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试卷3及答案解析.doc

    • 资源ID:1393127       资源大小:56.50KB        全文页数:10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试卷3及答案解析.doc

    1、考研政治(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试卷 3 及答案解析(总分:66.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6,分数:32.00)1.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分数:2.00)_2.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是( )(分数:2.00)A.中国同盟会B.兴中会C.华兴会D.光复会3.迫于内外压力,1906 年清政府宣布“预备仿行宪政”,1908 年颁布钦定宪法大纲,制定了一个实行君主立宪的宪法,其根本目的在于( )(分数:2.00)A.缓和阶级矛盾B.发展资本主义C.延缓清政府的统治D.改变政治制度4.标志着孙中山从改良转向革命的

    2、事件( )(分数:2.00)A.1905 年同盟会成立B.1894 年兴中会成立C.1904 年中国问题的真解决的发表D.1894 年上书李鸿章5.20 世纪初,资产阶级革命派著书立说,使民主革命思想迅速地传播开来。其中在著述中提出建立“中华共和国”的作者是( )(分数:2.00)A.章炳麟B.邹容C.陈天华D.孙中山6.在辛亥革命时期,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义学说中,民生主义表述为( )(分数:2.00)A.驱除鞑虏,恢复中华B.创立合众政府C.创立民国D.平均地权7.湖北革命党人起义后,认为非找一个有地位的人物出来主持政务不可,选举的军政府都督是( )(分数:2.00)A.孙中山B.黎元洪C.

    3、黄兴D.宋教仁8.在对国家出路的探索进程中,中国资产阶级先后发动了戊戌变法运动和辛亥革命,两者都主张( )(分数:2.00)A.废除君主专制制度B.使共和观念深入人心C.发展民族资本主义D.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9.标志着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终结的事件是( )(分数:2.00)A.“二次革命”的失败B.护国战争的爆发C.辛亥革命的失败D.护法战争的失败10.1905 年 8 月 20 日,孙中山、黄兴等人在东京成立的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 )(分数:2.00)A.国民党B.中华革命党C.中国国民党D.中国同盟会11.1905 年至 1907 年,资产阶级革命派和改良派论战的焦点是( )(分数:2

    4、.00)A.要不要社会革命B.要不要废科举和兴西学C.要不要推翻帝制,实行共和D.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12.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 )(分数:2.00)A.戊戌维新运动B.辛亥革命C.二次革命D.新文化运动13.毛泽东指出,辛亥革命是在一片胜利的“欢呼”声中失败的,这里的“欢呼”来自于( )(分数:2.00)A.推翻了统治中国 2000 多年的封建制度B.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C.改变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D.推翻了封建帝制,中华民国的建立14.1915 年 5 月,阴谋复辟帝制的袁世凯接受了严重损害中国利益的( )(分数:2.00)A.“善后大借款”B

    5、.“西原借款”C.“二十一条”D.“庚子赔款”15.1915 年 12 月,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了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的( )(分数:2.00)A.“二次革命”B.护国运动C.护法运动D.辛亥革命16.在民报发刊词中,孙中山将同盟会的纲领概括为三民主义,其核心内容是( )(分数:2.00)A.“驱除鞑虏”B.“恢复中华”C.“创立民国”D.“平均地权”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17,分数:34.00)17.多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分数:2.00)_18.为摆脱辛丑条约签订后的困局,清政府被迫于 1901 年宣布实施“新政”。“新政”

    6、打上引号的原因在于( )(分数:2.00)A.主观目的在于巩固清王朝的统治,但客观上加速了清政府的灭亡B.激化了阶级矛盾,加速了清政府的灭亡C.是一次封建主义性质的改革D.顺应了历史潮流,缓和了阶级矛盾19.20 世纪初,资产阶级革命派著书立说,使民主革命思想迅速地传播开来,主要代表人物有( )(分数:2.00)A.康有为B.章炳麟C.邹容D.陈天华20.资产阶级维新派与革命派的区别在于( )(分数:2.00)A.革命派主张武力的方式,维新派主张和平改良的方式B.革命派主张反封建,维新派不主张反封建C.革命派主张推翻君主专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维新派主张保持皇权的基础上实行君主立宪D.革命派

    7、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维新派惧怕人民群众21.孙中山的民权主义,其核心内容是( )(分数:2.00)A.明确广大劳动人民在国家中的地位B.保障人民的真正权利C.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D.建立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国22.孙中山的民生主义,其平均地权的基本实施方案是( )(分数:2.00)A.核定地价B.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C.涨价归公D.按价收买23.1905 年至 1907 年,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和以康有为为代表的改良派,分别以民报和新民丛报为主要舆论阵地展开论战。这场论战主要围绕( )(分数:2.00)A.要不要实行君主立宪B.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政府C.要不要推翻帝制,实行共和D.要不要进行社

