卷 3 答案解析(总分:66.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6,分数:32.00)1.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分数:2.00)_解析:2.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是( )(分数:2.00)A.中国
12、同盟会B.兴中会 C.华兴会D.光复会解析:解析:题干中的关键词是“第一个革命团体”,注意革命团体与革命政党不是一个概念。中国同盟会是近代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的全国性的革命政党,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都是资产阶级革命团体,但兴中会成立于 1894 年,华兴会、光复会成立的时间较晚。故 B 选项正确。3.迫于内外压力,1906 年清政府宣布“预备仿行宪政”,1908 年颁布钦定宪法大纲,制定了一个实行君主立宪的宪法,其根本目的在于( )(分数:2.00)A.缓和阶级矛盾B.发展资本主义C.延缓清政府的统治 D.改变政治制度解析:解析:清政府宣布实行“预备仿行立宪”的根本目的在于延缓清王朝的统治,C
13、 项合乎题意。1906年前后的晚清王朝朝不保夕,保命是第一位的目的,不可能有更高的要求,而其他三项的目的远高于 C 项。故 C 选项正确。4.标志着孙中山从改良转向革命的事件( )(分数:2.00)A.1905 年同盟会成立B.1894 年兴中会成立C.1904 年中国问题的真解决的发表D.1894 年上书李鸿章 解析:解析:孙中山起初寄希望于自上而下的改良,并把发展工业、教育等等,当作“治国之大径”,“富强之根本”。1894 年,孙中山上书李鸿章,提出“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的主张,希望通过改良改变中国的境况,结果石沉大海。当他发现清政府的腐败比原先了解的要严重得多
14、,确信“和平方法、无可复施”,决心以革命的方法推翻清朝的统治。故 D 选项正确。5.20 世纪初,资产阶级革命派著书立说,使民主革命思想迅速地传播开来。其中在著述中提出建立“中华共和国”的作者是( )(分数:2.00)A.章炳麟B.邹容 C.陈天华D.孙中山解析:解析:革命军是邹容的著作,在书中号召人民推翻清政府,建立“中华共和国”;警世钟、猛回头是陈天华的著作;驳康有为论革命书是章炳麟的著作。故 B 选项正确。6.在辛亥革命时期,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义学说中,民生主义表述为( )(分数:2.00)A.驱除鞑虏,恢复中华B.创立合众政府C.创立民国D.平均地权 解析:解析:在三民主义中,民族主义
15、包括“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两项内容;民权主义的内容是“创立民国”;民生主义的内容为“平均地权”。创立合众政府是兴中会成立时提出的纲领,与题意不符。故 D选项正确。7.湖北革命党人起义后,认为非找一个有地位的人物出来主持政务不可,选举的军政府都督是( )(分数:2.00)A.孙中山B.黎元洪 C.黄兴D.宋教仁解析:解析:在武昌起义和各省政权更迭的过程中,资产阶级革命派暴露出了软弱性和妥协态度。在一些地方,开始是由革命派发动新军或会党举行武装起义、宣布“独立”的。可是当反动势力反扑时,他们却不敢发动群众保卫已经夺得的政权,致使政权落到了立宪派或旧官僚、旧军官的手里。例如湖北革命党人起义后,认为非
16、找一个有地位的人物出来主持政务不可,于是把原清军协统(旅长)黎元洪硬拉出来当了都督。结果,黎元洪与立宪派结合起来把持了湖北军政府的大权。故 B 选项正确。8.在对国家出路的探索进程中,中国资产阶级先后发动了戊戌变法运动和辛亥革命,两者都主张( )(分数:2.00)A.废除君主专制制度B.使共和观念深入人心C.发展民族资本主义 D.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解析:解析:此题考核的是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共同点。戊戌变法主张实行君主立宪,但要保持君主的存在,主张发展资本主义;辛亥革命主张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主张发展资本主义。A 项是革命派的主张,BD 两项属于辛亥革命的内容,只有发展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政治 辛亥革命 君主专制 制度 终结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