    8、会革命24.同盟会纲领中的民族主义的缺点是( )(分数:2.00)A.“驱除鞑虏,恢复中华”B.忽略了广大劳动群众在国家中的地位C.没有明确的反帝主张D.没有明确地把汉族军阀、官僚、地主作为革命对象25.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二次革命”的主要原因是( )(分数:2.00)A.反对“西原借款”B.反对“善后大借款”C.反对袁世凯刺杀宋教仁D.反对袁世凯接受“二十一条”26.面对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仍坚持革命的立场,为捍卫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成果进行了一系列的斗争,其中包括( )(分数:2.00)A.发动“二次革命”B.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C.发动护国战争D.发

    9、动护法战争27.20 世纪初,陈天华发表的宣传民主革命思想的著作是( )(分数:2.00)A.驳康有为论革命书B.警世钟C.革命军D.猛回头28.1911 年 10 月,发动湖北新军在武昌举行起义的革命团体是( )(分数:2.00)A.同盟会B.兴中会C.共进会D.文学社29.南京临时政府之所以是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革命政权,是因为( )(分数:2.00)A.在人员构成上,资产阶级革命派控制着这个政权B.没有真正实现“平均地权”的口号C.承认清政府与列强所定的一切不平等条约和一切外债D.其各项政策措施,集中体现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愿望和利益,也一定程度上符合广大中国人民的利益30.革命派与

    10、改良派的论战暴露了革命派在思想理论方面的弱点,具体表现为( )(分数:2.00)A.不敢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B.具有封建性C.革命派所说的“国民”,主要还是指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而不是广大的劳动群众D.对地主阶级持妥协态度31.辛亥革命的失败,从主观方面来看,是由于资产阶级革命派本身存在着许多弱点和错误。主要是( )(分数:2.00)A.各种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B.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C.不能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D.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32.辛亥革命是一场比较完全意义上的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使中国发生了历史性巨变,是因为( )(分数:2.00)A.建立了比较完备的政党B.提出

    11、了比较系统的纲领C.同农民结成了联盟D.建立了中华民国33.辛亥革命虽然赶走了一个皇帝,但最终归于失败,没有完成的历史任务是( )(分数:2.00)A.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B.没有明确的反帝主张C.没有完成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任务D.没有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中国人民的悲惨境地考研政治(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试卷 3 答案解析(总分:66.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6,分数:32.00)1.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分数:2.00)_解析:2.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是( )(分数:2.00)A.中国

    12、同盟会B.兴中会 C.华兴会D.光复会解析:解析:题干中的关键词是“第一个革命团体”,注意革命团体与革命政党不是一个概念。中国同盟会是近代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的全国性的革命政党,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都是资产阶级革命团体,但兴中会成立于 1894 年,华兴会、光复会成立的时间较晚。故 B 选项正确。3.迫于内外压力,1906 年清政府宣布“预备仿行宪政”,1908 年颁布钦定宪法大纲,制定了一个实行君主立宪的宪法,其根本目的在于( )(分数:2.00)A.缓和阶级矛盾B.发展资本主义C.延缓清政府的统治 D.改变政治制度解析:解析:清政府宣布实行“预备仿行立宪”的根本目的在于延缓清王朝的统治,C

    13、 项合乎题意。1906年前后的晚清王朝朝不保夕,保命是第一位的目的,不可能有更高的要求,而其他三项的目的远高于 C 项。故 C 选项正确。4.标志着孙中山从改良转向革命的事件( )(分数:2.00)A.1905 年同盟会成立B.1894 年兴中会成立C.1904 年中国问题的真解决的发表D.1894 年上书李鸿章 解析:解析:孙中山起初寄希望于自上而下的改良,并把发展工业、教育等等,当作“治国之大径”,“富强之根本”。1894 年,孙中山上书李鸿章,提出“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的主张,希望通过改良改变中国的境况,结果石沉大海。当他发现清政府的腐败比原先了解的要严重得多

    14、,确信“和平方法、无可复施”,决心以革命的方法推翻清朝的统治。故 D 选项正确。5.20 世纪初,资产阶级革命派著书立说,使民主革命思想迅速地传播开来。其中在著述中提出建立“中华共和国”的作者是( )(分数:2.00)A.章炳麟B.邹容 C.陈天华D.孙中山解析:解析:革命军是邹容的著作,在书中号召人民推翻清政府,建立“中华共和国”;警世钟、猛回头是陈天华的著作;驳康有为论革命书是章炳麟的著作。故 B 选项正确。6.在辛亥革命时期,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义学说中,民生主义表述为( )(分数:2.00)A.驱除鞑虏,恢复中华B.创立合众政府C.创立民国D.平均地权 解析:解析:在三民主义中,民族主义

    15、包括“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两项内容;民权主义的内容是“创立民国”;民生主义的内容为“平均地权”。创立合众政府是兴中会成立时提出的纲领,与题意不符。故 D选项正确。7.湖北革命党人起义后,认为非找一个有地位的人物出来主持政务不可,选举的军政府都督是( )(分数:2.00)A.孙中山B.黎元洪 C.黄兴D.宋教仁解析:解析:在武昌起义和各省政权更迭的过程中,资产阶级革命派暴露出了软弱性和妥协态度。在一些地方,开始是由革命派发动新军或会党举行武装起义、宣布“独立”的。可是当反动势力反扑时,他们却不敢发动群众保卫已经夺得的政权,致使政权落到了立宪派或旧官僚、旧军官的手里。例如湖北革命党人起义后,认为非

    16、找一个有地位的人物出来主持政务不可,于是把原清军协统(旅长)黎元洪硬拉出来当了都督。结果,黎元洪与立宪派结合起来把持了湖北军政府的大权。故 B 选项正确。8.在对国家出路的探索进程中,中国资产阶级先后发动了戊戌变法运动和辛亥革命,两者都主张( )(分数:2.00)A.废除君主专制制度B.使共和观念深入人心C.发展民族资本主义 D.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解析:解析:此题考核的是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共同点。戊戌变法主张实行君主立宪,但要保持君主的存在,主张发展资本主义;辛亥革命主张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主张发展资本主义。A 项是革命派的主张,BD 两项属于辛亥革命的内容,只有发展

    17、资本主义是共同点。故 C 选项正确。9.标志着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终结的事件是( )(分数:2.00)A.“二次革命”的失败B.护国战争的爆发C.辛亥革命的失败D.护法战争的失败 解析:解析:此题属于记忆性试题。护法战争的失败标志着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终结。故 D 选项正确。10.1905 年 8 月 20 日,孙中山、黄兴等人在东京成立的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 )(分数:2.00)A.国民党B.中华革命党C.中国国民党D.中国同盟会 解析:解析:1905 年 8 月 20 日,孙中山和黄兴、宋教仁等人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这是近代中国第一个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全国性政党,它的成立标志着中国

    18、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故D 选项正确。11.1905 年至 1907 年,资产阶级革命派和改良派论战的焦点是( )(分数:2.00)A.要不要社会革命B.要不要废科举和兴西学C.要不要推翻帝制,实行共和D.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 解析:解析:A、C 属于资产阶级革命派和改良派论战的内容,但不是其焦点问题;B 项不是双方论战的内容,是资产阶级改良派和封建守旧派的论战内容;双方论战的焦点问题是采用革命还是武装起义等方式。故 D 选项正确。12.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 )(分数:2.00)A.戊戌维新运动B.辛亥革命 C.二次革命D.新文化运动解析:解

    19、析:题干中的关键词有两个:“第一次”和“比较完全意义上”。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戊戌维新运动是在某种意义上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但不是完全意义上的;二次革命发生在辛亥革命之后,不能称为第一次;新文化运动跨越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两个阶段,也在辛亥革命之后,也不能称为第一次。故 B 选项正确。13.毛泽东指出,辛亥革命是在一片胜利的“欢呼”声中失败的,这里的“欢呼”来自于( )(分数:2.00)A.推翻了统治中国 2000 多年的封建制度B.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C.改变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D.推翻了封建帝制,中华民国的建立 解析:解析:此题

    20、考核的是辛亥革命的成功之处。辛亥革命的胜利在于推翻君主专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注意区别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封建帝制)和封建制度的区别,这是考生容易混淆的地方,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或封建帝制,但并没有结束封建制度,因此 A 项说法错误;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和改变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是在 1949 年新中国成立才实现,辛亥革命并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是其失败之处,而此题考核的是辛亥革命的成功之处,与题意不符。故 D 选项正确。14.1915 年 5 月,阴谋复辟帝制的袁世凯接受了严重损害中国利益的( )(分数:2.00)A.“善后大借款”B.“西原借款”C.“二十一条” D

    21、.“庚子赔款”解析:解析:题干中的关键词是时间“1915 年”。“二十一条”是 1915 年复辟帝制的袁世凯接受的不平等条约;“善后大借款”是 1913 年 4 月袁世凯与列强签订的;“西原借款”是段祺瑞政府通过西原龟三向日本的借款;“庚子赔款”是 1901 年辛丑条约的规定。符合 1915 年条件的只有 C 项。故 C 选项正确。15.1915 年 12 月,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了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的( )(分数:2.00)A.“二次革命”B.护国运动 C.护法运动D.辛亥革命解析:解析:题干中的关键词是时间。护国运动发生在 1915 年;“二次革命”发生在 1913 年;护法运动发生在 19

    22、171918 年;辛亥革命发生在 1911 年。故 B 选项正确。16.在民报发刊词中,孙中山将同盟会的纲领概括为三民主义,其核心内容是( )(分数:2.00)A.“驱除鞑虏”B.“恢复中华”C.“创立民国” D.“平均地权”解析:解析:题干中的关键词是核心内容。四个选项都是三民主义的内容,但 ABD 三项都不是核心内容。孙中山发动的辛亥革命的核心内容是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即“创立民国”。故 C 选项正确。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17,分数:34.00)17.多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分数:2.00)_解析:18.为摆脱辛丑条约

    23、签订后的困局,清政府被迫于 1901 年宣布实施“新政”。“新政”打上引号的原因在于( )(分数:2.00)A.主观目的在于巩固清王朝的统治,但客观上加速了清政府的灭亡 B.激化了阶级矛盾,加速了清政府的灭亡 C.是一次封建主义性质的改革D.顺应了历史潮流,缓和了阶级矛盾解析:解析:清末“新政”是一场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的改革运动,即既有资本主义性质,也有封建主义性质,两者融合,其主观目的是为了延缓清王朝的统治,激化了社会矛盾。所以 C 项封建主义性质的改革说法错误;D 项缓和了阶级矛盾说法错误,而是激化了阶级矛盾,不选。故 AB 选项正确。19.20 世纪初,资产阶级革命派著书立说,使民主革命

    24、思想迅速地传播开来,主要代表人物有( )(分数:2.00)A.康有为B.章炳麟 C.邹容 D.陈天华 解析:解析:题干中的关键词是革命派。A 项康有为不属于资产阶级革命派,其余三者都是宣传民主革命思想的资产阶级革命派。故 BCD 选项正确。20.资产阶级维新派与革命派的区别在于( )(分数:2.00)A.革命派主张武力的方式,维新派主张和平改良的方式 B.革命派主张反封建,维新派不主张反封建C.革命派主张推翻君主专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维新派主张保持皇权的基础上实行君主立宪 D.革命派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维新派惧怕人民群众解析:解析:题干考核的是两者的区别。资产阶级改良派主张君主立宪制,主张和

    25、平改良的方式;资产阶级革命派主张废除封建帝制,主张用暴力的方式。两者的共同点都没有依靠人民群众,都反封建。因此BD 两项说法错误。故 AC 选项正确。21.孙中山的民权主义,其核心内容是( )(分数:2.00)A.明确广大劳动人民在国家中的地位B.保障人民的真正权利C.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D.建立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国 解析:解析:民权主义的内容: “创立民国”,即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这是三民主义的核心。民权主义的缺陷:忽略了广大劳动群众在国家中的地位,因而难以使人民的民主权利得到真正的保证。AB 两项是民权主义的缺点,与题意不符,错误。故 CD 选项正确。22.孙中山的

    26、民生主义,其平均地权的基本实施方案是( )(分数:2.00)A.核定地价 B.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C.涨价归公 D.按价收买 解析:解析:民生主义:即三民主义社会革命的内容。民生主义的内容:“平均地权”。一是核定地价;二是涨价归公;三是国家照价购买。民生主义的缺陷:“平均地权”并非将土地所有权分给农民,没有正面触及封建土地所有制,不能满足广大农民的土地要求。B 项是其缺点,不是实施方案的内容。故 ACD 正确。23.1905 年至 1907 年,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和以康有为为代表的改良派,分别以民报和新民丛报为主要舆论阵地展开论战。这场论战主要围绕( )(分数:2.00)A.要不要实行君主立

    27、宪B.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政府 C.要不要推翻帝制,实行共和 D.要不要进行社会革命 解析:解析:资产阶级革命派与改良派的论战围绕着: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政府;要不要推翻帝制,实现共和;要不要实行社会革命。A 项属于资产阶级改良派与封建守旧派的论战,与题意不符。故 BCD 选项正确。24.同盟会纲领中的民族主义的缺点是( )(分数:2.00)A.“驱除鞑虏,恢复中华”B.忽略了广大劳动群众在国家中的地位C.没有明确的反帝主张 D.没有明确地把汉族军阀、官僚、地主作为革命对象 解析:解析:注意题干中的关键词“民族主义的缺点”。民族主义,即民族革命。民族主义的内容:“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一是

    28、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朝政府,改变它一贯推行的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政策;二是追求独立,建立“民族独立的国家”。民族主义的缺陷:一是没有明确的反帝主张;二是没有明确地把汉族军阀、官僚、地主作为革命对象。A 项是民族主义的内容,不是缺点;B 项是民权主义的缺点;CD 项是民族主义的缺点。故 CD 选项正确。25.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二次革命”的主要原因是( )(分数:2.00)A.反对“西原借款”B.反对“善后大借款” C.反对袁世凯刺杀宋教仁 D.反对袁世凯接受“二十一条”解析:解析:“二次革命”发生在 1913 年,主要是反对“善后大借款”和反对袁世凯刺杀宋教仁;“西原借款”发生在 1

    29、917 年;袁世凯接受“二十一条”在 1915 年。故 BC 选项正确。26.面对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仍坚持革命的立场,为捍卫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成果进行了一系列的斗争,其中包括( )(分数:2.00)A.发动“二次革命” B.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C.发动护国战争 D.发动护法战争 解析:解析: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始于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总统。B 项发生在其之前,其余三个选项都是辛亥革命以后资产阶级革命派继续奋斗的主要表现。故 ACD 选项正确。27.20 世纪初,陈天华发表的宣传民主革命思想的著作是( )(分数:2.00)A.驳康有为论革命书B.警世钟 C.革命军D.猛回

    30、头 解析:解析:驳康有为论革命书的作者是章炳麟;革命军的作者是邹容;警世钟、猛回头是陈天华的著作。故 BD 选项正确。28.1911 年 10 月,发动湖北新军在武昌举行起义的革命团体是( )(分数:2.00)A.同盟会B.兴中会C.共进会 D.文学社 解析:解析:该题属于记忆性试题。发动湖北新军在武昌起义的革命团体是共进会和文学社,其他选项都是错误的。故 CD 选项正确。29.南京临时政府之所以是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革命政权,是因为( )(分数:2.00)A.在人员构成上,资产阶级革命派控制着这个政权 B.没有真正实现“平均地权”的口号C.承认清政府与列强所定的一切不平等条约和一切外债D

    31、.其各项政策措施,集中体现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愿望和利益,也一定程度上符合广大中国人民的利益 解析:解析:AD 两项是说明南京临时政府是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革命政权;BC 项是南京临时政府的缺点,不能说明南京临时政府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性质。故 AD 选项正确。30.革命派与改良派的论战暴露了革命派在思想理论方面的弱点,具体表现为( )(分数:2.00)A.不敢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 B.具有封建性C.革命派所说的“国民”,主要还是指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而不是广大的劳动群众 D.对地主阶级持妥协态度 解析:解析:此题考核资产阶级革命派和改良派论战的缺点,两者是围绕三民主义展开论战的,论战的缺点就

    32、是三民主义的缺点,选出即可。B 项不是革命派的缺点,而是洋务运动的缺点;其余三项都是革命派在思想理论方面的弱点。ACD 选项正确。31.辛亥革命的失败,从主观方面来看,是由于资产阶级革命派本身存在着许多弱点和错误。主要是( )(分数:2.00)A.各种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B.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C.不能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 D.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 解析:解析:此题考核的是辛亥革命失败的主观原因。A 项为辛亥革命失败的客观原因,与题意不符。其余三项皆为辛亥革命的主观原因。故 BCD 选项正确。32.辛亥革命是一场比较完全意义上的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使中国发生了历史性巨变,是

    33、因为( )(分数:2.00)A.建立了比较完备的政党 B.提出了比较系统的纲领 C.同农民结成了联盟D.建立了中华民国 解析:解析: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建立了全国性的资产阶级政党,即同盟会;推翻了帝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提出了三民主义政纲。但他们没有发动农民,没有与农民结成联盟,C 项错误。故ABD 选项正确。33.辛亥革命虽然赶走了一个皇帝,但最终归于失败,没有完成的历史任务是( )(分数:2.00)A.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B.没有明确的反帝主张C.没有完成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任务 D.没有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中国人民的悲惨境地 解析:解析: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中国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没有完成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势力的政治代表、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代理人清王朝的统治,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B 项没有明确的反帝主张,是三民主义中民族主义的缺点之一,不是辛亥革命的历史任务,与题意不符。ACD 选项正确。


    注意事项

    本文(【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试卷3及答案解析.doc)为本站会员(刘芸)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